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 曾國藩用人不崇尚深奧,,而專取平實。他任兩江總督后,,掌握三省( 實際是四省 )的人事大權(quán),,而人事又關(guān)系到江南四省的吏治民生,因此他用較長時間,,通過比較和探索,,找出一條特有的“曾氏”用人法。最初,,他把主持理財?shù)奈穆毠賳T的標(biāo)準(zhǔn)概括為四項,。 咸豐十年的一天,下面報來一份材料,,說湘鄉(xiāng)人文輔卿表現(xiàn)很好,,在籌措資金方面很有創(chuàng)意。曾國藩批示說:用人就是要用沒有官氣而有條理的人,。如果他照這兩句話去做,,將來即使做了封疆大吏也不可更改。如果有像文輔卿這樣的人才,,希望你們多推薦幾個就更好了,。 咸豐十年七月,他給在江西主持理財?shù)睦罨负屠铄聦懶?,談及四項?biāo)準(zhǔn): 國藩于江西紳士熟識無多,,聞見亦不甚廣。即于湖南紳士,,亦不似潤帥( 胡林翼 )之博采廣詢,,左右逢源。仍求閣下就近悉心搜羅,,或函商意誠( 郭昆燾,,當(dāng)時在湖南主持厘金事務(wù) ),于湖南厘卡最得力之員,,借用一二人,,將來即可保作江西之官。如尚未在厘局當(dāng)差者,,亦可仿湖北之例,,楚材晉用,但當(dāng)禮羅江西賢紳,,兼進(jìn)并收,,不宜過示偏重,,使豫章( 江西 )才俊,有向隅之感,。其自湘來者,,先給薪水,優(yōu)加禮貌,,不必遽授以事,。收之欲其廣,用之欲其慎,。大約有操守而無官氣,,多條理而少大言,本此四者以衡人,,則于抽厘之道,,思過半矣。務(wù)求及時羅致,,鄙人亦當(dāng)幫同采訪,。 這里提出的四條還僅限于理財人員,后來將它發(fā)展到適用于文職官員,,并向各處推廣,。他仍然給二李寫信說: 前寄一函,道及求人之法,,須有操守而無官氣,,多條理而少大言。日來以此廣告各處,,求薦才以輔我不逮,尚無應(yīng)者,。兩君物色得人否,?大抵人才約有兩種:一種官氣較多,一種鄉(xiāng)氣較多,,官氣多者好講資格,,好問樣子,辦事無驚世駭俗之象,,語言無此妨彼礙之弊,。其失也,奄奄無氣,,凡遇一事,,但憑書辦、家人之口說出,,憑文書寫出,,不能身到,、心到、口到,、眼到,,尤不能苦下身段去事上體察一番。鄉(xiāng)氣多者好逞才能,,好出新樣,,行事則知己不知人,語言則顧前不顧后,,其失也一事未成,,物議先騰。兩者之失,,厥咎維均,。人非大賢,亦斷難出此兩失之外,。吾欲以“勞苦忍辱”四字教人,,故且戒官氣而姑用鄉(xiāng)氣之人,必取遇事體察,、身到,、心到、口到,、眼到者,。趙廣漢好用新進(jìn)少年,劉晏好用士人理財,,竊愿師之,。請兩君仿此格式,各薦兩三人,。 這里提到的“趙廣漢好用新進(jìn)少年,,劉晏好用士人理財”,前者取其沒有圓滑習(xí)氣,,敢作敢為,,沒有框框,勇于探索,,銳意進(jìn)?。缓笳呷∈咳说淖宰鹦膹?qiáng),,不至于做出出格之事,,尤其是廉潔,對每天與錢財打交道的人,,更為重要,。后來,,他還特別提出: 道府大員少用為好,如厘卡用秀才,,營務(wù)用末弁,,也有好處,蓋職卑則感激易生,,新近則習(xí)氣尚淺,,故號令易行,江西厘卡多用官員,,少用寒士,,遠(yuǎn)不如兩湖之旺,就是明證,。
以下解釋這四句話的意思,。
