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成人av_抖音国产毛片_a片网站免费观看_A片无码播放手机在线观看,色五月在线观看,亚洲精品m在线观看,女人自慰的免费网址,悠悠在线观看精品视频,一级日本片免费的,亚洲精品久,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分享

蔬菜病害200問

 富硒幫富硒食品 2012-01-05

蔬菜病害200問    一,、基礎知識    1,、 什么是蔬菜病害    是指蔬菜在生長、發(fā)育,、儲藏,、運輸?shù)倪^程中,受不良環(huán)境的影響或病原微生物,、線蟲等有害微生物的侵染,,使其在生理上、組織結構上和形態(tài)上發(fā)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導致蔬菜局部或全部損傷,,從而使蔬菜的經(jīng)濟價值受到影響,即稱為蔬菜病害,。
  
  2,、 蔬菜發(fā)生了病害都有那些癥狀
  
  蔬菜病害的癥狀由病狀和病癥兩部分構成的。病狀是蔬菜本身外部直接可以見到的異常狀態(tài),,而病癥是蔬菜病部表面形成的各種形態(tài)各異的病原物,。
  
  病狀主要有以下五種類型:(1)變色蔬菜患病后局部或全部發(fā)生顏色變化。即葉綠素的合成受到抑制或破壞使其病部褪綠或黃化,,(2)壞死(穿孔)蔬菜患病后細胞和組織遭到破壞而死亡形成壞死病斑,。病斑可發(fā)生在蔬菜的各根、莖,、葉,、果等各個部位,形狀,、大小,、顏色不同。(3)腐爛蔬菜細胞和組織發(fā)生較大面積的消解和破壞,。腐爛和壞死有時很難區(qū)別,,一般說來,腐爛是整個組織和細胞受到破壞和消解,,而壞死則多少還保持原有組織和細胞的輪廓腐爛可分為干腐,、濕敷、軟腐,。蔬菜的根,、莖、葉、花,、果都可發(fā)生腐爛,。根據(jù)腐爛的部位,可分為根腐,、基輔,、莖腐、花腐,、果腐。(4)萎蔫蔬菜由于失水而導致枝葉萎垂的現(xiàn)象,。萎蔫有生理性萎蔫和病理性萎蔫之分,。生理性萎蔫是由于土壤中含水量過少或高溫過強的蒸騰作用而導致蔬菜暫時缺水萎蔫,若及時補水,,則可恢復正常,。病理性萎蔫是指植物的根或莖的維管束組織受到破壞而發(fā)生的供水不足所出現(xiàn)的萎蔫現(xiàn)象,如黃萎,、枯萎,、青枯等。這種枯萎大多艘不能恢復,。(5)畸形由于蔬菜病變組織或細胞生長受阻或過度增長而造成的異常形態(tài),。蔬菜生長受到抑制發(fā)育不良,可出現(xiàn)植株矮小,、葉片皺縮,、卷葉、蕨葉等,。蔬菜病變組織或細胞受刺激,生長發(fā)育過度,,病部膨大,、形成腫瘤、叢枝,、根瘤等,。
  
  病癥主要有以下六種類型:(1)霉狀物并部形成的各種毛絨狀的霉層,其顏色,、結構各有不同,,如霜霉、灰霉,、黑霉等,、青霉、綠霉等。(2)粉狀物病部形成的白色或黑色粉層,,分別是白粉病和黑粉病的癥狀,。(3)銹狀物病部表面形成小皰狀突起,頗裂后散出白色或鐵銹色粉狀物,,分別是白粉病和各種銹病的癥狀,。(4)粒狀物病部產生大小、形狀,、顏色差異很大的粒狀物,,有如針尖大的黑色或褐色小顆粒,不易于寄主組織分離,,如真菌的子囊或分生孢子囊,,有的是較大的顆粒,如真菌的菌核,、線蟲的胞囊等,。(5)(棉)索狀物患病蔬菜的根部表面產生紫色或深色的菌絲索,既真菌的根狀菌索,。(6)濃狀物在潮濕的條件下蔬菜病部產生黃褐的,、膠黏狀、似露珠的濃狀物即菌濃,,干燥后形成黃褐色的薄膜膠粒,,這是細菌性病害特有的病狀。
  
  3,、蔬菜病害分幾類
  
  蔬菜病害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生理性病害(非病原物病害),。是由非生物因素既不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引起的蔬菜病害。這類病害沒有病原物的侵染,,不能在蔬菜個體間傳播,,所以也稱非傳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
  
  第二類是侵染性病害(病原微生物侵染引起的病害),。由生物因素引起的蔬菜病害,,由于這類病害可以在蔬菜個體間相互傳播,因此也稱傳染性病害,。
  
  4,、 蔬菜生理性病害是怎樣發(fā)生的
  
  引起蔬菜生理性病害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由于蔬菜自身的原因或由于外界環(huán)境條件的變化所引起的病害,,如溫度過高或過低,、水份過多或干旱、光照,、肥料的多少,、土壤,、大氣環(huán)境和栽培管理措施等。例如鉀,、鋅,、銅等某種營養(yǎng)元素的缺乏造成的缺素癥;土壤水份的不足或過量形成的旱害和漬害,;低溫或高溫形成的凍害或灼傷,;光照過弱或過強形成的黃化或葉燒;肥料或農藥使用不合理形成的肥害或藥害,;大氣污染形成的氣體中毒等,。
  
  5、怎樣診斷生理性病害
  
  生理性病害診斷起來比較復雜,,但診斷時也有一定的依據(jù)可循:一般表現(xiàn)癥狀獨特,,病部無病癥;在病部分離不出可進行體外培養(yǎng)鑒定的病原物,。在田間往往同時大面積發(fā)生,且沒有明顯的發(fā)病中心病株,;病株表現(xiàn)癥狀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即病癥表現(xiàn)基本相同。發(fā)病與環(huán)境條件關系密切,,若采取相應的措施改善環(huán)境條件,,病株一般可以恢復過來。
  
  6,、什么是蔬菜侵染性病害
  
  蔬菜侵染性病害也叫病原物病害,,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蔬菜病害。這類病害可以在蔬菜個體之間傳播,,所以也稱傳染性病害,。引起蔬菜發(fā)生病害的生物稱為病原物,主要有:真菌,、細菌,、病毒、類病毒,、線蟲,、寄生性種子植物等。侵染性病害的種類,、數(shù)量和重要性在植物病害中均居首位,,尤其是真菌病害最為重要,它占植物侵染性病害的80%以上,,其次是細菌和病毒,;其它所占比例很小。
  
  7、如何診斷侵染性病害
  
  侵染性病害在發(fā)病初期有中心病株,,沿中心病株逐漸向外擴展,有明顯的癥狀表現(xiàn),。即:病狀的五種表現(xiàn)形式、①變色,、②壞死(穿孔),、③腐爛、④萎蔫,、⑤畸形,,病癥的六種表現(xiàn)形式、①霉狀物,、②粉狀物,、③銹狀物、④索狀物,、⑤粒狀物,、⑥濃狀物,我們可以根據(jù)這些癥狀表現(xiàn)來診斷出具體是那一種病害,,做到對癥下藥,,減少損失。
  
  8,、能使蔬菜發(fā)病的病原物主要有幾種
  
  主要有以下五種:真菌,、細菌、病毒,、線蟲、寄生性種子植物。
  
  (1)、真菌:它是一類營養(yǎng)體通常為絲狀,,具有細胞壁,,以產生孢子的方式繁殖。真菌種類多,,分布廣,是蔬菜重要的病原物類群,,在農業(yè)生產許多病害如灰霉病、霜霉病,、葉枯病、白粉病,、炭疽病,、黑性病,、銹病等都是由真菌引起的,。
  
 ?。?),、細菌:是一類有細胞壁無固定細胞核的單細胞的原核生物,細菌種類很多,,但能引起蔬菜發(fā)生病害的遠不如真菌。盡管如此,,在蔬菜生產上也要重視的,,如甜瓜細菌性葉枯病,、青枯病,、角斑病,、潰瘍病等、,。
  
  (3),、病毒?。菏且环N結構簡單,,其基本組成是蛋白殼包著核酸的過濾性生物。幾乎所有蔬菜都有病毒病發(fā)生,。如番茄蕨葉,、條斑,、花葉病毒病,,瓜類花葉病毒病,,葉菜類病毒病等,。
  
  (4),、線蟲:線蟲是一種原形動物,又叫蠕蟲,。在蔬菜中的茄科,、豆科,、葫蘆科,、和十字花科都有線蟲的危害。造成根部發(fā)病,,使蔬菜生長遲緩,,植株矮小,、葉片萎垂等癥狀,。
  
 ?。?)寄生性種子植物:寄生性種子植物是一種沒有葉綠素,不能獨立自營生活的高等植物,。危害蔬菜的主要有菟絲子和列當兩個科的一些寄生性植物。
  
  9,、能侵染蔬菜的真菌性病害主要有幾種
  
  主要有以下五種真菌
  
  鞭毛菌亞門如腐霉菌,、疫霉菌等,,通常引起蔬菜根部和莖基部的腐爛或苗期猝倒病,,霜霉菌在病斑表面形成霜壯霉層,白銹菌在病部形成白色皰狀突起等,。
  
  子囊菌亞門一般都在莖,、葉、果上形成明顯的病斑,,在病斑上產生各種顏色的霉狀物或黑色顆粒物。
  
  半知菌亞門一般都在莖,、葉,、果上形成明顯的病斑,,在病斑上產生各種顏色的霉狀物或黑色顆粒物。
  
  擔子菌亞門中的黑粉菌和銹菌,,可在病部形成黑色或銹色的粉狀物,。
  
  接合菌亞門真菌引起的病害較少,一般引起薯,、果軟腐、或花腐,,沒有臭味,。這些特征都是各自病害特有的病癥,根據(jù)各自病害特有的病癥來診斷真菌性病害就好辦多了,。
  
  10,、怎樣診斷細菌性病害
  
  細菌病害主要的癥狀有壞死,、腐爛、萎蔫等,,病部表面常為水侵狀或油侵狀,,病部在濕度大時有黃褐色或乳白色菌濃;腐爛形的患病部位有惡臭味,。細菌一般是通過傷口和水孔、氣孔侵入菜體的,。在田間,,病菌主要是通過流水傳播。暴風雨能使蔬菜產生大量傷口,,利于細菌侵入,,是細菌性病害流行的一個重要原因。
  
  11,、怎樣診斷病毒性病害
  
  病毒性病害癥狀一般表現(xiàn)為花葉,、黃化,、矮縮、叢枝,,少數(shù)為壞死斑點。在田間,,心葉首先出現(xiàn)癥狀,然后擴展全株,引起的病斑在菜體上分布較均勻,,而不向象真菌和細菌引起的病害病斑分布不均勻,。病毒病主要是通過昆蟲,、農事操作等進行傳播,。
  
  12、線蟲病害都有那些癥狀
  
  線蟲病害是因線蟲的穿刺吸食對寄主細胞的刺激和破壞作用而表現(xiàn)出來的癥狀,。表現(xiàn)為植株矮小、葉片黃化,、局部畸形和根部腐爛等,。
  
  13、什么是蔬菜病害的農業(yè)防治方法
  
  農業(yè)防治:就是利用農業(yè)生產的耕作栽培技術來消滅,;避免或減輕病害的方法,。農業(yè)防治措施要求達到二個目的即(1)創(chuàng)造有利于蔬菜生長的最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提高蔬菜在生長期間的抗病性,,避免病原物的侵染危害,。(2)創(chuàng)造不利于病原物生長、發(fā)育,、繁殖和傳播的環(huán)境條件,,使病原物不能完成其侵染程序,或者中斷其侵染循環(huán),,制止病害的發(fā)生和蔓延,。
  
  農業(yè)防治的單項內容有:種子的選則、播種期的確定,、合理布局,、肥料的合理使用,、水的合理使用、清潔田園、輪作,、耕作,、采收期等,。
  
  14、什么是蔬菜病害的物理防治方法
  
  物防治方法就是利用一些物理的防治手段對種子和土壤進行處理以達到殺滅病原菌的目的,。有些病原真菌的菌核和寄生性種子植物的種子?;祀s在種子中,播種前利用風選,、水選,、篩選等物理方法淘汰混雜在種子間的病原物是防治蔬菜病害的一種簡易方法。有些病原物粘附在種子表面或潛伏在種子里,,要在播種前進行溫湯浸種處理,,就是將種子放入一定溫度的水里,保持一定的時間,,直至種子表面或里面的病源物,,因受高溫影響而死亡,但對種子的正常生理功能不受任何影響,。浸種時間長短和水溫的高低,,主要是根據(jù)蔬菜種子的大小和病害的種類來決定。溫湯浸種要注意安全和質量,,浸種的水量要充足,、水溫要均勻,操作時要注意翻動,。利用日曬,、密閉高溫對土壤進行消毒,以達到消滅土壤中病原菌的目的,。
  
  15,、什么是蔬菜病害的化學防治方法(藥劑防治)
  
  就是使用化學藥劑防治蔬菜病害的方法?;瘜W防治的藥劑分為:殺菌劑,、殺蟲劑、殺螨劑,、殺病毒劑和殺草劑,。其防治原理主要是:化學保護、化學治療,、化學免疫,。在蔬菜發(fā)病之前噴灑殺菌劑防止病源菌的侵染,,達到保護的目的,這一類殺菌劑是在病源菌侵入之前使用的稱之為保護劑,。蔬菜感病后噴灑的殺菌劑,具有阻止病害繼續(xù)發(fā)展,,或能使染病蔬菜恢復健康,,這一類藥劑在病原菌侵入后進行處理的,稱為治療劑,,應用化學物質來提高蔬菜的抗病能力以免發(fā)生病害,,稱為免疫劑。
  
  二,、蔬菜苗期病害
  
  16,、蔬菜苗期漚根都有哪些癥狀?怎樣防治,。
  
  發(fā)病癥狀:初發(fā)期幼苗有萎蔫狀,,后期成片死亡。拔出小苗根部有水浸褐變或腐爛,、無須根,、易拔起,根皮易脫落,。
  
  防治方法育苗床溫度過低,,澆水過量。育苗土配比不當,,使土壤的通透性不好,,造成根部缺氧。選擇地勢高,、背風向陽的地方建育苗床,,注意苗床保溫,育苗土配制要得當,,要具有通透性,,避免澆大水
  
  17、,、蔬菜苗期燒根都有哪些癥狀,?怎樣防治。
  
  發(fā)病癥狀:根尖發(fā)黃,,須根少而短,,幼苗生長遲緩、矮小,,葉色暗綠,、無光澤,、頂葉皺縮。
  
  防治方法施用未腐熟的農家肥,,過量的施用化肥,,或攪拌不均勻。澆水不及時造成的,?;适┯靡欢ㄒm量,避免過量,,使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發(fā)現(xiàn)燒根及時小水勤澆。同時加強通風,。
  
  18,、蔬菜苗期凍害都有哪些癥狀?怎樣防治,。
  
  發(fā)病癥狀急性癥狀葉色變白或青枯狀,。慢性癥狀幼苗停止生長,葉色發(fā)黃,,頂葉細小,,根莖縊縮至根朽。
  
  防治方法床溫過低,,育苗床保溫不好,。加強苗床保溫,特別是地溫要提高,。注意不要澆過涼的水,。
  
  19、蔬菜苗期藥害都有哪些癥狀,?怎樣防治,。
  
  發(fā)病癥狀:葉片干枯、壞死或幼葉畸形,、扭曲停止生長或變白,,葉緣及葉尖最明顯。
  
  防治方法噴施農藥時濃度過大或環(huán)境溫度過高,,生長素或化肥噴施在幼葉片上,,育苗土中施用了過多的農藥。發(fā)現(xiàn)藥害要在葉面及時噴施清水,,已減輕藥害的發(fā)生,。
  
  20、蔬菜苗期酸,、堿害都有哪些癥狀,?怎樣防治,。
  
  發(fā)病癥狀:床土過酸時幼葉縮小,停止生長,,嚴重時生長點變態(tài),,頂芽凹陷,包在葉中,。過堿時幼葉似病毒狀,,大葉鑲金邊,后期全葉黃化,。
  
  防治方法育苗土配制不當,PH值過高或過低,。選者選擇優(yōu)質的田土育苗,,不要選擇含鐵質過多的山皮土育苗。
  
  21,、蔬菜苗期二氧化硫中毒都有哪些癥狀,?怎樣防治。
  
  發(fā)病癥狀:葉片脫水,,形成白班,、干枯,嚴重時整株葉子變成綠色網(wǎng)狀,,葉脈干枯變褐色,。
  
  防治方法保護地加溫時產生二氧化硫氣體,從葉子背面氣孔侵入,,破壞蔬菜葉綠組織,,產生葉片脫水現(xiàn)象。加溫時注意不要有煙進入棚室中,,注意加強通風,。
  
  22、蔬菜苗期氨氣中毒都有哪些癥狀,?怎樣防治,。
  
  發(fā)病癥狀:發(fā)病初期葉緣有水浸狀病斑,后葉緣變黃變褐,,最后葉片干枯,。氨氣濃度大時,葉脈間出現(xiàn)點,、快狀黑褐色傷斑,,與正常組織間的界線較分明,嚴重時葉片下垂,,表現(xiàn)萎蔫狀態(tài),。
  
  防治方法保護地中使用了未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或大量的尿素、碳銨等無機肥,。由于保護地內溫度高,,肥料在發(fā)酵中產生大量的氨氣進而造成危害。使用腐熟的有機肥,,適量,、適時使用化肥。發(fā)現(xiàn)有氨氣味道時馬上通風,。
  
  23,、蔬菜苗期一氧化碳中毒都有哪些癥狀?怎樣防治,。
  
  發(fā)病癥狀:葉面葉脈組織發(fā)生水浸狀,,葉片開始褪綠,后變白變黃,,變成不規(guī)則壞死斑,。
  
  防治方法保護地加熱時由于燃燒不徹底或通風不良而產生大量的一氧化碳,當達到一定的濃度時就可造成危害,。注意加強通風,。
  
  24、蔬菜苗期乙烯氣體中毒都有哪些癥狀,?怎樣防治,。
  
  發(fā)病癥狀:從葉邊開始逐漸失綠黃化,發(fā)展后變白干枯,、皺縮,。
  
  防治方法以鄰苯二甲酸二丁脂或正丁脂作為增塑劑的塑料薄摸,在高溫下易揮發(fā)出乙烯,、丙烷等有毒氣體,,引起發(fā)病。注意加強通風,。
  
  25,、蔬菜苗期猝倒病都有哪些癥狀?怎樣防治,。
  
  發(fā)病癥狀:苗基部產生水浸狀病斑,,迅速發(fā)展變成黃褐色并軟化,縊縮而倒伏,。初期倒伏的幼苗仍能保持綠色,,濕度大時病部產生絲狀白色霉層。多在二片子葉前發(fā)生,。
  
  防治方法育苗土中帶有腐霉菌,,溫度低(低于15℃),、濕度大且通風不良。育苗土要進行消毒,,加強保溫,,切記澆大水,加強通風防止?jié)穸冗^大,。苗期可噴施農豐寶葉面肥3000倍液,,可增強抗病能力。發(fā)現(xiàn)病苗及時拔除,,噴灑72.2%霜霉威水劑400倍液,、或58%甲.錳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每㎡2~3升,,每7~10天一次,,連噴1~2次。
  
  26,、蔬菜苗期立枯病都有哪些癥狀?怎樣防治,。
  
  發(fā)病癥狀苗莖基部產生褐色凹陷病斑,,繞莖基部一周后,呈褐色縊縮,,病苗白天萎蔫,,夜間恢復,經(jīng)過幾次后枯死,,一般不倒伏,。
  
  防治方法土壤和種子都可帶菌,濕度大,、溫度忽高忽低時易發(fā)病,。加強苗床管理,防止高溫,、高濕條件出現(xiàn),。苗期可噴施農豐寶葉面肥3000倍液,可增強抗病能力,。發(fā)病初期可噴施15惡霉靈水劑450倍液,、或10立枯靈水懸劑300倍液,每㎡2~3升,,每7~10天一次,,連噴2~3次。
  
  三,、辣椒病害
  
  27,、辣椒疫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苗期染病,,幼苗莖基部呈現(xiàn)水浸狀暗綠色或褐色軟腐,,后枯萎死亡。成株葉片染病,,病斑圓形或近圓形,,邊緣淡綠色,中間褐色,,逐漸擴大后,,使葉片脫落。莖部染病,,病斑初為水浸狀,,后環(huán)繞表皮擴展成褐色或黑褐色條斑,病部以上枝葉迅速枯萎,,果實染病初生暗綠色水浸狀病斑,,病斑迅速擴大變褐色軟腐。濕度大時病部表面長出白色霉層,。發(fā)病重時整株枯死,,并以病株為中心,向四周蔓延,。
  
  防治方法:選用抗病品種,。對種子進行消毒,用55℃溫水浸種20分鐘后催芽播種,。及時清潔田園,,提倡壟作或高畦栽培,實行輪作,。及時排除田間積水,,發(fā)現(xiàn)病株及時拔除,按配方施肥,,葉面噴施“農豐寶”葉面肥800倍液可提高抗病性,。種子消毒,將種子浸泡透后用1%硫酸銅溶液浸種5分鐘撈出洗凈,,或72.2%霜霉威水劑浸種12小時,,洗凈后催芽播種。發(fā)病初期葉噴72%克抗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72%威克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劑800倍液,或77%冠菌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各種藥劑交替使用,,5~7天噴1次,,連續(xù)噴2~3次。尤其是在雨后要立即噴藥,,防止病害蔓延,。
  
  28、辣椒葉枯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危害葉片。葉片發(fā)病初期,,葉片上呈現(xiàn)褐色小斑點,,后擴大為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病斑,中部灰白色,,邊緣暗褐色,,,病斑中央壞死,,易穿孔,,病葉易脫落。
  
  防治方法培養(yǎng)壯苗,,育苗過程中注意通風,,嚴格控制苗床的溫濕度。合理施用氮肥,,增施磷鉀肥,葉面噴施“農豐寶”葉面肥,,增加植株的抗病性,。雨季及時排水。發(fā)病初期噴灑20%寶庫乳油5000倍液,、香格麗80%乳油3000倍液,、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甲霜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40%杜邦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每7天噴1次,,連噴2~3次,。
  
