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什么是問題生,,其存在表現(xiàn)的特征及影響 普通中學的班級中總存在有一定數(shù)量品行,、成績較差的學生,在他們身上相對集中地凸顯了不少問題,,姑且簡稱之為“問題學生”,。 問題學生普遍表現(xiàn)為: ① 思想上缺少進取意識,,得過且過,,自卑又自尊,逆反心理重,,自暴自棄,。 ② 紀律上自由散漫,日常行為習慣欠佳,。 ③ 學習目的不明確,,對學習缺少興趣,,聽課思想不集中,作業(yè)不完成,,學習成績低,。 問題學生為數(shù)不多,但由于他們跟不上班集體的整體要求,,也不能完成學習任務(wù),,給班級管理、教學秩序帶來了較大的負面影響,,也給班主任的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二、問題學生“問題”形成原因分析 問題學生“問題”不是天然生就的,,它的形成與下列幾個方面的因素有密切的關(guān)系: 1,、社會因素 雖然學生的大多時間是在學校和家庭中度過的,但離不開社會這個大環(huán)境,,學生也是社會人,,社會中存在的不良風氣也會不時地影響到學生。比如追星求酷的娛樂世界,,使學生不注重追求內(nèi)在修養(yǎng),,而只求外在表現(xiàn);網(wǎng)絡(luò)上各種不良信息的沖擊在考驗著學生的意志力,;虛擬游戲,、不良漫畫書則直接對學生思維方式造成影響;各類媒體傳播的信息鋪天蓋地……家庭無法有效地過濾掉這些不良信息,,無法保證孩子獲得一個相對健康的成長環(huán)境,。 學生學習生活的環(huán)境中也總會有行為不良的少年。同齡人的思想,、意識易于交流,,通過他們,社會上的所謂江湖哥們義氣,,幫派意識,、暴力解決問題的意識也滲入了校園的部分學生的頭腦中。社會上違法違紀的現(xiàn)象以及社會解決這些問題的不力,,被學生盡收眼底……校園也無法將這些不良因素與學生完全隔離,。 如一學生從小學時就有與社會上有違法記錄的少年來往的經(jīng)歷,直至上初中前還曾去探望那些被關(guān)押的哥們,。因家境寬裕,,多個手機,不少錢財都直接或間接地交給了他的這些所謂哥們,從此,,他便與校外的不良少年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聯(lián)系。三年來,,在他身上發(fā)生的或與之有關(guān)的打架,、斗毆等事件均與校外的不良少年有關(guān)。 2,、家庭因素 問題學生種種問題的根源還在家庭教育,,環(huán)境只是誘因,尤其是家庭殘缺或特殊家庭造成的家庭教育殘缺,,更是問題生形成的淵源之一,。以年級學生為例,問題學生均多出現(xiàn)在特殊狀況的家庭之中,,其“特殊”有以下幾種情況: ①父母在孩子年幼時離異,,負責監(jiān)護的家長又長期在外或忙于工作,老人負責監(jiān)管孩子,,形成隔代教育,。老人要么過于溺愛,要么因缺少教育的方法而難以和孩子溝通,,想管管不了,。孩子一耍蠻,老人便妥協(xié),。由于父母與孩子平時缺少情感交流,,父母偶爾教育也易使孩子抗拒,導致孩子不時的情緒異常,。如一學生,,每次老師與家長聯(lián)系,總要繞一大彎:先和母親談問題,,母親再轉(zhuǎn)述給外公外婆,,最后通過兩個老人教育孩子。于是乎,,面對老人的教育,,孩子置之不理,逼急了就揚言出走,,后來果真出走過一兩次,。于是孩子的不良表現(xiàn)屢屢產(chǎn)生而不能有效地遏制。如不學習,,違紀,,與老師有矛盾;對同學任性恃強;意志薄弱,,行為沖動而心理幼稚。 ②父母家庭重組,,后父后母在教育孩子上有顧忌,,或教育意見不一致;或者子女是收養(yǎng)的,,作為養(yǎng)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不可避免地帶有一定的功利心和顧慮。對于自尊心強的孩子來說,,往往會因為這種有別于其他一般家庭的關(guān)系而對家長心有芥蒂,,心懷戒備,家長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投入更多的情感,,更要在教育孩子上講究技巧。這對家長們來說是一個較大的考驗,,少有家長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成功,。 ③父母自身文化層次低,道德修養(yǎng)有所欠缺,,缺少正確的教育方法導致學生問題的產(chǎn)生,。如“棍棒型”的家庭教育。父親離婚后獨自帶著孩子,,沒有接過原來母親承擔的教育孩子的工作,,常常是打罵了事。每每得知孩子在校出現(xiàn)不好的事,,便逼著孩子打電話給老師作“解釋說明”,。在這種情況下,孩子便硬著頭皮當著父親的面對老師編造謊言,,推卸責任,,逃避父親的暴力懲罰。如此幾次,,說謊便成習慣,。 有的父母因自身的缺點,潛移默化影響到孩子,。