第一是有操守。過去有一句話說:“文官不要錢,,武官不怕死,,天下得太平?!边€有一句話:“國亂思良將,,家貧思賢妻?!边@兩句話所講的道理都是一樣的,,即能力的重要。操守是一個人為人,,特別是做官員,,做領(lǐng)導(dǎo)的一條底線,是一條永遠(yuǎn)不可逾越的紅線,。中國從很早的時候,,至少從三國時期,就形成了約束官員的三條標(biāo)準(zhǔn),,也就是“清”、“慎”,、“勤”這三個字,。所以,曾國藩把文官的第一條標(biāo)準(zhǔn)定位為“有操守”,。 操守含有兩個意思,,第一個含義是“要清廉”,為官不清廉,,老百姓怎么能服氣,?第二個含義是有節(jié)操,,有節(jié)氣,有一種臨事不懼,、臨難不茍的胸懷和修養(yǎng),。他說,下屬獲得上司偶然青睞,,但操守有問題,,還是不能持久,手下的人也不會真心佩服你,。即使你的權(quán)勢可以壓他一級,,但他心中不會服你,所以曾國藩特別強(qiáng)調(diào),,做領(lǐng)導(dǎo)要有操守,。 第二是沒有官氣。曾國藩提出:一個人無論發(fā)展到什么程度,,如果官氣很重,,這個人的發(fā)展就已經(jīng)受到局限,不會再有大的發(fā)展了,。所有的講話都是由秘書寫出,,講官話,說官氣,,這種人一個都不能用,。“官氣”也就是今天所講的“打官腔,、說官話”,,做事情總是瞻首顧尾,首先考慮自己的烏紗帽,。他說,,官氣就是“圓滑取巧、心竅太多,、敷衍塞責(zé),、不能負(fù)巨艱、擔(dān)大難”,。艱難的事情來了,,經(jīng)受考驗的時候到了,但是你經(jīng)受不住這樣的考驗,,這樣的人怎么能夠擔(dān)當(dāng)大任呢,? 湘軍招募的原則也非常奇特,城里的市井油滑之人一個也不招,招募的都是山里的農(nóng)夫,。原來的綠營兵,、八旗兵他也不招,他擔(dān)心綠營習(xí)氣或八旗習(xí)氣侵染到整個隊伍,,怕一條魚腥了一鍋湯,,怕湘軍得傳染病。面試時,,一看招來的人是農(nóng)夫,,不善語言,很木訥,,甚至還有些呆,,曾國藩就會表示滿意。而油腔滑調(diào),、多言善變的人,,曾國藩通常是不要的。他不要官氣,,常說寧肯鄉(xiāng)氣重一點,,不要官氣重一點。鄉(xiāng)氣重一點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呢,?有一種骨氣,,說話雖然不能自圓其說,顧頭不顧尾,,但是很有干勁,,這種人他愿意用。 沒有官氣,,用曾國藩自己的話說,,就是用人以質(zhì)樸為尚,不應(yīng)專取才華,。雖說用人只是用他的才能而已,,其他根源的東西無須深究,但也必須足以駕馭,,這樣才能為我所用,,而不致受牽累。人的才品,,雖然多有不同,,然而只有質(zhì)樸才能長久。探究起來,,以質(zhì)樸為主而用人的過失不過十之二三,單以才華而用人的過失則常十之八九。
咸豐九年六月,,曾國藩給郭嵩燾講了這樣一則笑話:
說是過去有一個大盜專以盜富家人的棺木為業(yè),,有一天他找來工具,好不容易挖開了棺木,。這時,,從棺槨中忽然有個人坐了起來,對盜賊說:“我是伯夷呀,,你有什么事要討教嗎,?”盜賊嚇得要死,立即跑得遠(yuǎn)遠(yuǎn)的,。過了幾天,,他又換一個山丘開挖,剛打開墓門時,,看見以前從棺木中坐起的那個人尾隨而至,,對盜墓人說:“這是我的弟弟叔齊的冢墓啊,!”盜賊也立即跑了,。曾國藩隨后發(fā)揮說:“我們現(xiàn)在將巨餉、香餌放到深冷的水中,,正好比向伯夷,、叔齊的墳冢索要珠寶、玉匣一樣??!”曾國藩說:“這則笑話可以有多種理解。一種理解是,,伯夷,、叔齊本來是清正之人,盜墓賊找錯了人,;另一種解釋是盜墓賊只認(rèn)金銀財寶,,對伯夷這樣的人才望而生畏。它告訴我們,,必須推誠揚(yáng)善,,不能口里到處喊缺人才,見到真正的人才反倒視而不見,?!?/P> 第三是多條理。曾國藩“相人口訣”當(dāng)中就有“若要看條理,,全在語言中”,。他打了一個比喻說,,庖丁解牛在外行人看來,這樣復(fù)雜的一頭牛,,庖丁很快就能解得很清楚,、很伶俐、很利索,,因為庖丁找到了訣竅,。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是這樣,每天用得著的不能太繁多,,兩句話就夠了,。