  29、辣椒褐斑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為害葉片,發(fā)病初期在葉片上形成圓形或近圓形褐色病斑,隨著病情的發(fā)展病斑逐漸變?yōu)榛液稚?,表面稍隆起,,周緣有黃色暈圈,病斑中央有一個淺灰色中心,,四周黑褐色,,嚴重時病葉變黃脫落。莖部染病,,癥狀與葉片類似,。
  
  防治方法徹底清潔田園,與非茄科蔬菜實行2年以上輪作,。播種前對種子消毒,,用55℃溫水浸種15分鐘,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種20分鐘,,沖凈催芽播種,。發(fā)病初期噴灑50%盛藍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30%綠得寶懸浮劑800倍液,、或5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6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每7天噴藥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30、辣椒黃萎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發(fā)病初期,接近地面的葉片首先萎蔫下垂,,葉緣或葉尖逐漸變黃,,發(fā)干或變褐,葉脈間的葉肉組織變黃,,縱剖開莖基部,,可見導管變褐,并沿主莖向上發(fā)展達到數(shù)個側枝,,最后致全株萎蔫,、葉片枯死脫落。該病發(fā)展較慢,,通常只造成病株矮化,、節(jié)間縮短、生長停滯,。
  
  防治方法選用抗病品種,。與茄科實行4年以上的輪作。使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定植時避免傷根,,選擇晴天上午澆水,,生長期宜小水勤澆,保持地面溫潤,。發(fā)病初期用91%克萎星可溶性粉劑1000倍液灌根或精碘水溶性粉劑1000倍液灌根,,每株150毫升、,,或15%惡霉靈水劑1000倍液灌根,,每株澆灌200毫升、或80%欣希麗超微可濕性粉劑600倍液,,葉面噴施,。每5~7天噴1次。連續(xù)噴2~3次,。
  
  31,、辣椒白粉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為害葉片,,初期在葉片的正面或背面長出圓形白粉狀霉斑,逐漸擴大,,不久連成一片,。發(fā)病后期整個葉片布滿白粉,后變?yōu)榛野咨?,葉片背面發(fā)病較重些,。
  
  防治方法選用抗病品種。清潔田園,。選擇地勢較高,、通風、排水良好地快種植,。生長期避免施用過多氮肥,。發(fā)病初期及時防治,,可選用12﹪生源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25﹪寶庫可濕性粉劑4000~8000倍液、或20%粉銹寧乳油25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等葉面噴施,。每7~10天噴藥1次,,連噴2~3次,。
  
  32、辣椒炭疽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發(fā)病初期葉片上出現(xiàn)水浸狀褪綠斑,,漸漸變成褐色病斑,,中央灰白色,長有輪紋狀黑色小點,,邊緣褐色,。生長后期危害果實,成熟果受害較重,,病斑長圓或不規(guī)則,,褐色、水浸狀,、病部凹陷,,病斑上生有輪紋狀黑色小點。環(huán)境干燥時,,病部組織失水變薄很容易破裂,。莖及果梗受害,病斑褐色凹陷,,呈不規(guī)則形,,表皮易破裂。
  
  防治方法選種抗病品種,。種子消毒,,可用55℃溫水浸種30分鐘,后催芽播種,?;蛴?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種1小時,清水沖洗干凈后,,催芽播種,。注意保護根系,防止病菌由根系傷口侵入,。與瓜類,、豆類蔬菜,實行2~3年以上輪作,,選則排灌方便,、通風良好的地快種植,及時摘除病葉,、病果,。發(fā)病初期可噴或20%捷菌微浮劑2000~3000倍液、或20%諾田微浮劑3000~4000倍液,、25%米鮮胺乳油10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等,。每隔7~10天噴1次,連噴2~3次,。
  
  33,、辣椒灰霉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幼苗及成株期都可染病,,幼苗染病時子葉變黃,而后幼莖縊縮,,病部易折斷,,致使幼苗枯死。成株染病,,葉片腐爛或干枯,,莖染病時,出現(xiàn)水浸狀不規(guī)則斑或條斑,,逐漸變?yōu)榛液稚蚝稚?,濕度大時病部生有灰色霉狀物,病斑繞莖一周,,其上端枝葉萎蔫枯死,,,花或果實染病,。呈水浸狀,,有時病部密生灰色霉層。
  
  防治方法保護地栽培時,,作好棚室溫,、濕度的調控,夜間要適當提高溫度,,減輕或避免葉面結露,。發(fā)病初期適當控水。發(fā)病后及時摘除病果,、病葉和側枝,,每次澆水后可適當高溫悶棚30℃左右2小時。露地栽培時,,密度不宜過大,,及時排除田間積水??蛇m當打底葉,,增加通風降低地表濕度,。發(fā)病初期,,燃放速克靈煙劑或百菌清煙劑,,每隔5~7天1次,連續(xù)交替燃放3~4次,。也可噴灑25%博榮乳油1000~2000倍液,、或50%利霉康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40%嘧霉胺懸浮劑12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每7~10天噴1次,,視病情連續(xù)防治2~3次,。
  
  34,、辣椒黑斑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侵染果實,,果實發(fā)病后病斑呈淡褐色,,橢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稍凹陷,,后期病部密生黑色霉層,。發(fā)病重時,一個果實上生有幾個病斑,,或病斑連片成更大的病斑,,其上密生黑色霉層。
  
  防治方法:進行地膜覆蓋栽培,,栽培密度要適宜,。前期要促進植株健壯生長。防治其他病蟲害的發(fā)生,,減少日燒果產生,,病果要及時摘除。收獲后徹底清除田間病殘體并深翻土壤,。發(fā)病初期及時進行藥劑防治,,噴灑20%捷菌微浮劑2000~3000倍液、或72%威克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7~10天噴1次,連噴2~3次,。
  
  35,、辣椒枯萎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枯萎病發(fā)生時葉片自下而上逐漸變黃,,大量脫落,。與地面接觸的莖基部皮層呈水浸狀腐爛,地上部莖葉迅速凋萎,。有時病情只在莖的一側發(fā)展,,形成條型壞死區(qū),后期全株枯死,,地下根系呈水浸狀軟腐,,皮層極易剝落,從莖基部縱剖,,可見維管束變?yōu)楹稚?。在濕度大的條件下,病部常產生白色或藍綠色的霉狀物,。
  
  防治方法:選用抗病品種,。選擇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塊栽培,雨后及時排水,。最好采用高畦栽培方法,。注意不要傷根。與非茄科作物實行5~6年輪作,。使用育苗母劑育苗,,發(fā)病初期噴施91%克萎星可溶性粉劑6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菌線威1000倍液,定植時可穴灌萎菌凈可濕性粉劑400倍劑,,或14%絡氨銅水劑300倍液灌根,,每株灌藥0.4~0.5升,隔5天灌1次,,連灌2~3次,。
  
  36、辣椒斑枯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為害葉片,在葉片上呈現(xiàn)白色至淺灰黃色圓形或近圓形斑點,,邊緣明顯,,病斑中央著生許多小黑點,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
  
  防治方法:選用抗病品種,。種子消毒處理,實行3~4年輪作,。采用高畦栽培,,合理密植,,注意田間排水降濕。合理施肥,,保持田間通風透光及地面干燥。采收后及時清潔田園,。發(fā)病初期噴灑80%大生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5%達科寧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混殺硫懸浮劑800倍液,,或60%防霉寶2號水溶性粉劑800倍液等藥劑,,每7~10天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37,、辣椒白星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辣椒白星病主要為害葉片,、苗期、成株期均可發(fā)病,,病斑初期表現(xiàn)為圓形或近圓形邊緣呈深褐色的小斑點,,稍隆起,中央白色或灰白色,,后期病斑上散生黑色小點,,即病菌分生孢子器,有時病斑穿孔,,發(fā)病嚴重時葉片脫落,。
  
  防治方法實行輪作,及時清除病殘體,,減少初侵染源,。采用配方施肥技術,加強溫度,、濕度管理,,及時排出田間積水,加強通風透光,。發(fā)病初期噴灑77%冠菌銅濕性粉劑500倍液,、5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14%絡氨銅水劑300倍液,、或40%綠得寶8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每7~10天1次,連噴2~3次
  
  38,、辣椒軟腐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危害果實,,而且多發(fā)在青果上,果實染病后,,最初出現(xiàn)水浸狀暗綠色斑點,,迅速擴展,病斑變?yōu)榈稚?,果肉腐爛發(fā)臭,、果實變形,病果多數(shù)脫落,,少數(shù)留在枝上,,失水以后僅留下灰白色果皮,掛在植株上,。
  
  防治方法:與非茄科及十字花科蔬菜進行3年以上輪作,。培育壯苗,適時定植,,合理密植,,進行地膜覆蓋栽培。雨后要及時排出田間積水,,及時摘除病果,,以減少田間的再侵染源,害蟲會在果實上造成傷口引發(fā)病害,。所以要特別是加強對害蟲的防治,。發(fā)現(xiàn)蟲害要及時噴藥,可噴灑2.5%封害微乳劑5000倍液,,或5%定蟲瞇乳油1500,,或2.5%溴氰菊酯2000倍液。下雨前后或發(fā)病初期要及時噴灑殺菌劑防止病害的發(fā)生,??蛇x用25%唯它靈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或30%綠得寶懸浮劑400倍液,,或77%冠菌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72%農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或78%波錳鋅(科博)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7~10天噴1次,連續(xù)噴2~3次。
  
  39,、辣椒白星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為害葉片,、苗期,、成株期均可發(fā)病。病斑初期表現(xiàn)為,,圓形或近圓形邊緣呈深褐色的小斑點,,稍隆起,中央白色或灰白色,,后期病斑上散生黑色小點,,即病菌分生孢子器,,有時病斑穿孔,,發(fā)病嚴重是葉片脫落。
  
  防止方法:實行輪作栽培,。及時清除病殘體,,減少初侵染來源,采用配方施肥,,注意增施磷,、鉀肥,以增強辣椒植株抗病能力,。不要大水漫灌,,防止?jié)穸冗^大、溫度過高,,發(fā)生病害,。發(fā)病初期噴灑77%冠菌銅可濕性微粉劑500倍液,或5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30%綠得寶懸浮劑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每7~10天1次,連噴2~3次,。
  
  40,、辣椒青枯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發(fā)病初期自頂部葉片開始萎蔫,,或個別分枝上的少數(shù)葉片萎蔫,后擴展至全株萎蔫,初發(fā)病時白天萎蔫,,早晚可恢復正常,,后期不在恢復而枯死,葉片不易脫落,。植株莖基部最先發(fā)病,,病部無明顯癥狀,在潮濕條件時,,病莖上常出現(xiàn)水侵狀條斑,,后變褐色或黑褐色??v切病莖,,維管束變成褐色。橫切病莖,,切面呈現(xiàn)淡褐色,,擠壓或保濕后病莖可見有乳白色黏液溢出。后期病株莖內中空,,病莖基部皮層不易剝離,,根系不腐爛。
  
  防治方法:選擇抗病品種,。與瓜類或禾本科作物實行5~6年以上輪作,。使用無病種子,及時拔除病株,,并在病穴上撒少許白石灰消毒殺菌等,。在發(fā)病初期噴藥,可選用77%的冠菌銅可濕粉500倍液,、72%唯它靈可溶性粉劑3000倍液,,葉面噴施,或5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等藥劑灌根,,每株灌藥液0.3~0.5升,,每10天1次,連灌3~4次。
  
  41,、辣椒細菌性葉斑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葉片感病,,初呈黃綠色不規(guī)則水浸狀小斑點,。擴大后變?yōu)榧t褐色或深褐色至鐵銹色,病斑膜質,,大小不等,。病鍵部交界明顯,,該病發(fā)展迅速,嚴重時葉片大部脫落,。
  
  防治方法:避免連作,,采用高壟、高畦栽培,,覆蓋地膜栽培,。與茄科及十字花科蔬菜實行2~3年輪作。雨季注意排水,,避免大水漫灌,。收獲后要及時清除病殘體同時要及時深翻土地。發(fā)病初期開使噴灑77%冠菌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加瑞農可濕性粉劑600倍液,、12%松脂酸銅乳油500倍液、72%唯它靈可溶性粉劑3000倍液,、每隔7~10天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42,、辣椒瘡痂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葉片染病,,初現(xiàn)許多小形褪綠水浸狀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斑點。隨著病情的發(fā)展病斑變?yōu)辄S褐色,,不規(guī)則形隆起,,呈瘡痂狀。莖蔓染病,,病部呈不規(guī)則形褐色條斑或塊斑后木栓化,,果實染病,果實表面出現(xiàn)小的圓形或長圓形病斑,,深褐色,,稍隆起,后期木栓化,,呈瘡痂狀,。
  
  防治方法:種子消毒,用55℃水浸種20分鐘,,或先將種子泡透再用1%硫酸銅溶液浸泡5分鐘,,撈出洗凈播種。加強田間管理,,實行2~3年輪作,。發(fā)病初期和雨后要及時噴藥防治,藥劑有72%唯它靈可溶性粉劑3000倍液、或14%絡氨銅水劑300倍液,,或36%氧化亞銅水分散顆粒劑1000倍液,,或72%農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3000倍液、每7~10天噴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四、茄子病害
  
  43,、茄子早疫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危害葉片,。病斑圓形回近圓形,,邊緣褐色,中部灰白色,,具有同心輪紋,,濕度大時,病部長出灰黑色霉壯物,,后期病斑中部破裂,,發(fā)病嚴重是病葉脫落。
  
  防治方法:及時清除病殘體,,實行3年以上輪作,。種子消毒,用55℃溫水浸種15分鐘后,,立即移入冷水中冷卻,,然后再催芽播種。發(fā)病初期噴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5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劑400倍液,,或58%甲霜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每7~10天1次,,連噴2~3次。
  
  44,、茄子炭疽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果實發(fā)病,,初期在果實表面產生近原形,、橢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黑褐色稍凹陷的病班,病班不斷擴大,,有時擴展半個果實,。以后病部表面密生黑色小點,,潮濕度大時溢出紅色黏物質。病部皮下的果肉微褐色,,干腐壯,,嚴重時可導致整個果實腐爛。
  
  防治方法:種子消毒,,用55℃溫水侵種15分鐘,,與非茄科蔬菜進行2~3年輪作。培育壯苗,,適時定植,,避免偏施氮肥,適時適量灌水,,雨后及時排水,。發(fā)病初期用藥防治,可用15%勝炭微乳劑1500~2000倍液,、或20%諾田微乳劑1500~2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等藥劑噴霧防治,。每7~10天1次,,連噴2~3次。
  
  45,、茄子病毒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茄子病毒近年來發(fā)生較重,,其癥狀類型較復雜,,常見的有花葉壞死型,,花葉斑型等,。上部新葉呈黃綠相間的病斑,發(fā)病重時葉片皺縮,,葉面有穿斑,。葉面有時紫褐色環(huán)死斑,葉背表現(xiàn)明顯,。
  
  防治方法:種子消毒,,可用10%的磷酸三鈉溶液侵種20分鐘,而后用清水洗凈后在播種,。主要防治蚜蟲的發(fā)生,;以減少傳毒媒介。藥劑防治:可用31%病毒康可溶性粉劑1000倍液,、或8%菌克毒克水劑800倍液,、或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20%病毒克星500倍液,等藥劑噴霧,。每5~7天噴1次,,連續(xù)2~3次。
  
  46,、茄子白絹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危害莖基部,。病部初呈褐色腐爛,,并產生白色絹絲壯菌絲體及黃褐色的油菜籽狀的小菌核,嚴重的葉柄,,葉片凋萎,,最后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發(fā)現(xiàn)病株及時拔除,,進行深耕,,把病菌翻入土層深處。實行水旱輪作,,也可與禾本科的作物進行輪作,。發(fā)病的田塊,每667平方米施石灰100千克,。發(fā)病初期用15%勝炭微乳劑1500~2000倍液,、或20%諾田微乳劑1500~2000倍液澆灌根部。每7~10天1次,,連續(xù)2~3次,,或50%甲基立枯磷可濕性粉劑1份,邊細土100~200份,,撒在病部根處,,防治效果明顯。
  
  47,、茄子菌核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苗期發(fā)病始于莖基部,,病部初期呈淺褐色水侵狀,,濕度大時,長出白色棉絮狀菌絲,,呈軟腐狀,。成株期發(fā)病,先從主莖基部或側枝處開始,,初期呈淡褐色水侵狀病斑,,稍凹陷,,漸變灰白色,濕度大時也長出白絮狀菌絲,,皮層霉爛,,在病莖表面及髓部形成黑色的菌核。葉片受害先呈水侵狀,,后變?yōu)楹稚珗A斑,,有時具輪紋,病部長出白色菌絲,,干燥后斑面易破裂,。
  
  防治方法覆蓋地膜種植可阻止病菌的子囊盤出土,減少菌源,。注意通風,、透光,注意加溫防寒以防植株受凍,,誘發(fā)染病,。發(fā)現(xiàn)病株即使拔除。土壤消毒,,每667平米土地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4~5千克,,與干土適量充分混勻撒于畦面,然后耕入土中,,可減少初侵染源,。發(fā)病初期用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35%菌核光懸浮劑800倍液,,交替使用,每10~15天1次,,連續(xù)3~4次,。
  
  48、茄子褐輪紋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危害葉片,初期葉片上產生褐色至暗褐色圓形病斑,,具同心輪紋,后期中心變成灰白色,,病斑易破裂或穿孔,。
  
  防治方法:使用無病種子。注意田間濕度,,雨后及時排水和通風,,不要定植過密,。,應實行2~3年輪作,。發(fā)病初期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懸浮劑700倍液,交替使用,,每7天1次,,連續(xù)2~3次。
  
  49,、茄子細菌性褐斑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侵染葉片和花蕾,,也可為害莖和果實,。葉片染病,多始于葉緣,,初生不規(guī)則形褐色小班點,,后逐漸擴大,融合成大病斑,,嚴重時病葉卷曲,,最后干枯脫落?;ɡ偃静?,先在萼片上產生灰色病斑,后擴展到整個花器或花梗,,致花蕾干枯,。
  
  防治方法:與非茄科作物實行3年以上輪作。棚室栽培時要注意提高棚溫和地溫,,避免低溫,、高濕條件出現(xiàn)。澆水時要防止水滴飛濺,,以減少傳播,。發(fā)病初期噴灑25%唯它靈可溶性粉劑1500~3000倍液、或30%綠得寶懸乳劑400倍液,、或70%可殺得可溶性微粉劑500倍液,、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3000倍液,每7~10天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50、茄子褐色圓星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葉片上病斑圓形,,初期病斑褐色或紅褐色,病斑擴展后,,中央褪色為灰色,,病斑中部有時破裂,邊緣仍為褐色或紅褐色,,病斑上可見灰色霉層,。危害嚴重時,病斑連片,,葉片易破碎或早落,。
  
  防治方法:加強水肥管理,合理密植,,雨季及時排除田間積水,。增施鱗鉀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發(fā)病初期開始噴灑75%百菌清可溶性粉劑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溶性粉劑8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溶性粉劑800倍液加70%代森錳鋅可溶性粉劑800倍液,,每7天噴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51,、茄子細菌性枯萎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發(fā)病初期植株下部葉片萎蔫,,葉柄下垂似燙傷壯,。夜間可恢復,發(fā)病數(shù)日后整株枯死,。根系表面無明顯癥狀,,但將根冠縱切,可見根冠中央有明顯變褐現(xiàn)象,。
  
  防治方法:加強水肥管理,,合理密植,雨季及時排除田間積水,。發(fā)病初期噴灑25%唯它靈可溶性粉劑1500~3000倍液,、或30%綠得寶懸乳劑400倍液、或72%農涌流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4000北液,,或27%銅高尚懸浮劑600倍液,,或53.8%可殺得2000于懸劑1000倍液,每7~10天1次,,連續(xù)防治2~3次,。或用30%綠得寶懸乳劑400倍液灌根,。
  
  52,、茄子疫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果實發(fā)病,,初時產生水侵狀紫褐色病斑,病部迅速擴展可至多半個果實,。病部凹陷,,軟化腐爛。濕度大時病部表面長出白色粉狀霉,。莖基部,,莖,枝條發(fā)病,,病部紫褐色,,皮層軟化,稍縊縮,。發(fā)重時整株或病部以上死亡,。
  
  防止方法:選用抗病品種,種子消毒用55℃度溫水侵鐘30分種,,殺滅種子表面病菌,。采用高畦覆地膜栽培。及時摘除下部老葉病葉,。適當控制灌水,,雨后、灌水后地面不應存有積水,,發(fā)現(xiàn)病果及時摘除深埋,,收獲后清潔田園,深翻土壤,。發(fā)病初期可用72.2%霜霉威水劑800倍液,。72.2%撲力克水劑800倍液、或20%驅霜微乳劑1000~2000倍液,、或69%安克錳鋅可溶性粉劑800倍液等藥劑噴霧防治,,每7~10天1次,連續(xù)2~3次,。
  
  五,、番茄病害
  
  53、番茄莖基腐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為害大苗或定植后番茄的莖基部或地下主側根,,病部初呈暗褐色,后繞莖基或根莖擴展,,致皮層腐爛,,地上部葉片變黃,果實膨大后因養(yǎng)分供不應求逐漸萎蔫枯死,。后期,,病部表面常形成黑褐色大小不一的菌核。
  
  防治方法發(fā)病初期可在根部噴灑80%精碘水劑1000倍液,、或立枯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95%惡霉靈可溶性粉劑30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或30%倍生乳油1200倍液,,每5~7天1次,連續(xù)2~3次,。也可用上述藥劑涂抹病處效果更好,。
  
  54、番茄早疫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苗期、成株期均可染病,,主要侵害葉,、莖、花,、果,。葉片初呈針尖大小的黑點,后發(fā)展為不斷擴展的綸紋,,邊緣多具淺綠色或黃色暈環(huán),,中部現(xiàn)同心綸紋,莖部染病,,多在分枝處產生褐色至深褐色不規(guī)則圓形或橢圓形凹或不凹的病斑,,表面生灰黑色霉狀物,葉柄受害,,生橢圓形綸紋,,深褐色或黑色,一般不將莖包??;青果染病,,始于花萼附近,初為橢圓形或不定形褐色或黑色凹陷斑,,后期果實裂開,,病部較硬,密生黑色霉層,。
  
