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單身男女戀愛“斷層”現(xiàn)象的背后
作者 侯金亮 時代斗轉星移,,婚姻不再是必修課,,只不過是多項選擇中的一個普通選項。人們對婚姻的急迫性日漸式微,,就連婚姻的前奏——戀愛,,似乎也不是那么美麗迷人,更像是生活的維生素,,需要的時候可以調劑一下,,但長期不吃,照樣生活,。 可對于日本來講,,這并不是個令人慶幸的事情。根據(jù)日本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所的單身人士調查最新結果顯示,,在18至34歲的未婚人士中,,61.4%的男性無異性交往對象,女性比例為49.5%,,均創(chuàng)歷史新高,。顯然,日本已經跌入了“未婚化”社會,,單身男女的猛增以及晚婚的普及,,必然加重“少子化”這個社會頑疾,由此帶來的勞動力短缺,,傷及日本經濟的復蘇,,前景并不樂觀,。 不結婚,也不戀愛,,日本青年男女的婚姻態(tài)度與家庭觀念發(fā)生著深刻的變化,。最令日本社會隱憂的是,日本的新一代對戀愛的興趣呈遞減趨勢,。調查發(fā)現(xiàn),,日本90后男女多達77%仍沒交往對象,即便只有少于1/4人正在戀愛,,相比15年前進行的首次同類型調查,,沒戀愛的百分比飆升了27%;當中沒戀愛的少男多達84%,,沒拖拍少女則為70% ,,兩者的數(shù)字都是歷年新高,顯示他們似乎并不熱衷戀愛,。戀愛結婚的延續(xù)性遭遇挑戰(zhàn),,日本社會面臨青年男女戀愛“斷層”的挑戰(zhàn)。 根據(jù)政府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盡管日本提供婚介服務的公司多達約3,800家,,在34歲以下女性中,未婚女性占比將近三分之二,。日本社會也試圖“拯救”單身男女,,搞各種派對增加青年男友的相識機率,甚至成立相關學校,,開設多種多樣的課程,,在言行舉止等各個方面教育學生如何展現(xiàn)優(yōu)雅風度,以贏得中意的異性及其父母的心,。有日本酒店,,別出心裁發(fā)揚日本的傳統(tǒng)文化,推出“約會浴”,,希冀通過男女共浴來搭橋牽線,。但這些努力的作用卻極其有限。 總體而言,,日本單身青年婚戀“斷層”現(xiàn)象分為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 客觀因素方面,。日本青年囿于整體經濟形勢的不佳,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能夠提供“鐵飯碗”的企業(yè)越來愈少,,工作變的不穩(wěn)定,收入相對減少,結婚受到現(xiàn)實的阻隔,,畢竟“裸婚”的理想主義并未完全變成信仰,。東京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日本女性最想嫁的企業(yè)戰(zhàn)士,,第一位是松下電器,,第二位是任天堂,第三位是夏普,。其理由是“企業(yè)比較穩(wěn)定”,、“未來充滿希望”、“收入比較好”,。 主觀因素方面,。隨著女性經濟地位的提高及社會對婚姻態(tài)度的改變,眼下日本20多歲,、30多歲的單身人士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很多人是主動選擇單身,眼下很多日本人要不不愿結婚,,要不很難找到結婚對象,。日本青年一代的婚戀觀驚異于父輩,,頗為注重自己的個體感受,,諸如“食草男”這樣的詞匯就是誕生于日本。在流行的描述中,,貌似“食草男”的人樣子年輕而溫和,,貧貴不分,IT精英到基層小白領都可入圍,。最大識別標志是他們對性愛和異性的態(tài)度:不會積極去追求戀愛或性愛,,反而喜歡保持不溫不火的步調和女孩子在一起。 可見,,日本青年戀愛“斷層”導致的“未婚化”社會,,已然成為社會問題,給日本經濟社會的發(fā)展的持續(xù)性造成壓力,,而政府對此卻難以有所作為,。 |
|
來自: yiyidaodao >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