一本書也好,古人流轉(zhuǎn)下來的典籍也好,,概括起來,,可能就是幾句話,你千萬不要把它變復(fù)雜,??傊押芏鄰?fù)雜的事情變?yōu)楹唵?,就是曾國藩所說的“有條理”,。 “多條理”,不但是工作方法,,而且也是一種能力,。 咸豐九年十月,他對李榕說: 凡與諸將語,,理不宜深,,令不宜煩,愈易愈簡愈妙也,。不特與諸將語為然,,即吾輩治心、修身,,理亦不可太多,,知亦不可太雜,切身日日用得著的不過一兩句,,所謂守約也,。 這里的“守約”,就是有條理,。曾國藩于咸豐十年四月二十日署理兩江總督,,這也是他第一次做封疆大吏,兼有兵權(quán)和財權(quán),、人事權(quán),。當(dāng)月二十八日午刻,,曾國藩從官文的咨文中,得悉他以兵部尚書銜署理兩江總督,,本營員弁紛紛前來道喜,。午飯后,他當(dāng)即與李元度等人討論“時事應(yīng)如何下手”,。隨后多日,他不厭其煩地與幕僚等討論,,又與胡林翼等通信,,商酌大局。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思考,、調(diào)研,,特別是在聽取各方面的建議后,曾國藩總結(jié)出當(dāng)前應(yīng)著力做的十個方面的事情,。他在七月二十九日的日記中,,形成了做封疆大吏的主要點,把“治事”分為四類:兵事,、餉事,、吏事、文事,,而把“治之之道”歸結(jié)為三端:剖析,、簡要、綜核,。他具體解釋道: 剖析者,,如治骨角者之切,如治玉石者之琢,。每一事來,,先須剖成兩片,由兩片而剖成四片,,由四片而剖成八片,,愈剖愈懸絕,愈剖愈細(xì)密,,如紀(jì)昌之視虱如輪,,如庖丁之批隙導(dǎo)款,總不使有一處之顢頇,,一絲之含混,。簡要者,事雖千端萬緒,,而其要處不過一二語可了,。如人身雖大,,而脈絡(luò)針穴不過數(shù)處,萬卷雖多,,而提要鉤元不過數(shù)句,。凡御眾之道,教下之法,,易則易知,,簡則易從,稍繁難則人不信不從矣,。綜核者,,如為學(xué)之道,既日知所亡,,又須月無忘其所能,。每月所治之事,至一月兩月,,又當(dāng)綜核一次,。軍事、吏事,,則月有課,,歲有考;餉事,,則平日有流水之?dāng)?shù),,數(shù)月有總匯之賬??傄院髣儆谇罢邽檫M(jìn)境,。此二者,日日究心,,早作夜思,,其于為督撫之道,思過半矣,。 他將“剖析”列為第一方法或工作步驟,。實際是指如何下手,如何抓住主要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癥結(jié)所在,,他提出“庖丁解牛”這一日常生活中的成語典故等方法,。概括說來,,是說條分縷析,要把各種事務(wù)集中起來,,分清主次,、輕重,、難易、緩急,。
曾國藩說:大凡辦一件事情,,其中常常有互相曲折交匯之處,如果一個地方不通,,那么處處都會受到牽制,。
這段記載非常珍貴,也是曾國藩的工作方法和提高效率的最佳指導(dǎo)思路,。而要點仍是有條理,。 第四是少大言。大言就是放空話,、說大話。他說這是文人習(xí)氣,,或者是書生本色,。書讀得多了,胸中自有些墨水的人,,往往認(rèn)為天下事情容易,,所以經(jīng)常放言高論,不著邊際,,說話沒譜,。他說,這種人絕對不能用,,少大言,,就是要講實話,講真話,。 咸豐十一年,,曾國藩為教育手下人,寫了著名的“教令”,,要求必須遵守,,后來命名為“勸誡淺語”。在勸誡本省鄉(xiāng)紳,、外省客游之類四條中,,第三條為“禁大言以務(wù)實”,內(nèi)容是: 以諸葛亮之智勇,,不能克魏之一城,;以范仲淹、韓琦之經(jīng)綸,,不能制服一隅之西夏,。因此知兵事之成敗利鈍,,皆天也,非人之所能為也,。近年書生侈口談兵,,動輒曰克城若干、拓地若干,,此大言也,。孔子曰:“攻其惡,,無攻人之惡,。”