  防治方法選擇抗病品種,。與非茄科蔬菜實行3年以上輪作,。按配方施肥,,增施磷鉀肥,發(fā)病前或發(fā)病初期,,可噴灑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2%克抗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等藥劑,,每5~7天1次,,連續(xù)2~3次。
  
  55,、番茄晚疫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幼苗染病,,病班由葉片向主莖蔓延,,使莖變細并呈黑褐色,致全株萎蔫或折倒,,濕度大時病部表面生白霉,;葉片染病,多從植株下不葉斑,,擴大后轉為褐色,。高濕時,葉背病健部交接處長白霉,;莖上病斑呈黑褐色腐敗壯,,引致植株萎蔫;果實染病主要發(fā)生在青果上,,病斑初呈油浸樁暗綠色,,后變暗褐色至棕褐色,稍凹陷,,邊緣明顯,,云紋不規(guī)則,果實一般不變軟,,濕度大時其上長少量白霉,,迅速腐爛,。
  
  防治方法選擇抗病品種。加強田間管理,,合理密植,,與非茄科蔬菜實行3年以上輪作。按配方施肥,,增施磷鉀肥,。發(fā)病前或發(fā)病初期,噴灑20%驅霜微乳劑1500倍液,、或72%克抗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2%威克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劑600倍液,,
  
  每7~10天1次,,連續(xù)2~3次。
  
  56,、番茄灰霉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果實染?。呵喙芎χ?,殘留的柱頭后花瓣多先被侵染,后向果面后果柄擴展,,致果皮呈灰白色,,軟腐,,病部長出大量灰綠色霉層,果實失水后僵化。葉片染?。憾嗍加谌~尖,,病斑呈“V”形向能內擴展,,初水浸狀,、淺褐色、邊緣不規(guī)則,、具深淺相間綸紋,,后干枯表面生有灰霉致葉片枯死。莖染?。洪_始亦水浸狀小點,,后擴大展為長橢圓形或長條形斑,濕度大時病斑上長出灰褐色霉層,,嚴重時引起病部以上枯死,。
  
  防治方法該病是低溫高濕病害,應在溫濕度上加強管理,,注意通風并盡量控制澆水,。及時摘除病葉,、病果,嚴禁亂扔造成人為傳染,。發(fā)病前或發(fā)病初期,,可用25%博榮微乳劑1000~2000倍液、或50%麗霉康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等藥劑防治,,每7~10天1次,連續(xù)2~3次,。也可在配好的蘸花藥里加上0.1%的上述藥劑進行蘸花,,可收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57,、番茄菌核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葉片染病始于葉緣,,初呈水浸狀,淡綠色,,濕度大時長出少量白霉,,病斑呈灰白色,蔓延速度快,,致整葉枯死,。果實及果柄染病,始于果柄,,并向果面蔓延,,致未熟果實似水燙過,菌核外生在果實上,,花托上的病斑水浸狀,,包圍果柄周圍,莖染病多由葉柄基部侵入,,病斑灰白色稍凹陷,,后期表皮縱裂,邊緣水浸狀,,除在莖表面形成菌核外,,剝開莖部,可發(fā)現(xiàn)大量菌核,,嚴重時植株枯死,。
  
  。防治方法與非茄科蔬菜實行3年以上輪作,。及時清潔田園,,采用地膜覆蓋栽培,,加強通風。在發(fā)病初期開始噴藥防治,,可用25%博榮微乳劑1000~2000倍液,、或50%麗霉康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農利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等,。每7~10天1次,連續(xù)3~4次,。
  
  58,、番茄白絹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為害基部或根部,。病部呈暗褐色水浸狀斑,表面生白捐絲狀菌絲體,,集結成束,,向莖上部延伸,致植株葉色變淡,,菌絲自病莖基部向四周地面呈輻射狀展開,,侵染與地面相接的果實,致病果軟腐,,表面產出白捐絲狀物,,后菌絲交結成菜籽狀菌核,致莖捕皮層腐爛,,露出木質部,,或在腐爛部上方長出不定根,終致全株萎蔫枯死,。
  
  防治方法實行輪作,,最好是水旱輪作。及時清潔田園,,深翻土地,,采用地膜覆蓋栽培,合理施肥,,葉面噴施“農豐寶”葉面肥以增加抗病性,。發(fā)現(xiàn)病株及時拔除。發(fā)病前用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加細土40㎏混勻撒于土壤表面,,也可用20%諾田微乳劑1500倍液,,噴淋莖基部,每7~10天1次,,連續(xù)1~2次,。
  
  59,、番茄葉霉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葉片染病,,葉面出現(xiàn)不規(guī)則型或橢圓形淡黃色腿綠斑,葉背病部初升白色霉層,,后霉層變?yōu)榛液稚蚝诤稚q狀,。條件適宜時,病斑正面也可長出黑霉,,隨病情擴展,,葉片由上逐漸卷曲,植株呈黃褐色干枯,。果實染病,,果帝附近或果面形成黑色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斑塊,硬化凹陷,,不能食用,。嫩莖或果柄染病,癥狀與葉類相似,。
  
  防治方法選擇抗病品種,。實行輪作。播中前種子進行消毒,,加強通風,控制澆水,。避免氮肥過量,。保護地在定植前,用硫磺熏蒸,,每55立方米用硫磺0.13㎏,、鋸末0.25㎏混合在傍晚點燃熏蒸消毒。發(fā)病初期開始噴藥防治,,可用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25%盛唐微乳劑1000倍液等藥劑,每7~10天1次,,連續(xù)1~2次,。
  
  60、番茄枯萎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發(fā)病初期莖一側自下向上出現(xiàn)凹陷區(qū),使一側葉片發(fā)黃,,變褐后枯死,。有的是半側葉片或半邊葉變黃,,也有的從植株距地面近的葉片始發(fā),逐漸向山蔓延,,除頂端數(shù)片完好外,,其余均枯死。剖開病莖,,維管束變褐,。濕度大時,病部產生粉紅色霉層,,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本病的病程進展較慢,一般15~30天才枯死,。
  
  防治方法實行3年以上輪作,。選用抗病品種。育苗土消毒,,播種前種子消毒,,用0.1%硫酸銅浸種5分鐘,撈出催芽播種,。發(fā)病初期開始噴藥防治,,可用91%克萎星可溶性粉劑9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每5~7天1次,,連續(xù)2~3次。如能用上述藥劑灌根,,每7天1次,,連續(xù)2~3次,防效明顯,。
  
  61,、番茄斑枯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番茄斑枯病又稱白星病,。番茄各生育階段均可發(fā)病,侵害葉片,、葉柄,、莖、花萼及果實,。葉片染?。撼踉谌~背水浸狀小圓斑,后在葉正背兩面出現(xiàn)邊緣暗褐色,中央灰白色圓形或近圓形略凹陷的很多小斑點,,病斑表面散生少量小黑點,,進而小斑匯合成大的枯斑,有時病組織脫落造成穿孔,,嚴重時中下部葉片全部干枯,,莖和果實病斑近圓形或橢圓形,略凹陷,,褐色,,其上生黑色小粒點。
  
  防治方法選擇抗病品種,。實行3~4年輪作,。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排除田間積水,,合理施肥,,噴施“農豐寶”葉面肥,可提高抗病性,。發(fā)病初期噴灑20%捷菌微乳劑2000倍液,、或15%勝炭微乳劑2000倍液、或78%科博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每5~7天1次,,連續(xù)2~3次。
  
  62,、番茄芝麻斑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番茄芝麻斑病又稱褐斑病,。主要侵染葉片,,也侵染葉柄、果實及果梗,。葉上初生圓形或近圓形、四周明顯的灰褐色病斑,,病斑變薄凹陷,,具光亮,葉背尤為明顯,,別于其他葉斑病,。大斑有時出現(xiàn)綸紋,濕度高時長有深褐色霉狀物,;葉柄,、果梗染病,病斑灰褐色凹陷,,濕度大時長出黑霉,;病斑大小不等,,有時呈條狀。
  
  防治方法選擇抗病品種,。加強田間管理,,采用高畦栽培方法,及時排除田間積水,,噴施“農豐寶”葉面肥,,以提高抗病性。及時清除病殘體,。發(fā)病初期噴灑30%綠得寶懸浮劑600倍液,、或25%唯它靈可溶性份劑2000倍液、或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每5~7天1次,連續(xù)2~3次,。
  
  63,、番茄斑點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番茄斑點病主要為害葉片,,也可為害莖及果實。初成細小壞死斑點,,后壞死斑點面積擴大,,患部病斑灰黃色至黃褐色,具紫褐色綸紋或邊緣具一圈黃暈,,病斑變化大小等不等,。濕度時病斑表面呈現(xiàn)暗灰色霉狀物。嚴重時葉片枯死凋落,。
  
  防治方法加強田間肥水管理,,采用高畦栽培方法,及時排除田間積水,,及時清潔田園,。避免過量施用氮肥,增施磷鉀肥,,噴施“農豐寶”葉面肥,,以提高抗病性。及時清除病殘體,。發(fā)病初期噴灑30%綠得寶懸浮劑600倍,、或20%捷菌微乳劑2000倍液、或20%諾田微乳劑2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等藥劑,,每5~7天一次,,連續(xù)2~3次。
  
  64,、番茄灰葉斑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番茄灰葉斑病為害葉片和果實,。發(fā)病初期葉面布滿暗色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病斑,,中部漸褪為灰白至灰褐色。病斑稍凹陷,,后期易破碎,、穿孔或脫落。果實染?。寒a生大型圓形凹陷斑,,初生白長毛,后逐漸變綠褐色,,最后變黑色,,引起果實腐爛。
  
  防治方法選用抗病品種,。加強田間肥水管理,,采用高畦栽培方法,及時排除田間積水,,避免過量施用氮肥,,增施磷鉀肥,噴施“農豐寶”葉面肥,,以提高抗病性,及時清除病殘體,,集中燒毀或深埋。發(fā)病初期噴灑30%綠得寶懸浮劑600倍,、或78%科搏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20%捷菌微乳劑2000倍液,、或20%諾田微乳劑2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等藥劑,每7~10天1次,,連續(xù)2~3次。
  
  65,、番茄灰斑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又稱褐斑病。主要為害葉片和果實,。葉片染病初呈褐色小點,,后擴展為橢圓形或近圓形大斑,其上著生小黑點,,呈綸紋狀排列,,邊緣暗色,易破裂或脫落,。莖部染病多開始于中上部的枝杈處,,初為暗綠色水浸樁,后變黃褐或灰褐色不規(guī)則形斑,,病部粗造,,邊緣褐色,也有小黑點,,綸紋不明顯,,易折斷或半邊枯死。嚴重的莖髓部腐爛,、中空或僅留維管束組織,。果實染病蒂部附近呈水浸狀黃褐色凹陷斑,并產出深褐色輪狀排列小點,,后果實腐爛,。病部不軟化腐敗,一般較堅實,。
  
  防治方法與非茄科作物實行2年以上輪作,。收獲后及時清除病殘體,集中燒毀或深埋,。發(fā)病初期噴灑30%綠得寶懸浮劑600倍,、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8%科搏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等藥劑,,每7~10天1次,連續(xù)2~3次,。
  
  66,、番茄疫霉根腐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發(fā)病初期于莖基或根部產生褐色斑,,逐漸擴大后凹陷,嚴重時病班繞莖基部或根部一周,,致地上部逐漸枯萎,??v剖莖基部或根部,導管變?yōu)樯詈稚?,后根莖腐爛,,不長新根,植株枯萎而死,。
  
  防治方法用10%適樂時懸浮種衣劑拌種進行種子消毒,。育苗土要消毒處理??刂坪脺?、濕度的變化,溫度不要過低,,不要大水漫灌,。采用地膜覆蓋栽培和滴灌。發(fā)病初期可在根部周圍噴淋20%驅霜微乳劑20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劑600倍液,、或30%惡霉靈水劑800倍液等藥劑防治,每7~10天1次,,連續(xù)2~3次,。
  
  67、番茄莖枯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病斑初呈橢圓形、褐色凹陷潰瘍狀,,后沿著莖向上下擴展到整株,,嚴重的病部變?yōu)樯詈稚筛瘶犊汕秩氲骄S管束中。果實染病,,侵染綠果或紅果,,初為灰白色小斑塊,后隨病斑擴大凹陷,,顏色變深暗,,長出黑霉,引起果腐,。病斑繼續(xù)擴展,,致葉緣卷曲,最后葉片干枯或整株死亡,,別于早疫病,。
  
  防治方法選用抗病品種。收獲后及時清除病殘體,,定植前對棚室或土地進行消毒,,加強田間肥水管理,,增施磷鉀肥,噴施“農豐寶”葉面肥,,以提高抗病性。發(fā)病初期噴灑30%綠得寶懸浮劑600倍,、15%勝炭微乳劑15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等藥劑,,每7~10天1次,,連續(xù)2~3次。
  
  68,、番茄莖腐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發(fā)病初期癥狀不明顯,,持續(xù)一段時間后,,植株枯萎狀,莖基部產生褐色至深褐色略凹陷斑,,向上下及四周擴展,,當擴至繞莖一周時,出現(xiàn)枯萎狀,,與枯萎病相似,,拔出根部未見異常。番茄小雙胞腔菌侵入番茄后引起莖葉產生褐斑,。
  
  防治方法土壤消毒,,定植前每1000㎡土地用生石灰50~75㎏撒于地面,然后翻地混拌均勻,。與非茄科作物實行2年以上輪作,。避免偏施氮肥和大水漫灌。發(fā)現(xiàn)病株及時拔除,,同時用生石灰消毒,,發(fā)病初期可在根部周圍噴淋30%綠得寶懸浮劑600倍、20%驅霜微乳劑20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劑600倍液,、或30%惡霉靈水劑800倍液等藥劑,每7~10天1次,,連續(xù)2~3次,。
  
  69、番茄白粉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初在葉面呈現(xiàn)褪綠色小點,,擴大后呈不規(guī)則粉斑,上生白色絮狀物,,即菌絲和分生胞子梗及分生胞子,。初霉層較稀疏,漸稠密后呈毛氈狀,,病斑擴大連片覆滿整個葉面,。有的病斑發(fā)生于葉背,則病部正面現(xiàn)黃綠色邊緣不明顯斑塊,,后整葉變褐枯死,。其他部位染病,病部表面也產生白粉狀霉斑,。
  
  防治方法選用抗病品種,。收獲后及時清除病殘體,集中燒毀或深埋,,減少越冬菌源,。發(fā)病初期噴灑15%勝炭微乳劑1500倍液、或20%諾田微乳劑2000倍液,、或25%盛唐微乳劑2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等藥劑,每7~10天1次,,連續(xù)2~3次,。
  
  70、番茄細菌性點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又稱細菌性葉斑病、細菌斑疹病,。主要為害葉,、莖、花,、葉柄和果實,,尤以葉緣及未成熟果實最明顯。葉片染病,,產生深褐色至黑褐色斑點,,四周常具黃色暈圈。葉柄和莖染病,,產生黑色圓圈形斑點,,水浸狀,小病斑逐步擴大連片,,成邊緣不明顯的大塊病斑,,上有白色菌膿,。果實染病,初現(xiàn)稍隆起的小班點,,果實近成熟時,,圍繞斑點的組織仍保持較常時間綠色。
  
  防治方法選用抗病種子,。進行輪作栽培,。種子消毒處理,用55℃溫湯浸種20分鐘,,或用25%的唯它靈可溶性粉劑500倍液浸種2小時,撈出沖洗干凈后播種,。加強田間管理,,雨后及時排水,發(fā)病初期噴灑30%綠得寶懸浮劑600倍液,、25%的唯它靈可溶性粉劑1500倍液,、53.8%可殺得2000干懸浮劑600倍液等藥劑,每7~10天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71、番茄瘡痂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近地面老葉先發(fā)病,初生水浸狀暗綠色斑點,,擴大后形成近圓形或不整形邊緣明顯的褐色病斑,,四周具黃色環(huán)形窄暈環(huán),內部較薄,,具油脂狀光澤,。頸部染病先生水浸狀暗綠色至黃綠色不規(guī)則形病斑,病斑稍隆起,,裂開后呈瘡痂狀,。果實染病主要為害著色前的幼果,初生圓形四周具較窄隆起的白色小點,,后中間凹陷呈暗褐色或黑褐色隆起環(huán)斑呈瘡痂狀,。
  
  防治方法采用無病種子,或對種子消毒,。進行2~3年的輪作,。加強田間水、肥管理,,適時整枝打杈,,防止蟲害發(fā)生,。發(fā)病初期開始噴灑25%的唯它靈可溶性粉劑1500倍液、30%綠得寶懸浮劑600倍液,、47%春王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72%農用硫酸鏈霉素或新植霉素400倍液等藥劑,,每7~10天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72,、番茄潰瘍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幼苗期染?。菏加谌~緣,,由下部向上逐漸萎蔫,有的在胚軸或葉柄處產生潰瘍狀凹陷條斑,,致病株矮化或枯死,。成珠染病:病菌在韌皮部及髓部迅速擴展,,初下部葉片凋零或卷縮,,似缺水,一側或部分小葉凋萎,;莖內部變褐,,并上下擴展,最后下陷或開裂,,莖略粗,,生出許多不定根。濕度大時菌膿從病莖或葉柄溢出,,形成白色污染物,,后期莖髓部出現(xiàn)褐色腐爛,一直可延伸到果內,,致幼果皺縮,、畸形和種子帶菌。
  
  防治放法對種子要嚴格檢疫,,防止其傳播蔓延,。與非茄科作物實行2~3年以上輪作。種子消毒用55℃溫水浸種30分鐘,、或用1.05%次氯酸鈉浸種30分種后洗凈催芽播種,。及時拔除病苗。發(fā)病前或發(fā)病初期噴灑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800倍液、25%的唯它靈可溶性粉劑1500倍液,、30%綠得寶懸浮劑600倍液,、12%松脂酸銅乳油600倍液等藥劑防治,每7~10天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六、黃瓜病害
  
  73,、黃瓜霜霉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發(fā)病初期葉片上出現(xiàn)褪綠斑點,,擴展后形成黃褐色不規(guī)則形病班,。濕度大時葉片背面程現(xiàn)水侵狀,尤以早晨的水侵狀角狀病班最明顯,,中午稍微隱退,。而后產生灰黑色霉層。病班很快擴展,,后期及附近葉肉呈鐵銹色。病重時葉片布滿病班,,互相連片,,致使葉片卷曲干枯,最后葉片枯黃,。
  
  防治方法:選用抗病品種,,培育健壯無病幼苗,定植時嚴格淘汰病苗,。露地栽培時,,要選擇地勢高,排水好的地塊種植,。實行地摸覆蓋,,減少土壤水分蒸發(fā),降低空氣濕度,,并提高地溫,。在晴天上午澆水,嚴禁陰天澆水,,加強溫,、濕度及通風管理,每天不要過早放風,。發(fā)病前或發(fā)病初期要及時噴藥防治,,可選用72.2%霜霉威水劑800倍液、或70%乙.錳可溶性粉劑500倍液、或72%克露可溶性粉劑500倍液,、或72%克抗靈可溶性粉劑500倍液,,每隔7~10天1次,連續(xù)防治3~4次,。
  
  74,、黃瓜枯萎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典型癥狀是萎蔫,。先從接近地面的莖基部葉片開始發(fā)病,一部分葉片或植株一側葉片在中午萎蔫,,似缺水狀,,早、晚又恢復正常,,萎蔫葉片自下而上不斷增加,,漸及全株,一段時期后,,萎蔫葉片不能再恢復,。莖基部呈水侵狀,軟化萎縮,,逐漸干枯,,表皮縱裂如麻,植株枯死,。橫切病莖觀察,,可見維管束呈黃色。
  
  防治方法:選用抗病品種,。種子消毒,,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侵種1小時,或40%福耳多馬林150倍液侵種1.5小時,,然后用清水沖凈,,再催芽、播種,。育苗土消毒,,每平立米育苗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100克。定植時用萎菌凈1000倍液250毫升灌到定植穴中,,可收到很好效果,。采用嫁接育苗,可有效地防治枯萎病的的發(fā)生,。采用地膜覆蓋栽培方式,,農家肥要充分腐熟。及時拔除病株于田外燒毀,不要大水漫灌,。發(fā)病初期用91%克萎星可溶性粉劑5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型粉劑500倍液、或80%精碘水劑1000倍液,、30%抗枯寧可濕型粉劑500倍液灌根,。每10天1次,連續(xù)防治3~4次,。
  
  75,、黃瓜白粉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葉片正面或背面產生白色近圓形的小粉斑,,逐漸擴大布滿葉片,好象撒了層白粉,。后變成灰白色,,直至整個葉片枯死。
  
  防治方法:選用抗病品種,。在白粉病多發(fā)生時,,可在黃瓜行間澆小水,提高空氣濕度,,同時結合噴藥,,能一舉控制病害。在保護地內栽培時,,種植前,每100立方米空間用硫磺粉250克,、鋸末500克,,或45%百菌請煙劑250克,密封熏蒸1夜,,以殺滅整個棚室內的病菌,。發(fā)病初期,噴灑20%捷菌微乳劑2000~4000倍液,、或15%勝炭微乳劑2000~4000倍液,、或12%生源乳油1500~3000倍液。上午噴施,,每5~7天1次,,連續(xù)2~3次。
  
  76,、黃瓜病毒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黃瓜花葉病毒病為系統(tǒng)侵染病害,新葉呈黃綠相間的花葉狀,,病葉且鄒縮,,葉片變厚,嚴重時葉片反卷,。莖部節(jié)間縮短,,莖畸形,嚴重時病株葉片枯萎,,瓜條呈深綠及淺綠相間的花斑,,表面凹凸不平,瓜條畸形,。
  
  防治方法:選用抗病品種,。播種前進行種子消毒,將種子用10%的磷酸三鈉溶液浸泡20分鐘,,然后用請水洗凈后再播種,。培育壯苗,及時追肥,、澆水,,防止植株早衰。在整枝,、綁蔓,,摘瓜、接觸過病株的手和工具,,要用肥皂水洗凈,。清除田間雜草,消滅毒源,,切斷傳播途徑,。
  
