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音樂人或歌手最重要的是什么?
有人說是聲音,唱得好才是真本事,。
那么歌手除了聲音之外還應該有什么?
音樂是很感性的藝術,聲音只是傳達了一部分思想的樂段。
而唱歌的最高境界就是把人聲化成了樂器,。
我聽歌曲,,與年代無關,與時尚無關,,與名氣無關,,只有藝術與共鳴.
打開一張古老的專輯,,CD里傳出清亮的聲音,,閉上眼睛,耳朵浸染,,原來你是我所有的回憶.
所以我選擇李泰祥,,一種永遠都不會很流行的聲音感染.這樣的愛情,連分手都美得不忍破碎,。
那是80年代,一個純凈的不太浮躁的臺灣歌壇,無法想象現(xiàn)代的嘻哈癡狂的世界里,還有過風格炯異的聲音,百家爭鳴.或許你不熟悉李泰祥是何許人也,但一提起那首耳熟能詳?shù)?lt;橄欖樹>,恐怕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樣唯美的作品出自這位臺灣樂壇的"大師"級人物,李泰祥之手.李泰祥的作品多趨向于古典風格,把當時流傳于世的經(jīng)典詩歌作成音樂,形成一個巴洛克式的藝術唯美世界.
他的音樂,,永遠都不會那么流行,他的思想,,總是充滿了詩與愛的升華,。他出身于古典音樂科班,卻把流行音樂當古典音樂來譜寫,,游走在音樂與文學之間,,古典與流行之間,民族與西洋之間,。
<李泰祥和他的女弟子>,22首唯美藝術歌曲,臺灣音樂大師李泰祥率齊豫,許景淳,潘越云,葉倩文,黃瓊瓊,唐曉詩,錢懷琪7位女弟子,上演一出唯美浪漫人生劇集,用天使之聲來蕩滌心靈,。或許她們中有幾位至今還在歌壇活躍,,而有些已經(jīng)銷聲逆跡了,,但是做為主角核心的李泰祥,他的作品可以登入殿堂級,,永遠都讓人沉浸在不可自拔的浪漫中,。在這張專輯里,有關于愛情,,關于青春,,也有關于歲月與人生,不是所有的歌都能瑯瑯上口的,就像不是所有的文章,所有的話語都是一目了然的,。曲高必然要和一些寡,,不然怎么可能人人都成為哲學家呢?
或許你只記住了齊豫,,如果沒有李泰祥的靈感,又怎么會聽到流浪的齊豫,飄渺的天使.如果沒有齊豫,怎么知道還有李泰祥的音樂文學情懷.是李泰祥成就了齊豫,還是齊豫成全了李泰祥,。你是我所有的回憶,,記住了在地球另一邊的那個人,那雙眸子深深的回味中,,飄逸著來,,輕盈地去。
歲月本身就是一杯陳釀,在青蔥歲月中,留下了什么,究竟你釀制的酒是甘甜還是酸澀呢?好歌也如酒一般香醇,,好歌手像醇酒一樣濃厚,。也因為李泰祥,發(fā)現(xiàn)了另一個好聲音,,許景淳,。許景淳出身音樂專科,是位學院派的歌唱家,,她至今出過的專輯并不多,,卻在行內(nèi)評價極高。如果齊豫如天上的星星那般光燦奪目,,那許景淳也如夜明珠發(fā)出淡雅的光芒,。
愛,無以名狀,。一雙含情脈脈的深情,愛情此刻緩緩展開,或許是瞬間流逝,,或許是永恒,但愛,,也許不需要很直白地去傾訴,,很隱諱地,握一雙手,,看一眼回眸,,身旁一瞥驚鴻,都是愛的表白,。李泰祥的音樂柔柔地,,舒緩地流淌著濃郁的愛意。即使是后來以怨情歌紅過歌壇的潘越云,,在他的調(diào)理下,,柔軟如愛神阿弗洛狄特從海中誕生,緩緩飄向天際,。
不管是巨星還是塵埃,,即使一點小小的火光,也能照亮一個世界,。葉倩文最初的初試啼聲,,像那支小小的火柴擦亮了光芒,微弱的火光慢慢燎原,直到現(xiàn)在把她的激情烈火燃燒了整個歌壇,。你不會想象到充滿爆發(fā)力的葉倩文曾經(jīng)也是古典的李泰祥的學生,,在那個年代里,她還是青澀的,,也只有這么一次,。
海誓山盟生生世世不復存在,分手了再想看一眼嗎,?唐曉詩的聲音和李泰祥交錯著,,一首《告別》在悲嗆的唱腔中結束了轟轟烈烈的愛戀,非常詠嘆調(diào),,非常華美,,給逝去的愛劃上一個完美的句點。唯一的一次見到唐曉詩的影子是在滾石MV《快樂天堂》中,,和齊豫一樣的波西米亞,,而后便銷聲匿跡,。一把好嗓子,,很有藝術見解的風情,只留在交響的回憶之中,。
如此的青春,,所有的事物都是到消失了,才后悔自己當初怎么不珍惜?,F(xiàn)在想要珍惜了,,卻發(fā)現(xiàn)自己失去珍惜的能力了。有一天,發(fā)現(xiàn)自己已憔悴地無力去愛,,這樣的人生,,拾到了什么。在錢懷淇的歌聲里,,入世的聲音唱著出世的情態(tài),,不要等到過時了才發(fā)現(xiàn)體會稍縱即逝了。
想你念你溫柔的唇,,到最后,,就這樣,來不及追憶來不及懊悔,,當你恬淡往事已被塵封,。黃瓊瓊稚嫩的聲音配著交響樂,就像一個序言,,往事就在這里慢慢打開,,又慢慢謝幕。誰都活在人世的輪回之中,誰也沒有在意輪回的過程,。人世本身就是一個輪回,上一代做完的事,下一代將重復進行.愛情,生存,生老病死,一個也逃脫不了.人世也是個夢,,夢里有人來有人去,說它新鮮,,它是人類歷史的老調(diào)重彈;說它陳舊,,或許沒幾個人能說得出始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