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電發(fā)射機輸出的射頻信號,,通過饋線(電纜)輸送到天線,,由天線以電磁波形式輻射出去。電磁波到達接收地點后,,由天線接收下來(僅僅接收很小很小一部分功率),并通過饋線送到無線電接收機,。因此在無線網絡的工程中,,計算發(fā)射裝置的發(fā)射功率與天線的輻射能力非常重要。 Tx是發(fā)射(Transmits)的簡稱,。無線電波的發(fā)射功率是指在給定頻段范圍內的能量,,通常有兩種衡量或測量標準: 功率(W) - 相對1瓦(Watts)的線性水準。 增益(dBm) - 相對1毫瓦(Milliwatt)的比例水準,。 兩種表達方式可以互相轉換: dBm = 10 x log[ 功率 mW] mW = 10 [ 增益 dBm / 10 dBm] 在無線系統(tǒng)中,,天線被用來把電流波轉換成電磁波,在轉換過程中還可以對發(fā)射和接收的信號進行“放大”,,這種能量放大的度量成為 “增益(Gain)”,。 天線增益的度量單位為“dBi”。 由于無線系統(tǒng)中的電磁波能量是由發(fā)射設備的發(fā)射能量和天線的放大疊加作用產生,因此度量發(fā)射能量最好同一度量-增益(dB),,例如,,發(fā)射設備的功率為100mW ,或 20dBm,;天線的增益為10dBi,,則: 發(fā)射總能量=發(fā)射功率(dBm)+天線增益(dBi) = 20dBm + 10dBi = 30dBm 或者: = 1000mW = 1W 在“小功率”系統(tǒng)中每個dB都非常重要,特別要記住“3dB法則”,。 每增加或降低3dB,,意味著增加一倍或降低一半的功率: -3 dB = 1/2 功率 -6 dB = 1/4 功率 +3 dB = 2x 功率 +6 dB = 4x 功率 例如,100mW的無線發(fā)射功率為20dBm,,而50mW的無線發(fā)射功率為17dBm,,而200mW的發(fā)射功率為23dBm。 0dbm=0.001w 左邊加10=右邊乘10 所以0+10DBM=0.001*10W 即10DBM=0.01W 故得20DBM=0.1W 30DBM=1W 40DBM=10W 還有左邊加3=右邊乘2,,如40+3DBM=10*2W,,即43DBM=20W 例如 機器20W 在400MHZ頻率上 使用30米50-7(物理發(fā)泡低損耗電纜)到天線上還剩下多少增益 20W=43DB 30米50-7損耗 一米小于0.09 按照最大值0.09*30=2.7DB 43DB-2.7DB=40.3DB 天線增益16DBi+40.3DB=56.3DB 就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增益和功率并非線性變化,所以不能光從功率上來看發(fā)射狀態(tài),。 當你的機器20W的時候增益43DB,,40W的時候46DB 80W的時候49DB 反過來說當功率損失一半的時候 也剛剛損失了3個DB,對信號傳播影響不是特別大,。但是光看功率的話已經少了一半會認為傳播能力也小了一半,,所以在這里看功率是相當錯誤的。饋線損耗的3DB到了天線部分又得到了提升,,當你的天線是16DBi的時候,,小功率電臺的傳播能力遠遠超出了使用大功率電臺小天線,這也是很多朋友使用手臺加饋線棒桿天線效果也不錯的現象,。 如果真的那么在意功率不如做個試驗,,發(fā)射機輸出端不接同軸電纜,而是接380V動力用電纜,,同樣的米數,,動力電纜的損耗一定很小,因為功率=電流*電壓,,動力電纜內阻小 在電纜上分擔的電壓就小 功率損耗就小,,但是高頻信號是肌膚效應傳播,動力電纜根本無法傳到高頻信號 損失將是相當大的,,可以說有點常識的朋友都知道動力電纜無法做饋線,,從這一點也證明了單單看功率是完全錯誤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