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洛陽橋 從崇武古城返回泉州的路上,,專門拐了個小彎,去拜謁中國橋梁史上的經(jīng)典之作洛陽橋,。
洛陽橋又名萬安橋,,坐落于泉州城區(qū)東北13公里的洛陽江入海處,與北京的盧溝橋,,河北的趙州橋,,廣東的廣濟橋并稱為我國古代四大名橋,。
與閩南地區(qū)很多文化事相一樣,洛陽橋的得名也和古代的移民現(xiàn)象有關(guān),。在唐代南遷入閩的大批中原人中,,落腳到泉州及閩南一帶的很多人來自中原的河洛地區(qū),亦即今日河南省的黃河,、洛水一帶,。河洛移民帶來了中原地區(qū)的文化,也帶來了先進的農(nóng)業(yè)技術(shù),。今日泉州乃至整個閩南地區(qū)所用的語言稱為河洛語,,也就是現(xiàn)在所說的閩南語。出于故國之思,,他們將此地取名洛陽,此江取名洛陽江,,至今此地仍稱洛陽鎮(zhèn),。橋因地名,亦作洛陽橋,。
當(dāng)年的洛陽江入海處水闊五里,,深不可測,往來只能靠舟船擺渡,,每逢風(fēng)大浪急,,難免覆舟之患。為祈平安過渡,,人們把這個渡口稱為“萬安渡”,。據(jù)《泉州府志》載,北宋慶歷初,,郡人李寵甃石作浮橋,,稱為“萬安橋”。自北宋皇佑五年四月至嘉佑四年十二月(公元1053——1059年),,由郡守蔡襄主持,,前后用了六年零八個月的時間,耗資白銀1400萬兩,,改建成這座石橋,,始稱“萬安橋”,后改稱“洛陽橋”,。
蔡襄字君漠,,北宋名臣,福建仙游人,,曾兩任泉州郡守,。他身體力行,,從洛陽橋的倡建到勘測、設(shè)計,、施工,,參與了建橋的全過程。其間還賣去了老家的良田160畝,,所得款項捐獻給造橋工程,。六、七年中,,由于無暇顧及家庭,,致遭失子喪妻之痛。而在大橋竣工后他書寫的《萬安橋記》碑文中,,提到了15名貢獻特大的庶民,,卻一字未提自己的功勞。
蔡襄石像 洛陽橋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石梁式跨海大橋,,它的建造是對世界橋梁科學(xué)的一大貢獻,。
洛陽江水急潮狂,橋基屢被摧毀,,于是當(dāng)年的造橋工匠創(chuàng)造出一種新型的橋梁基礎(chǔ),。首先沿著橋的中軸線拋置大量石塊,筑起了一條20多米寬,,一里多長的水下石堤,,然后在石堤上用條石壘砌成利于分水的船形橋墩。同時又在橋下大量放養(yǎng)牡蠣,,利用牡蠣外殼極強的附著力,,及其迅速繁生的特點,把橋基和橋墩的石材膠合凝結(jié)成牢固的整體,。這就是造橋史上別出心裁的“種蠣固基法”,,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把生物學(xué)運用于橋梁工程的創(chuàng)舉。這種技術(shù)是現(xiàn)代橋梁工程中“筏形基礎(chǔ)”的先驅(qū),,直到十九世紀歐洲人才開始采用,。
當(dāng)年沒有起重設(shè)備,造橋工匠采用“浮運架梁法”,,利用高低漲落的海潮,,“激浪漲舟,浮運架梁”,,把一條條重達數(shù)噸的大石板架在了橋面上,。洛陽橋的建造是我國古代橋梁建筑史上的偉大創(chuàng)舉,我國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教授稱贊說:“洛陽橋是福建橋梁的狀元”。
