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帝”和“天”在儒家經(jīng)典中的證據(jù)及其名稱的演變
“上帝”一詞首先出現(xiàn)于儒家經(jīng)典——五經(jīng),,《詩經(jīng)》、《尚書》,、《儀禮》,、《周禮》、《禮記》,。這五部經(jīng)書都提到了該詞,,其中“上帝”一詞出現(xiàn)得最早也是最多的儒家經(jīng)典是由孔子編修刪訂的《尚書》和《詩經(jīng)》,。《詩經(jīng)》中含“天”字詩句165個,,除了少部分指自然之“天”之外,,大部分指主宰萬物之最高神的“天”?!对娊?jīng)》稱“上帝”24處,,均指主宰萬物的最高神?!渡袝分谐霈F(xiàn)“上帝”的次數(shù)為32次,,《禮記》出現(xiàn)20次。
“詩,、書只是說帝與天?!薄霸娧蕴烀?,書言天?!薄霸?、書中凡有個主宰底意思者,皆言帝,;有一個包含遍覆底意思,,則言天;有一個公共無私底意思,,則言王,。上下百歲中,若合符契,?!?/FONT>
這三句話都出自《二程集》,是宋代儒家程朱理學(xué)的代表人程頤和程顥對早期中國經(jīng)典《詩經(jīng)》和《書經(jīng)》的總體性評價,。從中可以看出,,二程認為詩書二經(jīng)都圍繞中國文化中主宰宇宙的最高神“帝”與“天”展開。
四書五經(jīng)和其他儒家經(jīng)典以及各類史書中也提到了上帝,,有時也稱昊天上帝,,在古代中國的宗教體系中,指的是至上神,,字面意思就是“在上的帝王”,,意味著“最高的主宰”,也稱為“帝”,,或者“天”,,“太一”
如《尚書》:“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其克相上帝,,寵綏四方?!?nbsp; “王曰:‘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薄对娊?jīng)》:“皇矣上帝,臨下有赫,,監(jiān)觀四方,,求民之莫?!薄抖Y記》:“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薄兑捉?jīng)》:第十六卦:“殷薦之上帝”,;第五十卦:“圣人亨,以享上帝,?!?nbsp;
《詩經(jīng)》中除稱“帝”“上帝”外,還稱“天”,。唐代孔穎達《毛詩正義》云:“ 天,、帝名雖別而一體也?!薄对娊?jīng)》中所見之“帝”,、“上帝”與“天”一樣,居高臨下,,明察一切,,如“上帝臨女”“天之降罔”(《詩經(jīng)·瞻卬》)、“天篤降喪”“天降罪罟”(《詩經(jīng)·召旻》),、“天降喪亂”(《詩經(jīng)·云漢》)等,。
《尚書》從頭至尾,均是“帝”和“天”同用,,并且絕大多數(shù)通用,,而后世作訓(xùn)注釋者基本是認為“帝”、“上帝”和“天”所指為一,。例如,,唐孔穎達《尚書正義》中均將“帝”,、“上帝”釋為天。
從孔子開始,,多以“天”稱呼儒家所敬奉的主宰萬物的最高神,。后來秦始皇自稱“始皇帝”,開了稱“天子”為“帝”的先河,,歷代君王均自稱為“帝”,。因此,“天”就成了宇宙最高神的專用名稱,,民間也稱為“上天,、天帝、皇天,、老天爺”等,,很少以“帝”來單獨稱呼。君王們對主宰宇宙萬物的最高神則沿用了上古時期的稱呼“昊天上帝”或“皇天上帝”,,以顯示隆重和莊嚴,。北京天壇祈年殿是歷代君主祭祀上帝之處,內(nèi)供奉有“昊天上帝”的神位,,就是最好的證據(jù)。
二,、儒家正統(tǒng)文化對“天”,、“帝”、“神”的解釋
許慎《說文解字》記載:“天,,顛也,。至高無上,從一大”,,由此可見,,“天”是相對宇宙萬物主宰者之至高無上、至尊至大的屬性名稱,。
宋代儒家程朱理學(xué)的代表人物程頤解釋“天”,、“帝”之間的關(guān)系:“以形體言之,謂之天,;以主宰言之,,謂之帝?!?(《二程遺書》卷二十二上),。就其形體而論,稱之為“天”,;就主宰性而論,,稱之為“帝”,。
朱熹在《近思錄》中說:“以主宰謂之上帝,以妙用謂之神”,。意思是,,以其主宰宇宙萬物的德性而言,稱他為“上帝”,;以其神妙莫測的功用而言,,稱他為“神”。
三,、孔子之前的中國上古時期對“天”和“上帝”的認識
被儒家列為四書五經(jīng)之首的《尚書》和《詩經(jīng)》,,宋代儒學(xué)大師程頤評論它們是圍繞“天”和“帝”而展開的。它們基本反映了中國上古時期的天,、帝理念,。
那么根據(jù)《尚書》和《詩經(jīng)》的記載,中國上古時期所信仰的“天”和“帝”具有哪些特征呢,?
