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雄獅凱旋門的由來
雄獅凱旋門,即法國巴黎凱旋門,,它是拿破侖為紀念他在奧斯特利茨戰(zhàn)役中大敗奧俄聯(lián)軍的功績,,于1806年2月下令興建的,,1836年7月29日建成。雄獅凱旋門是世界最大,、最著名的一座凱旋門,。它位于巴黎戴高樂廣場,又稱星形廣場,,在法國人民心目中,,它是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榮譽的象征。
巴黎凱旋門高約50米,,寬約45米,,厚約22米。四面各有一門,,中心拱門寬14.6米,。門上有許多精美的雕刻。內壁刻的是曾經跟隨拿破侖東征西戰(zhàn)的數百名將軍的名字和宣揚拿破侖赫赫戰(zhàn)功的上百個勝利戰(zhàn)役的浮雕,。外墻上刻有取材于1792~1815年間法國戰(zhàn)史的巨幅雕像,。所有雕像各具特色,同門楣上花飾浮雕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儼然是一件精美動人的藝術品,。這其中最吸引人的是刻在右側(面向田園大街)石柱上的“1792年志愿軍出發(fā)遠征”,即著名的《馬賽曲》的浮雕,,在世界美術史上,,是占有重要地位的不朽藝術杰作。
1920年11月,,在凱旋門的下方建造了一座無名烈士墓,。墓是平的,里面埋葬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犧牲的一位無名戰(zhàn)士,,他代表著在大戰(zhàn)中死難的150萬法國官兵,。
凱旋門內設有電梯,可直達50米高的拱門,。人們亦可沿著273級螺旋形石梯拾級而上,。上去后可以看到一座小型的歷史博物館。館內陳列著許多有關凱旋門建筑史的圖片和歷史文件,,以及介紹法國歷史上偉大人物拿破侖生平事跡的圖片和558位隨拿破侖征戰(zhàn)的將軍的名字,。另外設有兩間配有英法兩種語言解說的電影放映室,專門放映一些反映巴黎歷史變遷的資料片,。在博物館的頂部是一個平臺,,游人們從這里可以遠眺巴黎,鳥瞰巴黎圣母院,、協(xié)和廣場的盧克索方尖碑,、雄偉的埃菲爾鐵塔和圣心教堂等巴黎名勝,。俯視凱旋門下由環(huán)形大街向四面八方伸展出的十二條放射狀的林蔭大道。這些大道就象一顆明星放射出的燦爛光芒,,因而,,凱旋門又稱“星門”。十二條大道中,,最著名的為香榭里舍大道,、格蘭德大道、阿爾美大道,、福熙大道等,。
現在,每逢節(jié)日,,就有一面10多米長的法國國旗從拱門頂端垂下來,,在無名烈士墓上空迎風飄揚。逢重大節(jié)日時,,則有一名身著拿破侖時代戎裝的戰(zhàn)士,手持劈刀,,守衛(wèi)在《馬賽曲》雕像前,。每年的7月14日,法國舉國歡度國慶時,,法國總統(tǒng)都要從凱旋門通過,;每位總統(tǒng)在其卸職的最后一天也要來此,向無名烈士墓獻上一束鮮花,。而凱旋門最奇特之處,,據說是每當拿破侖周年忌日的黃昏,從香榭里舍大道向西望去,,一團落日恰好映在凱旋門的拱形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