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尼斯乘坐火車只幾分鐘就到了戛納,,干脆沒有下車,,去山上的GRASSE小鎮(zhèn)兜風,在山上小鎮(zhèn)喝咖啡,,用早餐,。
GRASSE是打高爾夫的勝地,下車旅客寥寥,,除了當地居民,,偶見打高球者。
上午十點,,GRASSE車站冷冷清清,,我們乘車返回戛納。
半小時后,,回到戛納,。這時已經烈日當頭。相比尼斯來說,,戛納似乎更加有名,,主要還是因為這里有“金棕櫚獎”的戛納電影節(jié)。戛納精巧,、典雅,、迷人、風情,在這樣的小城舉辦電影節(jié)真是一個絕好的選擇,。它偎依在青山腳下,,地中海之濱。白色的樓房與藍色的大海及一排排高大翠綠的棕櫚樹構成一派絢麗的法南風光,。
戛納人山人海,,藍色海岸沙灘聚會。游艇,、沙灘,、大海,法國南部的奢華,。
沙灘上兩個少女,,古銅色皮膚不知道是太陽的作用還是天生的?
父母玩著兒童的游戲,,如此投入,,把孩子撂在一邊,自己走光不知道,。
沙灘金塔,,不知道是非洲情結還是美洲情結?
這一定是一位藝術家的杰作,。
藍色的大海里一艘地中海的白色郵輪,。
彩色陽傘,地中海風情,。
五星級的度假酒店,。
豪華游艇在戛納聚會,這里是富人的天堂,。
在戛納海灘望到山頂,,有一座的期望圣母堂Eglise Notre Dame de l'Esperence,這是一座哥特式教堂,,已經有400多年歷史了,,據說這座教堂從13世紀就開始興建,到17世紀才建成,。古老的教堂,,城墻,鐘樓給人一種中世紀的味道,,24米高的方形鐘樓也是嘎納的另一個地標,。
游艇碼頭更豪華的酒店,法國皇家氣派,。
戛納電影節(jié)是世界三大電影節(jié)之一,,影節(jié)宮是一座80年代的建筑,,一眼望去,建筑本身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但是作為世界三大影展之一的主會場,金棕櫚獎的頒發(fā)地點,,又處于靠近克魯瓦塞特大道Promenade de la Croisette和碼頭海邊突出的位置,,使之成為嘎納最出名的地標建筑之一。
正值夏季音樂會,,影節(jié)宮臺階上的地毯才是紅色的,,閑著的時候,地毯是藍色的,。我們踏上了紅地毯,,像其他游客一樣,拍照留念,。
戛納是中國電影人的福地,。第四十六屆(1993年)的金棕櫚獎授給陳凱歌執(zhí)導的《霸王別姬》。第四十七屆(1994年)評委會大獎給與張藝謀執(zhí)導的《活著》,,葛優(yōu)獲得最佳男演員獎,。
第五十三屆(2000年)姜文的《鬼子來了》獲得評委會大獎。遺憾的是《活著》和《鬼子來了》 都沒有在國內公映,,我看過影碟,,非常不錯的電影。
影節(jié)宮前面就是著名的星光大道,,說是大道,,實際上是在蓬皮杜廣場上,一排排印有明星手印和簽名的連在一起的瓷磚,。我們在烈日下尋找了半天,,沒有一個熟悉的。開過來一輛二戰(zhàn)時期的軍用吉普,,開車的人頗有明星派頭,。
影節(jié)宮旁邊就是戛納最著名的克魯瓦塞特海濱大道了,這條大道是沿著嘎納海岸延伸的大道,,兩旁種滿了棕櫚樹,,所以也叫棕櫚大道。地中海的棕櫚樹有點好萊塢的味道,。
當一回加勒比海盜,。
除了游艇和電影節(jié),還是沙灘,,繞不過,,看不完,,這正是戛納的夏艷。
老婦人毫無拘禁,,開放自由,。
沙灘派對,是一幅地中海的風情畫,。
三個女人的風景,。
老外太喜歡暴曬了,大大的與中國人不一樣,。
戛納火車站的大海波浪造型,。
本來想乘坐火車去摩納哥,結果又坐反了方向,,到了戛納的背面,,小沙灘上更是人挨人。
戛納背面的景色是賓館和大海,。
大名鼎鼎的戛納風采迷人,,夏日里人滿為患,我們匆匆走過,,準備在藍色海岸挑選一僻靜之處,,投入地中海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