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詩人,、小說家博爾赫斯是這樣一個人物:他沒有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但智利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巴勃羅·聶魯達卻認為他是“影響歐美文學的第一位拉丁美洲作家”;他離美國十萬八千里,,一個美國文學的研究者卻把美國文學分為博爾赫斯之前和博爾赫斯之后,;阿根廷全國文化委員會曾拒絕授予博爾赫斯全國文學獎,到頭來阿根廷文學在世界上的聲名卻幾乎全是博爾赫斯一個人贏得的,。 作于1941年的《小徑分岔的花園》表面上采用了偵探小說的形式:一戰(zhàn)中,,中國博士余準做了德國間諜,遭到英國軍官馬登的追蹤,。他躲入漢學家斯蒂芬·艾伯特博士家中,,見到了小徑分岔的花園。余準殺害了艾伯特博士,,以此通知德軍轟炸位于艾伯特的英軍炮兵陣地,,最后被馬登逮捕。實際上博爾赫斯意不在此,,他用小徑分岔的花園造了一座迷宮,,又借角色的口宣布“寫小說和造迷宮是一回事”,,而下面的話才揭示了小說的主題:“由相互靠攏、分歧,、交錯或永遠不干擾的時間織成的網絡包含了所有的可能性,。”博爾赫斯將關于時間相對性的深奧,、復雜的哲學問題訴諸小說這一藝術形式,,充分顯示了他過人的智慧和非凡的文學才能。在博爾赫斯眼中,,所謂的歷史與小說的界限是模糊的,,在細節(jié)方面同樣經不起過多的推敲?!缎椒植淼幕▓@》是其最負盛名的作品,,博爾赫斯掩飾不住自己對偵探小說的癡迷,在歷史的分岔點上,,虛構了時間這一多維體系所能承載的無限隱秘,。 歐洲戰(zhàn)爭的硝煙背后,是各方間諜密探相互之間的殊死搏斗,。逃亡與追捕,,讓短暫的時間充滿了驚心動魄的力量。博爾赫斯設置了一個龐大的謎語,,表面上用死亡成功傳遞了軍事機密,,隱藏其中的卻是錯綜復雜、生生不息的時間迷宮,。 迷宮注定是時間的陷阱,。在故事里,通過小徑不斷分岔,、衍生不已的花園,,既是時間的象征,也是迷宮與小說本身,。由于無休無止循環(huán)往復,,由時間織成的網絡涵蓋了無法窮盡的可能性。人們只能存在于門與門的隔斷之中,,打開一扇門,,面對的仍然是無法逾越的屏障。轉身回頭,,亦復如此,。中國自古有回環(huán)詩,往復回環(huán),,將可能性纏繞其中,。一部作品如果以回環(huán)的形式衍生出去,,對其解讀也將是近乎無限的。新鮮的事實總是在不懈地挖掘中不斷涌現(xiàn),。 博爾赫斯所最關心,、最專注的問題,隱藏在謎面之后的,,就是時間,。是時間的交匯,讓人們跨越空間,,彼此相遇。同時,,時間也在不斷地衍生變化,,永遠分岔,相遇與死亡僅僅占據了時間的某一時刻,,由時間組成的迷宮讓人們注定彼此分離,。稍縱即逝既表明了時間的唯一性,也透露了時間所隱喻的無限可能性,。 偵探小說免不了要設置懸念,,正如迷宮的岔路,人生的歧途,,面對兩難的抉擇,,常常表現(xiàn)為智力的較量。博爾赫斯自始至終保持了作品的張力,,主人公面臨死亡的恐懼與躁動,,像一塊大幕籠罩著整個故事。當他終于按照無可挽回的決定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得到的是對生命的解脫與厭倦,。在他特別小心的扣動扳機時,唯一的子彈也射向了自己,。 博爾赫斯相信希臘哲人柏拉圖所說的,,時間是永恒的活動形象;相信英國神秘主義者布萊克的名言:時間是永恒的饋贈,。他將結局與開頭聯(lián)貫起來,,成為一個圓環(huán),重述了無法窮盡的一千零一個故事,,用時間之網構建了語言的迷宮。終其一生的跋涉,,注定其距離迷宮的終點與原點同樣遙遠,。 時間的持續(xù)不斷,,讓人們的生命在不停地趨向死亡。事實上,,人們不僅時刻在死亡,,也在新生。時間變動不居,,總是將死亡拋諸身后,。博爾赫斯企圖用文字造成的迷宮超越死亡,在形而上學的分岔小徑上回歸永恒,??上в篮慊没闪藭r間的碎片,如同由迷宮組成的分岔小徑的花園一樣無跡可尋,。那個夢想建造一個誰也無法走出的迷宮的人,,最終困住了自己。 迷宮賦予了博爾赫斯的小說以近乎完美的形式,,也留下了無法彌補的缺陷,。分岔小徑的花園始終神秘地開放著,對時間迷宮的探險也將永遠不會停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