《瓦爾登湖》:簡單生活的指南作者:楊灝
據(jù)說,詩人海子去山海關(guān)自殺時帶著4本書,,其中有一本是梭羅的《瓦爾登湖》,,這和當(dāng)年唐太宗李世民到死不放王羲之的《蘭亭序》頗為相似??磥韺玫臇|西還真有死都舍不得的人,。《瓦爾登湖》是1854年出版的著作,在中國有好幾種版本,,已經(jīng)流傳50年了,。《瓦爾登湖》至少影響了中國兩代人,。一本100多年前出版的書,,在另一個國度里仍然讓許多人癡迷。 現(xiàn)代人的靈魂之湖——讀《瓦爾登湖》作者:林文欽
合上《瓦爾登湖》墨綠色的封面,,一股清涼的湖水已然匯入心間,澄澈見底,,將心境蕩滌得如一泓秋水,,不染纖塵。正如徐遲先生在《序言》中所說:“《瓦爾登湖》是一本靜靜的書,,一本寂寞的書,,一本孤獨(dú)的書,是一本寂寞,、恬靜,、智慧的書?!彼贿m合在“寂寞和恬靜”時閱讀,,靜靜地讀,讀得靜靜,。我想,,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瓦爾登湖》是屬于心靈的?!?nbsp; 這本書的封面上有這樣一幅耐人尋味的圖片:兩行向遠(yuǎn)方延伸的鐵軌中間,,立著無數(shù)挺拔的大樹。這是否是本書在以一種含蓄的方式暗示著我們別的一點什么,?梭羅說:“來到這片樹林是因為想過一種經(jīng)過省察的生活,,去面對人生最本質(zhì)的問題?!蔽以谙?,在現(xiàn)實的世界里,現(xiàn)代文明改造和穿越自然環(huán)境之前,,是否也該多一些自省與自察,?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瓦爾登湖》又是屬于現(xiàn)時代的,。 由此,《瓦爾登湖》在閱讀空間中占有兩個起點和終點,,那就是心靈和現(xiàn)時代,。 梭羅原是個要在人世有所作為而不是個出世的人,,然而在兩年多的湖邊生活后,,他看破了“紅塵”,感到人世擾擾,,榮華富貴,,不過是一個人的貪婪,他要對之心平氣和,,一無所求,。當(dāng)然,一個人從對人世有所求到無所求,,這是一場艱難的心路歷程,。今天,我們觀照梭羅的這條起伏的心靈歷程,,不知能否多一份理解和感悟,。在這個豐富多彩的時代里,要一個人對生活無所求,,那是苛刻,,但對“所求”多一些節(jié)制,則是理性,。我們無法也無需戒絕自己對生活的“所求”,,但同時是否也該有些出世的精神來面對這個不復(fù)簡單的世界,?在越來越考究的生活中,心靈的羅盤仍固執(zhí)地指向簡單和質(zhì)樸,。因此,,斑斕的VCD節(jié)目和濃釅的咖啡之外,讀一讀《瓦爾登湖》,,讓心沾染一點湖水的靜謐清涼,,多一份恬淡與灑脫,少一分浮躁,,其實已不是時髦,,而是必需。 種豆,、筑屋,、焙制面包,對大多數(shù)享受城市文明的人來說,,都是些遙不可及的夢想,。在今天,城市生活越來越便捷和考究的今天,,又有誰向往這些呢,?而且在地皮越來越緊張,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日益萎縮的今天,,有此夢想的人又能到何處實現(xiàn)呢,? 現(xiàn)代生活給人生存制造了幾乎隨心所欲的舒適,水泥建筑抒情地摩天,,水泥路面光潔少塵,,而地下水卻在不斷地下沉,,天空出現(xiàn)臭氧空洞,,酸雨腐蝕我們的視覺。我們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時,,又給自己埋下了生態(tài)的陷阱,因而只能用回歸自然來安慰自己的無奈,。我們的祖先在被自然奴役時,,敬畏自然,崇拜甚至神化自然,,而作為子孫的我們,,卻顛倒過來,蹂躪與奴役自然,,稱霸自然,。然而,,笑容還沒來得及綻放,歷史這塊魔方已經(jīng)輕輕地從正面翻轉(zhuǎn)到了反面:水土在流失,,大地在沙漠化,,物種在減少,人間變成污染的煙塵世界,,自然又在笑傲稱霸人類了,。 如果我們少一些貪婪和欲求,少一些索取,,又怎會遭受這些戲劇性的嘲弄與懲罰呢,?有一句公益廣告詞說:保護(hù)綠地,就是保護(hù)我們的生命線,。我在想,,人間多一處瓦爾登湖,人類就會多一條后路,。這該是《瓦爾登湖》的一句隱語吧,。《瓦爾登湖》是吉林人民出版社“綠色經(jīng)典文庫”中的第一本,,這樣的定位,,也是編者的一番良苦用心吧。 梭羅在書中這樣表述:“不必給我錢,,不必給我名譽(yù),,給我真理吧?!苯o“我”什么真理,?我想,這真理該是:熱愛自然,,創(chuàng)造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