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察布市的農戶以前主要是種植玉米、馬鈴薯等大田作物,,直到科技特派員關慧明來了以后,,這里才開始陸陸續(xù)續(xù)地種植大棚蔬菜。 關老師過來也是擔心他們經驗不足,,有些細節(jié)注意不到給將來種菜帶來麻煩,,去年這里就有幾個大棚建得不夠標準,結果不論種什么作物,,效果都不是很理想,。一嘟嚕十幾個果,只能成一兩個,,沒長成就未老先衰了,。植物是生命,它有個特征,,當外界條件不好的時候,,它第一個概念保護孩子,趕快成熟了繁殖一個后代,,這個對于植物是好事,,對生產是個損害。 眼看著綠油油的葉片,,花也開得漂亮飽滿,,卻結不出幾個好果實。關老師說之所以這些草莓前期長勢很好,,后期無法正常坐果的原因,,就是他這個棚的棚溫上不去,,而這問題就出在大棚建造的角度上。 沒經驗的老百姓總覺得,,這大棚蓋得寬大敞亮就能多吸收太陽光,,其實利用陽光的多少和角度有很大的關系,在我國從南到北,,隨著緯度的不同,溫室大棚適合的角度也會有所不同,,緯度高的地區(qū),,大棚前部與水平面的夾角就要隨之加大,這樣才能有效地利用太陽光照,。 像烏蘭察布市所處的緯度是42度,,所以這個地區(qū)溫室大棚的最佳組合是后墻高3米,棚寬7米,,地面與棚膜的夾角為38度,。在當地合理的角度應該是三十七八度。到38和28差十度,,角度差十度,,光照差15%,那么它的溫度差8度,,角度差十度溫度差8度這是規(guī)律,。 老百姓建棚時直接照搬了其他地區(qū)的經驗,卻忽略了本地特點,,遇到這樣的棚,,就只能先采取一些簡單的補救措施。需要解決兩個問題,,增加溫度,,提高CO2濃度,增加氣肥,。要增加溫度可以先給大棚加蓋一層草苫,,另外可以適當地減少一點通風時間。 植物生長需要利用空氣中的CO2,,所以減少通風的同時一定要相應地補充些CO2,,說起補充CO2這件事,還真是讓關老師費了不少的勁兒,, CO2是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氣體,,老百姓對它并沒有直觀的認識,為了讓大家了解CO2的作用,,關老師干脆把自己的家當成了實驗室,,加班加點兒地設計CO2發(fā)生器,,演示給老百姓看,然后再指導大伙一個棚一個棚地安裝,。 豆角上了灰霉病,。菜農老武趕緊把關老師找來了。關老師告訴老武,,如果天氣不好,,可以先用煙熏劑處理一下,也可以用特立克之類的生物制劑噴灑一次,,這種藥對灰霉病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關老師告訴菜農們,冬季不管瓜類豆類非常容易得白粉病,,所以平時有事兒沒事兒打點食用堿,,一桶水里面大概放咱們吃飯那個大點那個勺啊一勺半,40克,,或是你打別的營養(yǎng)液時,,加點這東西,效果非常好,,不是說非得花錢買貴的藥才能效果好,,它只要對癥,土辦法效果也很好,。 說起這土辦法,,關老師還真是挺有一套的,他經常給老百姓指導著用一些家里常見的東西來對付難纏的病蟲害,。像番茄,、黃瓜生長的后期,很容易上斑潛蠅,,這東西反應敏捷,,藏的也隱蔽,打上去的藥都順著葉片流到地上,,斑潛蠅沒殺死,,倒是污染了蔬菜。于是關老師就讓老百姓把家中常見的白糖,、骨膠等東西加一點在農藥里,,來增加農藥的附著力,這樣成本加不了多少,,卻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白糖和骨膠還能像葉面肥一樣給作物補充營養(yǎng)。 菜農告訴記者,,以前打藥都流下來了,,現在加上白糖和水膠,,這樣打到蟲子的身體上,它不能呼吸 憋死它,。關老師的觀點就是作為科技特派員,,要盡可能地從老百姓的利益出發(fā),既要給要它們省錢,,又要辦成實事,,還要慢慢地把治病防病的原理滲透給他們,從根本上提高他們的技術水平,。比如說看一個病毒病,,農藥包裝袋上寫著防治病毒病,但是通過關老師給咱們解釋病的原理,,不光是用藥,,在澆水施肥方面有咱自己的辦法,。用藥的時候,,比如說嗎啉胍的農藥,40克以下是無效的,,而且澆水以前打是無效的,,必須澆水以后打。只有拿到有效的辦法,,這樣有針對性地去做,,效果要好得多。 說起來這澆水,、施肥,、打藥都是些細枝末節(jié)的瑣碎事兒,并沒有什么高深的理論,,不過關老師說,,種菜種得好不好,起決定作用的恰恰是這些細節(jié),。搞設施農業(yè)是個大技術,,大技術就是千千萬萬的小技術組成的。合裝起來的,,不是哪一個技術就一切問題都解決了,,這些細細的小環(huán)節(jié),生產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最后我們才能得到一個最好的結果,。 為了能讓老百姓能種出好蔬菜,還能賣上好價錢,,當地政府和科技局再次給科技特派員提供基金支持,??萍继嘏蓡T開始牽頭成立各種蔬菜合作社。 當地官員告訴記者,,今年科技廳和市政府共同拿出錢來專門創(chuàng)立了科技行政貸款擔?;稹_@個基金就是用于科技特派員的組織化,,并且用這個資金鼓勵具有發(fā)展的科技特派員,,領班各類農民專業(yè)合作社。在政策和資金的支持下,,科技特派員開始在烏蘭察布市的各旗縣區(qū)遍地開花,,形成了一人帶一村,一村帶一鄉(xiāng),,一鄉(xiāng)帶一片的示范輻射態(tài)勢,。 截止到2009年底,烏蘭察布市的科技特派員組織已接近40個,,共發(fā)展具有法人資格的科技特派員牽頭引領的農民專業(yè)合作社近30個,,累計實施科技項目1580個,培訓農牧民244萬次,,農民的收入從過去的每畝不足300元,,到現在每畝15000元左右。 |
|
來自: 白鶴隱士 > 《農業(yè)(蔬菜)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