近年書生,,多好攻人之短,,輕詆古賢,苛責(zé)時彥,,此亦大言也,。好談兵事者,其閱歷必淺,;好攻人之短者,,其自修必疏。今與諸君子約:為務(wù)實之學(xué),,請自禁大言始,;欲禁大言,請自不輕論兵始,、自不道人短始,。 他在回復(fù)方子白的信中說:“古代以詢事、考言二者并重,。詢事就是考察人才對事情的看法和解決方案,。考言就是考察人才的語言能力,、邏輯性,,有無條理。凡人才高下,,視其志趣,,卑者安流俗庸陋之規(guī),而日趨污下,;高者慕往哲盛隆之軌,,而日就高明。賢否智愚,所由區(qū)矣,?!倍鴮ζ沸械目疾旄鼮橹匾?/P> 大抵觀人之道,,樸實廉介為質(zhì),,有其質(zhì)而傅以他長,斯為可貴,,無其質(zhì)則長處亦不足恃,。 曾國藩還把人才概括為高明,、卑瑣兩大類,而對待這兩類人,,辦法也不同,。他說: ( 大抵人才約有兩種 ):高明者好顧體面,恥居人后,。獎之以忠,,則勉而為忠,許之以廉,,則勉而為廉,。若是者,當(dāng)以吾前信之法行之,,即薪水稍優(yōu),夸許稍過,,冀有一二人才出乎其間,,不妨累示假借。卑瑣者,,本無遠(yuǎn)志,,但計錙銖。馭之以嚴(yán)則生憚,,防之稍寬則日肆,。若是者,當(dāng)以兩君此信之法行之,,俾得循循于規(guī)矩之中,。以官階論,州縣以上類多自愛,,佐雜以下類多算細(xì),。以厘務(wù)論,大卡,、總局必求自愛之士,,宜用鄙信之說。小卡,、分員不乏算細(xì)人員,,宜用來信之說,。邵位西之意,亦與兩君相同,。而鄙說要不可盡廢,,祈參用之。 高明的人進(jìn)取心強(qiáng),,不想被別人超過,。所以,對這種人,,曾國藩提出要正面引導(dǎo),,積極引之向上??梢詺w納為積極的用人方法,,有三條:第一,薪水要高出一般人員,,大體在一倍以上,;第二,對他的提拔和夸獎,,要比平常人多一些,;第三,對他應(yīng)該多放一些權(quán)力,,不能按照一般人那樣來做,。 對待卑瑣的人,就不一樣了,。在曾國藩看來,,卑瑣的人沒有遠(yuǎn)大的志向,看到的只是目前,,錙銖必較,,一分一毫也不能少他的。對這種人要求嚴(yán)一點兒的時候,,就會忌憚,;防范稍微寬一點兒的時候,這些人會一天比一天放肆,,最后做出出格的事情,。對這種人應(yīng)該怎么辦呢?曾國藩說,,要讓他循規(guī)蹈矩,,每天用規(guī)矩和準(zhǔn)繩來約束他們,給他們畫杠杠,畫條條,,畫框框,,不能逾越。 曾國藩說,,按照官階來論,,州縣以上的人大多自愛,屬于高明之士,?!白綦s”這些人都屬于“算細(xì)”,就是每天精打細(xì)算,,惦記自己既得的利益會不會受到損害,,是卑瑣者。
李瀚章是李鴻章的哥哥,,當(dāng)時在曾國藩那里是主管理財?shù)呢攧?wù)大臣,。曾國藩曾經(jīng)給李鴻章寫過一封信,他說,,以厘金來論,,大卡、總局就應(yīng)該求自愛之士,,這些廉潔的人要求自己就很廉潔,,應(yīng)該用他們的辦法;而對小卡,、分員等下面派出的一些文員,,應(yīng)該對他們“算細(xì)”,就是用規(guī)矩準(zhǔn)繩,,讓他不越雷池一步。曾國藩再三強(qiáng)調(diào),,他愿意效仿趙廣漢和劉晏理財,。趙廣漢用“新進(jìn)少年”,這些人平時有自己的抱負(fù),,但沒有自己的舞臺,。曾國藩給他們搭一個舞臺,讓這些人實現(xiàn)自己的抱負(fù),,施展自己的本領(lǐng),,使他們各顯神通。曾國藩說:“我愿意效仿他們兩個人,,趙廣漢用的新進(jìn)少年,,沒有官氣,沒有圓滑之氣,敢作敢為,,沒有框框,,所以當(dāng)時開創(chuàng)的局面生機(jī)勃勃。劉晏多用士人理財,,士人必定有自己的自尊,,有一個良知,有一條自己的紅線不可逾越,,所以士人不會做特別出格,、貪婪的事情?!?
