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昌 近期來,,湖北省簡稱“鄂”是否應(yīng)改稱為“楚”,,成為社會的一個熱門話題,這說明人們非常關(guān)心地方的經(jīng)濟(jì)文化建設(shè),,并對傳統(tǒng)文化,,尤其是對楚文化有了相當(dāng)程度的了解,是經(jīng)濟(jì)發(fā)展和社會進(jìn)步的表現(xiàn),,令人高興,。 鄂,金文寫作“噩”,,甲骨文既寫作“噩”,,也寫作“咢”,,在我國古籍和考古發(fā)掘資料中多有所見?!妒酚洝ひ蟊炯o(jì)》說:“(殷王紂)以西伯昌,、九侯(鬼侯)、鄂侯為三公,?!薄稇?zhàn)國策·走策三》說:“昔者鬼侯(之)鄂侯、文王,,紂之三公也,。”可見鄂侯位重職尊,,與西伯周文王,、九侯并列為“三公”,顯然是商代一強大的方國,。其故地,,《集解》徐廣曰:“野王縣有邘城?!奔唇窈幽锨哧栁鞅边幣_鎮(zhèn),。這是最早出現(xiàn)的鄂?!蹲髠鳌る[公六年》說:“翼九宗五正頃父之子嘉父逆(迎)晉侯于隨,,納諸鄂,晉人謂之鄂侯,?!贝硕酰肚逡唤y(tǒng)志》說在今山西鄉(xiāng)寧,。文中說的“九宗五正”乃殷商以來傳世之官職,;翼,今山西翼城,,春秋晉邑,。說明西周封鄂侯于此,后被晉兼并,,成為晉國的版圖,。 《史記·楚世家》說,周夷王(公元前885-公元前878年)時,,楚國國君熊渠“甚得江漢間民和,,乃興兵伐庸、揚粵,,至于鄂,?!贝硕酰墩x》劉伯莊云:“地名,,在楚之西,,后徒楚,今東鄂州是也,?!薄独ǖ刂尽吩疲骸班囍菹虺强h南二十里西鄂故城是楚西鄂?!编囍?,治所今鄧縣,地處豫南一帶,。按此說法,熊渠領(lǐng)軍攻打的鄂,,是從華夏之邦古鄂國遷徒過來的,,為周的封國。1975年,,湖北隨州安居羊子山出土了一件西周時期鄂國銅器,,名為“鄂侯弟廠季觶”,可能是鄂人南遷途中留下之遺物,,可見鄂與隨國為西周之封國,,以阻遏楚人之東進(jìn)北上。童書業(yè)說:“汾水流域附近之國名地名常出現(xiàn)于江淮漢水之間,,如江淮漢水間有隨,、鄂、沈,、黃,、唐等國,汾水流域附近亦有之,?!保ā洞呵镒髠餮芯俊罚┻@種北國南見,有助于我們進(jìn)一步了解夷夏文化融夷夏為一的積極貢獻(xiàn),。當(dāng)然,,北國南見,并不一定是南遷過來的,,如鄂,,即鱷,應(yīng)以鱷為圖騰崇拜的方國部族,,汾水流域存在,,江淮漢水間也存在,。而鄂,今湖北鄂州,,地處江漢流域,。氣候溫暖,雨量充沛,,草澤茂盛,,正是鱷魚棲息之地。熊渠攻打揚粵(越)至于鄂,,這鄂可能是揚粵人的一個方國部落,。鱷,即蛟,,亦即蛟龍,,古稱揚子鱷,是越人的圖騰物,,鄂為古揚越人所建,,應(yīng)該是符合歷史實際的,故有學(xué)者持此說,。 如上所述,,無論是華夏遷過來的鄂,抑或是本地?fù)P粵(越)建立的鄂,,歷史都是很久遠(yuǎn)的,,這應(yīng)該是后來湖北省簡稱鄂的一個歷史文化元素。然而,,湖北省之簡稱為鄂,,還有一個更直接原因,就是自秦統(tǒng)一各國后,,鄂一直是今湖北省的一個重鎮(zhèn),。如秦設(shè)衡山郡,郡治邾縣(今黃岡),,鄂邑在其附近,。兩漢在荊州刺史部下設(shè)江夏郡,郡治西陵(今新洲),,鄂邑建為鄂縣,。三國孫吳荊州下設(shè)江夏郡,郡治武昌(今鄂城),。西晉在荊州下設(shè)武昌郡,,郡治武昌(今鄂城)。另建鄂縣,。東晉大致沿襲西晉,,武昌郡在江州轄下,。