  發(fā)病前或發(fā)病初期,要噴灑殺芽蟲藥劑,,可用10%冠田微乳劑2000~4000倍液,、或0.5%綠卡微乳劑2000~4000倍液、或2.5%封害乳油1500~3000倍液,,殺死傳病媒介,。防病毒藥劑可用8%菌克毒克水劑500倍液、或20%凱爾殺毒500~800倍液,、或31%病毒康可溶性粉劑1000倍液,、或1.5%植病靈乳劑1000倍液,如加上年年樂防治效果更佳,。
  
  77,、黃瓜葉斑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為害葉片,,病班褐色至灰褐色,,圓形、橢圓形至不規(guī)則形,,病班邊緣明顯或不十分明顯,,病部表面生灰色霉層。
  
  防治方法:與非瓜類蔬菜實行2年以上輪作,。種子消毒,,用55度溫水浸泡15分鐘在催芽、播種,。發(fā)病前或發(fā)病初期,,可用25%盛唐乳油1000~2000倍液、或20%捷菌微乳劑1500~3000倍液,、或78%科博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等藥劑噴灑,,每7~10天1次,連續(xù)2~3次,。
  
  78,、黃瓜斑點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多在開花結瓜期發(fā)生,,中下部葉片易發(fā)病,發(fā)病初期,,病班呈水浸狀,,后變?yōu)榈稚胁款伾^淡,,逐漸干枯,,周圍具水浸狀淡綠色暈環(huán),后期病班中部呈薄紙狀,,淡黃色或灰白色。濕度大時,,病班上會有少數(shù)不明顯的小黑色,。
  
  防治方法:實行輪作,加強管理,,雨后及時排除積水,,澆水后通風降濕。發(fā)病初期,,噴灑20%捷菌微乳劑2000~4000倍液,、或25%盛唐乳油1000~2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或50%香格麗乳油6000倍液,。每7~10天1次,連續(xù)2~3次,。
  
  79,、黃瓜黑星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幼苗染病,,葉子上產生黃白色圓形斑點,葉子腐爛,、嚴重時幼苗整株腐爛,。嫩葉染病時,起初在葉面呈近圓形褪綠小斑點,,近而擴大為淡黃色病斑,,邊緣呈星文狀,后期形成邊緣有黃暈的星星壯孔洞,。嫩莖染病,,初為水浸狀暗綠色菱形斑,后變暗色,,凹陷龜裂,,濕度大時病班長出灰黑色霉層。生長點染病時,,心葉枯萎,,形成禿樁。卷須染病則變褐腐爛,。瓜條染病,,初為圓形或橢圓形褪綠小斑,病斑處溢出透明的黃褐色膠狀物,,以后病班逐漸擴大為暗褐色凹陷斑,,病部密生黑色霉層,引起瓜條彎曲,、畸形,。
  
  防治方法:選用抗病種,種子消毒用55℃~60℃溫水浸種15分,,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種20分后沖凈催芽,。黑星病屬于低溫高濕病害,采取地膜覆蓋及滴灌技術,,及時放風,,以降低棚內濕度,,縮短葉片表面結露時間,控制黑星病的發(fā)生,。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噴灑20%諾田微乳劑2000~4000倍液、,、或25%盛唐乳油1000~2000倍液,、噴灑20%捷菌微乳劑2000~40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4000倍液,、或50%香格麗乳油6000倍液,。每7~10天1次,連續(xù)2~3次
  
  80,、黃瓜褐斑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發(fā)病初期多中,、下,、部葉片先發(fā)病,在葉片面生出灰褐色斑點,,逐漸擴展成大小不等的圓形或近圓形邊緣不太整齊的淡褐色或褐色病班,。后期病斑中部顏色變淡,有時呈灰白色,,邊緣灰褐色,。濕度大時病斑正、背面均生稀疏的淡灰褐色霉狀物,。發(fā)病重時,,莖蔓和葉柄上也會出現(xiàn)橢圓形的灰褐色病班。
  
  防治方法:與非瓜類作物進行2年以上論作,。種子消毒,,用55度溫水浸種子30分鐘。徹底清除田間病殘株并隨之深翻土壤,,以減少田間初侵菌源,。加強田間水、肥管理,,避免偏施氮肥,,增加磷、鉀肥,,適量施用硼肥,。澆水后注意通風排濕,,發(fā)病初期摘除病葉,。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或7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5%盛籃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20%諾田微乳劑2000~4000倍液,、每7天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81,、黃瓜黑斑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中,、下部葉片先發(fā)病,病班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中間黃白色,,邊緣黃綠或黃褐色。葉面病班稍隆起,,表面粗糙,,葉背病班呈水浸狀,四周明顯,,且出現(xiàn)褪綠的暈圈,,病班多出現(xiàn)在葉脈之間。
  
  防治方法:種子消毒,,采取輪作栽培,,施用腐熟有機肥,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科學澆水,,嚴禁大水漫灌,。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可噴灑20%諾田微乳劑2000~40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或7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5%盛籃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7天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82、黃瓜蔓枯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葉部發(fā)病,病班淡褐色或黃褐色,,隱約可見不明顯輪紋,,其上散升許多小黑點,。病班逐漸擴大,有時可達半個葉片,,后期病班易破碎,。莖部發(fā)病部位多在節(jié)處,出現(xiàn)棱形或橢圓形病班,,上有油浸狀小斑點,,逐漸擴展,有時可達幾厘米長,。病部變白,,有時溢出琥珀色的膠狀物,最后病部縱裂呈亂麻狀,,引起蔓枯,。
  
  防治方法:實行2~3年輪作。種子消毒:用55℃溫水浸種15分鐘,,而后催芽,、播種。雨后及時排水,,保護地注意放風排濕,。徹底清除田間病殘體,隨之深翻,。采用高畦或地膜覆蓋栽培,。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噴灑25%米鮮胺乳油1000倍液、20%捷菌微乳劑2000~4000倍液,、或7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5%盛籃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15%勝炭微乳劑2000~4000倍液,、每5~7天1次,,連續(xù)2~3次。
  
  83,、黃瓜細菌性枯萎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發(fā)病初期葉片上出現(xiàn)圓形暗綠色的水浸狀病班,,莖部受害處變細,,兩端呈水浸狀,病部以上的蔓和枝杈及葉片首先出現(xiàn)枯萎現(xiàn)象,。該病擴展迅速,,發(fā)病不久植株會突然萎蔫死亡。剖開莖蔓用手捏濟啊,會從維管束的橫切面上益出白色菌濃,,導管一般不變色,,根部也未見腐爛。
  
  防治方法:種子消毒,,可用次氯酸鈣300倍液浸種30~60分鐘,或40%福爾馬林150倍液浸種1.5小時,,或100萬單位硫酸鏈霉素500倍液浸種2小時,,沖洗干凈催芽播種。藥劑防治:發(fā)病前或發(fā)病初期,,噴灑77%冠菌銅干懸浮劑2000倍液,、或5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30%綠得保懸浮劑800倍液,、或25%唯它靈可溶性粉劑1500倍液,、
  
  或72%農用鏈霉素溶性粉劑4000倍液,每5~7天一次,,連續(xù)2~3次,。
  
  84、黃瓜細菌性葉枯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為害葉片,也為害幼莖和葉柄,。葉片染病時,,葉片出現(xiàn)黃化區(qū),葉背出現(xiàn)水浸狀圓形或近圓形小班點,,病班處葉面凸起,,變薄,呈白色,、灰白色,、黃色或黃褐色,病班中間半透明,,病班邊界不明顯,,具黃色暈圈,有時菌濃不明顯,,有時在葉片背面有白色干菌濃,。幼莖染病,病莖開裂,。果實染病,,在果實上形成圓形灰色斑點,其中有黃色干菌濃。
  
  防治方法:
  
  參考黃瓜細菌枯萎病,。
  
  85,、黃瓜有雄花無雌花是什么原因?應如何防治,。
  
  發(fā)生原因主要受環(huán)境條件和植株營養(yǎng)情況的影響,。夜間溫度過高(18℃以上),長日照,,濕度大的條件下,,會產生大量雄花。另外,,苗床過于干燥,,氮肥過多條件下也會產生大量雄花。有的菜農不了解黃瓜性別分化原因,,只認為提高溫度,,多施肥就可以促進生長,往往造成營養(yǎng)生長過旺,,莖葉過大,,影響里生殖生長,最后造成雄花數(shù)目增多,,只開花不結瓜的現(xiàn)象,。
  
  防治方法:苗床培養(yǎng)土要加入適量磷鉀肥,減少氮肥用量,。當黃瓜第一片真葉展開后,,及時降低液溫,維持到13℃~15℃,,同時光照縮短在8小時左右,。土壤保持濕潤,降低空氣相對濕度,。噴灑50~150毫克/升的乙烯利2~3次
  
  七,、甜瓜病害
  
  86、甜瓜枯萎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幼苗發(fā)病,須根減少,,葉片皺縮,,枯萎發(fā)黃,倒伏枯死,,基呈淡黃色,。成株期發(fā)病,,病株生長緩慢,葉片逐漸自下向上逐漸萎蔫.中午尤為明顯,。其基部初呈黃綠色水浸狀,,長條形病斑,以后條斑顏色變深,,??v狀開裂,分泌黃色膠狀物,,濕度大時病斑上可生白色至粉紅色霉狀物,。切斷莖部可見維管束變褐,為該病的重要特征,。前期白天萎蔫夜間恢復,隨病情發(fā)展,,植株早晚不能恢復,,并很快枯死。病株易拔起,,有的病株根呈褐色,,皮層與木質部易剝離,其維管柬部分變?yōu)楹稚?br>  
  防治方法實行與非瓜類輪作,,旱地7~8年,,水田3~4年。選用抗病品種,。將種子消毒處理,。選用無病新土做育苗土,可采用砧木嫁接栽培的方法,。移栽時不要傷根,,瓜地要保持排水良好,合理施肥,發(fā)現(xiàn)病株及時拔除燒毀,,病穴及周圍要噴藥消毒,。藥劑防治。定植時可用萎菌凈1000倍液灌定植坑,,發(fā)病初期灌根,,可選用50%克萎星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株200~250毫升,,每7~10天灌1次,,連續(xù)灌3~4次。同時可葉面噴施50%克萎星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并注意噴濕根部及周圍土壤。每7~10天噴1次,連噴3~5次,。噴施液中若每桶中加入農豐寶液面肥20~30克,,防病增產效果會更好。
  
  87.甜瓜蔓枯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葉片發(fā)病呈現(xiàn)黃褐色至黑褐色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病斑,其上有不明顯的同心輪紋,,病斑上可出現(xiàn)小黑點,。濕度大時,病斑迅速擴展至全葉,,葉片變黑枯死,,干葉常呈星狀破裂。瓜蔓染病,,近節(jié)部呈現(xiàn)淡黃色油漬狀,、橢圓至不整齊狀病斑,病斑稍凹陷,,上密生小黑點,,嚴重時表皮破裂,分泌出黃白色膠狀物,,干枯后為紅褐色或黑色塊狀,。果實染病,初為水漬狀病斑,,后中央變?yōu)楹诤稚菟腊?,呈星狀開裂,內部呈木栓狀,,發(fā)黑后腐爛,。
  
  防治方法:選用抗病品子,對種子進行消毒處理,,用福爾馬林100倍液浸種15分鐘消毒,,用清水洗凈后催芽播種。與非瓜類作物實行2~3年輪作,。使用腐熟的農家肥,,增施磷鉀肥,及時留瓜,、整枝,、打權,防止瘋長,。發(fā)現(xiàn)病株及時拔除銷毀,。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用20%捷菌2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500倍液,、每5~7天噴1次,,視病情變化共噴2~3次。如能結合“農豐寶”葉面噴灑效果更好,。
  
  88.甜瓜炭疽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幼苗發(fā)病,,子葉上出現(xiàn)圓形褐色病斑,,發(fā)展到幼莖基部變?yōu)楹诤稚〔靠O縮,,易折斷,。成株期發(fā)病,葉片上最初出現(xiàn)水漬狀紡錘形或圓形斑點,,很快干枯成黑色,,外圍有黑紫色暈圈,,有時有同心輪紋,,,引起葉片干燥破裂而枯死。濕度大時病斑上生有紅色小點,,后變?yōu)楹谏Go或葉柄染病,,病斑呈長圓形,、稍凹陷,初為水漬狀黃色,,后期病斑上生出許多黑色小點,。發(fā)病重時病斑繞莖一周,果實上發(fā)病,,初為暗綠色水漬狀小點,,擴大后為圓形或橢圓形凹陷,暗褐色至黑褐色,,凹陷處龜裂,。濕度大時病斑中部可產生粉紅色粘稠狀物。幼果染病后,,常造成整個果實變黑,、皺縮、腐爛或畸形,、脫落,。
  
  防治方法選用抗病品種,。與非瓜類作物實行3年以上輪作,施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增施磷,、鉀肥以提高植株抗性,防止田間積水,,及時清除病秧,、病果、病葉,。播前進行種子消毒,,可用55℃溫水浸種30分鐘,也可用,,25%唯它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硫酸鏈霉素150倍液浸種15分鐘,撈出用清水沖凈再催芽播種,;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噴灑15%勝炭1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每7~10天噴1次,,連噴2~3次。
  
  89.甜瓜疫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幼苗子葉染病,先出現(xiàn)水浸狀圓形暗綠色病斑,,中央逐漸變成紅褐色,。莖基受害后,病處軟腐,,呈暗褐色,,近地處縊縮或倒伏,上部枯死,。真葉染病,,初生暗綠色水浸狀圓形或不規(guī)則病斑,迅速擴大,,濕度大時腐爛,,干后呈淡褐色,易破碎,。成株染病,,多在莖節(jié)部出現(xiàn)暗綠色紡錘形水浸狀斑點,病部明顯縊縮,。濕度大時出現(xiàn)暗褐色腐爛,,干燥時為青白色,,被害處以上莖蔓及葉片很快萎垂,不久全株萎蔫枯死,。果實染病,,形成暗綠色圓形水浸狀凹陷斑,后迅速擴及全果,,皺縮腐爛,,病部表面密生白色菌絲。
  
  防沿方法與非瓜類作物實行3~4年輪作,,增施充分腐熟的農家肥,,注意氮、磷,、鉀配合,。種子消毒,用55℃溫水浸種15分鐘,,洗凈晾干后播種,。注意防止田間積水??刂茲菜?,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開始噴20%驅霜10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劑800倍液,、或5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700~800倍液,、70%乙磷鋁錳鋅5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2%克抗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每7~10天1次,,連噴2~3次,。必要時可用上述藥劑灌根,每株用藥液400~500毫升,,每隔7~10天灌1次,,連續(xù)防治3~4次。
  
  90.甜瓜菌核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幼苗發(fā)病,在近地面幼莖基部出現(xiàn)水漬狀病斑,,很快繞莖一周,,造成環(huán)腐,幼苗猝倒,。果實染病病部長滿白色棉絮狀物,,并很快變軟腐爛,。葉柄、莖部染病部位出現(xiàn)白色棉絮狀物,,髓部破裂,,并帶大米粒狀的黑色菌核。
  
  防抬方法實行輪作,,育苗土要行藥劑消毒,。播前深翻土地,及時清除田問雜草,,采取地膜覆蓋栽培,。注意通風排濕,減少病原菌的傳播蔓延,。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可用10%速克靈煙劑熏煙防治,,也可噴灑40%菌核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每7~10天1次,連噴2~3次,。
  
  91.甜瓜白絹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發(fā)病初期植株在中午時萎蔫,,葉子變黃,,并在幾天之內整個莖基部壞死,植株完全萎蔫死亡,。病部產生白色棉絮狀物,,以扇形覆蓋在莖的表面。在白色棉絮狀物中,,長著芥菜籽大小的淺棕色至黑褐色菌核,。該菌也侵害與土壤相接觸的果實,引起果實腐爛,,上面長有大量的霉狀物和菌核,。
  
  防治方法實行輪作和深耕,及時清除病殘組織,,土壤消毒,,用70%五氯硝基苯粉劑3000倍液,噴灑地面后翻地,。藥劑防治發(fā)病后在植株周圍地面撤五氯硝基苯藥土,,用70%五氯硝基苯粉劑0.5千克,加細土15~25千克拌勻,,每667平方米用藥1千克,,隔兩周撒1次,,共撤2次。在植株基部及其周圍土壤上噴灑50%代森銨水劑800~1000倍液,。
  
  92.甜瓜細菌性角斑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子葉發(fā)病,,初呈水浸狀近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凹陷斑,,后干枯;葉片發(fā)病,,初呈鮮綠色水浸狀病斑,,漸變?yōu)榈稚趁媸苋~脈限制呈多角形黃褐色斑,,濕度大時病斑上溢出白色菌膿,,呈黃褐色,病斑脆裂穿孔,。莖,、葉柄、果實發(fā)病,,初為水浸狀圓斑,,后為灰白色,也有白色菌膿,,莖,、果實形成潰瘍和裂紋。
  
  防治方法播前用55℃溫水浸種15分鐘,,或用次氯酸鈣300倍液浸種30~60分鐘,,或用硫酸鏈霉素5000倍液浸種2小時,與非瓜類作物實行2年以上輪作,,氮,、磷、鉀配合使用,,,,苗期少澆水,,及時清除病葉,、果及病株殘體,減少菌源,。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用25%唯它靈可濕性粉劑800、或70%冠菌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新植霉素或農用鏈霉素2000倍液,、30%DT殺菌劑500倍液,,每5~7天噴1次,連噴3~4次,。
  
  93.甜瓜白粉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白粉病主要侵染甜瓜葉片,、葉柄,,莖蔓也可受害,果實受害少,。發(fā)病初期,,葉面上產生白色粉狀小霉點,不久逐漸擴大成一片白粉層,,以后蔓延至葉背,、葉柄和莖蔓及嫩果上。后期白粉層變灰白色,,白粉層中出現(xiàn)散生或堆生的黃褐色小粒點,,后變成黑色,即病菌的閉囊殼,。病葉焦枯發(fā)脆,,致使果實生長緩慢。
  
  防治方法:施足農家肥,,增施磷鉀肥,,增強植株抗性,防止植株徒長和早衰,。及時整枝打權,,保持植株通風良好。及時清除病殘體,。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及早噴藥,,12%生源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20%諾田微乳劑2000倍液,、或用50%硫黃懸浮劑200~3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每7~10天噴1次,。
  
  94.甜瓜黑星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幼苗發(fā)病可造成生長停止,,心葉枯萎而死,。病葉上初呈褪綠小點,擴展后為近圓形淡黃色斑,后穿孔呈星狀開裂,,因葉脈受害后壞死,,而周圍健康組織繼續(xù)生長,致使病斑周圍葉組織扭曲,。莖蔓,、卷須、葉柄,、果柄均可受害,,初為淡黃褐色水漬狀條斑,后變?yōu)榘岛稚?,病部凹陷,、龜裂。病部溢出初為白色后為琥珀色膠狀物,,潮濕時其上密生灰黑色霉層,。重病株心葉腐爛,莖蔓萎蔫,。病果初呈暗綠色圓形至橢圓形病斑,,有白色或琥珀色溢出物,凹陷,,龜裂呈瘡癡狀,,病組織停止生長,造成病果畸形,,病部潮濕時有灰黑霉層,,但不腐爛。
  
  防治方法種子消毒,。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種20分鐘,,或用55℃溫水浸種15分鐘,或用種子重量O.3%的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用20%諾田微乳劑2000液,。或20%捷菌2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每7~10天噴1次,,連噴3~4次。
  
  95.甜瓜霜霉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危害葉片,,由下向上發(fā)展,,成株期開花結果后發(fā)病重,。苗期子葉發(fā)病,出現(xiàn)不規(guī)則枯黃斑,。葉片發(fā)病,,初呈水浸狀綠色小點,后擴大,,受葉脈限制成多角形淡褐色斑塊,,病斑干枯易碎。潮濕時長出紫灰色霉層,,后期霉層變黑,。嚴重時,病斑連成片,,全葉變黃褐色,,干枯卷縮,病田植株一片枯黃,。瓜瘦小,,品質差,含糖量降低,,嚴重影響產量,。
  
  防治方法加強田間管理,不偏施氮肥,,及時除草,、整枝、打權,、壓蔓,,控制澆水,防止徒長,,培育壯苗,,增加抗性。及時摘除病葉,,藥劑防治應在發(fā)病初期噴灑20%驅霜微乳劑10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劑800倍液、或40%乙磷鋁可濕性粉劑3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每7~10天噴1次,,連續(xù)4~5次,。
  
  96.甜瓜病毒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合防治。
  
  發(fā)病癥狀在發(fā)病初期,,沿葉脈出現(xiàn)深綠平行變色區(qū),,有明顯的皰斑狀花葉,葉呈船形,、闊卵形等畸形,,葉小卷縮,莖扭曲萎縮,,植株矮小,。結果小而少,果實上有花葉狀斑紋或凹凸不平,。
  
  防治方法種子消毒用10%磷酸三鈉溶液浸種20分鐘,,撈出后清水洗凈催芽。瓜田周圍400米內最好不種瓜類作物,。早育苗,、早移栽,及早發(fā)現(xiàn)并拔除病株,,,,避免接觸傳播。藥劑防治及時防治蚜蟲和黃守瓜等傳毒害蟲,,可用2.5%封害微乳劑3000倍液,、3%奧翔微乳劑2000倍液、lO%吡蟲啉可濕性粉刺3000倍液等防治,。發(fā)病初期開始噴灑60%菌克毒克800倍液,、或50%凱爾殺毒1000倍液加0.004%年年樂可溶性粉劑1500倍液等藥劑防治,每7~10天噴1次,,連噴2~3次,。
  
  七、西瓜病害
  
  97.西瓜炭疽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危害西瓜的葉片及果實,也危害幼苗及瓜蔓,。以幼苗期表現(xiàn)莖部收縮,,變黑褐色,引起猝倒,。葉部受害,,初為小的黃色水浸狀圓形斑,以后擴大變黑,,病部崩毀,,葉片枯縮死亡,。在葉柄和莖蔓上呈狹長的褐色凹陷病痕,病痕擴展莖蔓可能枯死,。果實發(fā)病,,病斑圓形,呈水浸狀,,褐色至黑褐色,,凹陷,。病斑上著生許多小黑點,,呈環(huán)狀排列。潮濕時,,病斑上生出粉紅色的粘狀物,。幼果受害后,發(fā)育不正常,,多呈畸形或坐果變黑皺縮腐爛,。
  
