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臺始祖
所謂開臺始祖,是指從漳州遷徙臺灣,,在臺灣開基創(chuàng)業(yè),,并傳衍子孫后裔的移民的第一代,。他們是血緣家族從漳州向臺灣分衍的肇基者,是漳臺之間姓氏家族血脈相承的銜接者,。在漳州祖地的族譜中,,有他們“遷臺灣”、“往臺灣”,、“住臺灣”,、“移東都”的記載。在臺灣漳籍人家的族譜和供奉的祖先牌位上,,他們享有“開臺一世祖”之尊(若父子同遷臺,,則父為“一世祖”,子為“二世祖”),。這種由開臺始祖遷臺而生發(fā)的漳臺兩地生生不息的血緣關(guān)系,,是漳臺其它各項關(guān)系的基礎(chǔ)。
了解開臺始祖的情況,,主要靠民間譜牒的記載,。盡管舊時并非每個家族都有修譜;即使有修譜,,因貧富卑尊之差,、宗支房頭強弱之別等因素,也并非遷臺者皆能人譜,;早先動亂中外遷者,,家族不知其去向而未予登譜,實則遷臺者也非少,;加上年代久遠,,天災(zāi)人禍,族譜湮毀嚴重,,幸存下來的也搜集不易,,近些年,我們還是在漳州地區(qū)發(fā)現(xiàn)載有開臺始祖原始資料的民間譜牒二百多部,。從過眼的譜牒中,,統(tǒng)計出明清時期漳州府計有九十八個姓氏、六千多移民遷臺開基,。這些有譜可查的移民數(shù)量,,雖然僅及清代漳州開臺祖五十余萬人的百分之一左右,但已經(jīng)構(gòu)成非常珍貴的研究資料,,為在臺宗親尋根謁祖提供了可靠的佐證,。
根據(jù)譜牒記載,漳州府明清時期向臺灣移民的九十八個姓氏是:陳,、林,、黃,、張、李,、王,、吳、蔡,、劉,、楊、許,、鄭,、謝、郭,、賴,、曾、洪,、邱,、周、葉,、廖,、徐,、莊,、蘇、江,、何,、蕭、羅,、呂,、高、朱,、詹,、胡、簡,、沈,、施、柯,、盧,、余、翁,、潘,、游,、魏、顏,、梁,、趙、方,、孫,、鐘、戴,、連,、鄧、曹,、溫,、傅、藍,、姜,、馮、涂,、卓,、石、湯,、馬,、巫、董,、田,、歐、康,、鄒,、尤、薛,、嚴,、程、童,、韓,、倪、阮,、柳(以上為臺灣百大姓之內(nèi)),、紀、向,、伍,、管,、闕、左,、辛,、范、官,、陸,、蒲、俞,、諶,、陳林、陳蔡,、姜林,、柯蔡、王游,、張簡,、張廖。在涉及移民遷臺的族譜中,,最少者一譜一人,,最多者一譜記載近四百人。其中遷臺人數(shù)一百名以上的家族如:南靖梧宅賴氏三百多人,,梧宅林氏二百多人,,梅林魏氏三房三百零九人,梅林簡氏一百四十三人,,和溪樂土黃氏二百多人,,竹溪沈氏一百一十五人,下版寮李氏二百三十一人,,下版寮劉氏一百零九人,奎洋莊氏二百五十五人,,云霄何地何氏三百九十七人,,漳浦大坑陳氏二百三十一人,平和壺嗣吳氏一百七十九人,。
族譜中關(guān)于族人開臺的記載,,包括世次、名字,、生卒年月,、婚姻生育、墓葬地點和遷徙情況等內(nèi)容,,有的對遷臺地點的記載甚為詳細,。茲擇錄數(shù)例于下,,以供參考。
漳州市郊浦南鎮(zhèn)溪園村《林氏族譜》:
據(jù)該族“世系圖”云:其始祖林行實是開漳將軍陳政的九女婿,,唐高宗時隨陳氏父子入閩,,政歿,佐元光,,貞元間有子孫卜居現(xiàn)址,。遷臺者有:“三十二世長房,光翰,,維崶子,,往臺灣”;“三十四世次房,,光縱,,移家過臺灣”,“三十五世長房,,成溫,,諱厲,嗣勇次子,,移居臺灣,。成謙,諱榜,,嗣勇六子,,往臺灣。成萃,,諱撮,,嗣勇七子,往臺灣,。國慍,,嗣敬七子,往臺灣,?!?BR> 龍海市東園鎮(zhèn)《圭海許氏世譜》:
譜載,其先許衍于宋末從江西隨軍入閩,,居建陽,,授武毅將軍,抗元不屈而亡,。衍之子元柯,,“入漳得美江地而適處焉,肇啟宗基”。移臺者有:港濱派,,“十二世,,仕信,一鴻長子,,仕牛,,一鴻次子,俱住臺灣中路寶大東新園尾”,;“十三世,,元,仕牛長子,,住東都臺灣中路新園尾,。生子廷。升,,仕牛次子,,住臺灣中路新園尾”;“十四世,,方度,,字越裴,名二水,,功加都司,,住臺灣鎮(zhèn)左營左廳,生四子”,。文山派,,“十一世,韜諒,,住臺灣南路,,啟盛,住臺灣”,;“十三世,,學(xué)孕,父汝良,,長子文孫,,生承睿、承智,、承建,次子文圣,,生承口,、承口,派下俱在臺灣”,;“十三世,,學(xué)覺,,父汝新,生文郡,,文郡生承口,,派下住臺灣”;“十三世,,學(xué)朝,,生三子,俱居臺灣”,。美江派,,“十五世,耍,,宋之子,,住臺灣。傳,,豸之子,,住臺灣”;“十六世,,恭,、信、敏,、惠,,俱盛之子,住臺灣蓮池頭”,。
漳浦縣佛曇鎮(zhèn)大坑村《鑒湖陳氏族譜》:
據(jù)譜載,,鑒湖陳氏屬南院派陳氏后裔.開基祖陳瑪珖,系漳州南院始祖,、唐太子太傅陳邕的二十五世孫?,敨囎邮沸蓿瑢O壽,,居大坑,;壽生六子,長翼,,續(xù)居大坑,,其余各子又分衍附近赤水、獅嶼,、西廟等地,,子孫繁盛。往臺者,從九世“子”字輩至十七世“宣”字輩,,共一百一十五人,,“住臺灣北路急水溪、宜蘭,、大坑罟,、南投、臺南,、赤嵌,。”其中有,,“敬述,、敬樅、敬策,,住臺灣”,;“振明,道光三十年住臺灣”,,“碧晶,、中正、竹茂,,道光三十年男婦老幼俱往臺灣”,。
云霄縣馬鋪鄉(xiāng)何地《何氏族譜》:
譜載,唐初有“安撫公”何嗣韓隨陳元光自河南固始入閩,。何嗣韓的十五世孫何逖基為漳州千戶,,生五子,長房元鎮(zhèn)傳七子,,其中六子添河,,分居平和南勝,添河之次子彥保開基何地,,傳下兩房子孫,,長房種德,次房溫樸,。該族遷臺者,,至乾隆二十年修譜時,入譜的開臺男丁共三百九十七人,,占外遷人數(shù)的百分之八十八,。其中,種德派如:九世明玕,、明珠,,十世巽,、志彬,,十一世品,、種、藹,、盛,,十二世如榜、連,、云,,十三世沈、諷,、罕,,十四世斌、衍,、聘,,十五世 、解,、體,,十六世蟄、潮,、猛等,;溫樸派如:九世唱、兆國,、丕丈,,十世長、瓊,、布,,十一世迭、廷,、欣,,十二世萬、存,、崇,,十三世曾,十四世丁,、漢,、大,十五世貢,、良策,、造,,十六世深、顏,、堯等,,恕不一一列舉。譜載,,何氏遷臺地點包括林仔頭,、青埔、竹仔腳,、西莊,、西勢潭、毛蟹 ,、牛稠山,、大竹圍、燕霧,、山仔腳,、崎腳、何厝莊,、三戴厝,、舊社溝、荷包嶼等,。
東山縣康美鎮(zhèn)康美村《林氏族譜》:
康美舊名“坑美”,,屬詔安縣五都,林姓聚居,。明末有林日瑞任崇禎朝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其后裔多遷臺,如次房林邦基派十三世,,林正煊,,娶許氏綽錦,乾隆四十四年住基隆,,卒葬臺灣大興橋頭雞籠山前田中,;四房林邦垣派下十二世孫林緣、五房林邦禎派下十二世孫林荇,,移居臺灣,。康美遷臺者以五世祖林彥佩派下為最多,,共三十多人,。如:“八世林角、林睿,、林抱,,往臺”,;十二世林曹、林騰,、林耀,、林俊、林藝,,往臺”,;“十二世聰,結(jié)公之養(yǎng)子,,住臺灣”;“十二世堯,、結(jié),、池三公俱移居臺灣”;“十二世林煌,,林甘攜子林雨,、林云移居臺灣”;“十三世林沛,、林裕,、林忠、林養(yǎng),、林朋,、林棹、林棟,、林恐俱往臺”,;“十三世林源攜子林忠、林養(yǎng),、林乾攜子繼祖往臺”,;“十四世林發(fā)、林訓(xùn)移居臺灣”,。
詔安縣秀篆鄉(xiāng)壩里熾昌堂《黃氏族譜》:
據(jù)譜載,,該族乃邵武黃氏大元祖峭山公派下裔孫。開基祖黃九郎自寧化石壁村遷廣東饒平,,再遷秀篆,,傳九子,稱“九大房頭”,。遷臺者有:“長房十二世,,奕標攜妻帶子往臺灣,奕奇及二子,,奕心帶六子,,全家去臺”,;“二房十二世,奕選,,全家遷臺”,;“三房十二世,奕知,、奕特,、奕勛,遷臺”,;“四房十二世奕瑳,、奕壬,全家遷臺”,;“五房十二世奕賜,、奕升、奕主,、奕村,,攜妻帶子遷臺”;“五房十三世,,世肇,、世然、世魏”等三十七人遷臺,,“十四世昌全,、昌潛、昌楓”等十二人,,“十五世重腰,、重魯、重敏”等二十人,,“十六世義濟”等俱遷臺,,住“桃園南興莊、更寮下,、宜蘭土城莊”等地,。
南靖縣書洋鄉(xiāng)下版寮《劉氏族譜》:
譜載該族遷臺者共一百零九人。茲將九世至十二世開臺祖,,每世各舉一例:“九世漢政,,宗齡之子,生于明崇禎十年二月初十日亥時,,卒于清康熙三十八年八月十八日酉時,,葬在臺灣諸羅縣走豬下莊,后骨骸帶回祖地安葬在木仔畬崠頂,,妣蕭氏生子秀,、文,、全及一女卯娘?!薄笆涝纯?,字君壽,乳名戊生,,漢勝次子,,生于康熙七年七月十日子時,遷臺灣卒于雍正六年正月十六日午時,,與媳簡氏合葬在臺灣大甲莊里坑,,妣邱氏生一子名早生,一女名姜娘,?!薄笆皇酪嫣叮M秀滔,,字觀雄,若思長子,,生于康熙三十七年八月十六日辰時,,遷臺灣,卒于乾隆三十九年七月二十一日巳時,,初葬大甲莊,,后改葬諸邑梅仔坑元山,妣李氏生欣,、欽,、答、座四子,?!薄笆辣I,諱耀真,,乳名曲,,益遜過房子,妣魏氏細娘,,生子瑞和,、瑞昌,兄弟均過臺灣,?!?BR> 平和縣大溪鎮(zhèn)壺嗣村《吳氏族譜》:
譜載,始祖文應(yīng)公于明洪武四年從漳浦六鰲遷徙壺嗣肇基,。至乾隆二十三年修譜之時,,入譜的遷臺者共一百七十九人,。其中有:十世公恕,十一世登高,、九效,、九法,十二世珠,、家銘,、朝稱,十三世鳳(隨父吳珠遷大目根堡鹿麻莊),、芳,、重浚、重涉等十人,,十四世敦,、玉、丕,、歡等三十二人,,十五世交、抄,、練,、清等四十三人,十六世燦,、鐘,、衍、蔽等五十一人,,十七世喊,、曾、濠,、烏耳等二十五人,,十八世聰明、都等五人,,十九世水養(yǎng),、紅狗等六人。
華安縣豐山鎮(zhèn)銀塘村《趙氏族譜》:
銀塘趙氏乃宋代皇族后裔,。從宋末以來族人世代修譜,,今存譜共七部。譜載,,宋太祖趙匡胤之四子趙德芳,,封秦王,子孫世居汴京。傳到八世孫趙伯述,,隨高宗南渡遷都臨安(今杭州),,居官七十余年。伯述傳子師誥,,師誥生二子:希庠,、希裔,奉朝命入閩居漳,。希庠鑒于“元愈猖獗,,宋日削弱,欲為存祀寧宗之計”,,于理宗二年(一二二六)令其子興仿?lián)癖毕琵埨镏y塘居焉,。趙氏遷臺者,譜載從十五世至十九世共六十八人,,如:十五世與果,、與本、與敖,、與陣,,“往臺”;十五世與緝,,傳四子:孟珠,、孟蘇、孟昭,、孟集,兄弟俱遷臺,;十六世孟盛,,攜子由應(yīng)、由程,、由亞,、由溝,同往臺,,孟揮“住臺灣烏樹林”,,孟殿“居臺灣南路橋仔頭”,孟壁,、孟萃,、孟煥等二十人“住臺灣”;十七世由惠,、由智,、由省等二十人,十八世宜宙、宜仁,、宜講等七人,,九世順柳、順桃等五人,,皆遷臺,。
長泰縣枋洋鄉(xiāng)江都村《連氏族譜》:
江都村為長泰第一大村。據(jù)譜載,,連氏入閩,,始于唐,至元代有連小六遷今漳平和睦里白泉社,,傳到明正統(tǒng)十四年(一四四九),,有連法進長子連大襲扶母入長泰,開基江都,。連大襲生二子:時沖,、時崇。傳時沖移居臺南小腳腿,。時崇之后遷臺者,,有十二世國盤“遷三貂堡”。譜載僅存的“世系圖”所錄開臺族人名字:十世廷軾“往臺灣”,,回,、燃君;欽公之子,,“往臺灣卒”,,遷君公之子巖、巍,,皆“往臺灣卒”,;十一世,天錫,,廷表五子,,榮祖,廷明之子,,都“往臺灣”,;十二世,,拙,,“往臺灣卒”;十三世,,衣國,,“在臺北”,。