如一次班主任為解決兩個學生的紛爭,,約來了雙方家長,還沒開始教育孩子,,家長們卻因一言不和,,先吵了起來。這樣身教之下的孩子又怎能學會與人友好相處呢? 有的父母雙方均善良懦弱,,以為孩子不需要嚴格管教,,自然會好,對孩子一味地遷就,,孩子行為上出現(xiàn)偏差也未能及早糾正,,結(jié)果造成父母在孩子面前毫無威嚴,孩子在家在校飛揚跋扈,。 ④家境過于富裕,,常使父母疏于對孩子進行理想前途的教育,不注意對孩子刻苦奮斗精神的培養(yǎng),;反將商場或官場上的一些不良習氣帶到了家中,,使孩子受影響。父母僅以物質(zhì)激勵孩子,,希望他因之而聽自己的話,,實現(xiàn)自己的目的,事實上物質(zhì)是激勵不出一個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的,。物質(zhì)在孩子身上的積聚,,帶來的是揮霍性的消費,帶來的是品格的低下,。有一學生,,家庭富裕。姐姐早安排到國外去了,,父親對他這家中唯一的男孩寵愛有加,,可惜成績不理想。父親許諾只要他讀完初中就行,,家中房子,、車子什么都不缺,到時再作打算,。父親的慷慨并沒有能換來孩子的努力,,倒是因為有了錢財有了底氣,與人相處總顯得比較霸道,,言行低俗,。一次曾和另一男生在二樓女廁所下打賭,賭對方敢不敢上女廁的樓梯,,每上一級就許諾對方些什么,,嚇壞了廁所內(nèi)外的女生。雖是小小惡作劇,,但折射出的是學生的人品,。這樣的教育結(jié)果,,恐怕是這位父親始料不及的。 3,、學校因素 ①教育制度上存在的缺陷給學校對學生的教育帶來了不利因素,。在義務(wù)教育實施、推行的過程中,,學生更多地知道了自己的權(quán)利,,也了解到學校在管理、懲戒學生方面的局限,,學校制度不能對違紀和違法邊緣的學生構(gòu)成震懾。尤其他們之前輕易畢業(yè)或結(jié)業(yè)出去的問題學生口口相傳自己的經(jīng)歷,,使在校問題生自我約束的心理底線一降再降,。苦口婆心的教育缺少了強制性規(guī)則的支持是蒼白的,,學生逐漸學會了鉆空子,。 另外,無論學生學習情況如何,,持續(xù)九年,,學校要求他們整齊劃一地完成一年的學習又進入下一年,根本無法顧及學生學習能力等因素造成的學業(yè)問題,,于是學生個人學業(yè)問題越積越多,,學生自然越學越難。到八年級,,有一小部分人已放松了學習,,九年級這一群體大多放棄了學習。面對選拔性的中考,,他們明顯是落伍者,,迫于父母的壓力硬著頭皮學,卻總與學校的要求相去甚遠,,師生間易形成矛盾,。 ②學校教育評價相對單一,教育環(huán)境,、教育手段的局限往往不利于學生發(fā)展更全面更具個性,。對任何一所需要靠成績求生存的學校來說,素質(zhì)教育未免有些奢侈了,,教師仍需要將大部分精力放在應試教育上,,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成績是教師工作的重中之重。學校對教師,,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仍以學業(yè)成績?yōu)橹?。這種氛圍,,連我們剛?cè)雽W的新生都能感受到。他們在文章中說:我們的學校四面教學樓環(huán)繞,,中間一小塊空地,,猶如一個古羅馬的競技場,我們要在這里進行殘酷的搏殺,。無論學生還是老師都自然而然地把精力放在學習上,。 由于學校客觀條件上的局限,,主觀思想上的傾向,,我們的“問題學生”本來有的“閃光點”也難以持續(xù)閃光,往往也就一閃而過,,成為流星,。如有兩名學生體育運動上頗有天份,連續(xù)三年校田徑運會拿第一,,但只要運動會結(jié)束,,他們又會重新被糟糕的學業(yè)包圍,加之自身存在的思想,、行為上的偏差,,常違紀。他們要更多地面對老師的批評,,同學的抱怨,,家長的斥責,陷于“四面楚歌”之中,。 如果學生無法通過藝術(shù),、體育、閱讀等活動來緩解學習,、思想及生活的壓力,,無法宣泄情緒、凈化感情,,總有一天,,那些自制力薄弱的學生會受不了積累起來的壓力而邁入到尋求感官刺激的行為中去,更有部分學生會放棄學習,,形成“只要不談學習,,干什么都高興”的怪現(xiàn)象。 可以說問題學生問題的形成,,與我們的教育機構(gòu),、學校未能提供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多元化的教育手段有關(guān),。 ③學校教育工作者自身的業(yè)務(wù)能力,、個人修養(yǎng),、責任心、經(jīng)驗等方面必然有存在著局限性,,而學生往往不能客觀地看待他們的局限性,。教師教育水平和學生的期望值不對等,使教師的工作效果不佳,,盡心竭力的教育并不能獲得他們的認同,。相反,也許一句無心的氣話都很可能引發(fā)問題學生問題的反彈,。問題學生大多活躍精靈,,花樣百出,也有個別思維怪異,、內(nèi)向孤僻,,狹隘敏感。這對教師的教育能力提出了極大的挑戰(zhàn),。