(1)上帝直接與自己在世間的代理人,,也就是宋代程朱理學(xué)所謂的天人之間的中介——圣人進行談話。
《詩經(jīng)·大雅》:“帝謂文王,,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不長夏以革,,不識不知,,順帝之則?!鄙系蹖ξ耐跽f:“我喜愛你的美德?。∧銖牟粎柭晠柹卮舐曊f話,,從不濫用刑罰,。你不為人識,不為人知,,默默遵從著上帝的法則,。”
《詩經(jīng)·大雅》:“帝謂文王,,無然畔援,,無然歆羨,誕先登于岸,?!?nbsp; 上帝對文王說:“不要在意他們的專橫跋扈!不要在意他們的覬覦貪婪,!要先登上你的高位,!”
(2)上帝與圣人的神靈同在,,受其侍奉。
《詩·大雅》﹕“文王陟降﹐在帝左右,?!薄吨祆浼瘋鳌分袑@句詩的解釋是﹕“蓋以文王之神在天﹐一升一降﹐無時不在上帝之左右﹐是以子孫蒙其福澤﹐而君有天下也?!?/FONT>
其意是:“文王死后靈魂化為天界的神靈,,升降于天人之間,時時與上帝同在,。他的子孫因為蒙受先祖神靈的福澤,,而成為天下的君王?!?/FONT>
《詩經(jīng)·文王》:“文王在上,,於卲于天”。
朱熹在《詩集傳》中對這句詩的解釋是:“文王既沒,,而其神在上,,昭明于天”。意思是:“文王雖然去世了,,而他的靈魂已成為神靈,,光耀天界?!?/FONT>
周武王時期的《天亡簋》銘文可以為此解釋的直接證據(jù),。此銘謂:“不(丕)顯考文王,事喜(糦)上帝,,文王監(jiān)才(在)上?!边@是周武王在祭祀大禮上說的話,,意思是:“先父文王的神靈真?zhèn)ゴ蟀?!他在天界事奉著上帝,,還監(jiān)視和眷顧著我們?!?/FONT>
(3)上帝是至美至大的,,是光明的,是觀看的,,是監(jiān)察萬物的,。
《詩經(jīng)·大雅》:“皇矣上帝!臨下有赫,,監(jiān)觀四方,,求民之莫,。”
意思是:“至美至大的上帝??!你的光明浩渺無極,普照寰宇,。你監(jiān)察世間萬物,,觀看天下四方,洞悉民眾疾苦,?!?/FONT>
《詩經(jīng)·大雅》曰:“上帝臨汝,無貳爾心,?!?/FONT>
意思是“上帝監(jiān)視著你的一舉一動,你不要對上帝不忠不敬,,懷有二心,。”
(4)上帝是護佑的,,援助的,,能聽的。
《詩經(jīng)》:“天保定爾,,亦孔之固,。俾爾單厚,何福不除” 意思是:“上天護佑你,,即便國家有些疏漏也很穩(wěn)固,。如果你國力雄厚而失去上天的佑助,就沒有任何福祉可言了,?!?/FONT>
《詩經(jīng)》:“明明上天,照臨下土,。神之聽之,,介爾景福?!?意思是:“光明無比的上帝,,照耀著下界各方。他引出并擴伸萬物,,聆聽萬物的籟音,。他援助你保有鴻福大運?!?/FONT>
(5)上帝是獨一的,,是偉大的,,是創(chuàng)造的,是無私的,,是公道的,,是降災(zāi)于人的,是賜福于人的,。
《詩經(jīng)·大雅》:“天生烝民,,有物有則”。意思是:“上天創(chuàng)造萬民,,使其兼有物形和理性,。”
《尚書?太甲下》:“惟天無親,,克敬惟親”,。意思是:“獨一的上帝無親無私, 除非是虔誠敬畏上帝的人,?!?BR> 《尚書?商書》:“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意思是:“獨一的上帝并無常態(tài),,誰行善就給誰降下種種吉祥,,誰作惡就給誰降下種種災(zāi)殃?!?/FONT>
《尚書》:“惟天監(jiān)下民,,典厥義”。 意思是:“獨一的上帝監(jiān)察萬民,,主持公道,。”
《尚書·湯誥》:“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意思是:“獨一偉大的上帝,,給萬民降下慈善,。”
《尚書·湯誥》:“天道福善禍淫,,降災(zāi)于下,,以彰厥罪。意思是:“天之常道是賜福于行善者,,降禍于作惡者,。降災(zāi)禍于下界,,為使其罪惡彰顯于世?!?nbsp;
四,、孔子所信仰的“天”