江西,、湖南和湖北三個地方,同樣的人力和物力,,兩湖籌集來的錢要比江西多得多,。曾國藩給李瀚章寫信,讓他反思一下,,說:“你在江西主持財政的時候,,為什么籌到的錢就沒有兩湖旺?道理在哪里呢,?我想,,可能最重要的還是在于兩湖這個地方用的是新進(jìn)少年或士人來理財。但是,,你在江西用的人都是什么樣的人,?用的都是道府以上的官員,這些官員官氣太重,,而且還有一些自己的小算盤,。以后,你應(yīng)該向這個方面來學(xué)習(xí),?!?/P> 武職官員的標(biāo)準(zhǔn)也有四項。 第一要“才堪治民”,。就是你的才能能夠服眾,,能夠讓下面的人由衷地欽佩你,這與文職官員不一樣,。武職官員必須到第一線去,,必須拿出實實在在的成績來,把山頭打下來,,這就必須得服眾,。 第二是不怕死,。 第三是不急名利。 第四是耐受辛苦,。 之所以如此排列,,曾國藩回答說,一個人要治理他的轄地,,首先要才堪治民,,就是能不能讓下屬、讓所有這個團(tuán)隊心服口服,,非常欽佩你,。才堪治民主要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不外乎公,、明,、勤三字,不公不明則人肯定不服氣,,不勤則業(yè)務(wù)必然荒疏,,故第一要務(wù)在此。敢打敢拼就是身先士卒,,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這樣下屬才能追隨你,,因此作為第二個條件,。為名利而出的人提拔稍遲則生怨,稍不如意再怨,,與同輩爭薪水,,與員工爭毫厘,因此列為第三個條件,。身體弱過勞則病,,精神乏短的人久用則散,因此作為第四個條件,。他還提醒說: 下級弁勇對于本營將領(lǐng),,其他事尚不深求,惟銀錢是否干凈( 清廉 ),,保舉是否公道,,則眾目眈眈,,以此相伺,,眾口嘖嘖,以此相譏,。惟自處于廉,,公私出入款項,,使闔營共見共聞,清潔之行,,已早服弁勇之心,,而小款小賞,又常常從寬,,使在下者恒得沾潤膏澤,,則惠足使人矣。明之一字,,第一在臨陣之際,,看明某弁系沖鋒陷陣,某弁系隨后助勢,,某弁回力合堵,,某弁見危先避,一一看明,,而又證之以平日辦事之勤惰虛實,,逐細(xì)考核,久之,,雖一勇一夫之長短賢否,,皆有以識其大略,則漸幾于明矣,。 大抵揀選將材,,必求智略深遠(yuǎn)之人,決不能選用沒有生氣的人,。他力求從書生中選拔人才,,強(qiáng)調(diào)“秀才帶兵”,希望借助于他們的知書明理,,練習(xí)韜略,。 以上四條只是一般標(biāo)準(zhǔn),文官也好,,武官也好,,這四條標(biāo)準(zhǔn)只是一般性用人標(biāo)準(zhǔn),而重要的,、關(guān)鍵的崗位,,僅有這四條標(biāo)準(zhǔn)是不夠的。為此他提出一個最高的衡量人才的標(biāo)準(zhǔn),,用他的話叫“上上之選”,。那么,這個最高標(biāo)準(zhǔn)是什么,?曾國藩用了四個字——“忠義血性”,?!爸摇迸c“義”在先秦之前是兩個獨(dú)立的概念。在儒家的概念里,,“忠”指的是盡心為人辦事,,不分對上與對下。如孔子說:“為人謀而不忠乎,?”( 《 論語·學(xué)而 》 ),,“教人以善謂之忠”( 《 孟子·滕文公 》 );而“義”指的是辦事準(zhǔn)確,,幾乎包括處理一切人際關(guān)系,,如“不義而富貴,與我如浮云”( 《 論語·述而 》 ),,“子謂子產(chǎn),,有君子之道四焉……其使民也義”( 《 孟子·梁惠王 》 )。