中規(guī)中矩、四平八穩(wěn)的教育方式他們不屑,,思維敏銳,、特立獨行的教師他們則往往表現(xiàn)出明顯的認同。只是普通中學校內(nèi),,這類班主任的資源遠遠不足以應對數(shù)量相對較多的問題學生,。我們的班主任勤勤懇懇,透支著體力,、精力,,繼續(xù)在問題生的這種不認同中進行著缺少效果的教育,盡量讓自己班上的問題生少出問題,。 4,、學生個人因素 初中生正處于一個生理、心理發(fā)生劇變的時期,。他們眼界開闊,,思維活躍,自主意識在增強,。但同時他們的心智又是不成熟的,,在各方面不良因素的影響下,問題的暴露也就很自然了,。但歸根到底,,學生個人因素不是形成問題的關(guān)鍵,他們從根本上說只有先天氣質(zhì)性格上的差異,,他們還需要從外界的熏陶,、教育中獲取自身成長的營養(yǎng),。他們中有的缺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沒有理想追求,;他們對學習缺少興趣,了無上進心,;他們自控能力差,,意志薄弱;他們以自我為中心,,自私,、任性又霸道;他們沒有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等等,,這些個人因素又有哪些不與社會、家庭,、學校的教育息息相關(guān)呢,? 有一學生初中剛?cè)雽W就表現(xiàn)出時間觀念極淡薄,行為懶散,。一了解情況才發(fā)現(xiàn)他小學五六年級時轉(zhuǎn)到南寧來讀書,,而在南寧的家中要么沒有人監(jiān)督,要么叫不起,,班主任每天打電話叫早,,這樣的情況持續(xù)了相當長一段時期直至畢業(yè)??吹郊议L流露出的對小學老師的感激和欽佩之情,,讓人不知道是該先批評學生還是家長亦或是那位小學老師。 總之,,問題學生問題的形成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社會的影響,、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缺陷,、學校教育的局限,加上孩子獨特的個性氣質(zhì)都在對他們的成長發(fā)生著或小或大的影響,,我們往往不知道孩子在成長的不同時段內(nèi),,哪一個因素會起到更關(guān)鍵的作用,這也就增加了我們解決問題的難度,。 三,、 問題學生問題解決辦法的思考 問題學生為數(shù)雖少,影響卻大,。面對問題學生,,我們?nèi)绾谓鉀Q問題,?對于學校教育這教育機構(gòu)而言,常規(guī)的做法是: 首先,,提升班主任教育素養(yǎng),,擺正心態(tài),善待問題學生,;講究方法,,講究教育藝術(shù);常規(guī)管理常抓不懈,。當學生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笑臉迎學生的到來,認真聆聽學生的陳述,,說服學生換位思考,,引導學生正確的自我評價,教育學生承擔責任等等,,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點滴滲透,。 其次,加強各方面的聯(lián)系,,共同教育學生,。 多與學生溝通,常與課任老師協(xié)調(diào),、勤與家長聯(lián)系,,取得共識,。抓住教育的關(guān)鍵時機,,及時教育,綜合教育,。如有名學生初一時就因一些小事打了班上一同學,,情節(jié)嚴重,受到了記過處分,,為了讓雙方能更好地相處過完這三年,,也為了教育學生,班主任聯(lián)系了年級組長,、打人的學生及其家長一起到了被打孩子的家中家訪,。打人學生的家長帶去了慰問品,表達了誠摯的歉意,,被打?qū)W生的家長的怨氣有所平息,,反過來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學會與人相處。年級組長入情入理的分析教育讓學生雙方心服口服,,以后的兩年中,,兩人也沒再發(fā)生重大沖突,。 再次,年級重視,、學校重視,,在重大事件上,學校領(lǐng)導對學生,,對不稱職的家長進行高規(guī)格的教育,。這樣的教育,理論性,、政策性較強,,對家長教育孩子更具指導意義。 另外,,學校在評價衡量教師和學生時是否應多用幾把尺子,?多一把尺子衡量教師,就多一批好教師,,多一把尺子去衡量學生,,就多一批好學生。
我們也呼喚社會有更多形式,、功能多樣的教育機構(gòu),讓更多的學生全面發(fā)展,;呼喚社會多提供健康的文化活動場所,,讓學生得到更廣泛的藝術(shù)文化熏陶,使學生旺盛的精力得以宣泄,,個性得以張揚,。 我們也期盼著社會上能有起實質(zhì)作用的家長學校,讓每一個成年人在構(gòu)筑家庭之時,,也具備一個教育者的理念,,在成為父母之時,自覺的為下一代擔負起責任,,使孩子問題的產(chǎn)生在更早的時候得到有效的遏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