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為人知的美洲大師們(八):萬喬普
簡歷: 姓名:保羅·萬喬普(Paulo Wanchope) 出生日期:1976.7.31 國籍:哥斯達黎加 位置:中鋒 出道球隊:埃雷迪亞諾隊 故事: 戰(zhàn)勝曼聯(lián),。 在老特拉福德戰(zhàn)勝曼聯(lián)。 登陸英超的第一場比賽就進球,。 進的是一個世界波。 上述四個選項如果讓一個英超球員去選擇,,他會選擇哪一項呢?或許有些球員連想都不敢想,。可若是告訴你有一個人把這四件事一口氣打包完成,,你是否會覺得不可思議呢?沒錯,,的確有人干過這事兒。誰,?這人不是世界頂級球星,,也并非出自足球強國,而是來自中美小國哥斯達黎加的黑大個——保羅·萬喬普,。 讓我們把時光調回到1997年4月5日,聯(lián)賽領頭羊曼聯(lián)主場對壘德比郡,。在賽前的預測中,這完全是一場沒有懸念的比賽,。這邊廂,,“紅魔”的弗爵爺輕松地嚼著口香糖,,畢竟聯(lián)賽已經有五個多月主場不敗了,,何況對手只是一支排名中下游的球隊。那邊廂,,“公羊”主帥吉米·史密斯也沒奢望什么,,只求別輸得太慘。雖然球隊新來了一個超過一米九的黑大個兒,,但那個叫保羅的孩子才到隊8天,指望他去攻破丹麥門神施梅切爾的十指關,?怎么想都有點兒不靠譜。 但比賽的結果卻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第一次亮相英超舞臺的萬喬普不但有一次助攻,還攻入了一個精彩絕倫的進球,,幫助球隊3比2客場力克曼聯(lián),。當時,,萬喬普在本方半場得球,隨后邁開長腿,,踏著妖異優(yōu)雅的舞步,,趟過四名曼聯(lián)球員,,一路殺至禁區(qū)前沿,最后在防守隊員的合圍夾擊下冷靜地推射球門右下死角,,令施梅切爾只能望球興嘆。這絕對是一次現(xiàn)象級的演出,,別忘了萬喬普從家鄉(xiāng)球會埃雷迪亞諾隊轉投德比郡隊只花了區(qū)區(qū)60萬英鎊。更值得一提的是,,這粒入球在德比郡隊的建隊125周年慶典中被球迷投票選為了歷史最佳進球,得票數領先第二位(查理·喬治在75年歐洲冠軍杯中對皇馬的入球)十四個百分點,。
速度與力量的完美結合得益于一流的身材 在隨后的兩個賽季中,,萬喬普分別射入13球和9球,,幫助德比郡隊相繼取得了第九和第八的聯(lián)賽歷史最高排名。而他本人也深得英超球迷喜愛,,被贈與了“加勒比舞者”的美名。在為球隊出場83場,,攻入28球后,萬喬普在99-00賽季轉會至西漢姆聯(lián)隊,,此時的身價已漲到了350萬英鎊。不過在厄普頓公園球場,,萬喬普只待了一個賽季,35場12球的進球率也并不算低,。第二個賽季,由于蘇克以及卡努特的到來,,萬喬普最終被轉賣給了曼城,。 在曼徹斯特城隊,,萬喬普厄運連連,。第一個賽季,他射入9球,,卻仍難以阻止球隊降級;第二個賽季,,他遭遇到了傷病,但還是在僅有的15次出場中射入12球,,幫助球隊重返英超,;第三個賽季,,傷病再度襲來,導致其賽季報銷,,一場未上。直到第四個賽季,,萬喬普才堪堪轉運,雖然22場只射入6球,,但在對紐卡斯爾聯(lián)隊的關鍵戰(zhàn)役中打入制勝進球,幫助球隊成功留在了英超行列,。
對紐卡射入關鍵進球 03-04賽季結束后,,尚在當打之年的萬喬普被賤賣到了西甲的馬拉加隊,在那兒的一個賽季進了6球,,雖然數量比較可憐,但在對努曼西亞一役中的入球被ESPN評選為04-05賽季的西甲最佳進球,。 之后的幾個賽季,,萬喬普過上了顛沛流離的日子,。由于嚴重的膝傷,在卡塔爾的阿爾-加拉法隊,、老家的埃雷迪亞諾隊,、阿根廷的羅薩里奧中央隊,、日本的東京FC隊以及美國的芝加哥火焰隊中,他都是匆匆過客,,在每支球隊都待不過一個賽季,進球也沒再超過5個,。2007年,,萬喬普終于沒能擺脫傷病的糾纏,,無奈地選擇了退役。 雖然萬喬普的俱樂部生涯“晚景凄涼”,,但在國家隊,他始終是頭號球星,,并兩次幫助哥斯達黎加晉級世界杯決賽圈,。06年世界杯對德國隊一戰(zhàn),,萬喬普射入兩球,著實讓德國人手忙腳亂了一番,。不過,,那也是他在國家隊最后的高光時刻了,,08年1月在與瑞典的一場友誼賽后,萬喬普宣布了國腳生涯的終結,。截止那時,,他是哥斯達黎加歷史上為國家隊進球最多的球員(73場45球),直到后來才被另一名著名前鋒羅蘭多·豐塞卡超過,。
揭幕戰(zhàn)成為萊曼的噩夢 最后提一個有趣的花絮。萬喬普從小身高臂長,、運動天賦驚人,小時候曾一邊踢足球一邊打籃球,93年代表哥斯達黎加參加中美洲青年籃球賽時還成為了得分王,。這一成績使他獲得了美國加州一所大學的獎學金,從而加入了該大學的籃球隊,。不過,萬喬普最終還是選擇了足球,,否則說不定NBA賽場上會多一個出色的后衛(wèi),。對了,,孫繼海在曼城時與萬喬普交情莫逆,一直對其身體素質頗為羨慕,,說曾看到過他穿著拖鞋扣籃也像玩兒似的。 |
|
來自: john_terry > 《footb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