后來“忠”的含義表達(dá)的是為人不貳,,為人忠誠,,更多的是對國家而言,要公忠體國,,盡心王事,。“義”也演變成行俠仗義,,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的義行。血性,,是忠義赤誠的性格,。一般而言,有血性的人疾惡如仇,,敢說敢做,,敢作敢為,不向邪惡勢力低頭,。尤其是當(dāng)別人有危難時能夠挺身而出,,而絲毫不顧及個人得失。曾國藩提出,,忠義血性才是上上之選,,是最好的人才。這就是說,,人要有激情,,有持久的激情,不能五分鐘熱血,,虎頭蛇尾,,更重要的是敢于擔(dān)當(dāng),有承擔(dān),。他說:古往今來的英雄,,并非一開始就一定要成為一個大英雄,而是有所激,、有所逼而成就的,。這就是說,“忠”是對一個組織而言的,;“義”是對個人而言的,;“血性”是有激情,有擔(dān)當(dāng),,敢作敢為,。曾國藩挑選的接班人也好,重點提拔的人也罷,,都是從“忠義血性”這個視角當(dāng)中選擇的,。 曾國藩說,表面上看來,,如果一個人具備了四條標(biāo)準(zhǔn),,但不具備忠義血性,則不是最好的人才,。最好的人才必須具備忠義血性這個上上之選的最高標(biāo)準(zhǔn),。如果一個人具備了忠義血性,即使前面的四條只具備三條,、兩條或一條,,但也能夠逐漸地將四條都具備了。相反,,一個不具備忠義血性的人才,,即使具備前面的四條,但最后臨大難,,在重大,、關(guān)鍵的時候,還是不可靠,。所以曾國藩說,,忠義血性是上上之選。 他說,,湘軍之好處,,全在無官氣而有血性。若官氣增一分,,血性必減一分,。若打仗能出則向前,,入則殿后,此一端已有可為統(tǒng)領(lǐng)之質(zhì),。又有血性而不忘本,,有誠意而不擾民,若加意培養(yǎng)磨煉,,將來或可成大器也,。 而忠義血性大多具有樸實廉介的特點。因此曾國藩又延伸了他的用人思想,,指出:大概觀察人的辦法,,以樸實廉介為本質(zhì),有這樣的品質(zhì)再加上特殊才能,,這樣的人是最可貴的,。如果沒有品質(zhì),就是有長處也是靠不住的,?!案适芎停资懿伞?,古人所說的人無本不立,,其意義就在于此。 方宗誠觀察到,,曾國藩“平日取人,,皆誠樸厚重一流,而不喜才華浮薄者,。若德行文學(xué)之儒,,則奉為上賓,出入談?wù)摱豢蠠┮岳羰隆薄?/P> 胡林翼也說: 成就大業(yè)總以得人為主,。子游為宰,,首在得人。茍得其人,,鳴琴可理,;即長孺臥治,亦可理,。不得其人,,雖日夜操勞,而無濟(jì)于治,。求才之法,,謀野則獲,謀邑則否。野多樸而邑多巧,,野尚質(zhì)而邑尚文也,。又說:天下強(qiáng)兵在將。上將之道,,嚴(yán)明果斷,,以浩氣舉事,一片純誠,;其次則剛而無虛,樸而不欺,,好勇而能知大義,。要未可誤于矜驕虛浮之輩,使得以巧飾取容,。真意不存,,則成敗利鈍之間,顧忌太多,,而趨避愈熟,,必致敗乃公事。 前面提及,,文官和武官各有四條標(biāo)準(zhǔn),,而忠義血性是上上之選。曾國藩還提出一個具體入手之處——檢驗人才能不能勝任,,將來有沒有發(fā)展前途的“五到”,,這也是他經(jīng)常掛在口頭上的一句話。