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錢幣 中央政府門戶網(wǎng)站 來源:中國網(wǎng) 小泉直一 西漢中期以后,,社會進(jìn)入大統(tǒng)治局面,,貨幣在經(jīng)濟(jì)生活中的使用十分廣泛。五銖錢幣值高,,宣帝時,,“谷石至五錢”,是中國歷史文獻(xiàn)記載的最低糧價,。西漢時期,,五銖錢鑄造的數(shù)量也很多,史料記載:“自漢武帝元狩五年三官鑄五銖錢,,至平帝元始,,成錢二百八十億萬余。”中國古代的貨幣經(jīng)濟(jì)進(jìn)入了一個空前繁榮的時期,。 西漢元帝時(公元前48-前33年在位)有個外戚叫王莽,,他憑借其姑母在宮中的恩寵,官職連連升遷,西漢末年,,他竟掌握了漢朝大權(quán),,進(jìn)而自立為皇帝,國號“新”,。王莽當(dāng)政時,,也多次改革幣制。他改革幣制,,除了出于“托古改制”的目的外,,還有削弱劉漢勢力、搜刮民間財富之意,。他托古改制,,恢復(fù)了已廢止200多年的布幣、刀幣的制度,,變換形制,,于居攝二年(公元7年)改漢幣制,以周錢有子母相權(quán),,于是更鑄大錢,,下令鑄造錯刀、契刀和大泉五十,。王莽所鑄刀,、布幣完全不同于戰(zhàn)國時期刀、布幣的形制,。他在刀幣上加了一個方孔圓錢,,并且明明白白地鑄上刀幣的名稱和價值。如“契刀五百”,,“一刀平五千”等,,其身形如刀,材質(zhì)為銅,。一刀平五千的圓錢上以黃金鑲嵌“一刀”兩字,,刀身鑄有“平五千”三個字,,所以又稱金錯刀,。一刀平五千與原來的五銖錢并用,一刀平五千當(dāng)五千枚五銖用,。契刀五百當(dāng)五百枚五銖用,,大泉五十當(dāng)五十枚五銖用。這幾枚錢的錢文均屬篆文,。金錯刀,、契刀通長二寸二分(漢尺),實際測量長約7.2 王莽建國二年(公元10年)行“寶貨制”,。“寶貨制”內(nèi)容為五物,、六名、二十八品,。五物是金,、銀、銅,、龜,、貝五種幣材。六名為金貨,、銀貨,、龜貨、貝貨,、泉化,、布化六大錢幣類型。 第布八百和次布九百 二十八品是指不同質(zhì)地,、不同形態(tài),、不同單位的二十八品錢幣。分別為金貨一品,,即黃金重一斤,,直錢一萬。銀貨一品,,即朱提銀重八兩為一流,,直錢一千五百八十,普通銀每流直錢一千,。龜貨四品,,即元龜長尺二寸,直錢二千一百六十,;公龜九寸,,直錢五百;侯龜七寸以上、直錢三百,;子龜五寸以上,,直錢百。貝貨五品,,即大貝四寸八分以上,,二枚為一朋,直錢二百一十六,;壯貝三寸六分以上,,二枚為一朋,直錢五十,;幺貝二寸四分以上,,二枚為一朋,直錢三十,;小貝寸二分以上,,二枚為一朋,直錢十,;貝不盈寸二分,,漏度不得為朋,率枚直錢三,。泉貨六品,,即小泉直一,直徑六分,,重一銖,;幺泉一十,直徑七分,,重三株,;幼泉二十,直徑八分,,重五銖,;中泉三十,直徑九分,,重七銖,;壯泉四十,直徑一寸二分,,重十二銖,。布貨十品,以大小順序則有小布一百,,幺布二百,幼布三百,序布四百,,差布五百,,中布六百,壯布七百,,第布八百,,次布九百,大布黃千,,即小,、幺、幼,、序,、差、中,、壯,、第、次,、大,。這二十八品均為法定貨幣。