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開戀愛課爭議:是否必修,?是否會淪為練愛場,?
花隨月轉(zhuǎn)陰晴收錄于鳳凰文化 來源:北京晨報 作者:韓玉玲 北京市教委公布了北京高?!洞髮W生心理健康》課程教學大綱(征求意見稿),未來,,戀愛課有望成為大學生的必修課,。其中,“戀愛心理與愛的能力培養(yǎng)”一講修訂為“幸?!獜膶W會戀愛開始”,,從大學生們經(jīng)常遇到的感情問題出發(fā),講述愛情的三角形理論,、愛的糾結(jié)等內(nèi)容,,教大學生學會愛自己、表達愛,、接受愛,、拒絕愛、維系愛和放手愛,。 如今,,大學生戀愛早已司空見慣,這種情況下,,還有必要讓每位學生都修這門戀愛課嗎,?對此各方觀點大相徑庭。 支持 開明背后是平等精神 我更欣賞戀愛課體現(xiàn)出的“伙伴式”平等精神:尊嚴平等,、人格平等,、不厭其煩,教師不是以指導者的身份踏入學生的情感生活,,而是充滿體恤,,充滿情感關(guān)懷和心理溫暖,充分理解,、接納學生的各種情感碰撞,。讓學生始終處在被信任和心理放松狀態(tài),更有利于創(chuàng)造和諧的教育氛圍,。 時下,,諸多教育太不夠“伙伴”,教育民主的號子喊得非常響亮,,很多教師在學生面前高人一等,、面孔威嚴、趾高氣揚,、說一不二,。特別是對待感情生活上,多有“虎媽虎爸風度”,,粗暴干涉,,圍追堵截,,嚴厲打壓,不允許孩子有絲毫反抗余地,。“尊重”兩個字,,好說,難寫,,可絕大多數(shù)家長和教育者,,最缺乏的就是“真心的尊重”和“平等的態(tài)度”。他們唯獨忘了,,現(xiàn)在的孩子最需要的就是“民主空氣”,、“平等的話語權(quán)”。他們更忘記了,,心理學上有一個普遍規(guī)律,,那就是“你強它強,你弱它弱”,,哪里打壓,哪里就會有更強烈的對抗,。打壓甚至會造成很多心理問題和社會問題,。 所以,北京市對愛情課程不設防,,充分接納這種青春期心理需要,,這是一種非常開明的教育舉措。為學生們送去戀愛操作方法,、理性愛情觀是次要的,,高度信任和“放水養(yǎng)魚”倒是主要的,更能激活孩子的自律意識,、珍惜意識和全局意識,,更愿意接受來自老師的勸說和教導。這就是所謂的不教而化,,潤物細無聲,。不要認為這種課程會形成負面教唆,絕大多數(shù)孩子是負責的,、有分寸的,。很多孩子之所以此前有過“失分寸”,不僅是孩子的問題,,更是源于缺乏權(quán)威,、科學的戀愛課程指導,是一種心理無知,。所以,,北京市敢于這樣做,,站在學生本位上思考問題,更是一種觀念蘇醒,,值得嘉許,。 劉克梅 務實之舉彌補教育缺失 大學生在校期間談戀愛,早已是一種正?,F(xiàn)象,,也是大學生共同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當代大學生的婚戀觀總體上看是健康的,,但也有部分學生在婚戀和良性關(guān)系問題上表現(xiàn)出不良傾向,。還有不少學生因為戀愛耽誤了學業(yè),錯過了大學期間其他必要的人生經(jīng)歷,,嚴重影響到今后的發(fā)展,,這必須引起社會,特別是教育界的重視,。北京市高校將“幸?!獜膶W會戀愛開始”作為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的主要內(nèi)容,正視大學生戀愛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教育和引導,,可謂是務實之舉,。 愛情是個古老而永恒的話題,人們對大學生戀愛是理解的,。但任何事情都具雙面性,,關(guān)鍵是要學會怎樣去把握。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戀愛對大學生學習和事業(yè)的作用具有兩種可能性:一是戀愛關(guān)系處理得當,,可以成為學習和事業(yè)的催化劑,使人學習努力,,成績上升,;二是戀愛關(guān)系處理不當,可能分散精力,、浪費時間,,造成情緒波動,成績下降,。 我個人認為,,利弊并不是愛情或戀愛本身最應該關(guān)注的,更重要的在于戀愛者的戀愛觀以及雙方對心理,、情感尺度的把握,。大學生在生理上雖然已經(jīng)成熟,但承受挫折的能力還不強,心理還不夠穩(wěn)定,。真正的愛情是一種美,,大學生談不談戀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應該學會如何面對,。實際上,,大學生在戀愛方面遇到或產(chǎn)生的各種問題,多源于教育本身的缺失,。目前我國高校還沒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有關(guān)大學生情感,、戀愛、婚姻心理等問題的疏導教育體系,。這應該引起各高校的重視,。在這方面,將戀愛列為必修課無疑開了個好頭,。 