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成人av_抖音国产毛片_a片网站免费观看_A片无码播放手机在线观看,色五月在线观看,亚洲精品m在线观看,女人自慰的免费网址,悠悠在线观看精品视频,一级日本片免费的,亚洲精品久,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分享

治急性支氣管炎秘方(方18首)

 kaixin100sc 2011-03-23

治急性支氣管炎秘方

10.1 疏表止嗽湯

【來源】王季儒,《肘后積余集》

【組成】桑葉,、菊花各10克,,杏仁、炙白前,、炙前胡各9克,,廣皮6克,荊芥5克,,竹茹,、生枇杷葉、連翹各12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散邪降逆,化痰止咳,。

【方解】外感咳嗽,,邪氣必由皮毛而入。皮毛為風(fēng)寒所閉,,內(nèi)熱不得外達,熱為寒束,,治宜解表以散寒,,清里以肅肺,,表解里清則咳嗽自止,方用桑葉,、菊花,、荊芥解表以散邪;杏仁,、枇杷葉,、前胡、白前,、廣皮降逆化痰以止嗽,;竹茹清胃以化痰;連翹清熱以消炎,,合而用之,,共奏解表清熱、降逆化痰之功,。

【主治】感冒后引起的咳嗽,。

【加減】如表寒郁閉較重者加蘇葉5克;咳痰稀白者加清半夏9克,,云茯苓12克,;如痰不易咯出是為肺燥,加款冬花12克或加梨膏30克,,化入湯藥中,,肺得潤則痰易出,痰出則咳自止,。

【療效】屢用屢驗,,療效頗佳。

 

10.2 辛溫止咳方

【來源】文子源,,《臨癥見解》

【組成】荊芥,、前胡、桔梗,、杏仁各9克,,百部、紫菀,、白前各12克,,茯苓15克,橘紅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辛溫宣肺,,化痰降氣止咳。

【方解】風(fēng)寒外感,,寒束皮毛,,故方用荊芥散寒祛風(fēng),使風(fēng)寒之邪由表而出,;以桔梗,、前胡宣肺疏表,一升一降,,氣得通暢,,則咳嗽可止;杏仁宣肺降氣,;百部,、紫菀、白前溫肺通絡(luò),,降氣止咳,;茯苓,、橘紅,、甘草健脾和中,,行氣化痰,。全方配合,,既有疏表祛風(fēng),、宣肺散寒,復(fù)有健脾化痰、降氣止咳之功,。

【主治】風(fēng)寒咳嗽,證見咳嗽聲重,,口唾痰涎,,痰多稀白,,鼻流清涕,頭脹頭痛,或喉癢氣喘,,過食清涼,,久咳不止,,夜咳頻多。舌淡,,苔薄白或淡黃,,脈浮緩或濡滑,或細弱,。

【加減】證有偏勝兼夾,體有強弱,,宜隨證加減,。如痰盛加法半復(fù)12克,;氣逆喘咳甚加旋覆花12克,、麻黃3克,;肺氣虛寒,,脾胃虛弱,,本方去荊芥,,加黨參、白術(shù)各12克,,春砂仁6克,;惡風(fēng)畏寒,,表邪外困,,加防風(fēng),、紫蘇葉各9克;頭脹頭痛加川芎,、白芷各6克,;風(fēng)寒化熱,苔微黃白加柴胡6克,,黃芩,、連翹各9克;濕熱夾痰交蒸,,痰涎稠黏,苔白膩,,脈弦滑加法半夏12克,,桑白皮9克,瓜蔞皮12克,;痰熱阻氣,,清竅不利,咳而喉中作梗,,加牛蒡子,、射干各9克;胸膈悶,,腹脹滿,,苔白膩,加枳殼,、瓜蔞皮,、郁金各9克,川樸6克,;傷食噯氣加神曲6克,,枳殼9克;咳引脅痛加柴胡6克,,青皮9克,,枳殼6克;寒飲停留胸膈,口淡,、吐稀涎沫,,加細辛3克,干姜9克,,法半夏12克,,白芥子6克;胃逆嘔吐夾水加法半夏12克,,生姜9克,,白蔻仁4.5克;寒甚四肢清冷加附子,、干姜各9克,;脾虛腎水上泛,咳甚痰涎壅盛,,加附子15克,,干姜12克,白術(shù)15克,,法半夏12克,;心悸怵惕、頭目眩暈,、痰水凌心加桂枝9克,,白術(shù)15克、炙甘草,、干姜各9克,;氣喘上逆,咳嗽痰盛加旋覆花12克,,代赭石30克,,黨參12克,法半夏12克,;腎虛久咳不止,,腰骶酸痛,氣喘加補骨脂,、菟絲子各12克,,胡桃肉15克。

【療效】屢用皆效,。隨證加減,,療效頗佳。

【附記】本方重在“溫散”,,不管是外感風(fēng)寒,,肺寒咳嗽,,還是內(nèi)傷虛寒性咳嗽,若能隨證加減得法,,用之臨床,,均有良效。

 

10.3 辛涼疏咳方

【來源】文子源,,《臨癥見解》

【組成】薄荷梗6克,,牛蒡子、前胡,、桔梗,、杏仁、桑葉各9克,,瓜蔞皮,、枇杷葉各12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辛涼疏表,,宣肺降氣,豁痰止咳,。

【方解】咳嗽由于風(fēng)熱外感,,邪氣束表,表邪未解,,當先解表,風(fēng)熱為陽邪,,法宜辛涼,。方以薄荷梗、牛蒡子,、前胡,、桔梗、桑葉辛涼疏表,;杏仁,、枇杷葉、瓜蔞皮宣肺降氣,,豁痰止咳,。諸藥配伍為用,共奏辛涼疏表,,宣肺降氣,,豁痰止咳之功,。

【主治】風(fēng)熱咳嗽、痰路不爽,、口干,,初起或身熱頭痛,或微惡風(fēng)寒,,舌紅苔薄白,,或薄白而干、脈浮滑數(shù),。

【加減】隨證加減,,如痰盛加貝母9克,熱盛加黃芩9克,;初起微惡風(fēng)寒,,加防風(fēng)、荊芥各9克,;表邪化熱,,或肺熱熾盛,身熱較高,。加連翹12克,,黃芩9克;熱傷津液口渴,,加蘆根15克,,知母9克,天花粉12克,;肺熱盛氣上逆,,咳頻氣促,加黃芩9克,,桑白皮12克,,葦莖15克,熱灼肺津成痰,,痰黃稠黏,,加貝母12克,冬瓜仁15克,,海浮石18克,,千層紙6克,葦莖18克,;肺熱上蒸咽喉,,咽紅腫作痛,加大青葉,、黃芩各9克,,土牛膝根15克,,玄參12克;脾濕內(nèi)蘊,,挾痰飲上逆,,痰稀嘔吐,加法半夏9克,,橘紅3克,,鹽水炒竹茹6克,吳茱萸水炒川連4.5克,。