  防治方法:選用無病種子或種子消毒,用40%的福爾馬林100倍液浸種30分鐘,,清洗后播種,,或用硫酸鏈霉素加水稀釋100~150倍,浸種10分鐘,,然后播種,。實行輪作,合理施肥,,增加磷,、鉀肥,合理密植,,不要大水漫灌,,雨后注意排水防澇,隨時清除病株殘體,。
  
  藥劑防治:提前開始噴藥防治,,噴灑15%勝炭1500倍液、或65%盛藍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0%甲基托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以上藥劑交替輪換使用,每隔7天左右噴1次,,連噴3~4次,。
  
  98.西瓜白粉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發(fā)病初期,,葉正面或葉背出現(xiàn)白色近圓形小粉斑.以葉正面最多,,以后病斑逐漸擴大,成為邊緣不明顯的大片白粉區(qū),。嚴重時葉片枯黃停止生長,。以后,自粉狀物逐瀕變成灰白色或黃褐色,,葉片枯黃變脆,,一般不脫落。秋季在白粉層上聚生或散生黑色小粒點,,即為病菌的閉囊殼,。
  
  防治方法加強栽培管理,注意氮磷鉀的配合施用,,防止偏施氮肥,。培養(yǎng)健壯植株,注意及時進行植株調整,,防止葉蔓過密,,影響通風透光。及時清除病株殘體,。藥劑防治:發(fā)現(xiàn)中心病株時要立即進行藥劑防治,。常用藥劑有:25%盛唐乳油1000倍液、或20%諾田微乳劑2000倍液,、或12%生源微乳劑2000倍液,、以上藥劑交替輪換使用,每隔5~7天噴1次,。連噴3~4次,。
  
  99.西瓜枯萎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苗期發(fā)病,,苗頂端呈失水狀,子葉萎垂,,莖基部收縮,,褐色,猝倒,。成株發(fā)病,,病株生長緩慢,下部葉片發(fā)黃,,逐漸向上發(fā)展,。發(fā)病初期,白天萎蔫,,早晚恢復,,數(shù)天后,,全株萎蔫枯死??菸仓甑那o基部的表皮粗糙,,根莖部縱裂,潮濕時莖部呈水浸狀腐爛,,出現(xiàn)白色到粉紅霉狀物,,即病菌的分和孢子座和分生孢子。病部常流出膠質物,,莖部維管束變成褐色,。病株的根,部分或全部變成暗褐色,、腐爛,,很容易拔起來,。
  
  防治方法:選用抗病品種子,。對種子消毒處理。用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浸種1小時或50%多菌靈500倍液浸種1小時,,洗凈后播種,。與旱地7~8年,水田3~4年進行輪作,,采用嫁接栽培技術,,合理施肥,適當控制澆水,,忌大水謾灌,,發(fā)現(xiàn)病株立即拔除,并在病株穴中灌入20%的新鮮石灰乳進行土壤消毒,。藥劑防治:定植時可穴灌萎菌凈可濕性粉劑400倍劑,,發(fā)病初期用91%克萎星可溶性粉劑600倍液,或5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400倍劑,,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劑800倍掖,,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灌根,每株灌藥液O.4~O.5升,,每隔7天左右1次,,連續(xù)2~3次。
  
  100.西瓜蔓枯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葉片受害時,最初出現(xiàn)褐色小斑點,,近圓形或不規(guī)則圓形,,其上有不明顯的同心輪紋,,多發(fā)生在葉緣。老病斑有小黑點,,干枯后呈現(xiàn)星狀破裂,。連續(xù)陰雨天氣,病斑迅速發(fā)展可遍及全葉,,葉片變黑而枯死,。莖蔓受害時,最初產生水浸狀病斑,,中央變?yōu)楹稚菟?,以后褐色部分呈星狀干裂.內部呈木栓狀干腐?br>  
  防治方法選用抗病品種,對種子消毒處理,,用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浸種1小時或50%多菌靈500倍液浸種1小時,,洗凈后播種。加強栽田間培管理,,合理施肥,、澆水,雨后及時排水防澇,,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可用80%盛藍可濕性粉劑700—8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耪劑500—600倍液,每隔7天左右噴一次,,連噴2—3次,。發(fā)現(xiàn)病株立即拔除,帶到園外燒毀,,并在病株穴中灌入20%的新鮮石灰乳,,可收到良好的效果。此外,,扒土曬根頸部,,可控制病害的蔓延。
  
  101.西瓜猝倒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幼苗在莖基部近地面處出現(xiàn)水浸狀病斑,接著變褐色于枯收縮,,病部表皮很容易脫落,,病苗子葉尚未萎蔫,看上去與健壯苗無異,,幼苗因基部腐爛猝倒,。有時幼苗出土前就感病,使子葉變褐腐爛,造成缺苗,。
  
  防治方法選用多年未種過瓜類和蔬菜的土壤作為床土,。在床土中加入適量的石灰或草木灰調節(jié)酸堿度,可以減輕該病的發(fā)生和危害,。藥劑拌種,,可用種子量的O.3%的65%盛藍可濕性粉劑拌種,藥劑防治:苗床發(fā)現(xiàn)病株,,及時拔除,,防止蔓延,并且用25%瑞毒霉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40%乙磷鋁可濕性粉劑200~300倍液灌病株穴,。噴藥可用72.2﹪霜霉威水劑800倍液噴灑幼苗,每隔7天噴1次,,共噴2~3次,。。
  
  102.西瓜疫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①苗期發(fā)病,先在子葉上出現(xiàn)呈圓形的水程狀暗綠色病斑,,病斑中央漸變成紅褐色,,基部近地面處明顯縊縮,直至倒伏枯死,。葉片發(fā)病,初期為暗綠色水浸狀近圓形病斑,。濕度大時,,軟腐似水煮,干時易破碎,。莖蔓基部被害,,產生紡綞形凹陷的暗綠色水浸狀病斑,莖部腐敗,,病部以上全部枯死,。果實被害,則呈圓形凹陷暗綠色水浸狀病斑,,擴展到全果軟腐,,表面密生毛狀白色菌絲。,。
  
  防治方法選用抗病品種,。對種子進行消毒處理。實行3年以上輪作,控制澆水,,及時拔除病株燒毀,,雨季加強排水。防止植株過密,,通風透光不良,。藥劑防治:在發(fā)病初期噴灑20%驅霜10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劑800倍液,、或25%瑞毒霉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40%乙。錳可濕性粉劑200-300倍液,,每隔7一10天噴一次,,共噴2—3次。
  
  103.西瓜霜霉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發(fā)病初期,葉片呈現(xiàn)水浸狀淡黃綠色小斑點,,隨著病斑的擴大,,逐漸變?yōu)辄S綠色至褐色。受葉脈的限制,,病斑擴大后呈多角形,,而且變?yōu)榈稚,?諝獬睗駮r,,葉背面長出灰黑色霉層,嚴重時,,病斑連成片,。全葉象被火燒烤過的一樣枯黃、脆裂,、死亡,。連續(xù)陰雨天氣,病葉會腐爛,。
  
  防治方法培育和選栽壯苗,。要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肥祆砂壤土種植,,要遠離瓜類種植地,。加強通風透光。澆水要選晴天溫暖天氣進行,,澆后要進行中耕松土,,以利于提高地溫,促使幼苗生長健壯,藥劑防治應在發(fā)病初期噴灑20%驅霜10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劑800倍液,、或40%乙磷鋁可濕性粉劑3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以上藥劑交替輪換使用,每7~10天噴1次,,連續(xù)4~5次,。
  
  104.西瓜細菌性病害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病狀最初出現(xiàn)于葉上,,為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小的淺黃褐色半透明病斑。在葉片上,,高濕條件下初生水浸狀小點,,以后沿葉脈擴展成為多角形黃色或黃褐色病斑,最終遍及全葉,,病部干枯后脆裂脫落,。而在干旱條件下,葉片不呈現(xiàn)細菌性病害所特有的水浸狀病斑這一特征,,病部為于枯黃褐色點或斑,。結露天氣,早晨葉背面有白色粘液溢出,,于后形成一層白色菌膜,。受害的葉柄和莖蔓呈水浸狀或關透明玻璃狀,斷面略擠壓有大量細菌粘液,。在果實表面病部呈小的環(huán)狀水縵狀斑,,干后潰裂。
  
  防治方法種子消毒:用40%甲醛150倍液浸種1小時,,然后充分洗凈,或用50℃度溫水浸種20分鐘,,加強栽培管理,,西與非葫蘆科作物至少2年以上的輪作。生長期及時摘除發(fā)病葉片,,病蔓。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用25%唯它靈可濕性粉劑800,、或70%冠菌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新植霉素或農用鏈霉素2000倍液、30%DT殺菌劑500倍液,每5~7天噴1次,,連噴3~4次,。
  
  105.西瓜病毒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西瓜病毒病可分為花葉型,、蕨葉型、斑駁型和裂脈種,,以花葉型和蕨葉型最為常見,。花葉型的癥狀主要是葉子上有黃綠相間的花斑,,葉面凹凸不平,,新生出的葉子畸形,蔓的頂端節(jié)間短縮,。蕨葉型的癥狀主要是新生出的葉子狹長,、皺縮、扭曲,。病株的花發(fā)育不良,,難于坐瓜,即使坐瓜也發(fā)育不良,,而成為畸形瓜,。
  
  防治方法選用抗病品種。種子消毒,,可用10%的磷酸鈉浸種20分鐘,,消滅種子帶的病毒。加強栽培管理,,在遠離菜園和甜瓜園的地方建園,,合理施肥,增施磷鉀肥,,及時澆水防止干旱,,發(fā)現(xiàn)病株時要立即拔除,在整枝,、打權,、授粉等田間管理工作時,要注意減少損傷,,掐尖打杈要選在晴天陽光下進行,,使傷口迅速干縮,而且要對健康植株和可疑植株分別打權,,防止接觸傳病,。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開始噴灑80%菌克毒克800倍液,、或50%凱爾殺毒1000倍液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0.004%年年樂可溶性粉劑1500倍液,,每7~10天噴1次,,連噴2~3次。此外,,發(fā)現(xiàn)蚜蟲時可用2.5%封害乳油1000倍液,,或0.5%綠卡微乳劑1500倍液,或10%冠田微乳劑3000倍液進行防治,,以防蚜蟲帶毒傳播,。
  
  106、西瓜畸形果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么防治,。
  
  發(fā)生原因:西瓜畸形瓜有尖嘴瓜,、大肚瓜、偏頭瓜,、蜂腰瓜等幾種,。一是花芽分化期養(yǎng)分和水分供應不平衡,影響花芽分化,。二是在花芽發(fā)育時期,,子房吸收的錳、鈣等微量原素不足,。三是低溫條件下結瓜受粉不完全,。
  
  防治方法加強田間管理,在2~3葉的花芽分化期,,防止溫度過低,。最好選留二.三節(jié)位的瓜。適時追肥,,可葉面噴灑農豐寶葉面肥,,以補充錳、鈣等微量元素的不足,。采用人工授粉,,在早晨7~9點采摘剛開的雄花涂抹雌化,一定要涂抹均勻,。
  
  107,、西瓜化瓜是什么原因?怎么防治。
  
  發(fā)生原因:西瓜化瓜主要發(fā)生在早春,,由于這個時期溫度偏低日照時間短花粉發(fā)育不良引起此病的發(fā)生。另外肥水管理不當特別是氮肥過量導致植株徒長也會引起該病的發(fā)生,。
  
  防治方法合理施肥,,特別要防止氮肥過量,,采用人工授粉,必要時進行藥劑處理,,化期用50毫克/千克的防落素進行沾花,。
  
  108、西瓜裂瓜是什么原因?怎么防治
  
  發(fā)生原因:一是與品種關系較大,。二是土壤干燥突然灌大水或下暴雨,。三是果實發(fā)育期因低溫生長緩慢,突然高溫,,果實迅速膨大,,引起裂瓜。
  
  防治方法選擇抗病品種,,采用地膜覆蓋栽培,,加強肥水管理,在果實膨大期避免突然給水,,增施鉀,、鈣肥在全生育期噴施農豐寶葉面肥增加植株的抗病性。
  
  八,、大白菜病害
  
  109,、大白菜黑斑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為害葉片及葉柄,。葉片染病,初生近圓形褪綠斑,,后漸擴大,,邊緣淡綠色至片暗綠色,且有明顯的同心輪紋,。有的病斑具黃色暈圈,,在高溫高濕條件下病部穿孔。發(fā)病嚴重的,,病斑會合成大的斑塊,,致半葉或整葉枯死,全株葉片由外向內干枯,。葉柄染病,,病斑長菱形,呈暗褐色條狀凹陷,。
  
  防治方法:選擇抗病品種,,與非十字花科蔬菜實行2~3年輪作,種子消毒,。用55℃溫水浸種25分鐘,,或用種子量0.3%的50%多菌靈拌種,。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及時噴灑70%乙.錳可濕粉劑5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粉劑1000倍液,、或72%克抗靈可濕粉劑600倍液,,每5~7天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110,、大白菜白斑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葉片發(fā)病初生灰褐色近圓形小斑,,擴大后變成淺灰色至白色不定形病斑,外圍有污綠色暈圈,,濕度大時產生暗灰色霉狀物,,病組織變薄近透明,有的破裂或穿孔,。
  
  防治方法:選用抗病品種,,實行3年輪作,適時播種,,施足底肥,,及時追肥,使植株生長健壯,。發(fā)病初期及時噴灑80%盛藍可濕粉劑500倍液,、70%乙.錳可濕粉劑5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粉劑500倍液,,每15天1次,,防治2~3次。
  
  111,、大白菜炭疽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為害葉片,、花梗及種莢,。葉片染病,初生蒼白色或褪綠色水浸狀小斑點,。擴大后為圓形或近圓形灰褐色斑,,中央略下陷,呈薄紙壯,,邊緣褐色,,微隆起,葉脈染病,,形成長短不一略向下凹陷的條狀褐斑,。葉柄,、花梗及種莢染病,形成長圓或紡錘形至菱形凹陷褐色至灰褐色斑,,濕度大時,病斑上常有紅色黏質物,。
  
  防治方法:選擇抗病品種,,與非十字花科蔬菜實行輪作,種子消毒,,用50℃溫水浸種10分鐘,,或用種子量0.4%的50%多菌靈可濕粉劑拌種。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及時噴灑15%勝炭微乳劑1500倍液,、或25?%咪鮮胺乳油1000倍液,、或20%炭微乳劑1500倍液,每5~7天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1112、大白菜褐斑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發(fā)生在外葉上。初生水浸壯圓形或近圓形小斑點,,擴大后成為多角形或不規(guī)則形淡黃白色班,。有的受葉脈限制,病斑略凸起,。
  
  防治方法:選擇抗病品種,,與非十字花科蔬菜實行輪作,種子消毒,,用50℃溫水浸種10分鐘,,或用種子量0.4%的50%多菌靈可濕粉劑拌種。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及時噴灑15%勝炭微乳劑1500倍液,、或25?%咪鮮胺乳油1000倍液,、或20%炭微乳劑1500倍液,每5~7天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113、大白菜褐腐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接近地面的菜幫上,生有褐色或黑色凹陷班,,周緣不大明顯,。濕度大時,,病上現(xiàn)出褐色或黃褐色蛛網(wǎng)壯菌絲及菌核。發(fā)病重的葉片的葉柄基部逐漸腐爛,?;虿∪~發(fā)黃脫落。
  
  防治方法:使用腐熟的有機肥,,及時清除病葉,。加強田間管理。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及時噴灑35%立枯凈可濕粉劑900倍液,、或30%倍生乳油1000倍液,、或精碘水劑1500倍液,每5~7天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114、大白菜黑腐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整個生育期都可染病,幼苗染病,,子葉呈水浸狀,,根髓部變黑,幼苗枯死,。成株染病,,引起葉斑或黑脈。葉上病斑呈黃褐色周圍淡黃色枯斑,。葉幫染病,,病菌沿維管束向上擴展,呈淡褐色,,造成部分菜幫干腐,,致葉片倒向一邊,
  
  防治方法:選用抗病品種,,與十字花科蔬菜實行2~3年輪作,,種子消毒,注意減少傷口,,及時清潔田園,。發(fā)病初期及時噴灑25%唯它靈可溶粉劑2000倍液、或72%農用鏈霉素可溶粉劑3000倍液,、或30%綠得寶懸浮劑600倍液,、或25%絡氨銅水劑500倍液,每7~10天1次,連續(xù)防治2~3次,。如在發(fā)病初期用30%綠得寶懸浮劑600倍液灌根效果更好,。
  
  115、大白菜細菌性角斑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初在葉背呈水漬狀葉肉稍微凹陷斑,后擴大并受葉脈限制呈摸壯不規(guī)則角斑,,病斑大小不等,。葉面病斑呈灰褐色油漬狀。濕度大時,,葉背病斑上益出污白色菌膿。干燥時,,病部易干,、質脆,呈開裂或穿孔壯,。該菌主要危害葉片薄臂組織,,葉脈不易受害。白菜苗期至連座期或包心初期都可發(fā)病,。
  
  防治方法:實行輪作,,選擇抗病品種,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及時噴灑25%唯它靈可溶粉劑2000倍液,、或72%農用鏈霉素可溶粉劑3000倍液,、77%冠菌銅凈可濕粉劑1000倍液、或25%絡氨銅水劑500倍液,,每7~10天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116,、大白菜細菌性葉斑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苗期發(fā)病,,主要為害葉片,。先在葉背生水漬狀小點,后病斑發(fā)展,,形成黃褐色或灰褐色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的壞死斑,,邊緣顏色較深,呈油狀,,有的相互連接成大斑塊,。天氣干燥時,病斑質脆,易開裂,,致葉片干枯死亡,。
  
  防治方法:實行輪作,選擇抗病品種,,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及時噴灑25%唯它靈可溶粉劑2000倍液,、或72%農用鏈霉素可溶粉劑3000倍液、或30%綠得寶懸浮劑600倍液,、或25%絡氨銅水劑500倍液,,每7~10天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117,、大白菜軟腐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從蓮座期開始發(fā)病,,發(fā)病初期植株中午萎蔫,早晚恢復,,持續(xù)幾天后,,外葉萎蔫平貼地面,心部或葉球外露,,葉柄莖或根莖處髓組織腐爛,,有惡臭味。是軟腐病的主要特征,。
  
  防治方法:選擇抗病品種,,避免與蔬菜茬連作,應選擇大田地塊種植白菜,。避免在農事操作過程中造成人為傷口,。蓮座期開始噴灑“農豐寶”葉面肥已增加植株的抗病能力。發(fā)病初期及時噴灑25%唯它靈可溶粉劑2000倍液,、或30%綠得寶懸浮劑600倍液,、或72%農用鏈霉素可溶粉劑3000倍液、77%冠菌銅凈可濕粉劑1000倍液,、或25%絡氨銅水劑500倍液,,每7~10天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118,、大白菜干燒心是什么原因?應怎樣防治,。
  
  發(fā)病癥狀白菜心葉邊緣外卷逐漸黃化干枯,,病斑擴大,,葉片也逐漸黃化干枯,葉肉呈干紙狀,。病害主要發(fā)生在白菜心部,。
  
  防治方法:是由于土壤中缺少水溶性鈣、營養(yǎng)失調引起的,。土壤中活性錳的嚴重缺乏,,影響了鈣的吸收,是造成該病發(fā)生的主要原因,。選擇抗病品種,,在連座期開始噴灑高鈣脫病600倍液,3~4次,。
  
  九,、大蘿卜病害
  
  119蘿卜黑斑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為害葉片,。葉面初生黑褐色至黑色稍隆起小圓斑,后擴大邊緣呈蒼白色,,中心淡褐色病斑,濕度大時,,病斑上生淡黑色霉狀物,,病部發(fā)脆易破碎。發(fā)病重時,,病斑匯合致葉片局部枯死,。葉、莖,、莢均可發(fā)病,。莖上病斑多為黑褐色橢圓形斑狀。
  
  防治方法:選用抗黑斑病品種,。實行輪作,,收獲后及時翻曬土地,清潔田園,,減少田間菌源,。
  
  加強田間肥水管理,提高蘿卜抗菌力和耐病性,。種子消毒,,用種子重量0.4%的50%異菌尿可濕性粉劑拌種。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50%異菌尿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每7~10天1次,連續(xù)防治3~4次,。
  
  120蘿卜白銹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發(fā)病初期,,葉片兩面呈現(xiàn)邊緣不明顯的淡黃色病斑,后病斑呈現(xiàn)白色稍隆起的小皰,,成熟后表皮破裂,,散出白色粉狀物。病斑多時,,整個葉片枯黃,。
  
  防治方法:與非十字花科蔬菜進行隔年輪作,收獲后及時清除田間病殘體減少田間菌源,。
  
  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用25%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2%威克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2%克抗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防治,,每7~10天1次,連續(xù)防治3~4次,。
  
  121蘿卜炭疽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葉,、莖都可發(fā)病,發(fā)病.初期病斑呈針尖大小的水漬狀褐色小斑,,隨著病斑的發(fā)展,,多個小斑可融合成不規(guī)則形深褐色較大病斑,嚴重時,,葉片病斑開裂或穿孔,,致葉片黃枯,莖上病斑近圓形或梭形,、稍凹陷,,濕度大時,病部產生淡紅色黏質物,。.
  
