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唐朝時期之獲尊雅稱的詩人群體 “詩仙”李白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漢族,,祖籍隴西郡成紀(jì)縣(今甘肅省平?jīng)鍪?/span>靜寧縣南),,出生于蜀郡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鄉(xiāng)),一說出生于西域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中國唐朝詩人,,被后人尊稱為“詩仙”。李白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存世詩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難》、《行路難》,、《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jìn)酒》、《梁甫吟》,、《靜夜思》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公元762年病卒,,逝世于安徽當(dāng)涂縣,,享年61歲。 李白之詩大多為描寫山水和抒發(fā)內(nèi)心的情感為主,。詩風(fēng)雄奇豪放,。他與杜甫并稱為“大李杜”;李商隱與杜牧并稱為“小李杜”,。 “詩圣”杜甫 杜甫(公元712至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漢族,原籍湖北襄陽,,生于河南鞏縣 (今河南鞏義市)人,。杜甫是盛唐時期現(xiàn)實主義詩人,世稱杜工部,、杜拾遺,,其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guān)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初唐詩人杜審言之孫。唐肅宗時,,官左拾遺,。后入蜀,友人嚴(yán)武推薦他做劍南節(jié)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后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一生寫詩1500多首,,詩藝精湛,,被后世尊稱為“詩圣”。 杜公祠堂凡有數(shù)處,,除成都﹑夔州﹑耒陽外,,又存四祠。四祠指江原﹑鄜州﹑同谷﹑劍門諸祠,。今耒陽杜甫墓,,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包括杜工部祠,、杜陵橋,、杜陵書院等遺址,并在杜甫遺址的基礎(chǔ)上辟有杜甫公園,。杜甫遺愿要歸葬首陽山,,但其次子宗武因窮困無力做到,只好暫時掩埋于耒陽,,死后四十三年方由其孫杜嗣業(yè)扶柩歸葬于河南洛陽偃師的首陽山下,,所以在首陽山下也有杜甫墓。今陜西省西安城南長安少陵塬有“杜工部祠”,,為明代創(chuàng)建,,解放后全面修整,,辟為“杜甫紀(jì)念館”。還有成都杜甫草堂,,現(xiàn)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歷代僅杜甫墓、杜公祠的題詠,,多達(dá)六十余首,。 “詩豪”劉禹錫 劉禹錫(公元772-842年),字夢得 ,,漢族,,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jiān)察御史,,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xué)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jù)湖南常德歷史學(xué)家,、收藏家 “詩王”,、“詩魔”白居易 白居易(公元772至846年), 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漢族,,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白居易我國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負(fù)有盛名且影響深遠(yuǎn)的詩人和文學(xué)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xué)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jì)念館座落于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琵琶峰。 王維(公元701至761年),,字摩詰(jié jí),,人稱“詩佛”。漢族,,祖籍山西祁縣,,(今山西祁縣),遷至蒲州(今山西永濟),,唐朝詩人,,今存詩400余首。王維精通佛學(xué),,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jīng)》,,是維摩詰向弟子們講學(xué)的經(jīng)書,,王維很欽佩維摩詰,,所以自己名為維,字摩詰,。王維多才多藝,,詩書畫都很有名,也很精通音樂,。 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官至尚書右丞,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藍(lán)田輞川別墅,。他是唐代山水田園派的代表之一。與孟浩然并稱“王孟”,。因曾任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 王維生前,,人們就認(rèn)為他是“當(dāng)代詩匠,,又精禪上理。”(苑咸《酬王維序》),,死后更是得到了“詩佛”的稱號,。王維出生在一個虔誠的佛教徒的家庭里。根據(jù)王維寫的《請施莊為寺表》云:“亡母故博陵縣君崔氏,師事大照禪師三十余年,,褐衣蔬食,,持戒安禪,樂住山林,,志求寂靜,。”王維從小就受到母親的熏陶。 “詩囚”孟郊 孟郊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洛陽),。父庭玢,任昆山縣尉時生郊,。孟郊早年生活貧困,,曾周游湖北、湖南,、廣西等地,,無所遇合,屢試不第,。貞元中張建封鎮(zhèn)守徐州時,,郊曾往謁。46歲(一說45歲),,始登進(jìn)士第,。有詩《登科后》:“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然后東歸,,旅游汴州(今河南開封)、越州(今浙江紹興),。貞元十七年(801年),,任江南溧陽尉。其代表名詩《游子吟》就是在溧陽時所作,。在任時常以作詩為樂,,作不出詩則不出門,故有“詩囚”之稱,。60歲時,,因母逝世而去官。鄭余慶鎮(zhèn)守興元,,又奏為參謀,、試大理評事,。孟郊應(yīng)邀前往,到閿鄉(xiāng)(今河南靈寶),,暴病去世,,時為元和九年,孟郊的朋友韓愈等人湊錢100貫,,為他營葬,,鄭余慶派人送300貫,“為遺孀永久之賴”,。 孟郊,,現(xiàn)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 “詩囚”賈島 賈島(公元779至843年),,字浪(閬)仙,漢族,,北京人,,曾居房山石峪口石村(一說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貧寒,,出家為僧,,法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遺有賈島庵,。賈島19歲云游,,結(jié)識孟郊,、韓愈等。據(jù)說在洛陽時,,因當(dāng)時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賈島做詩發(fā)牢騷,被韓愈發(fā)現(xiàn)其才華,。后受教于韓愈,。后還俗參加科舉,屢舉進(jìn)士不第,。唐文宗時任長江主簿,,故被稱為“賈長江”。唐武宗會昌年初,,由普州司倉參軍改任司戶,,未任病逝,。 賈島之詩精于雕琢,喜寫荒涼,、枯寂之境,,作詩苦吟,多凄苦情味,,自謂“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賈島有《長江集》10卷,,錄詩370余首,。另有小集3卷、《詩格》1卷傳世,。 賈島人稱“詩囚”又被稱為“詩奴”,,一生不喜與常人往來,《唐才子傳》稱他“所交悉塵外之士”,。 “詩鬼”李賀 李賀(公元790至816年),,字長吉,漢族,。祖籍隴西,,自稱“隴西長吉”。生于并家居福昌昌谷,,(今河南洛陽宜陽縣),,因此后世稱他為李昌谷。李賀為唐宗室鄭王李亮的后裔,,但家已沒落,。世稱李賀為李長吉、鬼才,、詩鬼等,,與李白、李商隱三人并稱唐代“三李”,。一生愁苦多病,,僅做過3年從九品微官奉禮郎,因病27歲卒,。李賀是中唐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詩風(fēng)轉(zhuǎn)變期的重要人物。 李賀“細(xì)瘦通眉,,長指爪”,,童年即能詞章,15,、16歲時,,已以工樂府詩與先輩李益齊名,。元和三、四年間(808至809年),,韓愈在洛陽,,李賀往謁。據(jù)說,,韓愈與皇甫湜曾一同回訪,,賀寫了有名的《高軒過》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