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斛種植方法 石斛為蘭科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以莖入藥,。有滋陰養(yǎng)胃,、清熱生津和滋腎明目 的功效。治熱病傷陰,、口干煩渴,、食少干嘔,、虛熱不退等癥。分布于四川,、重慶、 貴州,、云南,、湖北、廣東,、廣西等省區(qū),,多為野生,也有少量栽培,。在我國作藥 用的石斛有 20 多種,,常見的有:金釵石斛、鐵皮石斛,、黃草石斛,、環(huán)草石斛, 在四川合江栽培的石斛有螃蟹蘭,、魚肚蘭等,,螃蟹蘭萌發(fā)生長快,干燥率和產(chǎn)量 都較高,。以石斛加工的"西楓斗"為石斛珍品,,價格昂貴。 石斛喜陰涼濕潤環(huán)境,,常附生于陰涼濕潤的樹上和巖石上,,尤其是半陰半陽 的地方,附生有苔蘚植物的石灰?guī)r上和樹上生長最好,。四川省合江縣是石斛主產(chǎn) 區(qū),,海拔高度在 280 米左右,平均氣溫 18.2℃,,平均最高氣溫 21.9℃,,平均最 低氣溫 15.3℃,極端最高氣溫 40.7℃,,極端最低氣溫-1.2℃,,年降水量 1184 毫 米,這種氣候條件比較適宜石斛的生長,。 一,、種植方法 選海拔 300-700 米的低山區(qū), 河流山谷的西北或東北坡向,, 較陰濕的地方,。 如以樹木為附生者,,應(yīng)選樹干粗,樹冠密,,樹皮厚多縱溝紋,,含水量多,常有苔 蘚植物生長的闊葉林,,如黃角樹,、油桐、青杠,、槲櫟,、烏桕和銀杏等;以巖石為 附生者,, 應(yīng)選陰濕,, 有苔蘚植物生長的巖石或石壁, 以有多處凹陷和縫隙者為佳,。 不長苔蘚的可于頭年在樹干或巖石上培養(yǎng)一些苔蘚和石葦?shù)取?石斛主要采用分株繁殖,,也可用扦插和腋芽繁殖,近年來也有采用組織培養(yǎng) 法進行快速繁殖,,但移栽的技術(shù)難度較大,,經(jīng)驗還不足。 1.分株繁殖 春秋兩季都可進行,,以 3 月下旬至 4 月上旬發(fā)芽前栽種較好,, 選生長健壯、根系發(fā)達(dá),、萌蘗多,、無病蟲害的 1、2 年生植株作種,,連根挖出,, 視莖數(shù)多少分為若干叢,剪去枯莖,、斷枝和過長的須根,,每叢應(yīng)留有健壯莖 2- 5 枝,將樹皮按 30 厘米株距砍成魚鱗口,,將根放在魚鱗口內(nèi)卡緊或用竹蔑捆上,, 使根與樹皮緊密結(jié)合,然后糊上用牛糞,、陰溝泥等混合而成的污泥漿,,在栽培的 樹上把過密的枝葉修剪去一部分,使透點光在巖石上栽種,則選生有苔蘚的大石 包,,種在凹處或石縫里,,如石上光禿無凹縫,可人造凹縫后,,將石斛種株放在凹 縫處,,用小石塊將石斛根部壓著,周圍敷上泥糞,,牢固即可,。 2.扦插繁殖 插床基質(zhì)可用腐植質(zhì)土或蛭石,并搭好蔭棚,,扦插時將石斛分 成單株,每株 1 莖,,按行株距 10 厘米左右扦插于基質(zhì)中,,深度以莖不倒為度。 插后要常澆水,,保持濕潤,,當(dāng)腋芽萌發(fā),并長出白色氣生根后,,將單株橫置畦床 上,,用小石塊壓著,上蓋細(xì)腐植質(zhì)土約 2 厘米厚,,待幼芽 3-5 厘米高時,,分割 下段加工為 幼芽移栽于樹干或石頭上。 