  防治方法:種子消毒,,50度溫水浸種20分鐘后移入冷水中冷卻,涼干后播種,。適時播種,。發(fā)病初期噴藥防治,可用20%諾田微乳劑2000倍液,、或15%勝炭微乳劑2000倍液,、或25%勝唐乳油1500倍液,,每7~10天1次,連續(xù)防治3~4次。
  
  122蘿卜黑腐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為害葉和根。葉片染?。喝~緣出現(xiàn)“V”字行病斑,,葉脈變黑,葉緣變黃,,后擴大及全葉,。根部染病:導管變黑,,內部組織干腐,,外觀往往看不出來明顯癥狀,但髓部多成黑色干腐狀,,后形成空洞,。田間多并發(fā)軟腐病,終成腐爛狀,。
  
  防治方法:發(fā)病初期開始噴灑,,25%唯它靈可溶性粉劑3000倍液、或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3000倍液,、或47%春王銅可溶性粉劑700倍液,、12%松脂酸銅乳油600倍液或14%絡氨銅水劑300倍液,每隔7~10天1次,,連續(xù)防治3~4次。如能用30%綠得寶懸乳劑600倍液灌根每5天1次連灌2次效果更佳,。
  
  123蘿卜軟腐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危害根莖,、葉柄或葉片,。根部染病常始于根尖,初呈褐色水浸狀軟腐,,后逐漸向上蔓延,,使心部軟腐潰爛成一團。葉柄或葉片染病,,亦先呈水浸狀軟腐,。偶干早后停止擴展,根頭蔟生新葉,。病健部界限分明,,常有褐色汁液滲出,,致整個蘿卜變軟腐。有時心髓部潰爛或僅??諝?br>  
  防治方法:發(fā)病初期開始噴灑25%唯它靈可溶性粉劑3000倍液,、或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3000倍掖,12%松脂酸銅乳油600倍液,、或30%綠得寶懸乳劑500倍液,,7~10天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124蘿卜細菌性黑斑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葉片染病初生水浸狀不規(guī)則斑點,,后變?yōu)闇\褐色至黑色有光澤病斑,。病斑形狀不規(guī)則,薄紙狀,,初在外葉上發(fā)生多,,后延及內葉。
  
  防治方法:發(fā)病嚴重的地塊進行2年輪作,。播種前種子用50℃溫水浸種20分鐘滅菌,。適期播種。秋播不宜過早,。發(fā)病初期噴灑25%唯它靈可溶性粉劑3000倍液,、或78%波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2%農用硫酸鏈霉素3000倍液等藥劑防治,,,,7~10天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十,、芹菜病害
  
  125、芹菜軟腐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發(fā)生于葉柄基部或莖上。葉柄上首先出現(xiàn)水侵狀,,淡褐色紡錘形不規(guī)則形的凹陷斑,,然后迅速向深廣發(fā)展,病部擴展成濕腐狀,,變黑發(fā)臭,,薄避細胞組織解體,僅剩下維管束,。
  
  防治方法:實行2年以上輪作,,培育壯苗,,精耕細作,避免傷根,,培土不宜過高,。要小水勤灌,雨后及時排水,,發(fā)現(xiàn)病株及時挖除并撒入石灰消毒,。發(fā)病期減少澆水或暫停澆水。藥劑防治:50%冠菌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0.02%唯它靈可溶性粉劑1500倍液,、或77%冠菌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農用鏈霉素3000倍液,。每5~7天1次,,連續(xù)噴灑2~3次。
  
  126,、芹菜斑枯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芹菜葉,、葉柄,、莖均可發(fā)病。葉柄發(fā)病初期為淡褐色油侵狀小班點,,后期病斑逐漸擴大,,中部成褐色壞死。病斑邊緣多為深紅色且,,中間散生少量小黑點,,后中間呈黃白色或灰白色,外緣明顯且呈黃褐色,,邊緣聚生很多黑色小粒點,,病斑外常具一圈黃色暈環(huán)。葉柄或莖部發(fā)病,,病斑褐色,長圓型稍凹陷,,中部散生黑色小點,。
  
  病原菌類型及發(fā)病條件:屬半知菌類真菌。主要以菌絲體潛伏在種皮或病殘體上越冬,,遇到適宜溫,、濕度條件,產生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借風,、雨水傳播,。該病在低溫高濕條件下易發(fā)生。
  
  防治方法:使用隔年的陳種或種子消毒,,,,即用48℃~50℃度溫水浸泡種子30分種,邊侵邊攪拌,,后移入冷水中降溫,,晾干后播種。因此法稍影響種子發(fā)芽率,,應該增加10%播種量,。加強田間,施足底肥,,清潔田園,,及時間苗改善株行間通風透光條件。切記大水漫灌,。藥劑防治:可用20%勝炭微乳劑2000倍液,、或諾田20%諾田微乳劑2000倍液、或80%盛藍可濕粉800倍液,。每5~7天1次,,連續(xù)噴灑2~3次。
  
  127,、芹菜病毒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全株發(fā)病,,病葉表現(xiàn)為明脈和黃綠相間的斑駁,,以后葉柄縮短,葉片皺縮畸,,并出現(xiàn)褐色枯死斑或病葉上出現(xiàn)黃色病斑,,全株黃化。嚴重時,,卷曲,,植株矮小,心葉節(jié)間縮短,,葉片皺縮,,扭曲甚至枯死
  
  防治方法:選用抗病的芹菜品種。加強水肥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以減輕為害。采取早育苗,,簡易覆蓋或棚室栽培,,以提早收獲,,避免蚜蟲及高溫等易發(fā)病因素的影響。高溫干旱時期應注意遮陰,。從苗期起及時防治蚜蟲,。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噴灑80%菌克毒克水劑3000倍液,、或31%病毒康可溶性粉劑800倍液,、或80%凱爾殺毒可溶性粉劑1000倍液、如能結合0.02%年年樂3000倍液噴灑效果更好,,每5~7天1次,,連續(xù)噴灑2~3次。
  
  128,、芹菜早疫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為害葉片,,葉柄和粳,。葉片發(fā)病初現(xiàn)綠色水侵狀病斑,后擴展為褐色圓形或不規(guī)則型病斑,,嚴重是病斑擴大呈薄紙狀大病斑,,最后葉片枯死。莖或葉柄上病斑橢圓形,,暗褐色,,稍凹陷。發(fā)病嚴重的全株倒伏,。濕度大時,,病部長出灰白色霉層。
  
  防治方法:選用抗病品種,,種子消毒,,用50℃水浸種30分鐘,也可用種子重量0.4%的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拌種,。實行2年以上輪作,。加強田間管理,合理密植,,科學灌水,,防止田間濕度過高。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噴灑7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乙.錳可濕性粉800倍液,、每5~7天1次,,連續(xù)噴灑2~3次。
  
  129,、芹菜枯萎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幼苗感病后,,生長緩慢,,嚴重時萎蔫或枯死。成株感病,,葉片無光澤,,嚴重時葉片失去綠色或脈間葉肉出現(xiàn)黃綠相間班駁,刨開病莖可見維管束變褐色,,根及根莖部,,葉柄變?yōu)榧t色,根系腐爛,,最后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選用抗枯萎病品種。采用高畦或起壟栽培,。施用腐熟的有機肥雨后及時排水,,嚴禁大水漫灌。重病地實行3年以上輪作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噴灑91%克萎星可溶性粉劑1000倍液,。70%甲基托布菌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萎菌凈可濕性粉800倍液,,灌根每株灌0.5升藥液,,連續(xù)灌2~3次。
  
  130,、芹菜根腐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為害根部和莖基部,,,。被害處開始長生水侵狀紅褐色病斑,后變?yōu)榘岛稚蚝诤稚?,稍凹陷,,葉片變黃,由下往上發(fā)展,,但葉片不脫落,。主根被害腐爛或壞死,側根少,植株萎蔫枯死,,容易拔出,。
  
  防治方法:實行輪作,用無病菌土壤育苗或進行床土消毒,。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噴灑80%精碘水劑1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500倍液、或30%綠得寶懸乳劑600倍液,,等藥劑灌根,,每7~10天一次。
  
  131,、芹菜灰霉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幼苗期多從根莖部發(fā)病,,呈水侵狀壞死斑,,表面密生灰色霉層。成株期發(fā)病,,多從植株心葉或下部有傷口的葉片發(fā)生,,初為水侵狀,后病部軟化,,腐爛或萎蔫,,病部長出灰色霉層。嚴重時,,芹菜整株腐爛,。
  
  防治方法:加強溫度、濕管理及通風管理,。具體做法為變溫管理:即晴天上午晚放風,,每次澆水后,進行高溫悶棚,,當棚溫升至33度,,再開始放頂風,當棚溫降制25度,,中午繼續(xù)放風,,使下午棚溫保持在20~25度;棚溫降至20度,,關閉通風口以減緩夜間棚溫下降,,夜間棚溫保持15~17度;陰天打開通風口煥氣,。澆水易在上午進行,,發(fā)病初期適當節(jié)制澆水,,嚴防過量,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噴灑20%搏容微乳劑1000~2000倍液,、或50%利霉康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25%或米鮮胺乳油1200倍液、,、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每5~7天一次,,連續(xù)噴灑2~3次,。
  
  132、芹菜黑腐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為害根莖部和葉柄基部,多在近地面處染病,,有時也侵染根,。染病后受害部位先變?yōu)榛液稚瑪U展后邊為暗綠色至黑褐色,,初期病部表皮完好,,后期破裂露出皮下染病組織,尤以根冠部位易腐爛,,葉下垂,,呈枯委狀,腐爛處很少向上或向下擴展,,病部生出許多小黑點,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嚴重的外葉腐爛脫落
  
  防治方法:選用抗病品種,。實行2~3年輪作,。采用高畦栽培,開好排水溝,,避免畦溝積水,。采用遮陽網(wǎng)覆蓋。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噴灑54%冠菌銅干懸浮劑1000倍液,、或30%綠得寶懸浮劑400倍液、或56%氧化亞銅水分散顆粒劑800倍液,,每7~10天一次,,,連續(xù)噴灑2~3次,。
  
  133,、芹菜菌核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可為害莖,,葉柄,,葉片。葉片發(fā)病,,呈暗綠色污斑,,潮濕時表面密生白色霉層。葉柄及莖發(fā)病,,受害部位呈褐色,,濕度大時形成軟腐,表面長出白色菌絲,,最后莖組織腐爛呈纖維狀,,莖內中空,形成鼠糞狀黑菌核,。
  
  防治方法:實行3年輪作,。播前精選種子,剔除種子間混雜的菌核,。播種前進行種子消毒,。采用地摸覆蓋,阻擋子囊盤出土,。未覆蓋地摸的,,應多次中耕,以鏟除出土子囊盤,,減輕發(fā)病,。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噴灑20%搏容微乳劑1000~2000倍液、或50%利霉康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農利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每5~7天1次,,連續(xù)噴灑2~3次,。
  
  134、芹菜細菌性葉枯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從葉緣開始形成大的水侵狀病班,后擴展到整個葉片,,葉片呈褐色枯死,。該病主要發(fā)生在氣溫低濕度大的條件下,別于葉斑病,。
  
  防治方法:棚室栽培的芹菜要采用生態(tài)方法,,及時防風排濕,,盡量縮短葉片面結露、持續(xù)時間,。減少傷口的發(fā)生,。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噴灑54%冠菌銅干懸浮劑1000倍液、或30%綠得寶懸浮劑400倍液,、25%唯它靈可溶性粉劑1500~3000倍液,,每5~7天1次,連續(xù)噴灑2~3次,。
  
  十一,、菠菜病害
  
  135、菠菜病毒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心葉呈花葉狀或濃淡相間的斑駁狀,,葉皺縮,,葉細,畸形,,老葉提早枯黃脫落,,葉緣上卷。有的表現(xiàn)明脈和新葉變黃,,或產生班駁,,葉緣向下卷曲。
  
  防治方法:及時清潔田園,,鏟除田間雜草,,及時拔除病株。選擇通風良好,,遠離蘿卜,,黃瓜的地塊。作到適時播種,,避免過早,。偶有春早或秋早要多澆水,可減少發(fā)病,。施足有機肥,,增施磷,鉀肥,,噴灑農豐寶葉面肥以增強植株的抗病力,。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噴灑50%病毒康可溶性粉劑1500~3000倍液,或凱爾殺毒31%可濕性粉劑500倍液,、8%菌克毒克水劑500倍液,,每7天一次,。同時要注意防治蚜蟲。
  
  136,、菠菜霜霉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為害葉片,。病班初呈黃色,,不規(guī)則形,邊緣不明顯,。病班擴大后,,互相連接成片,后期變褐枯死,。葉背病班上產生灰白色霉層,,后變灰紫色。干旱時病葉枯黃,,濕度大時多腐爛,,嚴重的整株葉片變黃枯死。
  
  防治方法:選種抗病品種,。種子消毒可用種子重量0.3%的甲霜靈或種子重量0.4%的50%福美雙拌種,。實行2~3年輪作。施足基肥,,合理密植,,適量澆水,降低田間濕度,。鏟除田間和地邊雜草,,要及時拔除病苗。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噴灑72.2%霜霉威水劑800倍液,、或20%驅霜乳油1000~2000倍液,、或72%威克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或40%乙.錳可濕性粉劑300倍液,,每5~7天一次,,連續(xù)噴灑2~3次。
  
  137,、菠菜炭疽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為害葉片及葉柄,。在葉片上,,初生淡黃色小點,逐漸擴大成灰褐色,,圓形后橢圓形病班,,具輪紋,,中央有小黑點。嚴重時,,病葉提早黃枯,。
  
  防治方法:選用抗病品種。種子消毒,,播種前種子用55℃溫水侵泡20分鐘,,后移入冷水中冷卻,涼干,,播種,。與其他蔬菜實行3年輪作。合理密植,,改善株間的通風透光,,降低濕度。避免大水漫灌,,,,注意氮,磷,,鉀配合使用。清潔田園,,及時清除病殘體,,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噴灑15%炭勝微乳劑1500~2000倍液、或20%諾田微乳劑2000~3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每5~7天一次,連續(xù)噴灑2~3次,。
  
  138,、菠菜斑點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侵害葉片,。葉片上病班褐色圓形,后期中央淡褐色,,略凹陷,,邊緣褐色,稍隆起,,直徑約4毫米,,其上可長出黑褐色霉層。
  
  防治方法:使用抗病品種,。加強田間,,合理密植,,適量灌水,雨后及時排水,。收獲后及時清除病殘體,,集中燒毀或深埋。發(fā)病初期開始噴灑20%諾田微乳劑2000~3000倍液,、或20%盛唐微乳劑2000~30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或50%混殺硫懸浮劑500倍液,,每5~7天一次,,連續(xù)噴灑2~3次。
  
  139,、菠菜灰霉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為害葉片,。初生淡褐色不規(guī)則形斑點,,后擴展成淡褐色潤濕性大斑,并在葉片背病班上著生灰色霉層,,發(fā)病嚴重的病葉變?yōu)楹诤稚⒏癄€,,干燥條件下失水發(fā)黑,可見很多灰色霉狀物,。
  
  防治方法:選用抗病品種,。加強田間管理,避免低溫高濕條件出現(xiàn),,根易感染灰霉病,,因此,保護地栽培時,,要千方百計提高棚室溫度,,降低濕度。收獲后及時清除病殘體,,集中燒毀或深埋,。合理澆水和施肥,雨后及時排水,。發(fā)病初期要及時噴灑藥劑防治,,可用25%博榮微乳劑1000~2000倍液、或65%抗霉威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每5~7天一次,連續(xù)噴灑2~3次。
  
  140,、菠菜黑斑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為害葉片,。病班圓形或近原形,,淡褐色至褐色,微具同心輪紋,,病班上生黑色的霉狀物,,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防治方法:收獲后及時清除病殘體,,以減少菌源,。加強水肥管理,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合理密植,,適量澆水,降低田間空氣濕度,,以減少發(fā)病,,避免大水漫灌。發(fā)病初期要及時噴灑藥劑防治,,可用15%勝炭微乳劑1000~2000倍液,、或15%諾田微乳劑2000~30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5~7天一次,,連續(xù)噴灑2~3次。
  
  十二,、生菜病害
  
  141,、生菜霜霉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幼苗,成株均可發(fā)病,,主要危害葉片,。病情由植株下部葉片向上蔓延,最初葉片上生淡黃色圓形或多角形病班,,濕度大時,,葉背病班長出白色霉層,有時白色霉層會蔓延到葉片正面,,后期病班枯死變?yōu)辄S褐色病連成片,,致全葉干枯。
  
  防治方法:合理密植,,注意排水,,降低田間濕度,。收獲后清潔田間,實行2~3年輪作,。發(fā)病初期噴灑72.2%霜霉威水劑800倍液,、或20%驅霜乳油1000倍液、或72%威克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或72%克抗靈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或40%乙.錳可濕性粉劑300倍液,每5~7天一次,,連續(xù)噴灑2~3次,。
  
  142、生菜白粉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危害葉片。初在葉片面生白色粉狀霉斑,,擴展后形成淺白色粉狀霉層,,平鋪在葉面上,條件適宜時,,彼此連成一片,,致整個葉片布滿白色粉狀物。
  
  防治方法:加強田間管理,,清潔田園,。發(fā)病初期噴灑15%諾田微乳劑2000~3000倍液、或12%生源微乳劑2000~3000倍液,、或15%勝炭微乳劑1500~2000倍液,、每7~10天一次,連續(xù)噴灑2~3次,。
  
  143,、生菜莖腐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發(fā)病初期染病部位產生褐色壞死斑,,而后擴展至整個葉柄,溢出深褐色汁液,。天氣干燥時,,病部僅局限于一處,呈褐色凹陷斑,。病部常生網(wǎng)狀菌絲體和褐色菌核,。
  
  防治方法:選擇高燥地塊種子生菜,防止地表濕度過高。避免載植過密,,保持田間通風透光,。雨后及時排水。發(fā)病初期噴灑25%唯它靈可溶性粉劑1500~3000倍液,、或15%惡霉靈水劑450倍液,、或72%農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3000~4000倍液,每7~10天一次,,連續(xù)噴灑2~3次,。
  
  144、生菜炭疽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危害葉片。葉片病班圓形,,直徑0,。5~3毫米,白色邊緣明顯,。后期病部變色為黑色,,有時破裂,形成小孔,。
  
  防治方法:使用無菌種子,,適期播種,避開高溫多雨季節(jié),。施足糞肥,,增施磷,鉀肥,,雨后及時排水,。用種子重0。4%的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消毒,。發(fā)病初期要及時噴灑藥劑防治,,可用15%勝炭微乳劑1000~2000倍液、或15%諾田微乳劑2000~3000倍液,、或25%盛唐微乳劑1000~20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5~7天一次,,連續(xù)噴灑2~3次。
  
  145,、生菜軟腐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危害生菜莖或根莖部。莖發(fā)病,,病部水侵狀,,褐色,迅速軟化腐敗,。根莖部發(fā)病,,根莖基部變?yōu)闇\褐色,漸軟化腐敗,,病情嚴重時可深入根髓部,,腐爛部位散發(fā)出惡臭。
  
  防治方法:與禾本科作物實行2~3年輪作,。及時翻耕整地,,采用壟作或高畦栽培,嚴禁大水漫灌,,病害流行期宜控制澆水,。避免施用未腐熟的有機肥。施用化肥應避免燒根,。田間農事活動盡量避免造成傷害,。發(fā)現(xiàn)病株拔除深埋或燒毀,收獲后徹底清除田間殘體,,并隨之深翻土壤,。發(fā)病初期可用30%綠得寶懸浮劑400倍液、25%唯它靈可溶性粉劑1500~3000倍液,、,、或72%農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3000~4000倍液,每7~10天一次,,連續(xù)噴灑2~3次,。
  
  146、生菜褐斑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危害葉片。葉片表現(xiàn)兩種癥狀,;一種是初呈現(xiàn)水侵狀,,后逐漸擴大為圓形至不規(guī)則形,褐色至暗灰色病班,,另一種是深褐色病班,,邊緣不規(guī)則,外圍具水侵狀暈圈,。潮濕度大時病斑上生有灰色色霉狀物,,嚴重時病班互相融合,,致葉片變合干枯。
  
  防治方法:注意清潔田間衛(wèi)生,,結合采摘葉片收集病殘體攜出田外燒毀,。避免田間積水。避免偏施氮肥,,適時噴施農豐寶葉面肥等,,使植株健壯生長,增強抵抗力,。發(fā)病初期要及時噴灑藥劑防治,,可用25%唯它靈可溶性粉劑1500~3000倍液、用15%勝炭微乳劑1000~2000倍液,、或15%諾田微乳劑2000~3000倍液,、或25%盛唐微乳劑1000~20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5~7天一次,,連續(xù)噴灑2~3次。
  
  147,、生菜枯萎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
  
  植株生長不良,,與鍵株相比株高降低,。同時,下部葉片葉緣變?yōu)辄S褐色,,不久枯萎,。全株枯死則比較少見。病株發(fā)根不良,,莖基部易折斷,。剖檢根部,可見主根維管束部位變?yōu)楹诤稚?,根部發(fā)育極差,。
  
  防治方法:避免連作,發(fā)現(xiàn)病株及時拔除,,并用生石灰對定植穴進行消毒,。雨季及時排除積水。發(fā)病初期藥劑防治,,可用萎菌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克萎星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95%惡霉靈1000倍液,,進行灌根,。
  
  148、生菜灰霉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苗期發(fā)病時受害莖,葉呈水侵狀腐爛,。成株發(fā)病,,一般從近地面的葉片開始,初呈水侵狀,,不規(guī)則病班,,后擴大而呈褐色。病葉基部呈紅褐色病痕,,形狀,,大小不等。莖基部被害狀與葉柄基部相似,,嚴重時,,從基部向上潰爛,地上部莖葉調委,,整株死亡,。潮濕的環(huán)境下,病部生出灰色或灰綠色霉層,。天氣干燥,,病株逐漸干枯死亡,霉層由白變灰綠色,。
  
  防治方法:收獲后及時處理病殘體,,集中燒毀或深埋,并及時深翻,,減少菌源,。加強肥水管理,使植物生長健壯,,增強抗病力,。注意中耕,保持地面干燥,。密度適宜,,保持株間通風透光良好。發(fā)病初期要及時噴灑藥劑防治,,可用25%博榮微乳劑1000~2000倍液,、或65%抗霉威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每5~7天一次,,連續(xù)噴灑2~3次,。
  
  149、生菜黑斑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葉片病班圓形,后期受葉面限制盛多角形,,褐色或黑褐色,,大小不定。潮濕時病班上產生黑色霉狀物,。發(fā)病嚴重時葉片病班常匯合連片,,造成葉片局部枯死或整葉干枯。
  
  防治方法:不與菊科蔬菜連作,。施用腐熟的優(yōu)質有機肥,,增施磷,鉀肥,,使植株長勢好,,提高植株的抗兵能力。病葉,,病殘體要及時清除出田外深埋或燒毀,。藥劑防治:可用25%博榮微乳劑1000~20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3.8%可殺得干懸浮劑1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每5~7天一次,,連續(xù)噴灑2~3次,。
  