郭立場 反對 容易形成負誘導 如今,,雖說大學生談戀愛已成普遍現(xiàn)象,但大學生們或因心智不成熟,、愛情觀比較理想化,,或因與專業(yè)打交道的時間遠遠多于與異性交流等故,戀愛總是成多敗少,。因此,,開設一門戀愛課,避免大學生們走進戀愛的誤區(qū),,讓他們擁有享受戀愛的幸福果實,,的確很有必要,。 但是,,盡管如此,筆者還是要給“大學戀愛課”潑瓢涼水,。首先,,大學期間,有的學生想戀愛,,但有的學生卻不為所動,,埋頭學業(yè)。戀愛課一開,,那些不想談戀愛的學生不免要去琢磨怎么去談戀愛,,怎么完成這樣一門課程,這就很容易形成一種負誘導,,讓其徒增“幾度煩惱幾度愁”,。 其次,我們知道,戀愛中遇到的問題也是因人而異,,也就是,,對個人而言,談戀愛從來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既無統(tǒng)一模式,,更無樣本可循。我們不禁要問,,戀愛課以什么為教本,?大學現(xiàn)在能夠拿出一份像樣的戀愛教材嗎?再說,,作為課程,,必須要有師資隊伍,如果開設戀愛課的話,,有這種教師隊伍嗎,? 關(guān)注日益普遍的大學生戀愛現(xiàn)象,進而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幫助其解決戀愛中的問題和困擾,,作為教書育人的高校確有教育引導的必要。但是把戀愛課作為必修課,,筆者還是認為荒唐了點,。 馬廣志 提醒 別異化為“練愛場” 北京市教委的這項舉措的確是有其積極的引導作用。但是,,想提醒的是,,戀愛課不能異化為“練愛場”。“戀愛課”不能演變?yōu)橹蛔⒅赜诓僮鲗用嫔系?#8220;戀愛秘籍”的經(jīng)驗傳授,,而應該將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戀愛觀,、優(yōu)化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道德情操作為該必修課程的重點,。 “戀愛課”要讓學生懂得“愛”的真諦,。正是因為一些大學生對“愛”缺少正確的認知,所以才會導致戀愛不成卻傷害對方的悲劇,。有人說,,現(xiàn)在的年輕人情感冷漠。其背后的根源就在于缺乏對愛的認識,。由此,,戀愛課應該首先補上愛的道德要求、愛的責任擔當,。當今社會,,普遍情感缺失,,那么對于愛的教育更顯得彌足珍貴和迫切需要。怎樣在戀愛課中滲透這方面的教育,,應該引起我們的深思,。 “戀愛課”如果成為“練愛場”,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弱化這門課的價值意義,。畢竟大學校園不是專為談戀愛的,,學生上大學主要任務還是為了學習,如果“戀愛課”成為了戀愛的技巧傳授,,并且大張旗鼓地使之成為必修內(nèi)容,,勢必讓大學生們在這方面過于花費精力,對學生產(chǎn)生一定的誤導,。更何況大學教授們雖有較深的社會閱歷和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但在戀愛問題上我想也絕非就一定是專家。讓大學生們在課堂上取他們的戀愛之經(jīng),,恐怕不太現(xiàn)實,。高校開設“戀愛課”是為了更好地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幫助大學生解決戀愛中的問題和困擾,,使大學生們更好地處理好學業(yè)和感情問題,,優(yōu)化心理素質(zhì),提升個人修養(yǎng),,這才是開設“戀愛課”的本義,。 大學開設“戀愛課”確有必要,但也不是每個大學生都需要在大學階段談戀愛的,,愛情是人們心底的一種自發(fā)的情感,,戀愛并不是一種純技術(shù)的東西,不是靠理論和技術(shù)的搗鼓所能實現(xiàn)的,,它不能公式化,。因此,“戀愛課”還是要從正確戀愛觀的樹立上著眼,,從心理素質(zhì)的培養(yǎng)上著力,,是引導,,而不是誘導,,更不能誤導。 陳軍 ■評判 只宜選修 高校應當關(guān)注大學生戀愛中的問題,,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幫助大學生解決戀愛中的問題和困擾,卻未必要使談戀愛成為高校的必修課,。上大學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知識,,一旦談起戀愛勢必要影響到大學生的學習,這對大學生的個人成長不一定有利。高校開設“戀愛課”無形中成了對大學生談戀愛的鼓勵,,這未必就是對大學生真正的關(guān)心,。 尤其是戀愛課要記入學分,不想談戀愛的學生豈不失去了不該失去的學分,?這對不想談戀愛的大學生不公平,。而且,也會逼著不談戀愛的大學生為了“戀愛學分”而造假,,會助長校園的不正之風,。高校即便有開設“戀愛課”的必要,也只能作為選修課,,不宜作為必修課,。 |
|
來自: 花隨月轉(zhuǎn)陰晴 > 《社會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