對于孔子信仰問題的研究歷程,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室研究員趙法生給予了非常經(jīng)典的論述:“二十世紀的中國思想史研究中,,孔子的信仰問題在很大程度上被懸置了起來,,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將儒學(xué)哲學(xué)化的必然結(jié)果,且與這一時期的時代思潮密切相關(guān),。在二十世紀的中國的大部分時間里,,宗教信仰成了愚昧與落后的代名詞。隨著文革結(jié)束以后民族理性的逐步恢復(fù),,人們對于儒學(xué)的認識逐步趨于客觀,,孔子思想中的宗教性面向也隨之顯露了出來?!?/FONT>
儒學(xué)向來被稱為“天人之學(xué)”,,究“天人之際”是儒學(xué)眷注的根本性命題,清儒戴震說過:“天人之道,,經(jīng)之大訓(xùn)萃焉”(《孟子字義疏證》),,其中的天,正代表著儒家對超驗層面終極實在的追求,。
那么作為儒學(xué)創(chuàng)始人的孔子對“天”到底有著怎樣的認識呢,?
(1)天是國家政權(quán)和文明興衰的決定者。
《論語》引述堯的話說:“咨,!爾舜,!天之歷數(shù)在爾躬,允執(zhí)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保ā秷蛟弧罚┻@是堯傳位給舜時所言,表明舜的即位來自天命,,要求舜允執(zhí)厥中,,永保天命。
孔子曾經(jīng)感嘆:“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泰伯》),這是形容堯德之深遠廣大,就像上帝一樣,,難以用言辭形容,。據(jù)《史記·孔子世家》,孔子赴陳國的途中在匡地被拘時,,說了下面一段話:“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后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其中既有對自身使命的期許,更有對天命的堅定信賴,??鬃酉嘈牛芍袊宋谋亲娣碎_始的文化道統(tǒng)之存亡絕續(xù),,以及他本人在其中可能發(fā)揮的作用,,皆取決于天命而不是匡人的意志。正因為如此,,他才能于困頓窮厄的人生關(guān)頭依舊保持著超然而又堅定的心態(tài),,展露出非凡的圣者氣象。
(2)天是個人德性與智慧的賦予者,,又是個人命運的主宰者。
在孔子被桓魋追殺時,,他自信地對弟子說:“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述而》)孔子死后被封為至圣文宣王,成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偶像,,孟子甚至說“天不生仲尼,萬古常如夜”,,將孔子的地位提升到無以復(fù)加的程度,。可孔子本人卻是向來謙虛的,他將自己的德歸之于天,這種說法正是西周“以德配天”論的另一種表達,。當太宰問子貢“夫子圣者與,?何其多能也,?”時,子貢回答:“固天縱之將圣,,又多能也”(《子罕》),正是天使夫子成為圣者,,且多才多能的,。
孔子最喜愛的弟子顏淵死后,,他連連嘆曰“天喪予!天喪予!”(《論語·先進》)。子夏也說:“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論語·顏淵》),,將人的生死壽夭和富貴窮達歸之于天命。
(3)天是宇宙萬物的主宰,。
孔子曾說“予欲無言”,,子貢不解,,問“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鬃踊卮鹫f:“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上天雖然不言不語,,但是,,四時之更替,,萬物之生長,卻莫非決定于天,。在這里,,天決定著萬物的生長與更替,,孔子則從宇宙萬物的運行規(guī)律中體驗到天的力量。天盡管無言,,然四時運行,,萬物生化,各得其所,,正表明天意之神妙莫測,。
(4)天是可敬畏、可祈求,、可崇拜,、可仰賴的主宰
