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取雄黃少許,兌入白酒中,,涂于疣體表面,。每日一次,連用5天,。
2.鴉膽子40克,,連殼打碎,加入80毫升水,,煮沸,,取液40毫升。用時(shí)以棉簽點(diǎn)于疣體上,。
3.馬齒莧,、蒲公英各30克,水煎洗浴患處,。每日一次,,每次20分鐘。
4.百部30克兌入75%的酒精1000毫升中,,浸泡一周后,,用其液涂于疣體表面。每日兩次,,連用10天,。
5.板藍(lán)根30克,紫草,、香附各15克,,桃仁9克。加水1000毫升,,煎湯擦洗疣體,。每日3次,每劑藥可洗兩天,。
6.馬齒莧30克,,蒼術(shù)、露蜂房,、苦參,、雄黃各10克。水煎液待溫,擦洗患處,。此方適用于皮損泛發(fā)有瘙癢或繼發(fā)濕疹者,。
7.板藍(lán)根、薏苡仁,、馬齒莧各30克,,芒硝、紅花各1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此方有清熱解毒抗病毒的作用,,對(duì)于皮損泛發(fā)者更適用,。
8.紅花,、生半夏各30克,,吳茱萸、樟腦,、補(bǔ)骨脂,、干姜各10克。用75%酒精1000毫升浸泡一周,,濾渣后即可外用于患處,。每日兩次,連用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