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反歌訣: 諸參辛芍叛藜蘆。 中藥“十八反”,,是指以甘草,、烏頭、藜蘆為主的三組中藥,,對其余4種、5種,、6種藥,,分別有相反作用。在炮制,、組方和配伍調劑時,,禁止混合,以防止產生化學成分變化,,而致中毒或嚴重毒副作用等醫(yī)療事故,。故本草藥性書上,立下“十八反”,,以此警戒后人注意用藥安全,。 甘草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 烏頭反:半夏,、瓜蔞,、貝母、白芨,、白蘞,; 藜蘆反:細辛、芍藥,、人參,、沙參、苦參,、丹參 烏---川烏,、草烏,、附子以及附子一系列加工品 半夏---法半夏、清半夏,、姜半夏,、半夏曲、竹瀝半夏 瓜蔞---瓜蔞子,、瓜蔞皮,、瓜蔞霜、天花粉又稱瓜蔞根 貝母---川貝母,、浙貝母,、伊貝母、平貝母 蘞---白蘞,、白及 甘草(包括炙甘草)反海藻,、羊棲菜、京大戟,、紅大戟,、芫花、甘遂 藜蘆反諸參(人參,、紅人參,、西洋參、黨參,、丹參,、玄參、苦參,、南沙參,、北沙參,不包括西洋參,、太子參,、拳參)細辛、赤芍,、白芍,。 十九畏歌訣: pao(2聲) lan(2) zhi(4) bo(2) mo xiang yi 中藥“十九畏”,,即指這19種藥物中,,凡指名相畏的藥物,彼此都不宜混用,。主要是防止它們之間,,產生化學成分變化,而抵消或減弱了另一種藥的有效作用,,或者出現其它毒副反應,。 硫磺畏樸硝(包括芒硝、馬牙硝,、皮硝,、玄明粉) 水銀畏砒霜 狼毒畏密陀僧 巴豆(包括巴豆霜)畏牽牛子(包括黑丑、白丑) 丁香(包括母丁香)畏郁金 牙硝(包括芒硝,、馬牙硝、皮硝,、玄明粉)畏三棱 川烏,、草烏(包括附子及附子一系列加工品)畏犀角(包括廣角) 人參(包括各種人參)畏五靈脂 官貴(包括肉桂)畏石脂(包括白石脂,赤石脂) 爁又稱撣(shan),,放水加熱微開,,如桃仁、苦杏仁去皮即用此法,。 煿,,火干也,即今日之烘干法,。 炙,,加液體輔料炒。 關于十八反,、十九畏所涉及的藥物,,為古代醫(yī)家所定,一般是不能合用的,。因此,,應在臨床實踐中,通過認真地試驗和研究分析,逐步總結提高,。但在未得出科學根據,,而且藥典又未正式收入前,仍應遵古選配組合,,以策安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