必須指出,清代特別是康雍乾年間從漳州遷臺的移民,許多是單身男子,。乾隆五十五年前,,清政府限制婦女入臺,造成臺灣男女比例嚴重失調(diào),。而漳人赴臺后,,迫切需要墾荒耕植以謀求生存和站穩(wěn)腳跟,“立業(yè)”比“成家”更要緊,。他們中的不少人,,包括業(yè)主和佃戶,艱苦勞作,,“立業(yè)”有成,,卻“成家”無望,一輩子不能娶妻生子,,傳宗接代,,以致無后而終。因此,,今天當我們看到眾多家族興旺發(fā)達的時候,,不能忘記臺灣開發(fā)史上,曾經(jīng)有過為數(shù)甚多的不完整家庭和絕嗣家庭,。故臺灣各地有不少“無祀壇”,、“義塚”之類專門為無后者辦理喪祭的設(shè)施。那些絕嗣的第一代移民的開臺業(yè)績,,今天依然蔭庇后人,。
此外,遷臺的漳州移民中,,也摻雜著一些游手無賴和品行不端的“孬囝”,;加上不少單身移民入臺后不能組成正常家庭,無家室之累,,無固定職業(yè)而“游食四方”,構(gòu)成一個被稱為“羅漢腳”的游民階層,,成為清代臺灣特有的社會現(xiàn)象,。“臺灣之難治在此,?!睋?jù)陳孔立教授的研究,游民約占臺灣人口總數(shù)的百分之十至百分三十,,不同時期所占比重有所不同,。游民三五成群地行乞、搶劫、鬧事,,為社會所不齒,,人們所厭惡。他們中的大部分人終被社會所淘汰,,命運都很悲慘,,當然更談不上傳嗣了。這部分不能傳下子孫的移民,,數(shù)量也是不少的,。
由此可見,開臺始祖憑著毅力,,智慧和友愛互助,,在臺灣肇基創(chuàng)業(yè)興家,傳下一脈子孫,,創(chuàng)下一份家產(chǎn)實非易事,。他們的功德受到后世緬懷和頌揚是理所當然的。各家族都世代相傳著始祖開臺的動人故事,。這里我們不妨摘錄幾則(見附錄),。讀者或許可以循著創(chuàng)業(yè)者走過的足跡,從中體味臺灣草創(chuàng)階段生活的咸酸苦澀,,領(lǐng)略漳州人一往無前的開拓精神,。
附錄一:撾公來臺創(chuàng)業(yè)記
我們的祖籍是福建省南靖縣大坪林溪尾社,來臺祖是徐家第十五世撾公——徐士撾,。
撾公幼年喪父,,母親再醮林家,公隨母長于林家……撾公十六歲那年的清明節(jié),,與母同往祭掃父墳,,是夜不歸,睡于父親墓前,,夜半因寒冷而起,,聞東方有“咚、咚……”之水聲,,以為此乃父親指示“汝當往東方求發(fā)展”之語,。當時,人人皆稱“臺灣好東部”,,公便與人乘船,,來到臺灣。撾公乘坐帆船至滬尾,,今之淡水,,沿淡水河向東南大嵙崁即今之大溪前進,,到達埔頂找著工作,在當?shù)乩罴易鲩L工,。撾公身材高大,,力氣過人,性情溫純而勤勉,。李家遂以長女順娘妻之,。順娘弟妹年少,就以“嫁出招入”方式成親,。居李家六載乃獨立生計,。岳父贈公些許資本,用以經(jīng)營豆腐店——李家原經(jīng)營茶園兼豆腐店,。
祖公祖媽夫婦感情燕好,,治家勤儉,漸漸有了積蓄,,因欲建置家業(yè),,乃以六百銀元,在中路買了二十余甲田地及茶園,。目前中路徐家所擁有的田園住宅,,大抵都是撾公夫婦勤儉所致,此即徐家子孫發(fā)達繁榮的基礎(chǔ),。
當初撾公買定中路土地以后,,賣主房親有人控告淡水縣知事,謂祖公所買土地產(chǎn)權(quán)不清,。欲收回該地,。縣老爺將原告與被告,,用雙人枷扣鎖在一起,,押入監(jiān)牢,不聞不問,。兩人同鎖于一雙人枷中,,卻以背相向。過了一星期以后,,因枷重,,二人不堪其苦,才面對面取得諒解,,原告撤回告訴。被告再增原告十二元,,雙方和解,,縣老爺便將他們釋放了事,。
十七世祖明南公,于光緒二十年恩科府試取中舉人,,長子登邦收回被原賣主所霸耕之部分土地作為祭祀公業(yè)……
摘自桃園《徐氏大族譜》
附錄二:德建太祖公開臺業(yè)績