【療效】屢用效佳,。

 

10.4 張氏止嗽散

【來源】張夢儂,《臨癥會要》

【組成】冬桑葉,、杏仁泥,、炒枳殼、前胡,、甘草各10克,,桔梗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衫m(xù)服3~5劑,。

【功用】辛涼輕清宣散。

【方解】因肺所生病,,為咳嗽上氣,、喘渴、煩心,、胸滿等證,,故方用冬桑葉之氣味甘寒,祛風(fēng)燥濕,,走肺絡(luò)而宣肺氣;同杏仁之氣味辛甘苦溫而利,,除風(fēng)散寒,,解肌瀉肺,降氣行痰為主,,佐以桔梗之氣味苦辛而平入肺,,瀉熱散寒,開胸利膈,,行氣消痰,,合前胡之氣味辛甘苦微寒,,暢肺氣,解風(fēng)寒,,理胸腹,,下氣降火,消痰止咳,,加枳殼之氣味甘苦微寒,,化痰行氣,止喘散結(jié),,消脹治咳,,更用甘草之氣味甘平中和,瀉心火而補脾胃,,以資肺氣生化之源而保護肺臟,。本方藥僅6味,是合桑杏湯,、甘橘湯,、枳桔湯等方加減組合而成。配伍為用,,共奏辛涼疏表,,理氣化痰,降逆止咳之功,。

【主治】咳嗽,、氣逆、作嗆,、喉癢,。無論外感六淫,或內(nèi)傷等各種原因犯肺所致的咳嗽均可用之,。

【加減】隨證加減,,可通治各種咳嗽。

(1)風(fēng)咳:咳聲清高,,痰少,,舌紅苔白薄,脈浮數(shù),,加薄荷6克,,牛蒡子10克(炒打),辛涼以散風(fēng)邪,。

(2)寒咳:咳聲稍重,,痰不易出,色白,,苔白薄,,脈浮緊,,或有頭痛;加紫蘇,、陳皮各10克,,辛溫以散寒。

(3)濕咳:咳聲重濁,,痰白不稠,,或頭悶身重,苔白厚膩滑,,脈緩細,,加蒼術(shù)6克,厚樸,、陳皮,、茯苓、法半夏各10克,,辛溫甘淡以祛濕,。

(4)熱咳:痰膠黏稠,色黃,,或胸中隱痛,,舌紅苔白或黃,脈洪數(shù),,加馬兜鈴,、天花粉各10克,鮮葦根30克,,川貝母6克(研沖),,輕苦微辛微寒以清熱。

(5)燥咳:咳聲清揚,,痰少難出,,多有喉舌干燥,津液不足,,舌紅,,苔少不潤,脈浮澀,,加沙參,、貝母、瓜蔞皮,、知母、陳皮各10克,,甘微苦寒輕劑以化痰生津潤燥,。

(6)火咳:干咳無痰,,氣上沖喉,口干,,舌燥,,苔白薄或黃而不潤,脈多洪數(shù),,加天門冬,、玄參、知母,、天花粉各12克,,生石膏15克,苦,、甘寒以瀉火滋陰,。

(7)瘀血咳:咳嗽痰少,痰中時帶血絲或血點,,胸肋及脅間時發(fā)刺痛,,舌尖或舌邊有明顯瘀血點,加紫菀,、茜草,、降香、鹿角霜各10克,,桃仁泥6克,,血竭粉、三七粉各3~6克(沖服)等味,,以消瘀活血,。

(8)老痰咳:痰膠色黑凝結(jié)成團,咳不易出,,如吐在水中即沉于水底,,口燥咽干,若飲開水則痰易出,,老年及平時有吸煙嗜好者,,多有此痰。加旋覆花,、芒硝,、搗瓜蔞子各10克,青黛拌蛤粉,、海浮石粉各15克,。亦可在每日飯后吞服礞石滾痰丸3克,每日1次。切忌辛溫燥熱之藥,,只宜用此等咸寒,、辛甘寒之味,逐漸化除,。

(9)寒濕咳:痰稀色白,,咳不易出,得熱則咳緩,,遇寒則咳劇,,苔白舌淡,肺浮緊或沉遲,,加陳皮,、法半夏、白茯苓各9克,,干姜,、桂枝各5克,辛溫甘淡以散寒除濕,。

【療效】長期使用,,療效頗佳。

【附記】本方名為編者擬加,。本方為治一般咳嗽的通用方,,亦可作為治療各種咳嗽的基本方,隨證加減,,可適用于各種咳嗽,。驗之臨床,確有良效。

 

10.5 清肺理脾鎮(zhèn)咳湯

【來源】熊寥笙,,《中國中醫(yī)藥報》1990年

【組成】杏仁、茯苓、法半夏、陳皮各12克,,甘草3克,,桔梗9克,,前胡12克,,蘇梗9克,,炙枇杷葉12克。

【用法】用水適量煎藥,,每日1劑,,日服3次,早,、中,、晚各服1次,空腹服,。

【功用】清肺理脾,鎮(zhèn)咳豁痰,。

【方解】本方以杏仁宣肺清天氣,法半夏燥脾潔地氣,茯苓健脾利濕;陳皮理氣化痰;甘草,、桔梗利咽祛痰;前胡,、蘇梗疏風(fēng)降氣;枇杷葉清肺和胃,,共奏清肺,、理脾、鎮(zhèn)咳、豁痰之功,。張三錫云:“諸病易治,,咳嗽難醫(yī)。”徐大春著《咳嗽難醫(yī)論》:“詣其研求咳嗽治法,,40余年而后稍能措手,。”可見咳嗽之治,實為棘手,。不佞治醫(yī)六十余載,因咳嗽病為四季之常見病,,積六十余年之經(jīng)驗,,深知五臟六腑皆令人咳,而以治肺治脾為關(guān)鍵,,以肺為金主天氣,,脾為土主地氣,如能保持天潔地潔,,肺脾二臟氣化調(diào)和,,衛(wèi)氣固密,則脾不生痰,,肺不貯痰,,外邪難侵,何咳嗽之有?夫治病求本,,辨證論治,,為中醫(yī)治咳之特色,咳嗽辨證要點,,在于以脾濕,、肺燥兩端溯其源,六淫七情所傷探其因,,人體之陰陽虛實究其本,,病之寒熱虛實辨其證,,循此制方用藥,則藥隨病變,,病隨藥除,,而無一成不變之方可尋。如以一方一法統(tǒng)治咳嗽,,不加辨證,,必致病隨藥變,藥不對癥,,遂致遷延時日,,歷久難愈,咳嗽難醫(yī),,職是故耳,。