在當(dāng)時的流通領(lǐng)域中,,大概只有其中的六泉十布所占比重較大,。尤其以“六泉”制作精美、錢文秀麗,。“十布”均模仿戰(zhàn)國平首布錢形態(tài),,不同處是十布的頭部鑄有一圓孔,錢面中部自首部至襠部鑄有一條直線,,直線兩側(cè)為錢文,,陰文,篆書,;幣的首部圓孔及幣的邊緣均有郭,。 王莽此次實施的“寶貨制”,換算復(fù)雜,,幣制混亂,,結(jié)果民心大亂,商品流通不暢,,民間卻私自還用五銖錢來交易,。王莽得知后大怒,于是明令城內(nèi)老百姓接受,,每個人出入城必須出示“大布黃千”錢來作為通行證,。王莽治國無方,,斂財有術(shù),他篡漢15年,,就曾四次改革幣制,。王莽頻繁地更改幣制,每次都是以小換大,,以輕換重,,錢越改越小,價越作越大,,無形之中把老百姓手中的財富搜刮光了,。王莽的橫征暴斂,加劇了新朝的滅亡,,在農(nóng)民起義的烈火中,,王莽和他的金銀財寶都被一起焚毀。 王莽鑄幣的文字,,有幾種采用懸針篆,。過去泉學(xué)家只著重談?wù)撨^布泉一種,其實,,王莽的十布,、貨布和貨泉的文字都有懸針篆。除布泉外,,懸針篆比較突出的是貨布和大布黃千兩種,。這兩種錢的懸針篆很具典型性。 懸針篆是小篆的一種,,也叫垂針篆,,是篆書的異體,懸針是指“豎畫收筆出鋒”,,鋒就像鋼針倒懸一樣,。南朝宋王愔的《文字志》說:“懸針,小篆體也,,字必垂畫細(xì)末,,細(xì)末纖直如懸針。”宋朱長文《墨池篇》說:“懸針之書,,亦出曹喜,。”宋僧夢英《十八體書》說:“懸針、垂露曹喜所作,。懸針篆,,抽其勢,有若針之懸鋒芒,。”看來,,前人對懸針篆早有議論,,而且上述二人肯定懸針篆是曹喜所創(chuàng)。 曹喜,,東漢人,。章帝(劉炟)建初年間為秘書郎,,大概是掌管圖書經(jīng)籍的小官,。他工篆、隸,,有些名氣,。有人說他看見李斯小篆的筆勢,“悲嘆不已”,。人們認(rèn)為曹喜的篆書“小異于李斯,,而也稱善”,對他的評價不低,。然而,,要說懸針篆是他所創(chuàng),則未必是事實,。章帝晚于王莽六七十年,,曹喜在章帝那里當(dāng)小官時,王莽已經(jīng)鑄了好幾種懸針篆的錢幣了,??梢姂裔樧皇遣芟菜鶆?chuàng)。 王莽留下來的書跡,,除錢幣外,,尚有新嘉量銘文和磚文。莽量銘文的小篆,,也堪稱精美,,結(jié)體呈縱勢、長方,,上密下疏,,瘦勁厲悍。后人治印,,多所借助,,甚至有大書畫家,篆刻家如齊白石,、鄧散木等的篆書,、篆刻,都從它得益很多,。 王莽貨幣的面文,,也如布泉一樣,,是懸針篆。清代泉學(xué)家翁樹培在《古泉匯考》中說:“貨布二字細(xì)瘦如針,,莽錢中之最精者,。” 大布黃千 關(guān)于大布黃千錢文的書體,無疑也是精美的懸針篆,。大布黃千有兩種,,一為四字懸針均不太明顯;二是四字懸針均顯著,。另外還有異范一種,,“黃”字和“千”字末筆懸針的尖銳程度則非常強(qiáng)烈而醒目。 王莽雖然被人民永遠(yuǎn)地釘上了歷史的恥辱柱上,,但王莽錢的藝術(shù)價值卻遠(yuǎn)遠(yuǎn)超過了它的使用價值,,它的文字、冶煉和設(shè)計都堪稱中國古錢一絕,,匠心獨具,,有著極高的收藏和欣賞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