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田雜草是這樣的,就像農民種莊稼一樣,,種了莊稼肯定會有雜草,,基本的方法,我們現在是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用刀一割,,把它割掉,割掉以后其實還會長起來,,因為根本沒有拔掉,,即使把根拔掉,還會長,,因為還有根系在那里,,這是一種方法。第二種方法是用除草劑,,不知道你了不了解農民種莊稼,。其實現在我們所需要的教育跟農民種莊稼是一模一樣的,用除草劑,,把草干脆殺滅,,以為這樣就可以除根了。 其實把一些很有益的益蟲或者是有些微生物一起就殺滅了,,這都是應試教育,。割草、拔根,,然后用除草劑,,其實都是應試教育,。什么是素質教育,?素質教育就是你清除雜草最好的方法是你種植莊稼,,就像人的內心也是一塊田,叫心田,,當它長滿雜草的時候,,你的除草劑其實是不理智的,要從根本出發(fā),,應該是種植莊稼,,你要清除他內心心田里的雜草。莊稼長好了,,那個草自然就退到次要的位置上,。這是一個積極的教育觀,也是教育的很重要的基礎,,清除雜草最重要的基礎是種植莊稼,。 這就要求父母心,一個是要有遠見,,要看你80歲左右,。第二,確實要放下身段,。人跟人之間,,不管人家是小孩還是你是大人,在人格上絕對平等的,,你能不能站在一個平行的位置,,用心靈跟他心靈相對和溝通,是可以做到的?,F在為什么農民沒有知識,,但是教育孩子都很成功。 就是他解決了兩個問題,,根本性的,。所以,我剛才講到要把學來的知識忘掉,,要形成一種狀態(tài),,然后你自然流露出來的,那就是最好的教育,,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養(yǎng)成教育,,流露出來的東西就是最好的教育。 素質教育跟應試教育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當然在現實的環(huán)境當中,,我給它建立一個坐標系,。素質教育是縱坐標,這是客觀現實,,理想上我們就應該堅定不移地搞素質教育,,但是在現實的狀態(tài)下,是一個坐標系,??v坐標是素質教育,橫坐標是應試教育,,我們不得不面對中考和高考,。 因為你現在找不到一個更好的方法來替代中考和高考。我想很多的教育改革家,,都在這個問題上想過很多年,,探索過很多年,包括前幾天我拜訪國家教育總督學顧問柳斌先生,,人家用整個身心探索中國的素質教育應該怎么搞,。很多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我們的素質教育應該怎么做。在現實的這種坐標系的環(huán)境下,,我認為不應該過于責怪我們的教育制度,。 因為那么多聰明的人,、那么多有智慧的人都曾經探索過,大家都想好的,,它肯定是在這個社會的發(fā)展甚至是包括特別是教育的發(fā)展過程中,,我相信肯定是不斷發(fā)展、不斷完善的,。所以,,我反對現在把一切的責任都推到制度上,我很反對,。因為我覺得這是教師和家長推卸教育責任的說法,。其實教育這個東西根本在哪兒?在我們的教育者和老師的心里頭,,所以要養(yǎng)心,。因為教育本質上是這樣的,是用你的心靈去映照和溫暖孩子的心靈,,不是用大腦,。我們現在應試教育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老在訓練,老在用你的大腦教育孩子,。從根本上講,,教育是心靈之間的溝通和感應,因為教育的實現,,這個教育有沒有用,,有一個標準,,就是你的孩子有沒有感應到你心靈的聲音和心靈的溫度,,如果感應到了,教育就實現了,。只有這樣的教育才不會說,,現在你看我們出了很多問題,比如網癮,,這個時代所帶來很多變化,,這是不可預測的,很多很多原因,,你怎么樣能夠據一反三,,以不動應萬動,用您的心靈感應你的孩子,。比如現在網癮青少年,,因為感應不到父母親心靈的溫度,找不到感覺,,所以他的心靈,,實際上都在我們的教育專家講,他的心靈都在沿街乞討,,那能競爭得過網絡游戲嗎,?自然到虛擬空間里尋找自我去了。他能感受到我們的父母親,、家庭是溫暖的,,特別是父母親的心是溫暖的,肯定愿意靠上你的心靈,,不會去在虛擬的空間里實現自我,。 這個問題當然也是一個雙刃劍,網絡游戲的問題,,其實現在確實有利有弊,,弊是現在是整個社會爭議很多。但是我觀察,,因為我們的網癮青少年是最聰明的人,,但是他們的心里很涼,,找不到依靠。我覺得這個問題出在哪里,?毫不客氣地說全部都出自家庭,。 你要是真愛,你是無私的話,,你的心是溫暖的,,不要老用你的大腦教育孩子。孩子天天開心,,天天跟著你在一起很開心,,什么教育都實現了。所以,,好多教育專家就講,,好的關系大過所有的教育。 精彩語錄:
|
|
來自: @春花秋月@ > 《愛孩子不需要條件(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