【主治】風(fēng)寒侵肺,咳嗽氣逆,,口干咽癢,,咳吐痰涎。

【加減】往來寒熱去蘇梗,,加柴胡12克,;口苦加黃芩9克;胸悶加枳殼12克,;氣喘去柴胡加蘇梗9克,,厚樸12克;痰稠加海蛤粉,,海浮石各9克,;久咳加紫菀,款冬花各12克。

【療效】屢用屢驗,效果甚佳,。

【附記】熊氏用藥經(jīng)驗:本方探討了治咳之機理,,提供治咳參考。愚者千慮或有一得,非敢言經(jīng)驗也,。尤有言者,,治咳之要,務(wù)須辨證選方,辨證用藥,,一般套方套藥,,切忌迷信服用。制方用藥大法,,外感咳嗽藥不宜靜,,靜者留邪不解,變生他病。內(nèi)傷咳嗽藥不宜動,動則虛火不寧,,燥咳愈甚,。外感風(fēng)寒宜辛甘疏邪,忌寒涼收斂,。內(nèi)傷燥熱宜甘寒潤肺,,忌辛香燥烈,。外感久咳則火熱,內(nèi)傷久咳則火炎,。俱宜開郁潤燥,凡此均宜詳審,,不可粗心大意,。

 

10.6 魚蛤石花湯

【來源】馬蔭篤,,《中國中醫(yī)藥報》1990年

【組成】生石膏30克,,魚腥草,、雙花各15克,海蛤粉,、北沙參,、杏仁,、前胡各10克,,川貝母、木蝴蝶,、橘紅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功用】清熱宣肺,化痰止咳,。

【方解】方中魚腥草味辛性微寒,,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之功,凡因肺熱而引起咳喘,、吐膿痰者(肺炎,、肺膿瘍),用之皆有特效,;雙花,、生石膏清熱瀉火、止渴除煩,;海蛤粉,,川貝母化痰散結(jié),善治痰喘火咳,;前胡,、杏仁宣散風(fēng)熱,止咳平喘,;沙參潤肺生津,;橘紅理氣祛痰,兼除喉中之癢,;木蝴蝶清肺開竅,,理氣利水而止咳,亦是治療百日咳的有效藥物,。諸藥配伍為用,,共奏清熱宣肺,化痰止咳之功,。

【主治】小兒咳嗽,、實熱哮喘、肺炎,,尢其是病毒性肺炎療效更佳,。

【療效】臨床屢用,效果甚好,。

【附記】凡虛寒證禁用本方,。

 

10.7 解郁宣肺止咳方

【來源】汪新象,《中國中醫(yī)藥報》1990年

【組成】柴胡,、黃芩各12克,,半夏10克,細辛6克,,五味子,、生姜(或干姜)、杏仁,、枳殼各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功用】解郁散邪,宣肺止咳,。

【方解】本方適應(yīng)證以咳嗽,,病程較長,,夜咳為甚,,吐清稀泡沫痰,苔薄白(黃)而稠,,脈弦等為主要證候的患者,,其病機乃邪郁少陽、導(dǎo)致三焦氣機郁遏,、肺氣失宣,,故法當疏暢三焦氣機,解郁散邪,,宣肺止咳為治,。方用柴胡、黃芩,、枳殼和解少陽,,疏暢氣機,解郁散火,;半夏,、生姜、細辛,、五味子溫肺散寒,,化痰止咳;杏仁降肺氣平喘咳,;甘草和中,。全方意在解郁、宣肺,、止咳,。氣郁解而邪散,外邪散則肺氣宣而咳嗽自止,。肺主宣降,,肝主疏泄,三焦乃氣機水火的升降,,而肺的宣降靠肝的疏泄和三焦遏降調(diào)節(jié),。肝膽互為表里,,膽與三焦同屬少陽而司相火,其氣機郁遏,,相火不得泄越,,化為邪火上逆于肺,則咳嗽作矣,。故有“久咳不已,,三焦受之”,“夜咳三焦火”之說,,故當以清解三焦郁火,,溫肺散寒為法。

本證屬外感咳嗽,,故“小柴胡湯”去參,、棗之外,加枳殼助柴芩以宣暢氣機而清解郁火,,加杏仁降肺氣,,配柴胡降濁升清。清稀泡沫痰屬肺通水道功能失調(diào)的表現(xiàn),,故加細辛,,配姜、夏既能溫化清稀泡沫之寒痰,,又助通調(diào)水道之功,;再加五味子之酸斂以防姜、辛之辛散,,且姜,、辛,味同用,,收散并舉,,相反相成,發(fā)揮溫肺化痰,,斂肺止咳之作用,。

【主治】外感咳嗽,癥見夜間咳甚或晝夜陣咳,,吐泡沫痰,,或清稀痰,苔薄白或薄黃而潤,,舌質(zhì)正?;蚱t,脈弦細、弦數(shù)或弦,。病程一周以上,,伴有“少陽病,但見一證”的患者其效頗佳,。

【加減】春加荊芥,、薄荷、防風(fēng),;夏加香薷,、厚樸、陳皮,;秋加蘇葉,、前胡、桔梗,;冬加麻黃,、桂枝,;久咳不已加罌粟殼,、丹參、桃仁,;咳而遺溺者加黃芪,、益智仁;喉癢者加牛蒡子,、蟬衣,。

【療效】臨床屢用,其效頗佳,。

 

10.8 桑薄清宣湯

【來源】張珍玉,,《中國中醫(yī)藥報》1990年

【組成】霜桑葉6克,薄荷4克,,炒杏仁3克,,桔梗、陳皮,、枳殼,、紫菀各4克,生白芍,、甘草各3克,。

【用法】上藥用300毫升水煎至頭開時加薄荷再煎15分鐘,倒出,,再加水150~200毫升煎15分鐘倒出,,與頭煎混合,分服。本方劑量適合于6歲以下,,周歲以上患兒,。3歲以下每服1勺(約20毫升),每日3~4次,,每隔4~6小時一次,。3歲以上每服2勺,日二次,。

