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
白銀盤里一青螺。
本文插圖
注釋:
?。?)洞庭:湖名,,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
(3) 相:相互,。
?。?)和:和諧,指水色與月光融為一體,。
?。?)潭面:泛指水面。
?。?)鏡未磨:古人的鏡子用銅制作,、磨成,。這里一說是湖面無風 ,水平如鏡,;一說是遠望湖中的景物,,隱約不清,如同鏡面沒打磨時照物模糊,。
?。?)山水色:青山、湖水翠綠之色,。
?。?)白銀盤:形容平靜而又清的洞庭湖。
?。?)青螺:青色田螺,,這里用來形容洞庭湖中的群山像青螺。
譯文
洞庭湖的湖水和秋天的月亮交相輝映,,顯得十分和諧 ,。
潭面上沒有一絲風,就像一面未磨的銅鏡,。
遠望,,洞庭湖的景色十分秀麗。
湖中那些群山就宛如白銀盤上的一個小青螺,。
這是詩人遙望洞庭湖而寫的風景詩,,明白如話而意味雋(juàn)永。第一句從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寫起,,表現(xiàn)湖面的開闊廖遠,,這應(yīng)該是日暮時分的景象,天還沒黑但月亮已經(jīng)出來,,如果天黑就看不出兩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鏡子的比喻表現(xiàn)夜晚湖面的平靜,因為太陽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鏡子沒磨時光澤暗淡的樣子。第三句寫遠望湖中君山翠綠的色彩,,這里的“山水”實際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屬于古代漢語中“偏義復詞”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個比喻,,將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擱在白銀盤子里的青螺。全詩純?nèi)粚懢埃扔屑氈碌拿鑼?,又有生動的比喻,,讀來饒有趣味。
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徹空明的,。與素月的清光交相輝映,,儼如瓊田玉鑒,是一派空靈,、縹緲,、寧靜、和諧的境界,。這就是“湖光秋月兩相和”一句所包蘊的詩意,。“和”字下得工煉,表現(xiàn)出了水天一色,、玉宇無塵的融和的畫境,。而且,似乎還把一種水國之夜的節(jié)奏——蕩漾的月光與湖水吞吐的韻律,,傳達給讀者了,。接下來描繪湖上無風,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經(jīng)磨拭的銅鏡,。“鏡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貼切地表現(xiàn)了千里洞庭風平浪靜的安寧溫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別具一種朦朧美。“潭面無風鏡未磨”以生動形象的比喻補足了“湖光秋月兩相和”的詩意,。因為只有“潭面無風”,,波瀾不驚,湖光和秋月才能兩相協(xié)調(diào),。否則,,湖面狂風怒號,濁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無法輝映成趣,,也就無有“兩相和”可言了。
詩人的視線又從廣闊的平湖集中到君山一點,。在皓月銀輝之下,,洞庭山愈顯青翠,洞庭水愈顯清澈,,山水渾然一體,,望去如同一只雕鏤透剔的銀盤里,放了一顆小巧玲瓏的青螺,,十分惹人喜愛。三四兩句詩想象豐富,比喻恰當,,色調(diào)淡雅,,銀盤與青螺互相映襯,相得益彰,。詩人筆下的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變成了一件精美絕倫的工藝美術(shù)珍品,,給人以莫大的藝術(shù)享受。“白銀盤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然而,它的擅勝之處,,不止表現(xiàn)在設(shè)譬的精警上,,尤其可貴的是它所表現(xiàn)的壯闊不凡的氣度和它所寄托的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詩人眼里,,千里洞庭不過是妝樓奩鏡,、案上杯盤而已。舉重若輕,,自然湊泊,,毫無矜氣作色之態(tài),這是十分難得的,。把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表現(xiàn)得這樣親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寫得這樣高曠清超,這正是作者性格,、情操和美學趣味的反映,。沒有蕩思八極、納須彌于芥子的氣魄,,沒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緇的襟抱,是難以措筆的,。一首山水小詩,,見出詩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壯采,這是很難得的,。只有真心觀察,,才能讀出這首詩的情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