乾隆二年,,吾德建太祖公,系是福建省漳州府漳浦縣二十三都東仔蔡社人氏,,午方二十四歲,,抱有大志,背井離鄉(xiāng),,攜帶眷屬,,渡海來臺,由滬尾港口進入艋胛,,到臺灣府淡水廳大加蚋堡下內(nèi)埔,,并在內(nèi)湖一帶創(chuàng)建基趾。當時的臺北,,是一片曠野的蠻荒之地,。吾太祖公用一把柴刀、一把鋤頭,,在艱難中披荊斬棘,,把荒地開拓為沃土……吾們絕對不會忘記祖公的辛勞。祖公不知費了多少苦心,,流了多少血汗,,犧牲奮斗拼命,為吾們置立產(chǎn)業(yè),,是為吾蔡家發(fā)祥地也……太祖媽吳氏同太祖公東渡以后生三子:長曰海,,次曰照,三曰興,。三子所生子孫各分居于下內(nèi)埔,、內(nèi)湖、八芝蘭圓山,、外雙溪口等地,。
錄自臺北《金浦蔡氏族譜》
附錄三:柯清公渡臺創(chuàng)業(yè)史略
來臺始祖表號柯清……獨身空囊素手來到原斗六縣沙連堡羌仔寮莊,小號板仔寮,,即今南投鹿谷鄉(xiāng)初鄉(xiāng)村靖山,。當時柯清年約二十余,身體強健,,在此開墾荒地,,作田耕種,從農(nóng)為業(yè),,自給自足,,并建立一棟簡單草茅安居立足,。過幾年,勤則有功,,乃娶妻組織家庭,。共妻蔡氏名勤儉,生有三男……夫妻含辛茹苦,,勤儉積粒成家,,后有田地、園圃百余甲,,佃租收得約三百余石租谷,,令人贊揚,稱謂板仔寮富翁,。
不久其妻蔡媽因病別世,,再娶后妻名曾黃媽,生有二男……后五子均長成,,家室必需擴張,,則與黃媽計議建立祖房之愿望。乃邀請地理名師擇吉地,,將原建地擴充改建,。惟于興建未完成之前,柯清突然患病,,不久逝世”年約五十余歲,。其后由遺孀黃媽領(lǐng)導(dǎo)其子等合力繼建房屋,終于完成,。嗣后將五子分居五大房,。
吾宗族有名叫同居、同海同胞兄弟,,一八九五年日本占領(lǐng)臺灣時節(jié),,參加抗日義軍……又有柯清第五代裔孫有朋,在臺南郡玉井地方,,以賣符仔為記,,企圖聯(lián)絡(luò)起義抗日,因事露被日警察捕獲,,重刑拷打,,判十余年徒刑……
錄自南投縣鹿谷柯氏宗祠“南山堂”
二、冒險渡臺
移民渡臺是一項冒險事業(yè),。今天“臺灣土地精耕,,無處不辟”,儼然一處海上樂土,,是無數(shù)閩粵先民用血汗和生命換來的,。
移民到臺灣,,首先要征服臺灣海峽。漳臺之間雖僅一水之隔,,但昔時往來船只,都是帆船,,船小浪大,,若遇狂風暴雨,白浪滔天,,船翻人亡,,葬身魚腹;若遇海盜搶劫,,殺戮生靈,,更是冤死海底。故漳州人將海峽稱為“黑水溝”,??缭竭@條“黑水溝”,充滿了艱辛和危險,。
即使平安登岸,,一抵臺地,生番慓悍,,出草殺人,,互相拼斗,難免有無辜斃命者,。墾荒中野獸毒蛇出沒傷人,,動輒死于非命。初辟時瘴氣熏蒸,,瘟疫叢生,,移民水土不服,不幸罹病,,無處求醫(yī)而殞命者,,也不計其數(shù)。
重要的是,,從康熙二十三年到光緒元年,,清政府奉行嚴禁沿海人民偷渡臺灣的政策和嚴禁無照攜眷渡臺的政策。雖然雍正十一年,、乾隆十一年和二十五年曾三次開禁,,但整個渡臺禁令所設(shè)置的人為障礙,使移民渡臺更增添了風險,。乾隆年間福建巡撫吳士功《請準臺民搬眷并嚴偷渡疏》描繪偷渡之慘景:“用小漁船夜載出口,,私上大船,,抵臺復(fù)有漁船乘夜接載,名曰‘灌水’,。經(jīng)汛口覺察,,奸艄照律問遣,固刑當其罪,,而杖逐回籍之民,,室廬拋棄,器物一空矣,。更有客頭串通習水積匪,,用濕漏之船,載數(shù)百人,,擠入艙中,,將艙蓋封釘,不使上下,,乘黑夜出洋,。偶值風濤,盡入魚腹,。比到岸,,恐人知覺,遇有沙汕,,輒趕騙離船,,名曰‘放生’。沙汕斷頭,,距岸尚遠,,行至深處,全身陷入泥淖中,,名曰‘種芋’,。或潮流適漲,,隨流漂溺,,名曰‘餌魚’。窮民迫于饑寒,,罔顧行險,,相率陷阱,言之痛心!”有的“不肖客頭奸艄,,將船駛至外洋,,如遇荒島,詭稱到臺,促客登岸,。人煙斷絕,,坐而饑斃。俄而洲上潮至,,群命盡歸魚腹,。”“然卒未有因陷溺而告發(fā)者,。緣事在汪洋巨浸,,人跡罕到之地,被害者既已沒于波臣,,僥免者亦干禁令,莫敢控訴,?!?BR> 盡管偷渡充滿了風險,求生本能的驅(qū)使,,民間傳言“臺灣錢淹腳目”的誘惑,加上沿海眾多啟航點的便利,,漳州人還是勇往直前,東渡“淘金”,,甚至冒生命危險也在所不惜,。臺灣知府沈起元描繪,其勢“如水之趨下,,群流奔注”,。故清政府禁止偷渡的政策,實行效果甚微,,“禁者自禁,,渡者自渡”。