【功用】清宣外邪,,化痰止咳。

【方解】今日小兒,,飲食多肥甘有余,,而致積痰內(nèi)生;衣著多溫厚太過,,易郁悶生熱,;其體質(zhì)多偏陽盛,故風(fēng)寒外襲,,雖為陰邪,,但易以熱化,內(nèi)閉肺氣,,引發(fā)伏痰,。因此,小兒咳嗽當以清宣化痰為主,。據(jù)今日小兒特點,,一般不宜辛溫宣發(fā),故而以桑葉,,薄荷輕清宣透,,達邪而不傷陰;配以宣肺祛痰止咳杏仁,、桔梗,,使宣降適宜,紫菀性溫而不熱,,質(zhì)油而不燥,,辛發(fā)苦降,既助桑葉,、薄荷之宣,,又佐杏仁、枳殼之降,,宣不傷陰,,降不耗氣,,痰消邪去,枳殼與桔梗為伍,,一升一降,,則痰消氣降。枳殼雖味苦性寒合陳皮之辛溫芳香,,辛溫與苦寒相抑配伍,,意在避其芳香化燥、苦寒敗胃之害,,而彰其行氣化痰之效,,及斷生痰之源之功。生白芍一味,,味酸斂陰,,與桑葉、薄荷為伍,,宣散祛邪而不動搖稚陰,,且斂陰益陰而不斂邪,兼能清熱,。故本方組成宣中寓降,,降中主宣,共奏輕宣清肺,、消痰止咳之效,。

【主治】小兒外感咳嗽,。

【加減】若發(fā)熱可加金銀花9克,;咽喉痛加牛蒡子4克,川貝母3克,;不思飲食加炒麥芽6克,。

【療效】臨床屢用,奏效頗捷,,多1劑知,,2劑已。

【附記】本方配伍絲絲入扣,,切合病情,,是治療小兒感冒咳嗽的有效方劑。驗之臨床,,多應(yīng)手取效,。用治成人外感咳嗽,依本方酌加劑量,,效果亦佳,。

 

10.9 鋤云止咳湯

【來源】岳美中,《岳美中醫(yī)案》

【組成】荊芥6克,前胡9克,,白前6克,,杏仁、貝母各9克,,化橘紅6克,,連翹、百部草,、紫菀各9克,,桔梗6克,甘草3克,,蘆根24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功用】疏風(fēng)清肺,化痰止嗽,。

【方解】氣管炎,,多由感冒引起,治不得法,,或強制其咳,,或兜澀其痰,往往造成慢性,,久咳不愈,。此方之義,以荊芥疏散積久之風(fēng)痰,;前胡下氣除痰,;白前祛深在之痰;浙貝母治外感咳嗽,,合杏仁利肺氣,,有互相促進作用;橘紅咳而喉癢者必用,;連翹,、甘草解毒;百部草鎮(zhèn)咳,;桔梗利膈排痰,;茅根清肺熱;紫菀治傷風(fēng)痰咳,。諸藥合力共奏止嗽之功,。

【主治】氣管炎,,咳嗽夜甚,喉癢,,胸悶,,多痰,日久不愈,。

【加減】痰多微喘,,加海浮石9克,紫蘇子9克,。

【療效】屢用屢驗,,效果甚佳。

 

10.10 鋤云利肺湯

【來源】岳美中,,《岳美中醫(yī)案》

【組成】沙參9克,,馬兜鈴6克,山藥9克,,牛蒡子,、桔梗、枳殼各6克,,化橘紅4.5克,,杏仁、貝母各9克,,白薇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功用】益肺疏瀹,、豁痰,、止嗽。

【方解】方用沙參補益肺氣,,馬兜鈴開豁結(jié)痰,是一闔一辟,;用山藥補虛羸,,牛蒡子散結(jié)氣,是一補一瀉,;用桔梗引氣排痰,,枳殼下氣止逆,是一升一降,,這六味藥相反相成,,在相互制約之下能起到相互促進的作用,。更用橘紅止喉癢;白薇通鼻塞,;杏仁,、貝母止咳化痰;甘草亦有祛痰功效,。所以對咯痰不爽,、久不能愈之咳嗽癥,服之如溝渠壅塞而得到疏通,,氣展痰豁,,指日而咳癥得愈。

【主治】感冒后咳嗽,,咯痰不爽,,喉一癢,咳即作,,早起尤甚,,胸悶鼻塞,脈數(shù)舌紅,。

【療效】屢用神驗,。

 

10.11 七味清肺飲

【來源】吳圣農(nóng),《名醫(yī)特色經(jīng)驗精華》

【組成】黃連3克,,黃芩6克,,冬瓜子15克,黛蛤散30克,,魚腥草30克,,生川軍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功用】清熱消炎,,化痰止咳,。

【方解】本證皆因肺部感染而致,故方用黃連,、黃芩,、魚腥草清熱解毒抗感染;冬瓜子清肺化痰,;黛蛤散(青黛,、蛤粉)降肝火,泄肺火,,化痰止咳,;生川軍通腑瀉熱,,肺與大腸相表里,通利大腸,,肺熱可降,。諸藥合用,有較強的清熱消炎作用,,用于肺部感染諸癥最為得宜,。

【主治】以發(fā)熱、劇咳,、痰多,、胸悶、氣急為主癥的慢性支氣管炎繼發(fā)感染,。

【療效】多年使用,,效果甚佳。

 

10.12 前芒湯

【來源】李雪麗,,《新中醫(yī)》(7)1987年

【組成】芒果核(或葉)30克,,布渣葉15克,前胡,、杏仁,、桃仁各12克,桔梗,、款冬花,、浙貝母各10克,枳殼10克,,冬瓜仁20克,,魚腥草、萊菔子各25克,。