他說,,辦事情,,人才要以“五到”為要。這“五到”分別是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和口到,。 關(guān)于“身到”,,曾國藩說,文官有身到的要求,,武官也有身到的要求,,就是要下基層。一個領(lǐng)導(dǎo)沒有下過基層,,就不是一個好領(lǐng)導(dǎo),。文官就要“親驗命案”,還要“親巡鄉(xiāng)里”,這個地方的每一個州縣,、每一個鄉(xiāng),,你都要看一看。如果是武官,、將帥,,就應(yīng)該“親巡營壘”,探清敵方,,包括太平天國那邊的營壘是什么樣子,,這就是到第一線,下基層,。 “心到”就是苦心剖析大條理,、小條理、始條理和終條理,。我們前面講,,曾國藩用人強(qiáng)調(diào)有條理,他說:“理其緒而分之,,又比其類而合之,。” “眼到”主要有二:認(rèn)真看公牘,,著意看人,,留心看人,看他是哪方面的人才,。公牘,,包括國家所有的大政方針都是通過官方文件下發(fā)的,公牘里面體現(xiàn)出一些政策上潛在的重大趨向,。 “手到”就是每天去做,,于人之長短,事之關(guān)鍵,,隨筆記錄,,以備遺忘。俗話說,,好記憶不如爛筆頭,。曾國藩一生留下許多日記,他隨手記的文字非常多,。 關(guān)于“口到”,,曾國藩說,不能只憑上司的一紙公文就完事,,還要苦口叮嚀,。千叮嚀,萬囑咐,讓下屬真正體會你的思路和想法,。 曾國藩說,,做到了“五到”,再加上前面文官和武官的四個方面,,再有忠義血性,,就是非常好的一個人才。
在曾國藩的湘軍高層里,,李鴻章敢于堅持自己的意見,。咸豐十年九月,曾國藩派李元度駐防徽州,,打了敗仗,。李元度這個人戴著高度的近視鏡,很有才能,,長于出謀劃策,,本是坐辦公室的人,。曾國藩想提拔他,,讓他駐防徽州。安徽就是由徽州和安慶的合稱而來,。曾國藩告訴他,,你一定要改掉文人習(xí)氣,尤其要戒浪戰(zhàn),,一定堅壁自守,。李元度防守徽州的時候,太平軍李侍賢部天天罵他,,說他是縮頭烏龜,。后來李元度違抗曾國藩堅壁自守的命令,出城一戰(zhàn),,幾千人的人馬,,幾乎全都被吃掉。曾國藩很氣憤,,要給清廷上奏折,,彈劾李元度,有革職,、永不敘用之類內(nèi)容,。
按照工作分工,李鴻章負(fù)責(zé)起草這個奏折,,但李鴻章說:“一定要參劾的話,,門生不敢擬稿。”李鴻章心里在想,,曾國藩這次識人不明,,李元度出謀劃策是其所長,臨守戰(zhàn)場是其所短,。曾國藩說:“你不寫,,我自己來寫?!崩铠櫿孪胍匀チ粝酄?,因此說:“那樣的話,門生也將告辭,,不能留在您的身邊服侍了,。”曾國藩答以“聽君自便,!”李鴻章一氣之下走出了曾國藩的幕府,。李鴻章打算回南昌,中途到了湖北,。胡林翼是湘軍高層中最有貢獻(xiàn)的,,他是湖南益陽人,半路上把李鴻章攔到湖北巡撫衙門,,勸李說:“你環(huán)顧天下,,能夠因依誰而起,我相信你最終能夠發(fā)跡起來,,但舍掉曾老夫子,,似乎不好?!崩铠櫿禄卮鹫f:“沒有想到你老英雄也是這樣看人,。我原來把你當(dāng)成豪杰之士,現(xiàn)在看來,,我的眼光有問題,。”胡林翼一再挽留的同時,,立刻給曾國藩寫信,,說:“從面相上看,李是富貴之相,,李某終將會發(fā)達(dá),,不若我們引之前進(jìn),足以張吾軍,?!