  150、生菜干燒心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發(fā)病初期在心葉的葉緣或葉尖,出現(xiàn)水浸狀小斑點,,后逐漸擴展,,病班變褐,溫度高,、濕度大時逐漸腐爛,,如遇細菌侵染則很快腐爛。
  
  防治方法:選擇抗病品種,,加強田間管理,,灌水要均勻防止過干、過濕,,施足農家肥,,注意氮,、磷、鉀的合理搭配,。避免氮肥過量,,特別是植株生長的中后期,要嚴格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在植株生長中期開始,,噴施高鈣脫病液肥1000倍液,、0.1﹪硝酸鈣,、0.1﹪氯化鈣。也可噴施40﹪綠得寶800倍液,,即可補鈣又可防止細菌性病害的發(fā)生,。
  
  十三、大蔥,、洋蔥病害
  
  151,、大蔥銹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為害葉片,、葉鞘和花莖。病部最初出現(xiàn)橢圓形褪綠斑點,,不久以后由病斑中部表皮下生出圓形稍隆起的黃褐色或紅褐色皰斑,。植株生長后期,病葉上形成長橢圓形稍隆起的黑褐色皰斑,。
  
  防治方法:選用抗病品種,,避免蔥屬蔬菜連作或間作套種。加強水肥管理,,增強植株生長勢和抗病能力,。雨后及時排水,降低田間濕度,。藥劑防治:栽培時及早發(fā)現(xiàn)發(fā)病中心,,噴藥封鎖,以后視病勢發(fā)展和降雨情況,,及時噴藥,。有效藥劑有12%生源微乳劑1000倍液、或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每7天噴藥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152,、大蔥黑斑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發(fā)病初期出現(xiàn)黃白色長園形病斑,而后迅速向上,、下擴展,,呈梭形,黑褐色,,邊緣有黃暈圈,,病斑上略顯輪紋。后期病斑上密生黑色絨毛狀霉層,。發(fā)病嚴重時,,使葉、花梗變黃枯死并折斷,?;ㄇo和花序受害變色黃枯。該病常與紫斑病混合發(fā)生,。
  
  防治方法:實行與非蔥類作物2~3年輪作,,最好與谷類作物進行3年以上輪作。合理密植,,清潔田園,。育苗期清除病、弱苗,,發(fā)病早期及時摘除老葉,、病葉或拔除病株,以減少菌源,。加強栽培管理,,培育無病壯苗,避免偏施氮肥,。高溫階段切勿大水漫灌,。藥劑防治:在發(fā)病初期用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8%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每10天噴1次,,連續(xù)2~3次,。
  
  153、大蔥灰霉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葉片上出現(xiàn)白色至淺灰褐色小斑點,擴大后成為梭形至長橢圓型,潮濕時病斑上生有灰褐色絨毛狀霉層,。后期病斑相互連接,,致使大半個葉片甚至全葉腐爛,爛葉表面也密生會霉,,有時還生出黑色顆粒狀物,,為病原菌的菌核。
  
  防治方法:實行輪作,,徹底清除病殘體,。多雨地區(qū)可推行壟栽和高畦栽培,防止田間積水,。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用50%利霉康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0%博榮乳油2000倍液,或25%咪鮮胺乳油1000倍液等藥劑噴霧防治,,每7天噴藥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154,、大蔥紫斑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發(fā)生在葉片,。發(fā)病初期病斑小,灰色至淡褐色,,中央微紫色,。其上帶有黑色煤污狀物。病斑很快擴大為橢圓或紡錘形,,凹陷,,暗紫色,常形成同心輪紋,。環(huán)境條件適宜時,,引起外葉大量枯死。病斑常擴大到全葉,。
  
  防治方法:選用抗病或輕病品種,。重病地與非蔥類作物輪作。及時清除田間病殘體,,收獲后深耕,。防止生長后期脫肥。適時收獲,,防止病害在貯藏期繼續(xù)蔓延,。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噴灑25%咪鮮胺乳油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隔7天1次,,持續(xù)防治3~4次,,均有較好的效果。
  
  155,、大蔥霜霉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霜霉病有系統(tǒng)侵入和局部侵入兩類,,系統(tǒng)侵染后,,病株矮化,葉片扭曲畸形,。潮濕時在葉片與花莖表面形成一層疏松的絨毛狀霉層,,白色到淡紫色。局部侵染的葉片和花莖上,,產生卵圓形,、圓形病斑,大小不一,,白色或淡黃色,,邊緣不明顯,潮濕時表面生絨毛狀霉層,,霜霉病的診斷特征為病斑黃白色,,表面生有白色到淡紫色絨毛狀霉層,病葉軟化易折,。后期病部有時滋生腐生性真菌,,出現(xiàn)黑霉,需注意鑒別,。
  
  防治方法:選用抗病品種,。實行3~4年輪作。保持田園衛(wèi)生,,收獲后徹底清除病殘體,,及時深耕。雨后及時排水,,合理密植,,加強肥水管理,定植時淘汰病苗,,早期拔除田間系統(tǒng)侵染病株,。藥劑防治:苗期和發(fā)病初期噴藥防治,可用72.2%霜霉威水劑600倍液、72%克抗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等,,每7~10天噴1次,連噴2~3次,。
  
  156,、洋蔥銹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為害葉,、綠色莖部。發(fā)病初期表皮上產出圓形稍隆起的橙黃色皰斑,,后表皮破裂向外翻,,散出橙黃色粉末,即病菌夏孢子堆及夏孢子,。秋后皰斑變?yōu)楹诤稚?,破裂時散出暗褐色粉末,即冬孢子堆和冬孢子,。
  
  防治方法:選用抗病品種,,避免連作。增強植株生長勢和抗病能力,。雨后及時排水,,增施磷肥,、鉀肥,,提高抗病力。藥劑防治:及時發(fā)現(xiàn)發(fā)病中心,,噴藥封鎖,以后視病情發(fā)展和降雨情況,,及時噴藥,。有效藥劑有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50%萎銹靈乳油800~1000倍液,,25%敵力脫乳油3000倍液,6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等,。每7天噴藥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157,、洋蔥干腐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苗期、成株期,、貯藏期均可發(fā)病,。發(fā)病初期下位葉黃化,、萎蔫或彎曲,,生育盛期洋蔥鱗莖側面呈軟腐敗狀腐敗,后擴展到莖盤,,嚴重的地上部全部萎蔫,,莖盤變褐枯死,。濕度大時鱗片間產生白色或灰白色霉狀物。干燥條件下,,病組織變紫死亡或枯死,。
  
  防治方法:與小麥,、玉米等禾本科作物實行3年以上輪作,。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采用配方施肥技術,防止燒根,,漚根,。藥劑防治:防治蔥蠅等地下害蟲,,要及時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喹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霧或灌根,。加強貯存期間管理:洋蔥鱗莖宜貯藏在0~5°C條件下,,相對濕度控制在70%以下。
  
  158,、洋蔥霜霉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病害由下葉向上葉,由外葉向心葉擴展,。病葉蒼白色或淡黃色,,長出白色或淡紫色絨毛狀霉層,。發(fā)病葉鞘發(fā)黃枯死。嚴重時全株葉片逐層死亡,,僅存嫩葉,,病株矮化,,葉片扭曲,。由氣傳孢子囊引起的局部侵染病株,,在葉片和花莖上生成橢圓形的淡黃色至黃色大型病斑,邊緣不明顯,,病斑表面生有白色或淡紫色的霉層,,以后病葉枯萎。葉片和花莖多由發(fā)病處折斷,。高溫時產生較小的橢圓形白色死壞斑。
  
  防治方法:選擇地勢高,、易排水的地塊種植,,并與蔥類以外的作物實行2~3年輪作。選用抗病品種,。收獲時清理病殘株,。種子消毒:用種子重量0.3%的35%雷多米爾拌種,,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噴灑可用72.2%霜霉威水劑600倍液,、72%克抗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等,或70%乙?錳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7~10天噴1次,連噴2~3次,。
  
  159、洋蔥頸腐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為害葉鞘和鱗莖的頸部,先產生淡褐色大病斑,,后內部組織腐爛,,濕度大時病斑上長滿灰色霉狀物。后期在鱗莖表皮下產生黑褐色片狀菌核,。貯藏期,,在莖或肩部呈現(xiàn)淡褐色變軟的凹陷斑,鱗片間偶遇灰色霉層,,最后形成許多黑色小菌核,。有時與軟腐病混發(fā),。
  
  防治方法:選用抗病品種。與非蔥類蔬菜實行2年以上輪作,。采用壟作或高畦栽培,,避免積水,雨后及時排水,,嚴禁大水漫灌,。切記氮肥過多,,適時采收,及時晾曬,。藥劑防治:可參照使用其他蔬菜防治灰霉病的藥劑,,如50%利霉康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0%博榮乳油2000倍液,,或45%特克多懸浮劑3000倍液等。
  
  160,、洋蔥酸皮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又稱洋蔥球莖腐爛病。病菌只侵染球莖外面幾層新鮮鱗片,,但不一定是最外層的鱗片,,病部發(fā)黏、變黃,、腐爛,不呈水浸狀,,靠鱗莖上部皺縮,,外面干枯的皮一碰即脫落,,鱗莖心部呈薄膜狀,,腐爛處具酸味,這一特點有別于軟腐病,。
  
  防治方法:施用腐熟有機肥,。雨后要及時排水,。防治害蟲,減少蟲傷,,田間操作要小心,,避免造成人為傷口。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開始噴灑30%綠得寶懸浮液400倍液,,或20%唯它靈可溶性粉劑3000倍液,或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或27%銅高尚懸浮劑600倍液,,每7天噴藥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161,、大蔥,、洋蔥炭疽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洋蔥鱗莖外層鱗片或頸部下方生有圓形稍凹陷的褐色病斑,擴大后連成大病斑,,并伸入鱗莖內部,,引起腐爛,,病斑上散生或輪生黑色小粒點。
  
  防治方法:重病田應與非蔥類作物輪作,,栽培抗病品種。藥劑防治:在發(fā)病初期和雨季前噴藥,??捎?5%勝炭微乳劑1000~2000倍液、或15%諾田微乳劑2000~3000倍液,、或25%盛唐微乳劑1000~2000倍液,、或50%米鮮胺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5~7天一次,,連續(xù)噴灑2~3次,。
  
  162、洋蔥紫斑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為害葉片,。病斑初呈水漬狀白色小點,,后變淡褐色圓形或紡錘形稍凹陷斑,,繼續(xù)擴大呈褐色或暗紫色,周圍常具黃色暈圈,,病部長出深褐色或黑灰色具同心輪紋狀排列的霉狀物,,病部繼續(xù)擴大,致全葉變黃枯死或折斷,。
  
  防治方法:實行2年以上輪作。適時收獲,,低溫貯藏,,防止病害在貯藏期繼續(xù)蔓延,。應掌握收后適當晾曬至鱗莖外部干燥后入窖,窖溫控制在0~5℃,,相對濕度65%以下,。
  
  種子消毒,用40%甲醛300倍液浸3小時,,浸后及時洗凈。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7~10天1次,,連續(xù)防治3~4次,均有較好的效果,。
  
  163、洋蔥灰霉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初在葉上生白色斑點,橢圓或近圓形,,多由葉尖向下發(fā)展,逐漸連成片,,使蔥葉卷曲枯死,。濕度大時,,在枯葉上生出大量灰霉。
  
  防治方法:發(fā)病初期用50%利霉康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0%博榮乳油2000倍液,,或25%咪鮮胺乳油1000倍液等藥劑噴霧防治,,每7天噴藥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164,、洋蔥病毒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發(fā)病初期,,洋蔥葉片上出現(xiàn)白色梭形病斑,,隨病情發(fā)展,病斑逐漸擴大,,呈多個同心圓狀,,嚴重時植株萎縮,嚴重影響產量。
  
  防治方法:發(fā)病初期可用8%菌克毒克乳油1000倍液,、或31%病毒康1000倍液,、或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7天噴1次,連續(xù)2~3次,。
  
  165、洋蔥黃矮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首先在新葉基部出現(xiàn)淡黃綠色的花葉斑駁,、黃色條紋或長短不一的條斑,嚴重時布滿葉面,,有時葉片扁而扭曲,。另一種癥狀是葉片變黃,,繼而整株生育不良,黃化矮縮,,分蘗多,,葉片細,。
  
  防治方法:不在蔥類采種地或蔥類栽植地附近育苗。春季育苗要適當早播,,育苗期和栽苗前拔除病株,,苗期噴殺蟲劑防蚜。不栽植帶毒蔥苗和鱗莖,。發(fā)病初期可用8%菌克毒克乳油1000倍液、或31%病毒康1000倍液,、或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等藥劑噴霧,,5~7天噴1次,,連續(xù)2~3次。
  
  十四、大蒜病害
  
  166,、大蒜銹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侵染葉片和假莖,。病部初為梭形褪綠斑,,后在表皮下現(xiàn)出圓形或橢圓形稍凸起的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橙黃色粉狀物,,即夏孢子。病斑四周具黃色暈圈,,后期病斑連片致全葉枯黃,,植株提前枯死,。生長后期,在未破裂的夏孢子堆上產生表面不破裂的黑色冬孢子堆,。
  
  防治方法:選用抗銹病品種,,避免蔥蒜混種,,注意清潔田園以減少初侵染源。適時晚播,,合理施肥,,杜絕大水漫灌,。及時檢查發(fā)病中心,噴藥防治,。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選用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或25%敵力脫乳油30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加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等藥劑噴霧,每10天1次,,防治1~2次,。
  
  167,、大蒜白腐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為害葉片,、葉鞘和鱗莖。初染病時外葉葉尖呈條狀或葉尖向下變黃,,后擴展到葉鞘及內葉,,拔出病株可見鱗莖表皮產生水浸狀病斑,,長有大量白色菌絲層,病部呈白色腐爛,,菌絲層中生出黑色小菌核,莖基變軟,,鱗莖變黑腐爛。田間成小片枯死,,地下部多從接近須根部分開始發(fā)病,,病部先呈濕潤狀,,后逐漸向上擴展產生大量白色菌絲。
  
  防治方法:與非蔥類作物實行3~4年以上輪作,,以減少初侵染源,。發(fā)現(xiàn)病株及時挖除,,播種前用蒜重的0.5%~1%的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給蒜種包粉衣后再播種。發(fā)病初期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硫磺懸浮劑800倍液,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灌淋根莖,。貯藏期也可用上述殺菌劑噴灑,其中以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效果最好,。每7~10天左右1次,防治1~2次,。
  
  168、大蒜灰霉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為害葉片,。發(fā)病初期蒜苗葉兩面生有褪綠小白點,,擴展后成為沿脈擴展的長形或梭形斑,一般從葉尖向下擴展,,致多數(shù)葉片一半枯黃,,病情逐漸延伸到假莖基部,,濕度大時,密生較厚的灰色絨霉層,,致葉片變褐或呈水浸狀腐爛,。
  
  防治方法:選用抗病品種,。清潔田園,及時清除病殘體,,防止病菌蔓延,。保護地栽培時適時通風降溫,,是防治該病的關鍵。培育壯苗,,多施有機肥,,及時追肥,、澆水。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噴灑50%利霉康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或40%多菌靈硫磺膠懸劑800~1000倍液、或50%滅病威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每5~7天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169、大蒜干腐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植株染病后葉尖發(fā)黃干枯或葉面出現(xiàn)淺黃色條斑,,有時擴展到鱗莖上,鱗莖基部呈褐色腐爛,,病株抽薹慢,,影響蒜薹上市,。貯藏期染病,蒜瓣發(fā)黃,,軟化后干縮,。
  
  防治方法:與禾本科,、豆科作物進行3~4年輪作,。選用無病的蒜瓣做種,采用配方施肥技術,,防治燒根,、漚根或起蛆,。藥劑防治:發(fā)現(xiàn)種蠅,及時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90%晶體敵百蟲1500~2000倍液、最好將蔥蠅殺滅在產卵期,。澆灌35%福甲可濕性粉劑9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7~10天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貯藏期間管理:蒜種宜貯存在0~5℃條件下,,相對濕度控制在65%左右,。
  
  170、大蒜春腐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為害下位葉葉身基部,。最初出現(xiàn)水浸狀軟化病斑,向上下方向擴大后,,呈淡褐色腐爛,。生長中后期心葉發(fā)病,,軟化腐爛蔓延至莖下方。有時可導致新出現(xiàn)的鱗莖腐爛,。葉片發(fā)病后,,葉數(shù)減少,,鱗莖肥大受阻。接近地面的葉鞘發(fā)病,,鱗莖球出現(xiàn)裂口,,品質下降,。
  
  防治方法:發(fā)病初期或蔓延開始期噴灑25%唯它靈可溶性粉劑3000倍液、或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或78%科博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等藥劑,,每7天噴藥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171,、大蒜細菌性軟腐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為害鱗莖,。鱗莖基部腐爛,植株變軟腐爛,,不能形成蒜瓣,。
  
  防治方法:施用腐熟有機肥,避免滋生蠐蟲曹等地下害蟲,。地勢低洼的大蒜田在雨后要及時排水。防治害蟲,,減少蟲傷,。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及時用藥,可選用25%唯它靈可溶性粉劑1500倍液,、14%絡氨銅水劑350倍液,、或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或50%琥膠肥酸銅膠懸劑500倍液,、或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700倍液等藥劑噴霧或灌根,每5~7天1次,,連續(xù)防治3~4次。
  
  十五,、韭菜病害
  
  172,、韭菜疫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葉片發(fā)病,,初為暗綠色水浸狀病斑,迅速擴展,,當病斑擴展到葉片一半時,病部長有白色霉層,。假莖發(fā)病,,病部水浸狀,,淺褐色軟腐,,葉鞘易脫落。鱗莖被害,,根盤部呈水浸狀,,淺褐色至深褐色,易腐爛,。
  
  防治方法:實行輪作,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排,、灌良好的地塊栽培,,避免大水漫灌和田間積水,棚室栽培時要加田間管理,,適時通風換氣,,降低濕度,,避免或減少頁面結露。發(fā)病初期,,可用72.2%霜霉威水劑600~800倍液、或克抗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72%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劑600~800倍液等藥劑噴霧,每5~7天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173、韭菜銹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為害葉片,,初在表皮上產出紡錘形或橢圓形隆起的橙黃色小皰斑,病斑周圍具黃色暈環(huán),,后闊展為較大皰斑,,其表皮破裂后,散出橙黃色夏孢子,。葉兩面均可染病,。后期葉上出現(xiàn)黑色小皰斑,為病菌冬孢子堆,。病情嚴重時,,病斑布滿整個葉片,,失去食用價值。
  
  防治方法::輪作,,減少菌源累積,。合理密植,做到通風透光良好,。雨后及時排水,防止田間濕度過高,。采用配方施肥技術,,多施磷,、鉀肥,提高抗病力,。收獲時,,盡可能低割,注意清潔畦面,,噴灑45%微粒硫磺膠懸劑400倍液,。發(fā)病初期及時噴灑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或97%敵銹鈉可濕性粉劑300倍液,或25%敵力脫乳油3000倍液,,或25%敵力脫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每10天左右1次,,防治1~2次,。
  
  174、韭菜灰霉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是韭菜最主要的病害,,,開始在葉片上產生白色至灰色的斑點,后擴大成梭形或橢圓形病斑,,濕度大時,,病斑表面生有灰褐色稀疏霉層,。嚴重時,病斑連成片,,致使半葉或全葉枯死,,病部表面密生有灰色霉層,。在枯死部可見到圓形或不規(guī)則黑色的小菌核,。
  
  防治方法:與非百合科蔬菜實行2年以上輪作,。種植抗病品種,,保護地栽培要加強通風透光,,適當控制灌水,,不宜大水漫灌,,及時清潔田園,徹底清除散落的韭菜葉,,可減少病菌在田間的傳播,。保護地栽培時在發(fā)病初期,可使用煙霧劑熏蒸,如10%速克靈煙劑,,或15%腐霉利煙劑,,傍晚密閉煙熏,,隔7天熏1次,連熏4~5次,。噴霧防治,可選用50%利霉康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25%萬霉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每隔7~10天噴1次,連噴4~5次,。應注意的是,,噴藥時必須選晴天,。
  
  十六、蟲害
  
  175 怎樣防治蔥蠅的危害,?
  