【用法】上藥加水三碗半煎至八分,,3小時后藥渣加水再煎,每日1劑,,日服3次,。

【功用】清熱宣肺,化痰理氣,,消滯止咳,。

【方解】本證多因外感咳嗽,或經(jīng)治后尚有余邪,,此時又進辛燥、肥膩,、液補食物,,使外邪停滯肺胃,,致脾不能為胃行其津液,積液為痰,,積濕為濁,,痰濁阻滯胸陽,凝聚三焦,,肺絡(luò)不宣,,氣道不暢,上逆而咳,,又因素嗜辛熱,、肥膩,肺胃多有蘊熱藏濕,,一旦風(fēng)邪入侵,,肺俞受之,留連不解,,引動伏邪,,釀成本證。本證多見于青壯年,,且男多于女,。此與一般風(fēng)寒、風(fēng)熱等咳嗽有不同之處,,每逢民間節(jié)日之后,,為犯甚多。本方治療此類咳嗽針對性強,。方用芒果核(或葉),、布渣葉入肺胃二經(jīng),能消食痰,;前胡,、桔梗、浙貝母,、魚腥草,、杏仁宣清肺熱,化痰止咳,;桃仁,、枳殼、萊菔子疏通三焦氣機,,宣透肺絡(luò),,使痰濁速向上下排出,從而達到清熱宣肺,、化痰理氣,、消滯止咳之功效,。

【主治】外感咳嗽挾食滯。癥見咳嗽,、胸悶,。痰黃黏稠,咯而不爽,,厭食口苦,,大便積臭或硬結(jié),小便黃或微有惡風(fēng),、發(fā)熱,、舌偏紅、苔黃膩或白厚,、脈浮滑,。

【加減】若發(fā)熱者加黃芩、連翹,;痰濃稠難咳出者加栝蔞仁,;咳甚加百部、桑白皮,;舌苔黃膩,,大便硬者加大黃、花粉,;白細胞偏高者,,加紅條紫草15克。

【療效】治療300例,,均獲痊愈,。一般服藥4~6劑即可痊愈。

【附記】紅條紫草既能透疹,,清熱解毒,、滑腸,必能宣透肺絡(luò),,經(jīng)數(shù)年臨床觀察使用,,本品對邪熱內(nèi)閉肺絡(luò)(白細胞偏高的)確有明顯效果。

 

10.13 麻杏地魚湯

【來源】孔炳耀,,《新中醫(yī)》(4)1991年

【組成】麻黃3~10克,,北杏仁、地龍各6~12克,,魚腥草12~5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功用】解表散寒,,清熱解毒,,止咳除痰,。

【方解】多因小兒臟氣未固,老人臟氣已衰,,均易受風(fēng)寒侵襲,;小兒純陽之體,邪易化熱,,老人陰陽平衡功能相對虛弱,,邪亦易寒化或熱化,一旦風(fēng)寒外束,,宣泄失調(diào)而邪困化熱,。因此,少兒和老人最易形成外寒內(nèi)熱之證,。方中以麻黃,、杏仁解表散寒,宣肺止咳,;地龍咸寒,,有解熱鎮(zhèn)靜、舒張支氣管作用,,臨床上有單味用于支氣管喘息的治療,;魚腥草辛寒,清熱解毒止咳,,對多種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全方辛溫、辛寒并用,,以辛寒為主,,加入麻黃辛溫,使表寒得解,,配合地龍舒張支氣管作用,,解痙止咳,以助除痰,,使內(nèi)蘊邪熱得以驅(qū)除,,達到輕可去實的功效。

【主治】急,、慢性支氣管炎,,即中醫(yī)的外感咳嗽(風(fēng)寒、風(fēng)熱咳嗽)和內(nèi)傷咳嗽(痰濕,肺腎虛咳嗽),。

【加減】如屬風(fēng)寒加款冬花,、紫菀、白前,、射干等,;風(fēng)熱加連翹、桑葉,、枇杷葉,、前胡等;痰熱加黃芩,、栝蔞皮,、桑白皮、蘆根等,;痰飲加法半夏,、陳皮、白芥子,、細辛等,;肺陰虛加沙參、麥冬,、蘆根,、百合等;肺氣虛加黨參,、白術(shù),、款冬花、百部等,;腎虛加蘇子,、黨參、陳皮,、巴戟天等,。

【療效】治療100例(其中外感咳嗽77例,內(nèi)傷咳嗽23例),,服藥一周后,,結(jié)果痊愈68例,有效24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為92.2%,。其中風(fēng)熱咳嗽有效率100%,,痰熱咳嗽有效率為91.7%,,而其他類型的咳嗽效果稍差,。因本方辛開解痙,以助邪熱宣泄,,因此對風(fēng)熱咳嗽效果最佳,。

 

10.14 速效止咳方

【來源】張孟林,《中國中醫(yī)秘方大全》

【組成】炙款冬花,,炙僵蠶各8~12克,,川貝母、炙罌粟殼各4~6克,,桔梗6~8克,,炙全蝎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功用】祛風(fēng)化痰,,止咳利咽。

【方解】本方對寒熱虛實的咳嗽均能治療,,尤以久咳不止更為適合,。方中款冬花、川貝母止咳化痰作用較強,,虛實咳嗽均宜,;僵蠶、全蝎具有熄風(fēng)解痙,,化痰散結(jié)之功,;桔梗祛痰止咳,利咽開音,;罌粟殼收斂肺氣,,不因久咳而耗散,對久咳虛嗽堪稱良藥,。

【主治】各種類型的咳嗽,。

【加減】風(fēng)寒咳嗽加杏仁、生姜,;風(fēng)熱咳嗽加桑葉,、連翹;風(fēng)痰咳嗽加制南星,、天竹黃,;肺虛咳嗽加太子參、百合,;腎虛咳嗽加仙茅,、核桃肉,。

【療效】治療198例,結(jié)果表明1~2天咳止的有136例(占68.6%),;3~5天咳止的有60例(占30.3%),,無效2例(占1.1%),總有效率達98.9%,。

【附記】對急性支氣管炎,,方中罌粟殼一味可除之或少用為宜。

 

10.15 沙參銀菊湯

【來源】鐘一棠,,《名醫(yī)治驗良方》

【組成】南,、北沙參各15克,金銀花20克,,菊花10克,,薄荷6克(后下),杏仁10克,,清甘草2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兩次,,頭煎用冷水約500毫升,,先浸泡20分鐘,然后煮沸5~6分鐘即可,;二煎加冷水約400毫升,,煮沸5分鐘,勿過煮,。兩汁混合,,日分2~3次服。亦可將藥物放入熱水瓶中,,用沸水沖泡1小時后代茶飲服,。