漳州六百八十多公里的海岸錢,,到處都是渡臺的啟航點,。其中主要的有月港、浯嶼,、鎮(zhèn)海,、井美、佛曇,、赤湖,、舊鎮(zhèn)、陸鰲,、古雷,、銅山、沃角、宮口等二十余處,。一般而言,,九龍江沿岸移民皆乘船,沿江經(jīng)石碼,、月港而至廈門啟航,;漳浦、云霄,、詔安,、東山等沿海移民,則取附近港灣登船出海,,船小者到海上還要換乘大船,。澎湖是入臺的中途站,因此,,偷渡者一般被載至澎湖,,再轉(zhuǎn)入臺灣。
由于偷渡的人很多,,一種專事包辦偷渡的民間組織便應(yīng)運而生,。雍正年間閩浙總督高其倬在奏折中這樣記載:“自臺灣至廈門,自廈門至臺灣,,俱必到澎湖,,此實臺廈之咽喉。凡一切往來人員,,自臺灣至澎湖可用杉板小船,;自廈門至大擔門外,亦可用杉板小船,;惟自澎湖至大擔門外,,此中間一段,洋面水寬浪大,,必用大船方能渡過,。向有泉、漳一帶奸刁船戶,,借稱往澎湖貿(mào)易,,駕駛趕會大船,名曰‘短擺’,,既不到臺灣掛號,,又不到廈門掛號,終年逗留澎湖,,往來于大擔門外,。有廈門不法店家客頭包攬廣東及福建無照偷渡之人,,用杉板小船載出大擔門外,送上‘短擺’大船,,渡到澎湖,,又用杉板小船裝載,不入鹿耳門以避巡查,,徑至臺灣北路之笨港,、鹿仔港幽僻無人之處上岸,散入臺地,?!笨滴跷迨昱_灣知府周元文也記錄了偷渡的嚴重事實:“奸頑商艘并營哨船只輒將無照之人,每船百余名或多至二百余名偷渡來臺,。其自廈門出港,,俱用小船載至口外僻處登舟,其至臺,,亦有小船于鹿耳門外陸續(xù)運載至安平鎮(zhèn)登岸,。”
從上述官員記載,,可知當時偷渡風氣之盛行。而既是偷渡,,就難免遭官府圍追堵截,,使渡臺受挫。據(jù)福建巡撫吳士功奏稱,,自乾隆二十三年十二月至二十四年十月止,,一載之中,共盤獲偷渡民人二十五案,,老幼男婦九百九十九人,,內(nèi)溺斃者男婦三十四口……其已經(jīng)發(fā)覺者如此,其私自過臺,,在海洋被害者,,不知凡幾?!?BR> 各種天災(zāi)人禍,,使移民遷臺之旅布滿荊棘而前途莫測。有的族譜載明族人“渡臺”,、“往臺”,,實則在海上就已遇難,壯志未酬身先死,。有的族譜則明確記載“往臺灣亡”,、“沉船亡”。例如南靖卦山《王氏族譜》載:“十世井保,號維周,,秉圭與羅氏子,,有承三房派下仕政長孫,妻趙氏,,生四男一女,,養(yǎng)、使,、回,、錦。三,、四房回,、錦兄弟往東都亡?!薄笆氖蓝ㄗ?,永濟與余氏三子,王紀與簡氏孫,,往東都亡,。”和溪山頭《劉氏族譜》載:“十三世永喜,,欽弼房世貞子,,往臺沉船亡?!苯鹕叫麓灏霃健读质献遄V》載:“十二世瑞山,,乾隆己卯年六月渡臺,在海防港沉船,?!北M管如此,漳州人面對波濤洶涌的臺灣海峽,,并沒有絲毫的退縮,,甘冒生命危險。所以說,,今天臺灣的繁榮,,千真萬確是無數(shù)先民用血汗和生命換來的。
三,、創(chuàng)業(yè)興家
清領(lǐng)臺灣二百一十二年間(康熙二十二年統(tǒng)一臺灣至光緒二十一年日本侵占臺灣,,一六八三至一八九五),是漳州向臺灣移民的最重要時期,。其時間之長,、規(guī)模之大,、人數(shù)之多,為中國移民史所罕見,。
研究這一移民現(xiàn)象,,不能不注意到:漳州人向臺灣遷徙,自始至終具有原鄉(xiāng)血緣家族向臺灣延伸和發(fā)展的顯著特征,。移民們離鄉(xiāng)背井,,拋妻別子,冒險渡臺,,雖然不能排除糊口謀生這一人類生存的基本要素,,但是他們的目標決不僅僅在此。由于閩南地區(qū)商賈之風和講求實際,,善于應(yīng)變,,敢冒風險,勇于開拓的文化氛圍的長期熏陶,,到臺灣去闖天地,,創(chuàng)業(yè)興家,非致富不休,,成為移民開臺的普遍心態(tài),。