他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論語·季氏》)按照朱熹的解釋,,孔子所以畏大人和圣人之言,,是因為他們言行與天意和天命密切相關(guān)。
孔子還說:“獲罪于天,,無所禱也”(《論語·八佾》),,如果得罪了上天,,禱告也沒用。
《論語·述而》記載: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子路對曰:“有之,?!墩C》曰:禱爾于上下神祗?!弊釉唬骸扒鹬\久矣”,。意思是:孔子得了重病,,弟子子路請孔子向天祈禱以使病愈??鬃訂枺骸斑@樣做有根據(jù)嗎,?”子路說:“有的?!墩C》經(jīng)里講:“為你自己向天地之神祈禱”孔子說:“我已經(jīng)祈禱很久了”,。
(5)天無形象,無方位,,至真至實,受人敬拜,;天即隱藏又顯著,,即遙遠又臨近,至崇高至尊大,,養(yǎng)育萬物而毫無遺忘,。
“巍巍乎!唯天為大”(《論語·泰伯》),,孔子說:“只有天是至崇高至尊大的”
子曰:“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对姟吩唬骸裰袼?,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顯,,誠之不可揜,,如此夫”。(《中庸》)
《說文解字》對“鬼”的解釋是:“鬼者,,歸也,?!?/FONT>
對“神”的解釋是:“神,引出萬物者也,,它往而不返?!?/FONT>
宋代儒家程朱理學(xué)的代表人物程頤解釋道:“至而伸者為神,,反而歸者為鬼,其實一物而已,。”
他又這樣解釋“天”,、“帝”和“鬼神”之間的關(guān)系:“以形體言之,謂之天,;以主宰言之,,謂之帝,;以功用言之,謂之鬼神,?!?(《二程遺書》卷二十二上)就其形體而論,,把它稱作“天”,;就主宰性而論,,把它稱作“帝”,;就其功用而論,,把它稱作“鬼神”,。
很明顯,,此處的“鬼神”并不是生活中所泛指的各種對象,而是就“至而伸”和“反而歸”的功用而言,,特指被稱為“天”或“帝”的那個宇宙最高主宰為“鬼神”,。也就是說,,此處的“鬼神”和“天”、“帝”都指的是儒家所敬奉的宇宙最高主宰,,這在宗教哲學(xué)和神學(xué)研究領(lǐng)域里是極普遍的一個概念,。
因此,為了避免與泛指的“鬼神”產(chǎn)生意義上的混淆,,此處就用“天”表達,,來解釋一下上文從《中庸》里所引用的這段話:
孔子說:“上天的德性真是盛大無比?。】此?,看不見他的形體,;聽他,,聽不到他的聲音。他養(yǎng)育萬物而無微不至毫無遺忘,,讓天下的人都齋戒沐浴,,穿上華美莊重的服飾,,以敬奉祭拜他。上天無比浩大?。∷吒咴谏?,又仿佛近在身旁?!对娊?jīng)》說:天的蒞臨不可度測??!怎能對他疏忽不敬呢,。隱微的必將彰顯,真實的無法掩蓋,,確實如此啊,!”
(6)孔子對“天”或“上帝”的虔誠和敬畏
由于孔子對宇宙的最高主宰“天”有著深刻而全面的認識,在現(xiàn)實生活中自然表現(xiàn)出超乎尋常的虔誠和敬畏,。孔夫子很重視敬拜“天”的禮儀,,對祭天儀式作了明確的說明:“郊社之禮,,所以事上帝也,?!保ā吨杏埂罚┮馑际牵e行郊社祭祀是為了侍奉上帝,?!抖Y記》中記載他的另一句話:“郊祭,,天之道也?!币馑际?,郊外祭祀上帝是遵循天道。他再次強調(diào)了祭祀上天的重要性。
“子之所慎:齊(zhai),、戰(zhàn),、疾”。(《論語·述而》)孔子對三件事非常謹慎:齋戒,、戰(zhàn)爭,、疾病,。其中齋戒排在第一位,是孔子最認真謹慎的事,,超過了對戰(zhàn)爭和疾病的重視。而古人齋戒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祭祀神明,。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論語·八佾》)意思是,,祭祀時就如與受祭者同在,祭祀神明時就如與神明同在,。孔子說:“我不贊同祭祀就象沒祭祀一樣,。”
孔子對天的虔敬由此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