南四朝亦行州、郡,、 縣三級制,,大致與西晉相似,但州郡拆置,,州郡數(shù)增多,。如南朝宋增設(shè)郢州,州治今武昌,,原武昌郡,、鄂縣未變更。隋唐升鄂州,,州治移于今武昌,。1274年(元至元十一年),元新建置荊湖行省,,治鄂州(今武昌),,1277年(元至元十四年),移治潭州(今湖南長沙),,稱湖南行省,不久又稱湖廣行省,,1281年(元至元十八年),,徙治鄂州(今武昌)。明,、清,、民國承之,鄂州武昌成為湖廣行省,、湖北省的省會,,直至今天,便以“鄂”為湖北省的簡稱,。所以,,湖北省簡稱鄂,是歷史形成的,,是長期沿襲和約定俗成的結(jié)果,,也是以省會代稱省名的簡便叫法,有其合理性,,似不宜隨便改動它,。 然而,隨著地域文化的日漸深入人心和楚文化研究的深入與普及,,人們又覺得把湖北省改稱為“楚”,,會更適合湖北省實際,,對湖北省經(jīng)濟(jì)文化的建設(shè)和發(fā)展,會更加有影響力和推動力,,所以,,有人建議把湖北省簡稱鄂改為楚,這是可以理解的,,應(yīng)該說是一個善良的愿望,。不料,前幾天,,荊州媒體朋友問我對“鄂,、楚之爭”有何想法,我大吃一驚,,始知有人這一建議竟已成為火藥味十足的爭論話題了,,我當(dāng)場便答以應(yīng)變“鄂、楚之爭”為“鄂,、楚并存”,。這是因為稱楚,并不排斥稱鄂,;稱鄂,,亦并不排斥稱楚,湖北省有兩個簡稱,,又何嘗不可,。正如四川省,即簡稱川,,亦簡稱蜀(因為那里有一個古蜀國),,陜西省既簡稱陜,亦簡稱秦(因為陜西是秦國的腹地和三秦文化的中心地),,山東省簡稱魯,,當(dāng)然亦可稱齊(因為山東是齊、魯?shù)母沟睾妄R魯文化的中心地,,齊,、魯應(yīng)該并稱),江蘇省舊以江寧和蘇州兩地的字首得名,,簡稱蘇,,當(dāng)然亦可簡稱吳(因為江蘇是吳國的屬地和吳文化的中心地),浙江省,,簡稱浙,,當(dāng)然亦可稱越(因為浙江是越國的屬地和越文化的中心地)。上舉幾例,有的是習(xí)慣兩簡稱的,,如四川與陜西,,有的是習(xí)慣單稱,但在歷史沿襲和人們心中,,事實上已經(jīng)是兩稱的,,如山東、江蘇,、浙江等省,。今把湖北省簡稱鄂,又簡稱楚,,本來是很自然的事,,更能反映湖北省的客觀歷史屬性和現(xiàn)狀,如人們早已把湖北省稱之為“荊楚大地”,、“鳳鳴楚天”,、“荊山楚水”,把湖北人稱之為“楚人”,、“荊楚健兒”,,鄂、楚早已并存,,何必去搞“鄂,、楚之爭”?歷史上遺留下的許多地名,,都是人們相沿成俗或約定俗成的結(jié)果,,并非官方刻意規(guī)定的。今天不少地名通過人為地去變更,,反而棄巧成拙,不倫不類,,成為一個時代之風(fēng)的折射點,,應(yīng)引以為戒。今天湖北省,,人們既習(xí)慣簡稱鄂,,又喜歡簡稱楚,自己則自豪地稱楚人,,“楚商”,,態(tài)度真誠,愿望善良,。不要去橫加指責(zé),,使人背上包袱。歷史是發(fā)展的,社會是前進(jìn)的,,人的認(rèn)識水平是會逐步提高的,,取何地名合適,鄂,、楚能否并存,,歷史會作出選擇,今天人們不必去擔(dān)心,。 媒體朋友還擔(dān)心一個問題,,如果湖北省可以簡稱楚,是否引起兄弟省人們的異議,,因為同屬楚地和楚文化孕育地的還有河南,、湖南、安徽等省和地區(qū),。楚族的淵源歷來有北來,、東來、西來和土著等四種說法,,拙以為,,楚族從其主源(王族或公族)看,是源自以黃帝為代表的華夏集團(tuán),;而從其族群看,,則是華夏族與南蠻(苗蠻)相融合而成的民族群體。楚人的先祖是黃帝之后顓頊高陽氏,,居地在今河南新鄭一帶的黃河中游地區(qū),。