【功用】疏散風(fēng)熱,養(yǎng)陰清肺,。

【方解】本方所治之證乃風(fēng)熱外邪入侵肺系所致,。風(fēng)熱之邪最易犯肺傷津,致口干,,咽痛,,喉癢,舌紅,;肺失宣降則咳嗽氣急,;初起邪正相爭,故有發(fā)熱惡風(fēng)寒,、頭痛等,。治宜輕宣風(fēng)熱,,清肺養(yǎng)陰之法,使風(fēng)熱之邪疏散,,肺氣得以宣暢,,則諸癥自愈。方中南,、北沙參清肺養(yǎng)陰,,化痰止咳;金銀花,、菊花甘涼輕宣,,疏散風(fēng)熱,同為主藥,;薄荷,、杏仁、甘草清熱透散,,宣肺止咳,,共為輔佐藥。諸藥配伍,,共奏輕宣透表,疏散風(fēng)熱,,養(yǎng)陰清肺,,化痰止咳之功。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氣管—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伴感染等。癥見發(fā)熱惡寒,,頭痛口干,,喉癢咽痛,咳嗽或氣急,,舌質(zhì)偏紅,,脈數(shù)。

【加減】咽喉腫痛者,,去杏仁,,加元參20克,桔梗6克,,蟬衣10克,;肺熱偏盛,體溫較高可加重沙參,、金銀花,、菊花用量,,或改用野菊花15克,或加黃芩15克,,蒲公英30克,;咳嗽較劇去薄荷加前胡、象貝各15克,;氣急較甚去薄荷,,加枇杷葉15克(包),地龍10克,;宿有痰飲去薄荷,,加清半夏20克,茯苓18克,,蘆根20克,。

【療效】多年使用,屢試屢驗,,療效較為滿意,。

【附記】鐘氏提出可采用“沸水沖泡服法”值得效法。因解表劑多數(shù)清香易揮發(fā),,久煎會影響藥效,,此一改中藥煎煮常法,既方便病家,,又可提高療效,。筆者在驗證中,證明法簡效優(yōu),,試數(shù)例均愈,。

 

10.16 止咳定喘湯

【來源】俞慎初,《名醫(yī)治驗良方》

【組成】蜜麻黃6克,,光杏仁5克,,炙甘草3克,紫蘇子10克,,白芥子,、葶藶子(布包)、蜜款冬花各6克,,蜜橘紅5克,,結(jié)茯苓10克,清半夏6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3次,。

【功用】宣肺平喘,,止咳祛痰,。

【方解】咳喘的發(fā)病,每因感受外邪引起,。肺主皮毛,,為五臟六腑之華蓋,外邪襲表,,首先犯肺,,致清肅失司;若觸動內(nèi)蘊痰濁,,痰阻氣道,,肺失宣降,從而因痰而咳,,因咳而喘,,咳喘并見。臨床上除了出現(xiàn)反復(fù)咳嗽外,,且伴有呼吸急促,,氣喘痰鳴。其治從宣肺祛痰入手,。方中以麻黃,、杏仁、甘草(三拗湯)辛溫散邪,,宣肺平喘,;葶藶子、紫蘇子,、白芥子三味是取三子養(yǎng)親湯降氣消痰之意。用葶藶子易萊菔子,,旨在增強降氣消痰平喘之效,,與三拗湯配合,一開一降,,療效益彰,。古人認為葶藶子是瀉肺的峻品,不能輕易使用,,但俞氏常以白芥子,、紫蘇子配合治療痰多咳喘癥,每獲良效,,亦未發(fā)現(xiàn)有任何副作用,。方中又增入化痰止咳的款冬花和燥濕化痰的二陳湯諸藥,目的是祛除氣道痰濁,,以達止咳平喘之目的,。本方集宣肺,、平喘、降氣,、祛痰,、止咳諸法同用于一方,故治風(fēng)寒咳喘有較好的止咳平喘功效,。

【主治】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或輕度肺氣腫,,尤對風(fēng)寒咳喘痰多者有較好的療效,。

【加減】若惡寒發(fā)熱,鼻塞流涕,,表證明顯者,,可酌加荊芥、防風(fēng),、紫蘇葉等,;痰黏稠,咯吐不爽者,,加桑白皮,,浙貝母;胸悶不舒者,,加瓜蔞,,郁金;如痰黃之咳喘者,,可加條黃芩,、桑白皮、浙貝母等,。

【療效】臨床屢用,,療效顯著。

【附記】本方以外邪束表(尤其風(fēng)寒束表),,痰濁壅肺致肺氣不利之咳喘為的據(jù),,凡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喘息性支氣管炎及輕度肺氣腫等,且符合上述病機者,,均可選用本方治之,。風(fēng)熱,肺熱者忌用。

 

10.17 治咳嗽方

【來源】鄧鐵濤,,《鄧鐵濤臨床經(jīng)驗輯要》

【組成】百部,、紫菀、橘絡(luò),、海浮石,、冬瓜仁、北杏仁各10克,,五爪龍20克,,紫蘇子、萊菔子各10克,,甘草5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降氣化痰,宣肺止咳,。

【主治】咳嗽(支氣管炎),。

【加減】外感咳嗽加豨薟草15克,桑葉10克,,薄荷6克(后下),;食滯咳嗽加布渣葉15克,芒果核10克,;脾虛咳嗽合四君子湯培土生金,;暑熱咳嗽加蓮葉10克,扁豆花10克,,西瓜皮15克,;秋燥咳嗽加雪梨皮、沙參各15克,;過食生冷之咳嗽加藿香10克,,蘇葉6克,生姜3片,;痰熱咳嗽加黃芩12克,瓜蔞15克,,天竹黃10克,。

【療效】臨床屢用,常獲良效,。

 

10.18 辛潤理肺湯

【來源】丁光迪,,《百病中醫(yī)集驗高效良方》

【組成】帶節(jié)麻黃4克,帶皮杏仁10克(去尖),,炙甘草6克,,桔梗5克,,佛耳草10克(包),橘紅5克,,當歸10克,,炮姜4克,生姜1片,。

【用法】上藥先用清水浸泡30分鐘,,然后煎煮30分鐘,每劑水煎兩次,,將兩次煎出的藥液混合,。每日1劑,分2次溫服,。

【功用】辛涼潤肺,。

【主治】涼燥束肺,氣逆干咳,。癥見干咳無痰,,喉中燥癢,癢甚咳甚,,晨晚為劇,,甚時咳則遺尿,胸膺隱痛,,喉聲嘶急,,或見咯血。舌凈苔薄有津,,脈細或弦,。

【加減】如喉中燥癢,頻咳不止者,,為涼燥郁閉清竅,,宜加炒荊芥5克,枇杷葉10克,;如咳而遺尿,,為肺氣失于收斂,宜加五味子3克,;如咳引胸痛,,是肺氣郁閉,宜加廣郁金10克,,桃仁泥5克,;如兼見咳血者,非火為患,乃頻繁咳嗽,,震傷絡(luò)脈,,宜加荊芥炭5克,廣郁金10克,;由干咳變?yōu)榭榷刑?,為病情好轉(zhuǎn)之兆,是肺氣暢達,,驅(qū)邪外出的表現(xiàn),不必加藥,,若痰多者可加姜半夏5克,。病情好轉(zhuǎn),,逐漸減少辛散之品。