弊屧鴩欢ò牙钫埢貋?,曾國藩也意識到這樣不好,立即寫信把李鴻章請回來,。在李鴻章的書信中,,保留了多份他勸阻曾國藩不要彈劾李元度的信函。 李鴻章的作用確實很大,。舉一個例證,,這也是曾國藩一生當(dāng)中遇到的三大難題之一。1860年9月,,英法聯(lián)軍攻占天津,,直逼北京。咸豐皇帝在逃往熱河之前,,下令天下帶兵之人,,帶兵保衛(wèi)京師。如果皇帝被外國人抓住了,,那真是奇恥大辱,。因此所有臣子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道理,應(yīng)該立即帶兵前去,。曾國藩接到這個命令后,,感到十分為難。為什么,?因為他制定的戰(zhàn)略是在這個時候要把安慶拿下來,。長江自源頭至湖北省宜昌為上游,,水急灘多,;宜昌至江西省湖口為中游,曲流發(fā)達(dá),,多湖泊( 鄱陽湖最大,,洞庭湖次之 );湖口以下為下游,。長江中游,,從武漢而下緊接著就是九江、安慶,,下面是蕪湖,,最后是南京。如果把安慶打下來,,太平天國就沒有天險可以憑借,,被攻滅是指日可待的事。而湘軍進(jìn)圍安慶已有一年有余,,現(xiàn)在如果撤兵,,勢必前功盡棄,。 為此,曾國藩感到非??鄲?,他請所有的幕僚出主意,召開討論會,。李鴻章只說了一句話,,八個字,“按兵請旨,,且無稍動”,。他說:“外國人已經(jīng)到了家門口,所謂入衛(wèi)只是一句空話,,三國連衡,,將來不外乎是這樣一種結(jié)局,就是割地賠款?,F(xiàn)在勞師遠(yuǎn)道而來,,安慶距離京城遙遙幾千里路程,每天急行軍即使走百里路,,還有糧草輜重,,至少也要一個月,等你到京城的時候,,城下之盟早簽訂了,。”但是這個話又說不出口,,曾國藩不是以忠誠為天下的表率嗎,?這樣做就是不忠誠、不忠心,。所以李鴻章用“按兵請旨”這四個字,,實際是拖延。曾國藩隨即向皇帝上了一個折子,,請求皇帝在曾國藩和胡林翼當(dāng)中,,派一個人帶軍北上。那個時代沒有像今天這樣的信息傳遞手段,,軍報傳遞,,六百里加急,往返也要十幾天,。等咸豐皇帝接到這個奏折的時候,,他已經(jīng)逃到了熱河,讓所有帶兵的人都回去,。李鴻章幫助曾國藩渡過了非常重要的一個難關(guān),。 曾國藩本人不是足智多謀的人,,但是精于算計,尤其善于吸收眾人的智慧,。曾國藩于咸豐十年五月初十的日記寫道: 與希庵( 李續(xù)宜 )熟論安慶,、桐城兩軍應(yīng)否撤圍,約沉吟二時之久,,不決,。中飯后得少荃( 李鴻章 )數(shù)言而決。因?qū)懶排c胡中丞( 林翼 ),,定為安慶,、桐城二軍皆不撤動。 當(dāng)時尚未接到進(jìn)京之旨,,至九月六日,,上奏請派他或胡林翼帶兵入衛(wèi)。以后多日記載皇帝逃往承德,、英法聯(lián)軍進(jìn)京,、和議已成等事,非常詳細(xì),。直到十月初四,,他接到不必帶兵北上的廷寄,懸著的心才放下,。日記寫道: 旬日寸心擾擾無定,,因恐須帶兵北上入衛(wèi),又須進(jìn)規(guī)皖吳,,兵力難分也,。今接奉此旨,可專心辦南服之事矣,。 隨即,,他又將無須北上的諭旨遍告各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