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篇博文談了對導致失眠的原因相同而體質(zhì)不同的失眠患者的治療,此篇結(jié)合我平時的治驗和感悟再充實一下,。 前幾年在和一位工程師閑談時,,該工程師說,你學中醫(yī),,何不專門研究一下失眠,,整出幾個特效方子和特效產(chǎn)品?從他的談話不難看出腦力勞動者遭遇失眠的苦楚,,也可看出中醫(yī)業(yè)外人士對中醫(yī)認識的欠缺,。其實,導致失眠的原因眾多,,且有時失眠只是一個次要癥狀,。因此,光臨我的博客的朋友在治失眠時不要囿于我的治療思路和方子,。 1,、腎結(jié)石、腎積水,、腎炎兼失眠可用豬苓湯(豬苓9g,、茯苓9g、澤瀉12g,、阿膠9g,、滑石18g)化裁。傷寒論第296條說:“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這里有“心煩”,,自然難眠,,又有“但欲寐”,這里的“欲寐”,,是指似睡非睡,,想睡又睡不踏實的狀態(tài),。從這一條可以看出,,腎系疾病往往伴隨失眠。這就要求我們在治失眠時,,要問患者是否口渴,、是否拉肚子,還要看患者的脈是否沉,。如果三者悉俱,,就要考慮為少陰病。腎系疾病不顯而先有失眠現(xiàn)象的,,臨床屢見不鮮,。 2、勞累后反而失眠用歸脾湯(黨參12g,、白術(shù)9g,、茯苓9g、黃芪12g,、龍眼肉9g,、酸棗仁炒9g、木香4.5g,、炙甘草6g,、當歸9g、遠志6g. 3,、咳吐熱痰兼失眠用溫膽湯(半夏,、橘紅、茯苓,、炙甘草,、竹茹、枳實,、生姜,、大棗)去生姜、大棗,,加菖蒲,、酸棗仁。舌尖紅加黃連,。 4,、舌尖紅,、尺脈細弱用黃連阿膠湯(黃連、黃芩,、白芍,、雞子黃、阿膠),。 5,、熱病愈后不眠用酸棗仁湯(酸棗仁、茯苓,、知母,、川芎、甘草) 6,、失眠兼便秘用酸棗仁湯合調(diào)胃承氣湯(大黃,、甘草、芒硝) 7,、貧血,,血不養(yǎng)心:酸棗仁、當歸,、山藥,、桂元肉、五味子,。有熱加梔子,。 8、心下停有痰飲,,致驚悸不眠用安魂湯[龍眼肉18g,、酸棗仁(炒搗)12g、生龍骨(搗末)15g,、生牡蠣(搗末)15g,、清半夏12g、茯苓12g,、生赭石(軋細)12克],。 內(nèi)經(jīng)說胃不和則臥不安,可辨證調(diào)理腸胃(如大半夏湯),。 成藥如天王補心丹,、柏子養(yǎng)心丸、加味逍遙丸,、歸脾丸可對證選用,。 治驗一則:數(shù)年前夏天,我有一親戚,,居海南,,電話告我失眠三,、四天,初辨證為心腎不交(時間長了,,詳細癥狀已不記得),,予黃連阿膠湯,不應(yīng),。后得知有眠后突然心悸癥狀,,得知為痰飲作怪(水氣凌心則悸),予安魂湯,,一劑知,,二劑已。 安魂湯是一首很好的方子,,有些人一有點燈光或響聲就醒,用此方有效,。內(nèi)經(jīng)說陽入陰則寐,,有燈光或響聲就醒,是陽沒有完全入陰,,此時人則處于半睡眠狀態(tài),,安魂湯中龍骨、牡蠣潛陽,,可助陽入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