【療效】臨床屢用,,療效確鑿,。一般服5劑見效,10~15劑可愈,。

【附記】本方辨證要點是舌凈苔薄,,不糙不膩,,有津液敷布,,脈細或弦,而無數(shù)象,,雖為干咳,,但絕無燥熱傷陰之證。筆者驗證數(shù)例,,均在服藥5~15劑不等而愈,。確不失為治療涼燥干咳的良方。

-----------------------------------------------------------------------------------------

急性支氣管炎

百科名片

急性支氣管炎是病毒或細菌等病原體感染所致的支氣管粘膜炎癥,。是嬰幼兒時期的常見病,、多發(fā)病,往往繼發(fā)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也常為肺炎的早期表現(xiàn)。本病多同時累及氣管、支氣管,,故正確命名應(yīng)為急性氣管支氣管炎,。臨床以咳嗽伴(或不伴)有支氣管分泌物增多為特征。

目錄

病因
  1. 一,、感染
  2. 二、物理,、化學(xué)刺激
  3. 三,、變態(tài)反應(yīng)
病因?qū)W
病理學(xué)和病理生理學(xué)
癥狀和體征
診斷
鑒別診斷
治療
中藥方
展開
  
  

  

編輯本段病因

一、感染

  引起本病的病毒有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細菌有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鏈球菌,、葡萄球菌等,。病毒和細菌可以直接感染氣管-支氣管,也可先侵犯上呼吸道 ,,繼而引起本病,。近年來由支原體和衣原體引起者逐漸增多。

二,、物理,、化學(xué)刺激

  吸入冷空氣、粉塵,、刺激性氣體或煙霧(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氨氣,、氯氣,、臭氧等)等可以引起氣管-支氣管粘膜的急性炎癥

三,、變態(tài)反應(yīng)

  引起氣管和支氣管變態(tài)反應(yīng)的常見變應(yīng)原包括花粉,、有機粉塵、細菌蛋白質(zhì),、真菌孢子以及在肺內(nèi)移行的鉤蟲,、蛔蟲的幼蟲,。

編輯本段病因?qū)W

  
  

[1]
急性感染性支氣管炎,多流行于冬季,常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可發(fā)生于普通感冒或鼻咽,喉及氣管支氣管樹的其他病毒感染之后,常伴發(fā)繼發(fā)性細菌感染.引起急性支氣管炎的病毒包括腺病毒,冠狀病毒,流感病毒A和B,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薩奇病毒A21,鼻病毒和引起風(fēng)疹麻疹的病毒.肺炎支原體,百日咳桿菌和肺炎衣原體也可引起急性感染性支氣管炎,常見于年輕成人.營養(yǎng)不良和接觸空氣中的污染物是誘發(fā)因素.有慢性支氣管肺疾病的病人支氣管清除機制受損,常反復(fù)發(fā)生支氣管炎.復(fù)發(fā)還可能與慢性鼻竇炎,支氣管擴張癥,支氣管肺過敏,或COPD及兒童的扁桃體增大和腺樣增殖體有關(guān).
  急性刺激性支氣管炎的致病因素可能有各種礦物植物粉塵;強酸,氨,某些揮發(fā)性有機溶劑,氯,硫化氫,二氧化硫或溴化物的氣味,;環(huán)境刺激物臭氧和二氧化氮或吸煙草制品.
  咳嗽變異型哮喘,這類哮喘的支氣管收縮程度不足以引起顯著的哮鳴音,其原因可能是有特應(yīng)性體質(zhì)的人吸入變應(yīng)原,或在氣道高反應(yīng)性相對輕微時慢性接觸刺激物.其處理與普通哮喘相似.

編輯本段病理學(xué)和病理生理學(xué)

  粘膜充血是早期改變,接著出現(xiàn)脫屑,水腫,粘膜下層白細胞浸潤,和粘稠或粘液膿性分泌物產(chǎn)生.支氣管纖毛,巨噬細胞和淋巴管的防御功能障礙,細菌得以侵犯正常時無菌的支氣管,繼而細胞碎片以及粘液膿性分泌物積聚.咳嗽對于排除支氣管分泌物是必需的.支氣管壁水腫,分泌物潴留以及某些病人的支氣管平滑肌痙攣,可致氣道阻塞.

編輯本段癥狀和體征

  急性感染性支氣管炎往往先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癥狀:鼻塞,不適,寒戰(zhàn),低熱,背部和肌肉疼痛以及咽喉痛.劇烈咳嗽的出現(xiàn)通常是支氣管炎出現(xiàn)的信號.開始時干咳無痰,但幾小時或幾天后出現(xiàn)少量粘痰,稍后出現(xiàn)較多的粘液或粘液膿性痰.明顯的膿痰提示多重細菌感染.有些病人有燒灼樣胸骨后痛,咳嗽時加重.在無并發(fā)癥的嚴重病例,發(fā)熱38.3~38.8℃可持續(xù)3~5天.隨后急性癥狀消失(盡管咳嗽可繼續(xù)數(shù)周).持續(xù)發(fā)熱提示合并肺炎.可發(fā)生繼發(fā)于氣道阻塞的呼吸困難.
  無合并癥的急性支氣管炎幾乎無肺部體征.可能聞及散在的高音調(diào)或低音調(diào)干啰音,偶然在肺底部聞及捻發(fā)音或濕?音.尤其在咳嗽后,??陕劶跋Q音.持續(xù)存在的胸部局部體征提示支氣管肺炎的發(fā)生.
  嚴重并發(fā)癥通常僅見于有基礎(chǔ)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病人.這些病人的急性支氣管炎可致嚴重的血氣異常(急性呼吸衰竭).

編輯本段診斷

  通常根據(jù)癥狀和體征作出診斷,但如果病情嚴重或遷延,有指征作胸部X線檢查以排除其他疾病或合并癥.當存在嚴重的基礎(chǔ)慢性呼吸道疾病時,應(yīng)監(jiān)測動脈血氣分析.對抗生素治療無效或有特殊情況(如免疫抑制)的病人,應(yīng)作痰革蘭氏染色和培養(yǎng),以明確致病菌.