康熙年間,鄭萃排,、林克明,、翁應(yīng)瑞、楊逞,、蔡麟等五個朋友,就是懷著這樣的心態(tài)相邀相攜一起渡臺的,。他們在臺灣走過的道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這里稍作介紹,。
五個朋友中,,以鄭萃排為首。在安平登岸后,,他們便北上尋找開拓之地,。經(jīng)嘉義,往東北進入云林,、斗六,、林內(nèi)陸區(qū)。中途翁應(yīng)瑞留在嘉義拓墾,。五個人皆墾得土地,,創(chuàng)業(yè)有成,,娶妻生子,然而結(jié)局卻不同,。
翁應(yīng)瑞本是詔安縣一個書生,。他在嘉義苦心經(jīng)營,墾地幾十甲,。去世后子翁裕承其業(yè),,招佃墾地,發(fā)展迅猛,。到乾隆中葉,,已是擁地數(shù)千甲的大墾戶。嘉慶十二年(一八0七),,嘉義,、彰化兩縣發(fā)生漳泉械斗。翁裕被漳州人推為首領(lǐng),,身不由己卷入械斗,。械斗平息后,翁家財產(chǎn)田畝被官府悉數(shù)抄封,,翁裕被人謀財毒死,。翁氏家族旦夕之間由盛而衰。
林克明也是詔安人,,五個朋友中他年紀最大,。到康熙末年,林克明招佃開墾的今斗六市梅林里,、湖山里一帶耕地達數(shù)百甲,,并出資引湖山巖水灌田。到乾隆間,,墾地擴至上千甲,。他曾兩度返鄉(xiāng),一次是攜妻渡臺,,一次是為父母奔喪,。林克明人緣好,在世時聲望很高,。他傳衍下一脈林氏家族,,如今是梅林里最大的家族,人口占一半以上,。他的牌位安放在梅林里福天宮中,,上書“開山墾主林克明公長生祿位”,受到林氏子孫香火膜拜,。
楊逞是龍溪人,,生性豪放,。他開尋了斗六東北面九芎林地區(qū),短短二十年間,,擁地上千甲,。乾隆初,楊逞回鄉(xiāng)將父母和四個弟弟接到臺灣,。遺憾的是,,他開始私欲膨脹,財大氣粗,;他靠墾地致富,,卻敗在土地兼并上。楊逞很霸道,,他看上九芎林一座山岡,,就命名為“楊逞山”,據(jù)為己有,;他相中人家一片良田,,就放牛去踩莊稼,制造事端,,人家只好便宜賣給他,。由于結(jié)怨太深,害怕別人報復(fù),,他就自制槍械,,強兵買馬。而這樣又觸犯清廷法律,。終于,,乾隆二十四年(一七五九),官府圍剿了楊家豪宅,,將族人抄殺殆盡,,無一幸存。楊逞被押往福州處決,。楊家的土地由漳州人繼續(xù)經(jīng)營,、耕作,。至今九芎林還是個富庶的農(nóng)業(yè)聚落,。
蔡麟是平和縣人,入臺時僅十六歲,。開始幫鄭萃排做事,,以后結(jié)了婚,夫妻搬到九芎林拓墾,。經(jīng)過幾十年艱苦打拼,,勤儉自恃,,居然墾荒成田,子孫繁衍,,成為九芎林最大的家族?,F(xiàn)在,蔡家子孫傳衍到十一世,,有二千多人,,占九芎林的三分之二以上。其后世分六房,,公廳懸掛蔡麟及夫人姚氏畫像,,祭祀香火旺盛。
鄭萃排原籍漳浦縣,。他率四個朋友從安平北上,,一路選擇適合開墾的荒地,最后才為自己選擇了云嘉平原東陲的林內(nèi)陸區(qū),。由于他的苦心經(jīng)營,,林內(nèi)這塊土地貧瘠、水利不便的山隅荒野,,開發(fā)成了漳州人聚居的錦繡田莊,。在墾地致富的同時,他以墾首身份,,率眾幫助朝廷討伐盜賊和民變,。他本人和子、孫三代做官?,F(xiàn)在鄭家子孫聚居林內(nèi)的有一千五百多人,,是林內(nèi)第一大家族。鄭萃排傳二子,,兩房子孫各自有宗祠,,祭祀鄭萃排及各自房派祖先。