  為害特點:又名蔥地種蠅、蔥蛆,、蒜蛆,。是世界性害蟲,,我國各地均有分布。為雜食性害蟲,,幾乎所有的農作物都能為害,。在菜區(qū)除為害菠菜,、蔥,、蒜類及十字花科蔬菜外,還可以為害瓜類,、豆類,、玉米、薯類,、棉花以及麻類作物。幼蟲蛀入蔥,、蒜等鱗莖,,引起腐爛,葉片枯黃,、萎蔫甚至成片死亡,。韭菜受害后常造成缺苗斷壟,甚至全田毀種,。
  
  防治方法:成蟲發(fā)生期,可噴21%滅殺斃乳油5000~6000倍液,,或20%菊?馬乳油2000~3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90%敵百蟲晶體800~1000倍液,,隔7天噴1次,,連噴2~3次。幼蟲孵化盛期和田間發(fā)生幼蟲為害時,,可及時采用藥劑灌根防治。如用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80%敵百蟲可溶性粉劑800~1000倍液,,隔7~10天再灌1次,。
  
  176、怎樣防治蔥斑潛蠅
  
  為害特點:又名蔥斑潛葉蠅,,分布相當廣泛,,凡有蔥屬植物栽培的地區(qū)幾乎都有發(fā)生,。食害大蔥,、韭菜、洋蔥,、大蒜等作物,以大蔥和韭菜受害最重,。幼蟲在蔥類植物植株葉組織中蛀食,形成無固定形狀和方向的蛇形潛道,,潛道黃白色,,道內充滿黑褐色蟲糞
  
  防治方法:發(fā)現(xiàn)蟲害初期,可用25%封害乳油5000倍液,、或20%格田可溶性粉劑3000倍液,、或0.5%綠卡微乳劑1500倍液防治,。
  
  十七,、菜豆病害
  
  177.菜豆灰霉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開始從莖表面距離地面10厘米處產生云紋斑,,病斑周緣呈深褐色,,病斑中間呈淺棕色到淡黃色。濕度大時.病斑表面生有灰色霉層,,干燥時,病部表皮破裂,,形成纖維狀。潮濕時,,病斑表面密生灰色霉層,。葉片被害,,從葉尖開始向內發(fā)展,呈“V”形斑,,開始呈水狀、淡褐色,。濕度大時,,病斑表面生有灰色霉,。莢部被害,出呈水浸狀,、淺褐色,、凹陷的病斑,濕度大時,,病斑表面上生有灰色霉層,。
  
  防治方法:保護地種植的菜豆.早上要先放風排濕,然后上午閉棚增溫,,下午放風,,把濕度降到75%以下,,防止葉面結露。多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增施磷鉀肥,。應選晴天早上澆水,澆水前可先噴藥保護,,澆完水后閉棚室,溫度提到35℃左右,,然后放風排濕。藥劑防治:保護地栽培時,,發(fā)病初期,,可用10%速克靈煙劑、或15%腐霉利煙劑,,密閉煙熏,隔7天熏1次,,連續(xù)熏3~4次?;驀婌F防治,,可使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25%咪鮮胺乳油2000倍液,、或50%利霉康可濕性粉劑l200倍液、或40%嘧霉胺懸浮劑l200倍液,,每隔7天噴1次,,連噴3~4次。
  
  178.菜豆茵核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葉片染病呈水浸狀軟腐,,致葉片腐爛、脫落,。莖基部染病初呈水浸狀淺褐色斑,,后變?yōu)樽睾稚?,迅速環(huán)腐,干燥后呈灰白色,,,,植株表皮破裂,纖維束外露似麻狀,,病莖上面的枝干枯死,,濕度大時,,病部表面生有白色棉絮狀菌絲體。發(fā)病后期,,在病葉,、病莖表面和髓部產生黑色菌核,。菌核鼠糞狀、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
  
  防治方法:清除混在種子中的菌核,防止把菌核播入苗床,。深翻土地,,地膜覆蓋栽培,防止菌核萌發(fā)出土.土壤消毒:用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49%五氯硝基苯可溫性粉劑,,每平方米10克,,拌細干土l千克,撒在土表,,進行土壤消毒,然后播種,。藥劑防治:保護地栽培時可采用10%腐霉利煙劑、或45%百菌清煙劑熏蒸,,每8~10天1次.連續(xù)防治3~4次。結合熏蒸進行噴霧防治,,用25%咪鮮胺乳油10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40%菌核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利霉康可濕性粉劑1000-l500或50%異菌尿可濕性粉劑l000倍液,,每5~7天1次,連續(xù)防治3~4次,。
  
  179.菜豆銹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侵染葉片,,嚴重時也危害葉柄和豆莢,。發(fā)病初期,葉背產生淡黃色的小斑點,,后變?yōu)殇P褐色,隆起,,呈小膿包狀病斑,。發(fā)展后期擴大成紅褐色顆粒狀(既夏孢子堆),表皮破裂散出紅褐色粉末,。
  
  防治方法:加強田間管理,,避免連作,,合理密植,注意氮,、磷、鉀肥的合理使用,,及時排除田間積水,,清潔田園,,減少再侵染菌源及越冬菌量,春季豆類蔬菜地與秋季豆類蔬菜地應隔一定距離,,避免病菌交互侵染。及時摘除中心病葉,,防止病菌擴展蔓延,。發(fā)病初期可選用50%萎銹靈乳油800倍液,,或50%硫磺懸浮劑200倍液,或40%敵唑酮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l000倍液加l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每7~10天1次,,連續(xù)噴2~3次。
  
  180.菜豆根腐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為害根部和莖基部,。發(fā)病初期病部開始產生水浸狀紅褐色斑,,后來變?yōu)榘岛稚蚝诤稚园枷?,下部葉片變黃,,主根被害腐爛或壞死,側根少,,植株矮化,容易拔出,。嚴重時,植株萎蔫枯死,。在潮濕的條件下,,病株莖基部常生有粉紅色霉狀物,。
  
  防治方法實行輪作,用無病菌土壤育苗或進行床土消毒,。及時排除田間積水,,加強中耕提高土壤的通透性,。發(fā)病初期50%多菌靈可溶性粉劑500倍液,,或80%精碘1000倍液,14%絡氨銅水劑300液,、或40%根病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等藥劑噴灑或灌根,,每株灌250毫升藥液,每7天1次,。連續(xù)2~3次。
  
  181.菜豆褐斑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危害葉片,,發(fā)病初期在葉的正,、背面產生近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褐色斑,邊緣赤褐色,,后期病斑中部變?yōu)闇\黃色至灰褐色,,葉背病斑顏色稍深,邊緣仍為赤褐色。高濕時葉背面病斑產生灰黑色霉狀物,。
  
  防治方法: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排除田間積水,,提高土壤的通透性,。與非豆類蔬菜實行2年輪作。合理密植,,增施鉀肥,,清潔田園。種子消毒,。發(fā)病初期及時噴施20%諾田微乳劑3000倍液,、或15%勝炭微乳劑15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加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每隔10天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182.菜豆枯萎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發(fā)病病株下部葉片先變黃,,然后逐漸向上發(fā)展,。葉脈兩側變?yōu)辄S色至黃褐色,,葉脈呈褐色,,嚴重時,全葉枯焦脫落,。病株根系發(fā)育不良.根部皮層腐爛,,容易拔起。剖開根,、莖部或莖部皮層剝離,可見到維管束變黃褐色至黑褐色,。發(fā)病初期病株白天呈萎蔫狀,,早晚可恢復正常,后期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實行輪作,,選種抗病品種,,增施磷,、鉀肥。采取高畦或半高畦地膜覆蓋栽培,,防止大水漫灌,雨后及時排出積水,。土壤消毒,每667平方米土地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千克,,加細土50~100千克,,拌勻后,,均勻施在播種溝內,再蓋上一層薄細土,,然后播種。田間發(fā)現(xiàn)病株時,,灌藥液防治,,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91%克萎星可溶性粉劑6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劑8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15%惡霉靈水劑700倍液等藥劑,灌根,,每株灌200毫升稀釋藥液,,7~10天后再灌1次。
  
  183.菜豆炭疽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整個生育期植株地上部分均可受害。幼葉發(fā)病在葉背出現(xiàn)近圓形紅褐色病斑,,幼莖下部產生淡紅褐色小斑點和長棱形凹陷,葉發(fā)病葉脈處變?yōu)榧t褐色條斑,,后期變成黑色網(wǎng)狀脈,。莖和葉柄染病有褐色凹陷龜裂斑,后期變成黑褐色長條斑,。豆莢染病有黑色圓形凹陷斑.
  
  防治方法選用抗病品種,。與非豆科蔬菜實行2年以上輪作。播種前要嚴格剔除帶病種子,,種子消毒用45℃溫水浸種10分鐘,,或用40%福爾馬林200倍液浸種30分鐘,,撈出用清水洗凈晾干待播,。地膜覆蓋栽培,深翻土地,,增施磷,、鉀肥,及時拔除病苗,,雨后及時排除積水,。發(fā)病初期開始噴藥,,20%諾田微乳劑2000~3000倍液,、或15%勝炭微乳劑1500~2000倍液、或20%捷菌微乳劑2000~3000倍液,、或70%代森錳辮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等藥劑噴霧防治,每5~7天噴1次,,連噴2~3次,。噴藥要周到,,特別注意葉背面。噴藥后遇雨應及時補噴,。
  
  184、菜豆黑斑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為害葉片,發(fā)病初期病斑淡黃色,,為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后期病斑呈褐色至赤褐色,,其上遍布暗褐色至黑褐色霉層。病葉前端斑塊多,,有時連片,造成葉片枯焦,。
  
  防治方法加強田間管理,與非豆科植物進行2年以上輪作,。合理密植,高壟栽培,,合理施肥,適度灌水,,雨后及時排水。保護地注意放風排濕,。及時清除病殘體。發(fā)病初期,,可選用20%捷菌微乳劑2000~3000倍液、或65%盛蘭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等藥劑噴霧防治,,每7~10天,。連噴2~3次。
  
  185,、菜豆病毒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萊豆病毒病有多種表現(xiàn)型,,如花葉斑駁型、卷葉萎縮型,、明脈皺縮型等,其中以花葉斑駁型最為常見,。
  
  防治方法在農事操做過程中注意交叉感染,使用過的農具要及時消毒,。蚜蟲是病毒病的主要傳播媒介,積極防治蚜蟲是預防病毒病的有效方法,。有條件時可覆蓋防蟲網(wǎng),。藥劑防治:可用8%菌克毒克1000倍液,、或45%凱爾殺毒1500倍液、或20%病毒A500倍液,,或0.004年年樂可溶性粉劑1500倍液、20%病毒克星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等藥劑噴霧。每5~7天噴1次,,連續(xù)2~3次,。
  
  186、菜豆細菌性疫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葉片,、莖蔓,、豆夾和種子都可染病,。葉片染病葉緣處產生綠色油漬斑,,后發(fā)展為紅褐色,周圍有黃色暈圈,,隨著病情發(fā)展,病斑連片,。莖蔓感病后產生凹陷紅褐色長斑,發(fā)病嚴重時病斑繞莖一周,,病斑上部葉片枯凋。豆莢感病后,,產生稍凹陷的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褐色斑。潮濕時,,病部有無色透明的菌膿溢出。
  
  防治方法加強栽培管理,,增加植株通風透光,及時田間積水,,避免大水漫灌。種子消毒可用55℃溫水浸種15分鐘后,,也可用硫酸鏈霉素500倍液浸種12小時。發(fā)病初期選噴14%絡氨銅水劑300倍液,,25%唯它靈可溶性粉劑1500倍液,或78%(科博)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份劑1000倍液等藥劑,每7天1次,,連噴2~3次。
  
  187,、菜豆細菌性暈疫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侵害葉片。發(fā)病初期在上部葉片或新葉上出現(xiàn)不規(guī)則水浸狀斑點.后在病斑周圍出現(xiàn)直徑05~1厘米的暈圈,,斑上常有菌膿溢出.葉脈染病致葉脈壞死,,易穿孔或皺縮畸形。豆莢染病初現(xiàn)水浸狀斑點,,后變褐干縮下陷,,斑面滲出菌膿,,或病斑中央枯死點小,,但周圍暈圈寬,,區(qū)別于細菌性疫病,。
  
  防治方法
  
  參見菜豆細菌性疫病防治方法
  
  十八,、豌豆病害
  
  188,、豌豆霜霉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為害葉片,。發(fā)病初期,,葉面出現(xiàn)褐色病斑,,霉叢孢子層等于葉背或葉面.白色至淡紫色。葉背面孢子層相對較多,。嫩梢受害較多,。葉片背面的淡紫色霉層可布滿整個葉片,直至葉片枯死,。
  
  防治方法選用無病種子,實行2年以上的輪作,。清潔田園,,及時清除病殘體,,深耕土地,,進行配方施肥,合理密植,。藥劑防治:可用35%甲霜靈拌種,。發(fā)病初期開始噴灑72.2%霜霉威水劑600倍液、或,,或72%克抗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0%乙錳可濕性粉劑400倍液,78%科博可濕性粉劑500倍液,,30﹪綠得寶懸乳劑800倍液,、每7~10天1次,防治2~3次,。
  
  189,、豌豆病毒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黃脈和黃色花葉,。
  
  防治方法選用無病種子,,加強田間栽培管理,施足基肥,,增施磷,、鉀肥。適時灌水,,調節(jié)田間小氣候,,增加濕度。避免農事操作接觸傳播,,及時防治蚜蟲,。藥劑防治:播種前對種子進行消毒,可用10%磷酸三鈉浸種20分鐘后撈出,,用清水沖洗干凈晾干后播種,。發(fā)病初期,8%菌克毒克水劑1000倍液,、或用高錳酸鉀l000倍液,、50%凱爾殺毒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或20%病毒A500倍液,每隔5~7天噴1次,,連續(xù)2~3次。
  
  190,、豌豆根腐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受害,,被害部位主要是根和根莖部,。發(fā)病初期病部開始呈水浸狀,,后來變褐色至黑色。莖基部凹陷或縊縮,,變褐色,,后來摘部皮層腐爛多呈糟朽狀。地上部植株矮化,,葉變小,,色變淺,,一些分技呈萎蔫狀,剖開根部和地下莖基部,,維管束變褐色,。
  
  防治方法與蔬菜實行5年以上輪作、或與糧食作物3年以上輪作,,選用抗病品種,,采用高畦栽培,雨后及時排水,,并及時中耕松土,,增強通透性,避免傷根,。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可用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500倍液,,或70%敵克松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的同時還可灌根,,以提高防治效果,。每7~10天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191,、豌豆褐斑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葉片,、莖、和莢都可受害,。葉片被害,,病斑呈圓形.淺褐色至黑褐色,邊緣明顯,。莖被害,,病斑呈橢圓形或紡錘形,稍凹陷,,顏色為淡褐色至黑褐色,。莢被害,病斑呈圓形,,淡褐色至黑褐色.稍下陷,,并穿過莢皮向內擴展到種子上,但種子上的病斑難識別.在潮濕時,,病斑呈污黃色,、灰褐色至黑褐色。
  
  防治方法選用無病種子,。種子消毒,,與非豆科蔬菜輪作2年以上。采用高畦或地膜覆蓋栽培方法,。發(fā)病初期,,及時摘除病葉或拔除病株。徹底清除田間病殘體,。防止大水漫灌,,雨后及時排水。種子播前進行消毒,,先把種子浸入冷水中5小時后,,再用溫水50℃浸種子5分鐘,然后撈出播種,。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可噴30﹪綠得寶懸乳劑800倍液、或65%盛藍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每-7~10天噴1次,,連噴2~3次,。
  
  192、碗豆灰霉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葉片發(fā)病,從葉尖開始向內發(fā)展,,呈“V”形斑,,開始呈水浸狀、淡褐色,,濕度大時,,病斑表面生有灰色霉。莢部發(fā)病,,初呈水浸狀,、淺褐色,、凹陷的病斑,,濕度大時,病斑表面上生有灰色霉層,。
  
  防治方法保護地種植時,,要以提高溫度降低濕度為管理重點,尤其溫度對發(fā)病至關重要,。同時要把濕度降到75%以下,,防止葉面結露。應選晴天早上澆水,,澆前可先噴藥保護,,澆完水后閉棚室,溫度提到35℃左右,,然后放風排濕,。藥劑防治:在保護地發(fā)病初期,可用10%速克靈煙劑,、或15%腐霉利煙劑,,密閉熏煙,隔7天熏1次,,連續(xù)熏3~4次,。也可噴霧防冶,可用50%利霉康可濕性粉劑400倍液,、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l000~1200倍液等藥劑,7~10天噴1次,連噴3~4次,。
  
  193,、豌豆細菌性葉斑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種子,、莖、莢和葉片都可受害,。種子帶菌的幼苗即染病,。植株葉片染病,病部水浸狀,,圓形至多角形紫色斑,、半透明,濕度大時.葉背出現(xiàn)白色至奶油色菌膿,,干燥條件下產生發(fā)亮薄膜,,葉斑干枯,變成紙質狀,。莖部染?。跎稚珬l斑?;üH静?,可從花梗蔓延到花器上.致花萎蔫、幼莢干縮腐敗,。莢染病,,病斑近圓形稍凹陷,初為暗綠色,,后變成黃褐色,,有菌膿。
  
  防治方法種子消毒:先把種子放入冷水中預浸4~5小時,,再移入50℃溫水中浸5分鐘,,最后移入涼水中冷卻,晾干后播種,。采用高畦栽培,,注意通風透光,雨后及時排水,。發(fā)病初期噴灑72%農用硫酸鏈霉素3000倍液,,或27%銅高尚懸浮劑600倍液,30%綠得寶懸浮劑500倍液,,或25%唯它靈可溶性粉劑3000倍液,。7~10天噴1次,,連噴2~3次。
  
  十九,、馬鈴薯病害
  
  194,、馬鈴薯早疫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葉片和塊莖都可染病,。葉片染病,病斑黑褐色,,圓形或近圓形,,具同心綸紋,濕度大時,,病斑上生黑色霉層,,發(fā)病嚴重的葉片干枯脫落,,。塊莖染病,,產生褐色稍凹陷圓形斑,邊緣分明,,皮下呈淺褐色海綿狀干腐,。該病近年上升趨勢,其為害有的不亞于晚疫病,。
  
  防治方法:選用抗病品種,,適當提早收獲,。選擇土壤肥沃,、地勢高、干燥的田塊種植,,增施腐熟有機肥,。發(fā)病前開始噴灑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乙磷鋁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8%波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每7~10天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195,、馬鈴薯晚疫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葉片染病,,先在葉尖或葉緣生水浸狀深綠色斑點,。病斑周圍具淺綠色暈圈,。濕度大時,病斑迅速擴大,,呈褐色,,并產生一圈白霉,尤以葉背最為明顯,。干燥時病斑變褐干枯,,質脆易裂,不見白霉,,且擴展速度減慢,。頸部或葉柄染病,產生褐色條斑,。發(fā)病嚴重的葉片萎垂,,卷縮,終致全株黑腐,,全田一片枯焦,,散發(fā)出腐敗氣味。塊莖染病,,初生褐色大塊病斑,,稍凹陷,病部皮下薯肉易呈褐色,,慢慢向四周擴大或爛掉,。
  
  防治方法:選用抗病品種。嚴格剔除病薯,。選擇土質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塊種植。加強栽培管理,,防止田間積水,,避免過量施用氮肥。在發(fā)病初期開始噴灑20%驅霜微乳劑1000倍液,、72.2%霜霉威水劑800倍液,、或72%克抗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30%綠得寶懸乳劑500倍液,。每7~10天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196,、馬鈴薯干腐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侵染塊莖,。發(fā)病初期僅局部變褐稍凹陷,,擴大后病部出現(xiàn)很多皺褶,,呈同心綸紋狀,其上有時長出灰白色的絨狀顆粒,。剖開病薯可見空心,。空腔內長滿菌絲,,薯肉則變?yōu)樯詈稚蚧液稚?,終致整個塊莖僵縮或干腐狀。
  
  防治方法:使用的種薯要嚴格挑選,,避免種間傳染,。加強田間管理,收獲時避免傷口,,收獲后充分晾干再入窖,,嚴防碰傷。窖*****持通風干燥,,窖溫控制在1℃~4℃,,發(fā)現(xiàn)病、爛薯及時挑除,。
  
  197,、馬鈴薯炭疽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葉片染病后葉色變淡,,頂端葉片稍反卷,后全株萎蔫變褐枯死,。地下根部染病,,從地面至薯塊的皮層組織腐朽,易剝落,,側根局部變褐,,須根壞死,,病株易拔出,。莖部染病:生許多灰色小粒東點,,莖基部空腔內長很多黑色顆粒狀菌核,。
  
  防治方法:及時清除病殘體。農事操作過程中注意避免造成傷口,,雨后及時排除田間積水,,避免高濕條件出現(xiàn)。發(fā)病初期開始噴灑20%諾田微乳劑2000倍液,、或15%勝炭微乳劑2000倍液,、或25%勝唐乳油15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25%咪鮮胺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等藥劑防治,,每7~10天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198,、馬鈴薯瘡痂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發(fā)病初期薯塊表面先發(fā)生褐色小點,,擴大后形成褐色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斑塊,,病斑處產生大量木栓化細胞致使表面粗糙,后期中央稍凹陷或凸起呈瘡痂狀硬塊,。病斑僅限于皮部,,不深入薯內。
  
  防治方法:選擇抗病品種,,如春薯1號,、春薯5號、春薯2號等,。加強田間肥,、水管理。多施腐熟有機肥或綠肥,,可抑制發(fā)病,。與葫蘆科、豆科,、百合科蔬菜進行5年以上輪作,。選擇保水好的菜地種植,結薯期遇干旱及時澆水,。
  
  199,、馬鈴薯環(huán)腐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本病屬細菌性維管束病害,。地上部分染病分枯斑和萎蔫兩種類型??莅咝危憾嘣谥参飶腿~的頂上發(fā)病,,葉尖和葉緣及葉脈呈綠色,葉肉黃綠色或灰綠色,,具明顯斑駁,,且葉尖干枯或向上卷;病情向上擴展,,致全株枯死,。萎蔫型:初期從頂端復葉開始萎蔫,,葉肉稍內卷,似缺水狀,,病情向下擴展,,全株葉片開始褪綠,內卷下垂,,終致植株倒伏枯死,。塊莖發(fā)病:切開薯塊可見皮層內現(xiàn)環(huán)紋或弧環(huán)死部,,故稱環(huán)腐,,經(jīng)儲藏塊莖眼變黑干枯或外表爆裂,播種部出芽,,或出芽后枯死或形成病株,。
  
  防治方法:選育優(yōu)良抗病品種。播前剔除病薯,。把種薯先放進在室內堆放5~6天進行涼種,,不斷剔除爛薯,使田間環(huán)腐病大為減少,。結合中耕培土,,及時拔出病株,攜出田外集中處理,。發(fā)病初期噴灑25%唯它靈可溶性粉劑3000倍液,、或72%農用硫酸鏈霉素3000倍液等藥劑防治,或30%綠得寶懸乳劑500倍液,,7~10天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200,、馬鈴薯軟腐病都有哪些癥狀,?應如何防治。
  
  發(fā)病癥狀:主要危害葉,、莖及塊莖,。葉染病:近地面老葉先發(fā)病,,病部呈不規(guī)則暗褐色病斑,,濕度大時腐爛。頸部染?。憾嗍加趥冢谙蚯o干蔓延,,后莖內髓部組織腐爛,,具惡臭,,病莖上部枝葉萎蔫下垂,葉變黃,。塊莖染?。憾嘤蓚谝穑醭仕?,后薯塊組織崩解,,發(fā)出惡臭。
  
  防治方法:加強田間管理,,注意通風透光和降低田間濕度,。及時拔出病株,并用石灰消毒減少田間侵染源,。避免大水漫灌,。發(fā)病初期噴灑25%唯它靈可溶性粉劑3000倍液、或72%農用硫酸鏈霉素3000倍液等藥劑防治,,或30%綠得寶懸乳劑500倍液,,7~10天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