編輯本段鑒別診斷

  本病主要應(yīng)與下列疾病鑒別。
 ?。ㄒ唬?a target=_blank>流行性感冒
  呼吸道癥狀較輕,,全身中毒癥狀較重,如高熱,、全身肌肉酸痛,、頭痛、乏力等,,常有流行病史,,須根據(jù)病毒分離和血清學(xué)檢查結(jié)果確診。
 ?。ǘ┘毙陨虾粑栏腥?
  鼻咽部癥狀較為突出,,咳嗽、咳痰一般不明顯,,肺部無異常體征,,胸部X線正常。
 ?。ㄈ┢渌膊?
  急性支氣管炎尚應(yīng)與支氣管炎,、肺結(jié)核、支氣管哮喘,、肺膿腫,、麻疹、百日咳等多種疾病進行鑒別,。

編輯本段治療

  病人應(yīng)休息至體溫正常.發(fā)熱期間應(yīng)鼓勵病人喝水(達3~4L/d).解熱鎮(zhèn)痛藥(如:成人予阿司匹林650mg或對乙酰氨基酚650mg,每4~6小時1次,;兒童予對乙酰氨基酚10~15mg/kg,每4~6小時1次)可緩解不適和降低體溫.
  如伴有COPD,出現(xiàn)膿痰或持續(xù)高熱和病情較重時,應(yīng)使用抗生素.對多數(shù)成年病人,口服四環(huán)素或氨芐青霉素250mg每6小時1次,是有效的首選藥物,替代治療可選TMP-SMX160/800mg口服每日2次.<8歲的兒童忌用四環(huán)素,可予阿莫西林每日40mg/kg,分3次口服.當癥狀持續(xù)或復(fù)發(fā),或病情異常嚴重時,應(yīng)作痰涂片和培養(yǎng).然后根據(jù)優(yōu)勢病原菌及其藥物敏感試驗選擇抗生素.如致病原為肺炎支原體或肺炎衣原體,可予紅霉素250~500mg口服每日4次.
  在流感病毒A流行期間,可考慮用鹽酸金剛乙胺治療.
  (一)
  【辨證】實熱喘證,。
  【治法】清熱寫肺,,祛痰定喘。
  【方名】麻杏陷胸湯,。
  【組成】麻黃3克,,杏仁4.5克,生石膏12克,,甘草3克,,黃連1.5克,半夏6克,,蔞仁6克,,鮮茅根12克,,膽星3克,玉蝴蝶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陳芝圃方。
 ?。ǘ?
  【辨證】寒飲郁肺,,失其肅降。
  【治法】溫化水飲,,開郁清降,。
  【方名】小青龍加石膏湯
  【組成】麻黃20克,,桂枝20克,,白芍20克,干姜20克,,細辛20克,,五味子20克,大棗20克,,半夏30克,,生石膏120克,甘草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熊永厚方,。

編輯本段中藥方

  1.杏仁、蘇葉,、法夏,、茯苓各6克,前胡,、桔梗,、甘草各5克,枳殼,、橘紅各3克,,生姜2片,大棗3枚,,清水煎服,??戎丶?a target=_blank>百部5克,冬季無汗加麻黃3克,,若發(fā)熱重,、出汗加生石膏10克,同煎服,。
  2.?;?5克,連翹,、桑葉,、菊花各10克,前胡,、百部,、桔梗、牛蒡子各6克,,杏仁,、薄荷、甘草各5克,,蘆根12克,,清水煎服。發(fā)熱重的加黃芩,、知母各5克,,生石膏10克;咳重痰多加全栝蔞10克,川貝5克同煎,。

編輯本段急性支氣管炎的家庭應(yīng)急處理

  (1)休息,、保暖、多飲水,。
  (2)全身應(yīng)用磺胺類或青霉素類等抗生素,。
  (3)對癥處理:
  ①發(fā)熱時可服用阿斯匹林0.3~0.6g,,或消炎痛25mg,,每日3次。
 ?、诳人灶l繁且無痰時,,可服咳必清25mg,每日3次,。
 ?、厶嫡吵聿灰卓┏鰰r,可口服必嗽平16mg,,每日3次,。
 ?、馨橄瓡r可口服氯茶堿0.1~0.2g或舒喘靈2~4mg,每日3次,。

編輯本段急性支氣管炎藥膳方

  [2]風(fēng)寒束肺形
  
[臨床表現(xiàn)] 咳嗽,、痰白而稀,或見惡寒發(fā)熱,、無汗,、頭痛、身痛,、鼻塞流清涕,,苔薄白,脈浮緊,。
  [食療藥膳]
  1.紫蘇粥:白術(shù)30克,粳米100克,,如常法煮粥,,趁熱時加紫蘇葉10--15克,熱服,。
  2.醋豆腐方:醋50毫升,,豆腐300克,植物油30克,,蔥花少許,。將油燒熟后倒入蔥花,加少許鹽,,而后倒入豆腐,,將豆腐壓成泥狀后翻炒,加醋,,再加少許水繼續(xù)翻炒,,起鍋趁熱當菜吃。
  3.雞蛋生姜方:雞蛋1枚,,生姜12克,。將雞蛋打碎,生姜切碎,,然后兩味攪勻,,炒熟吃,每日2次,。
  風(fēng)熱犯肺型
  
 [臨床表現(xiàn)] 咳嗽,、咯痰黃稠,或見發(fā)熱,、微惡風(fēng)寒,、口干咽痛,、鼻塞流黃濁涕,舌尖紅,,苔藻白干或薄黃,,脈浮數(shù)。
  [食療藥膳]
  1.橄欖煲蘿卜:青橄欖250克,,白蘿卜500-1000克,,煎湯代茶,分多次飲用,。
  2.蘿卜汁燉麥芽糖:用新鮮白蘿卜適量,,洗凈搗爛,榨汁l碗,,加入麥芽糖,,置蒸鍋內(nèi)隔水燉15--20分鐘。每日分數(shù)次,,隨量熱飲,,連用3—5日。
  3.雞蛋魚腥草方:雞蛋1枚,,魚腥草30克,,將魚腥草濃煎取汁,用滾沸的藥汁沖雞蛋1枚,,溫服,,每日1次。
  4.苡仁蘆根粥:生苡仁60克,,鮮蘆根30克,,白米60克,煮粥服食,。
參考資料
開放分類:
醫(yī)療,,醫(yī)學(xué)內(nèi)科,,支氣管炎,,呼吸系統(tǒng)疾病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