相傳,,鄭萃排會看風水,。當年他讓每個朋友自己選擇的墾地,從風水上說,,有的“人丁興旺”,,有的“速發(fā)速敗”,有的“富貴遲緩”,。信或不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從五個人開臺的故事,,我們看到了五個家族在臺灣的發(fā)展軌跡,。林,、蔡、鄭三家從第一代艱苦創(chuàng)業(yè),,歷二三百年成旺族,,代表了部分家族走過的發(fā)展道路。翁,、楊兩家本來也是有望成大家族的,,其一、二代都為臺灣的開發(fā)做過很大貢獻,,但因個人的局限性,,加上臺灣開發(fā)之初地方不靖,凡事“比拳頭”,,論勢不論理,,終于自釀苦果,由盛而衰,。所以,,家族榮辱興衰的歷史,也是臺灣歷史發(fā)展的一面鏡子,。
漳州各家族有意識地到臺灣創(chuàng)業(yè)肇基,,從乾隆年間起尤為明顯。這是因為:一,、漳州原鄉(xiāng)人多地少,,迫切需要謀求向外發(fā)展。二,、臺灣屬開發(fā)中區(qū)域,,尚有可供發(fā)展的空間和條件。三,、先期遷臺的族人帶回信息,,并基于強烈的宗族觀念,提攜族中“親同”結(jié)伴遷臺,。因此,,乾隆后期到嘉慶年間,形成了移民的最高潮,。漳州的很多家族遷臺,,不僅人多勢眾,而且入臺地點比較集中,。比如南靖梅林魏氏三房,,就很典型,。
該房尊魏進興為梅林開基祖,。魏進興在梅林傳均信、均輝,、均銘三個房派,。其中均銘派傳至十一世,,開始有裔孫遷臺,。譜載共三百零九人,,主要遷今彰化縣員林、臺中縣豐原,、潭子,、大甲及臺中市,、南投縣等地,。臺灣新編《魏家大宗譜》收錄的均銘派下開臺祖有:十一世文兆,十二世祉千,,十三世習賦,、秀明,、俊生、文作,,十四世振光,、恭樸,、元商,、元相,、聯(lián)飛,,十五世阿掛,、康、蒼林,,十六世慶榮、四洪等,。各開臺祖?zhèn)餮艿暮蟠笾旅慷迥陚饕淮?,每代實傳平均二子二房,至今傳十代左右,。以十六世渡臺祖魏四洪為例,,其子孫蕃衍情形如圖三,。
魏四洪派下子孫目前傳至九世。整個家族主要聚居于臺中縣豐原市,一部分分衍臺北市,、臺中市,、彰化縣,、南投縣等地,。兒孫輩或務(wù)農(nóng),或執(zhí)教,,或從商,,或行醫(yī),,安居樂業(yè),,各有成就,,家風雅范,門庭騰芳,。
家族帶著原鄉(xiāng)的文化印記向臺灣延伸,,把清代漳州幾乎所有的姓氏都帶到了臺灣。漳州人口最為鼎盛的陳,、林、黃,、李,、張,、王、劉,、楊,、吳等大姓,,在臺灣同樣是口旺丁繁的名門著姓。據(jù)臺灣省文獻會統(tǒng)計,,臺灣人口中,陳姓占百分之十一,,林姓占百分之八,,黃姓占百分之六,,張姓占百分之五,,李姓占百分之四,?!瓣惲职胩煜隆?,這句在漳州老幼皆曉的俗諺,,在臺灣同樣耳熟能詳,。賴、簡,、連,、游、藍等在漳州不算知名的姓氏,,由于遷臺者甚多,成為臺灣頗負聲望的巨族,。張簡,、張廖,、王游等因入贅風俗而誕生于漳州的姓氏,也由漳遷臺而占有一席之地,。許多姓氏,,還由于祖籍地,、唐山祖,、開臺祖不同,分衍出眾多支派,。例如黃姓,分“奧香派”,、“浦西派”、“湖西派”,、“文水公派”,、“元喜公派”等幾十個支派,。“浦西派”以紫云黃氏傳世元祖黃峭的七世孫,、肇基漳浦的黃天從為始祖;“浦西派”又衍生“湖西派”,,系漳浦湖西鄉(xiāng)分衍臺灣的一派;“湖西派”黃氏分支漳浦長橋鄉(xiāng)后再遷臺,,又有“長橋派”,。再如,全臺蕭姓分屬八大支派,,祖籍南靖的“書山派”,、“斗山派”、“涌山派”是其中最為興盛的三個支派,,人口十多萬,,共奉宋乾道二年(一一六六)狀元蕭時中為始祖(蕭狀元墓在漳州市區(qū)新華東路,,為市文物保護單位),。“書山派”的始祖是蕭狀元的五世孫蕭奮,,開基書洋,;“斗山派”的始祖是蕭狀元的五世孫蕭細滿,開基書洋,;“涌山派”的始祖是蕭狀元的六世孫蕭猛容,,開基金山。三個支派唐山祖,、開臺祖的來自,,都條分縷析,脈絡(luò)分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