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新生兒肛溫在36.2度-37.8度之間,,腋下溫度在36度-37度之間,;新生兒肛溫超過37.8度,腋溫超過37度,,口溫高于37.3度,,即為發(fā)熱。
測量寶寶的體溫也是有講究的,,要想測量出正確的數值,,那這幾點就是媽媽們要注意的啦!
1,、測量腋溫比肛溫好:因肛溫必須插入肛門內,,對寶寶較具刺激性,腋溫則較溫和,。
2,、三歲以下寶寶適用水銀溫度計或耳溫槍:耳溫槍的準確性及安全性已被醫(yī)界肯定;水銀溫度計則較電子溫度計準確,。
3,、使用前將水銀柱甩至36℃以下:如此測量到的體溫才準確。
4,、需測量足夠時間:若測量腋溫需夾5分鐘以上,,肛溫則僅需1分鐘即可。
5,、肛表要先潤滑:測量肛溫前,,需先在肛表上涂上潤滑膏,然后插入肛門內2公分即可,。
6,、洗澡、飲食,、運動后不可立即量體溫:洗澡后要半個小時才能測量體溫,;吃熱的食物、大熱天剛從外面進來或運動后,,其體溫在38~38.5℃之間,,應先休息半小時后再量,,不宜遽然診斷為發(fā)燒。
在判定寶寶是有發(fā)燒的情況之后,,那接著就要看看寶寶的發(fā)燒程度是否嚴重了,,寶寶發(fā)熱的程度目前尚不統(tǒng)一,但大多數都采用以下標準:
37.5℃~38℃為低熱
38.1℃~39℃為中度發(fā)熱
39.1℃~40.4℃為高熱
40.5 ℃以上為超高熱
二,、 寶寶發(fā)燒原因有哪些,?
發(fā)熱是由于病原菌引起的(細菌、病毒,、支原體等),,當這些病原菌侵入機體后,機體的防御系統(tǒng)為保護機體,,可作出各種保護機體的反應來抵御病原菌,,發(fā)熱就是其中的一種抵御反應。所以發(fā)熱并不是一個壞現(xiàn)象,,它說明機體正在與病原菌作斗爭,。
發(fā)熱的原因可以分為非疾病和疾病因素。
|
非疾病因素
嬰兒體溫容易受外在環(huán)境影響:溫度過高(中暑),、衣服穿太多,、水份攝取不夠、水份流失(流汗,、腹瀉),、房間空氣不流通、劇烈運動前后,、某些特殊藥物作用,,其它如預防注射也可能引起發(fā)燒。若體溫呈現(xiàn)不穩(wěn)定狀態(tài),,則應考慮疾病的可能性,。
|
疾病因素 |
小于3個月的嬰兒發(fā)燒
以細菌感染最常見(如B型鏈球菌);
其它如呼吸道,、泌尿道、腸胃道受感染或中耳炎也會引起發(fā)燒,。最嚴重的感染疾病是敗血癥,。
所以新生兒發(fā)燒時,一定要帶給醫(yī)生檢查,,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
大于3個月的嬰幼兒發(fā)燒
最常見的是感冒,、中耳炎,、泌尿道感染,。
此外,當小朋友有原因不明顯的發(fā)燒時,,驗尿檢查也是很重要的,。大小孩在泌尿道感染時可能出現(xiàn)頻尿、小便痛,,甚至于有小便失禁,、腰痛的現(xiàn)象。小嬰兒則可能只有厭食,、吐奶,、腹瀉、黃疸等現(xiàn)象,,看不出泌尿道方面的癥狀,,所以非常容易誤診。
|
|
引發(fā)寶寶發(fā)燒的疾病危險性排行表
穿太多,、發(fā)牙熱,、夏季熱 危險性第10名
打預防針 危險性第9名
玫瑰疹 危險性第8名
耳鼻喉發(fā)炎 危險性第7名
尿道感染 危險性第6名
感冒 危險性第5名
腸胃炎合并脫水 危險性第4名
川崎病 危險性第3名
敗血癥 危險性第2名
腦炎、腦膜炎 危險性第1名
|
|
三,、寶寶發(fā)燒后,,媽媽的應對方法
寶寶發(fā)燒,不同的溫度有不同的處理方法,。體溫在38.5攝氏度以內時,,媽媽都可以考慮采用物理降溫的方法,但是當體溫達到或者超過38.5攝氏度時,,就要采用藥物降溫了,。
|
物理降溫 |
體溫37到38℃時:不必著急退燒
發(fā)燒本身又幫住殺菌及提升抵抗力的作用,所以不太高的發(fā)燒時不必急著退燒的,。盲目退燒往往引發(fā)很多不良反應,,由于退熱快、出汗多,,易導致虛脫,、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問題。
|
體溫38到38.5℃時:全身溫水拭浴或泡澡,、多喝水
將寶寶衣物解開,,用溫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洗澡,如此可使寶寶皮膚的血管擴張,,將體熱散出,;另外水汽由體表蒸發(fā)時,也會吸收體熱,。每次泡澡約10到15分鐘,,約4到6小時一次,。多給寶寶喝水,有助發(fā)汗,,此外水有調節(jié)溫度的功能,,可使體溫下降及補充體內流失的水分。
|
藥物降溫 |
體溫38.5℃以上時:考慮使用退燒藥
一般當寶寶在體溫攝氏38.5℃以上時才開始考慮使用退燒藥,,而且每次服藥中間一定要間隔4到6小時,。常用退燒藥包含水劑、錠劑,、栓劑和針劑,。