楚人南徙及建國后,河南的浙丹,、南陽,、方城(楚長城)等豫西南一帶都是楚國的屬地和楚文化的中心地。公元前278年楚先鄢郢后,,徙都于陳(今河南淮陽),,稱“郢陳”(公元前278——公元前241年),長達(dá)37年之久,。河南省要簡稱為楚,,當(dāng)然是說得過去的,但河南省是華夏文化的中心地之一,,向有“中州”,、“中原”之稱,當(dāng)然再沒有必要去稱“楚”了,。安徽地處江淮中心,,楚人足跡遍及安徽,、江淮各地,春秋時楚與吳在此爭奪激烈,,戰(zhàn)國時安徽更為楚國屬地,公元前241年楚徙都壽春(今安徽壽縣),,仍名“郢”,,直至公元前223年楚亡。但是,,安徽畢竟是楚文化,、吳越文化乃至中原文化相到浸染之地,已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徽文化,。如徽商足跡遍及全國,,對中國的商業(yè)文化作出了突出的貢獻(xiàn),當(dāng)然再不必去把安徽簡稱為楚,,安徽商業(yè)界也不必再去稱“楚商”了,。湖南省與湖北省近鄰,隔江湖相望,,楚人足跡遍及湖南各地,。屈原流亡在沅湘一帶,很多作品都是在這里取材寫成的,,宋黃伯思的“屈宋諸騷,皆書楚語,,作楚聲,,遠(yuǎn)山楚地,,名楚物,,故可謂之楚詞”的關(guān)于“楚”之名論,是包括今兩湖地區(qū)的,。愚在兩湖之交生活了十幾年,,當(dāng)?shù)厝嗣裾Z言和習(xí)俗習(xí)慣,,完全是一致的,,所以湖南人稱湖南為楚,稱自己是楚人,,也充滿了如同湖北人一樣的自豪感情,。不過,自1664年(清康熙三年)清分別置湖北巡撫(治所武昌),、湖南布政使司(后改名湖南巡撫,,治所長沙)后,人們習(xí)慣稱湖北為“楚”,、湖南為“湘”了,。從此,“湖湘文化”,、“湘繡”,、“湘劇”,十分有名,。這也是相沿成俗的結(jié)果,,與湖北省流行的“荊楚文化”,、“楚布”,、“楚劇”之稱一樣鏗然有聲。所以,,愚以為湖南是不必再另稱楚了,。當(dāng)然,湖南人對”楚“有感情,,也可以稱湖南省為楚,,稱自己是楚人,湖北人會感到很親切,,絕不會反對,。正如我是江西人,不少荊州,、武漢朋友稱我是楚人,,我深以為然,因為江西畢竟曾是楚國的屬地,,”楚尾吳頭“,,這里和安徽等地一樣,無疑也受到楚文化和吳越文化的浸潤,。我們今天說的楚人,、秦人或吳人、越人的概念,,是一個歷史的概念,,當(dāng)然也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實際上并無嚴(yán)格具體的界定,,含有模湖性,。陳勝,、吳廣、今河南人,,項羽,、劉邦,今江蘇人,,在拙著中,,就稱他們?yōu)槌耍麄冾I(lǐng)導(dǎo)的起義,,拙著稱之為以楚人為主體的秦末人民大起義,,因為楚國版圖廣闊,在楚宣,、威王盛世和楚懷王前期,,幾乎囊括大江兩岸和江東、江南以及今西南,、西北的部分地區(qū),,故秦(楚)漢以后就留下了“三楚”之說,稱他們是楚人也是妥當(dāng)?shù)?。今有人樂意把湖北省簡稱為“楚”,,經(jīng)商的自稱為“楚商”,是因為楚國的腹地畢竟在湖北省,,楚文化的中心地也畢竟在湖北省,,他們的這種文化訴求和自豪感,應(yīng)該受到尊重,。至于“鄂楚之爭”實乃無謂之爭,,折騰自己,消耗精力,,毫無意義,,應(yīng)該罷息。 (作者系長江大學(xué)史學(xué)教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