也可在采收時將 3 年生石斛莖剪為兩段,, 商品,,上段作為繁殖材料,將上段橫置于陰濕的平板石上,,擺前于石板上敷一層 薄薄的泥糞,,擺后用小石頭將下部壓著進行育苗,當(dāng)腋芽和氣生根長出形成幼苗 時即可移栽,。 3.腋芽繁殖 在 3 年生石斛莖的上端,,常會萌發(fā)腋芽,并長出氣生根,,待 腋芽長至 5-7 厘米高時,,即可將其從母莖上剪下,進行移栽,。 二,、田間管理 1.澆水 石斛栽后應(yīng)保持濕潤的環(huán)境條件,植株才能生長良好,遇天旱要適 當(dāng)澆水,,但不宜澆水過多,,以免積水爛根,致使植株死亡,。 2.除草 種在樹上的石斛,,很少有雜草生長,種在石頭上的常有雜草叢生,, 應(yīng)隨時拔除,,遇有枯枝落葉也應(yīng)檢掉。 3.追肥 栽后第二年開始追肥,,每年 2 次,,第一次在 4 月份,用油餅,、油 腳,、豬毛、豆渣或人發(fā)等其中一種或幾種和牛糞,,肥泥,,加鈣鎂磷肥和少量氮素 化肥調(diào)勻,發(fā)酵后,,薄薄地敷在石斛根際周圍,,促進幼芽生長。第二次在 11 月 上旬,,同樣用上述稀泥肥敷在石斛根的周圍,,使能保溫過冬。 4.修剪 每年春季石斛發(fā)芽前,,采收石斛時,,應(yīng)剪去部分老枝、枯枝和過密 的莖,, 以促進萌發(fā)健壯的新莖,。 種于樹上者, 還要剪去過密的樹枝,, 使透光適度,。 三、病蟲害防治 葉斑病 常于初夏發(fā)生,,嫩葉上呈現(xiàn)黑褐色斑點,,斑點周圍顯黃色,逐漸擴 散至整個葉片,,最后葉子枯黃脫落,。發(fā)生期用 1∶1∶150 波爾多液或 50%多菌 靈 1000 倍液噴霧防治,。 四、采收與加工 1.采收 栽后 2-3 年即可采收,,但生長年限越長,,莖數(shù)越多,產(chǎn)量越高,。 一年四季均可采收,,以 11 月上旬至第二年 3 月上旬為宜,這時石斛停止生長,, 枝莖充實飽滿,, 干燥率較高。 采收時可用剪刀剪下枝莖,, 要收老留嫩,, 剪大留小, 嚴(yán)禁全株連根拔起,,使之能繼續(xù)生長,,以便年年采收。 2.加工 加工方法因產(chǎn)地和種類不同而有差別,。除鮮用外,一般可炕干或曬 干,。四川一般在冬季采收,,將石斛除去葉片及須根后,集中堆放,,用稻草或草席 覆蓋,,2-3 天噴水一次,漚 15-20 天,,用稻谷殼搓掉莖上鞘膜后烘炕,,烘炕時 火力應(yīng)均勻,不宜過大,,上蓋草席,、麻袋,半干時翻動一次,,再炕至全干,;廣西 地區(qū)加工時,先用開水燙過,,再曬或烘時趁熱邊搓邊曬至全干,;加工成"西楓斗" 主要選用鐵皮石斛等植株的粗短部分,用文火烤軟,,搓成螺旋形或彈簧狀后,,再 烤,如此反復(fù)搓烤數(shù)次,直至成型不變,,最后烤至全干,。在加工過程中,要將多 余的細(xì)根除掉,,只留兩根稱為"龍頭",,同時要完好地保留莖末細(xì)梢,稱為"鳳尾",。 一般每叢可收鮮石斛 0.25-0.75 公斤,,鮮干比為 5-7∶1。 以上內(nèi)容,,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