|
體溫39℃以上時:加用冷水枕
可在使用退燒藥的基礎上加用冷水枕,利用較低的溫度作局部散熱?,F(xiàn)在市面上的軟冷水枕甚為方便,,溫度也不會太低,較大幼兒及兒童可用,。但不建議6個月以下的嬰兒,,因為嬰兒不易轉動身體,會造成局部過冷而凍傷或導致體溫過低,。
|
體溫超過40℃時:溫酒精拭浴
用溫酒精擦浴可降低全身的溫度,,要注意一定要用“溫水”加上70%的酒精,以1:1的比例稀釋,,稀釋后的水溫約為37到40℃,,再擦拭四肢及背部;若直接用酒精擦拭,,會讓寶寶覺得很冷,,很不舒服,甚至抽搐,。
擦拭后可用浴巾蓋一下身體,,等5到10分鐘,酒精蒸發(fā)得差不多的時候,,體內的血液循環(huán)到身體表面,,又使皮膚變熱時,再重復第二次,,如此重復三次左右,,體內外的溫度可迅速下降。
由于退燒速度較快,,此方法適合1歲以上的寶寶,且體溫超過40℃以上不易退時使用,。
|
寶寶發(fā)燒,,可以用到的幾種推拿法 http://www./thread-285840-1-1.html
寶寶發(fā)燒媽媽心急,,對付發(fā)燒人人有招,看看其他媽媽有啥招,? http://www./thread-230705-1-1.html
不要怕寶寶咳嗽和發(fā)燒,,總結1年來我的經驗,希望幫助大家 http://www./thread-226069-1-1.html
【智慧媽媽】寶寶發(fā)燒的24小時護理 http://www./thread-24537-1-1.html
我和女兒發(fā)燒及嘔吐戰(zhàn)斗經過 http://www./thread-74185-1-1.html
與卡卡寶貝一起對抗生平第一次發(fā)燒 http://www./thread-225006-1-1.html
|
寶寶發(fā)燒時,,飲食方面也是媽媽們不可以忽視的哦,!
寶寶發(fā)燒期間,適合少量多餐,,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為主,如藕粉,、代乳粉,、粥、雞蛋羹,、面片湯等,。
|
1歲以內發(fā)燒寶寶食譜:
西瓜汁:新鮮的西瓜,,去籽取瓤,,榨汁,代茶頻服,。如發(fā)燒時不伴有其他癥狀,,可以吃少量冰西瓜汁之類的冷飲,幫助降溫,、利尿,。
代乳粉:主要為植物蛋白,營養(yǎng)與牛奶相似,,但易消化及吸收,,可根據幼兒的年齡及需要稀釋飲用。
綠豆湯:將綠豆加水煮爛,,再加適量的糖或鹽便可,。綠豆有清熱解毒及祛暑的療效,而且水分充足,、營養(yǎng)豐富,。
|
1歲以上發(fā)燒寶寶食譜:
小米粥:以植物蛋白及碳水化合物為主,不但營養(yǎng)豐富,,熱量適中,,最適合病弱的幼兒食用。
牛奶米湯:米湯含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可提供充足水分及熱量,,容易被腸胃消化,,而且米湯的碳水化合物,可使牛奶中的酪蛋白不易消化分子變成易于消化及吸收的分子,。
寶寶發(fā)燒沒胃口的話,,試試這個牛奶米粥
http://www./thread-197356-1-1.html
|
|
四、寶寶發(fā)燒應急好幫手
棉制手帕或布墊
一旦寶寶發(fā)燒的情況比較嚴重,,出現(xiàn)高熱驚厥,,此時家長們千萬不能慌張,在把寶寶送到醫(yī)院的路上,,父母應準備出一大塊干凈衛(wèi)生的手帕或布墊,,將其折成很厚的長方形疊層,讓寶寶咬在嘴里,。防止寶寶抽搐咬傷舌頭,。
或者把薄一點的手帕纏繞在勺把兒上,放在孩子上下牙之間,,也可以避免孩子咬傷自己,。
|
額頭退熱貼
退熱貼采用了對皮膚無刺激的親水性高分子材料,加入薄荷油,、薰衣草油等清涼提神的物質,。通過敷貼在寶寶額頭,幫助寶寶降低體溫,。
父母可以為孩子準備幾袋這種退熱貼,,降溫的同時,還能夠減緩發(fā)燒引起的頭痛,。退熱貼的功效與冰袋相似,,比涼毛巾敷額頭要方便一些。
|
嬰兒耳式,、奶嘴式體溫計
嬰兒耳式體溫計采用紅外線技術原理和堿性電池作電源,,可以避免老式體溫計一旦摔壞了,泄露出的有毒且不容易清理干凈的水銀傷害寶寶和家人,。
紅外線嬰兒體溫計使用時,,需要輕輕拉直寶寶的耳道,將測溫頭插入耳道,,按著上端的測溫鍵持續(xù)一秒鐘,,就可從液晶屏上讀出精確的體溫數值。
|
|
喂藥器
是專為0—18個月嬰幼兒寶寶必備的喂藥工具,。主要是針對這個年齡段寶寶喂藥過程產生掙扎,、抗拒的行為造成藥液喂食過程的浪費和骯臟,彌補了匙羹喂藥的缺陷,借助喂藥器可以把藥液送進寶寶的嘴里,。
|
盒裝酒精球
因為酒精易揮發(fā),,所以,最好不要讓酒精棉球放得太久,。這種棉球很便宜,一盒大概5元左右,,所以有小孩的人家最好能至少半年更新一次,,以備不時之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