洛陽橋建成之后,,帶動當(dāng)?shù)氐脑鞓驘岢?,港口附近的許多地方紛紛仿照它的造橋方法,建成了許多長度不一的跨海石橋,。其中也包括堪稱中國古代最長跨海石橋的安平橋,,安平橋長2250米,俗稱“五里橋”,,素有“天下無橋長此橋”的說法,。這些橋梁溝通了泉州地區(qū)的水陸交通,出海貿(mào)易的貨物可以方便地運送到刺桐港口,,對泉州海外交通的發(fā)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安平五里橋 蔡襄造橋佳話流傳千古,歷代詩文疊出,,對蔡襄的人格及歷史功績頌揚備至,。明代以后,出現(xiàn)了根據(jù)民間傳說編寫的傳奇劇目《洛陽橋》,,我國的各地方劇種如京劇,、豫劇、漢劇,、湘劇,以及福建本地的莆仙戲等都有此劇目,。劇情大意寫蔡母有娠,,路經(jīng)泉州萬安渡,浪急潮漲,,舟船將覆,,此時空中有聲言,“蔡狀元在舟中”,,風(fēng)浪遂止,。后蔡襄考中狀元作了京官后,為酬其母建橋心愿,,設(shè)計使皇帝派他往泉州作官,,并修建洛陽橋。蔡襄因洛陽江水深浪大,,橋基難造而日夜發(fā)愁,,一夕忽夢觀音大士指點他派人向龍王求助,便向海神致函求助,,問手下衙吏:“誰人下得海,。”一吏隨口應(yīng)道:“小人夏得海!”遂派其前往海神處投文,。夏得海醉臥海灘一覺醒來,,黃色的公文袋變成了紅色公文袋,內(nèi)寫著一個“醋”字,。蔡襄領(lǐng)悟龍王啟示,,于當(dāng)月廿一日酉時動工,果然海潮退落,,三日不潮,,橋基終成。其間因建橋經(jīng)費匱乏,,富豪不肯捐助,,觀音菩薩遂化身美女坐于舟上,揚言誰能用金銀擲中其身者,,即匹配為妻室,。富豪子弟一擲萬金,橋賴以成,。
江邊灘涂上人工營造的紅樹林
洛陽橋建成900余年以來,,由于地震、颶風(fēng)和地基塌陷造成的破壞,,先后修復(fù),、修建過17次。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 ,,曾由十九路軍蔡延鍇軍長主持,,在船型橋墩的基礎(chǔ)上,將橋面又增高了2米,,并將其改建為鋼筋混凝土公路橋,。抗日戰(zhàn)爭時期,,洛陽橋受到嚴重破壞,。自1993年3月至1996年10月,由國家撥出600多萬元???,實施洛陽橋保護修復(fù)工程。修復(fù)后的洛陽橋長731.29米,、寬4.5米,、高7.3米,橋下有有44座船形橋墩,,橋面上有645個扶欄,、104只石獅,、1座石亭和7座石塔。
宋代石將軍(護亭顯系新做)
洛陽橋邊,,有“萬古安瀾”等歷代碑刻林立,。橋北有昭惠廟、真身庵遺址,;橋南的蔡襄祠內(nèi),,有蔡襄自撰、自書的《萬安橋記》碑刻,,全篇153字,,記述了造橋的年代、所用時間,、橋的規(guī)模,、花費的銀兩,以及參與其事的人物,;蔡襄是我國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萬安橋記》的書法名滿天下;碑文的鐫刻也是出神入化,,因而此碑自古便被譽為集書法,、記文、鐫刻于一身的藝林三絕,。
橋頭刻石
《萬安橋記》拓片
“洛陽潮聲”,,歷來是泉州十景之一。游客佇立橋頭的古松濃蔭下,,觀看“潮來直涌千尋雪,,日落斜橫百丈虹”,別有一番情趣,。解放后,洛陽橋已被列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為了保護舊橋,,60年代于舊橋西面又架起了一座新橋供機動車輛行駛,以減少舊橋的壓力,,連同新建的鐵路橋,,如橫波三虹,十分壯觀,。
石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