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要縣最高學府新橋中學 ---哺育我成長的第二故鄉(xiāng) 李 統(tǒng) 塘 新橋中學的師生把我迎進了學校 1959年8月31日我在肇慶乘上開往南岸的最后的一班輪渡,。在輪渡上,我正在欣賞這新奇,、寛闊,、美好的河面,突然有一位漂亮的小姐,,很有禮貌地問我:“請問,,你是華南師范學院數(shù)學系來的新老師嗎?”,,由于我是剛離開母校的學生,,不習慣“老師”的稱號,一時反應不過來,,有些尷尬,,不知如何答好。還是這個學生為我解難,,她說:“我叫梁玉清,,是新橋中學的高二學生,校長說這幾天有新老師到來,,我剛才看到你行李上的標簽,,才知道你是華南師范學院數(shù)學系來的新老師!”,,學生為我買了票并把行禮搬上開往新橋的最后班車,,還到郵電所,請她的大姐打電話通知新橋中學派人到車站接車,。謝冠明(高一學生),、蘇以權(初三學生)兩位同學在新橋車站把我迎進了學校校長辦公室,,區(qū)煜輝校長、黃超校長,、文玉培主任點起煤油燈接見了我,。廚房四婆給我端來一碗飯、一碟菜,,外加手指大的一塊魚,。吃飯時,校長見我好奇地看著那碟菜,,指著菜給我解釋:“這是學校師生自已種的通心菜收成后,,最后再把通心菜頭用鹽腌制而成,你在廣州是吃不到這種菜的,!”我乘機問:“為什么有電燈頭,,不點電燈而用煤油燈呢?”校長說:“去年用過幾天,,現(xiàn)在沒電”,。當晚,我被安排住到最后一排課室轉彎處的“三角房”,。一住就是18年,,1977年雖然調到高要縣教研室,但由于新橋中學是縣重點學校,,所以我常住新橋中學,,一直到1983年調往肇慶地區(qū)教研室,這樣足足有四分之一世紀的光陰在新橋中學渡過,,我19歲離開自已的家鄉(xiāng)去讀書,,所以說,新橋中學是哺育我成長的第二故鄉(xiāng),。 學校的領導為我提供教學實踐的機會與條件,,這是哺育我成長的舞臺,。 起初學校安排我負責高二級(全校最高班)的班主任,、代數(shù)、平面三角,、立體幾何三科及高一兩個班“平面幾何”的教學工作,,1961年送走第一屆高中畢業(yè)班后,學校一直安排我擔任高中畢業(yè)班班主任及數(shù)學科的教學工作,。兼任數(shù)學科組長,,被教工團支部選為支部書記、并被選為教育工會主席,。 新橋中學的領導,,他們是哺育我成長的領導力量,。 在25年中,有如下的校長,、主任領導過我:區(qū)煜輝校長,、黃超校長、黎明校長,、聶錦光校長,、梁寶光校長、廖肇明校長,、黃炎君校長,、梁國興校長;文玉培主任,、呂家驅主任,。他們每個人都為新橋中學的教育、教學立下功勞,。他們對我的教育和幫助,,將永遠銘刻于心。現(xiàn)只把其中一,、兩位的個別事例加以勉懷: 區(qū)煜輝校長是我永遠懷念的一位好校長,。雖然不辛受多次政治運動的沖擊,但他愛國之心,、全心全意忠誠黨的教育事業(yè)的美德永不變,;他關心每個教師、工友視若兄弟姐妹,;他把每個學生都當作自已的子女甚至超過自已的子女對待,。他治學、治教的嚴謹態(tài)度是我們師生學習的楷模,。他對我的教育,、關懷超過兄弟姐妹,使我終生難忘,。剛到學校我沒有表,,他把珍貴的懷表借給我上課用;他不但要求我要做個好老師,,還教導我具體如何做一個好老師,;親自為我修改文章;我不負他的重望,、努力奮斗,,當他看到我取得的每個成績時,總是皆大歡喜。 聶錦光校長在文化大革命運動中,,他兼任工作組長,,保護了大批的老師免受、或減少受運動的沖擊,,我就是其中受保護的一個,。我終生感激你--聶錦光校長,祝愿你健康長壽,! 新橋中學的教師,,他們是哺育我成長的導師。 雖然我不可能把與我共事的老師的名字一一列出,,但他們都有共同的美德,,就是:都是一些忠誠黨的教育事業(yè)的能人志士,七十年代以前,,沒有一個教師申請調出新橋中學,,他們都以艱苦為榮,競競業(yè)業(yè)地干好各自的工作,,如廣州的楊翠霞,、尹家治、林彥秀,、黃維賢,、關克敏、陳立德,、梁鏡雅,、黎少蓮、呂作華,、湛錦嵩,;梅縣的謝新夀、黃炳森,、余世京,、郭集展;三水的陸樹培,;高要的鐘寶雄,、黃少芳、沈秀蓮,;南海的湯玉卿,;東莞的歐國華,;中山的何慕囡,、陳思力;寶安的黃玉磷;羅定的藍緒明,;香港的佘秀勤,;僑生黎銀蘭等老師。 我剛到學校,,原來的數(shù)學科組長葉永文老師,,就把開展科組的教研活動經驗,手把手指導我,,帶了一段時間后,,才把科組工作交給我,還給我介紹在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骨干力量,,輔助教師教學,;何慕囡老師教我如何開展班主任工作,為我上示范課,,介紹輔導學生的經驗,;陳勁才老師(很有才華的高中語文老師)給我傳授課堂上如何進行組織教學及課堂提問學生的秘訣;彭輔昌老師給我的文張“一次數(shù)學考試”提供材料,、歐國華老師為該文章潤色,、區(qū)煜輝校長為該文章把關;陳立德(地理科)老師為我介紹講課生動的經驗,。等等,。 我從這些老師的身上學到了教育、教學的基本功,、秘訣,、絕技,為我在教學,、以及在其后的教學研究上奠定了扎實的基礎,。他們都是哺育我成長的導師 新橋中學的學生,他們是哺育我成長的主力軍,。 我從1959--1977年執(zhí)教18年,,雖然主要是教高中畢業(yè)班的數(shù)學科,但也接觸到很多初中的學生,,通過同他們一起到新興江河洗澡,,到白諸、天子崗等農場勞動,,摸清了他們的愛好,、希望,為他們解決力所能及的問題,,很多學生也都是我的朋友,,他們也把我當成老師,,如麥佐良同學(現(xiàn)任新橋鎮(zhèn)教育辦公室主任)到現(xiàn)在仍是我的好朋友。因此,,我的學生很多,,不可能將他們的名字一一列出,然而有些事情我到現(xiàn)在還經常在腦中重現(xiàn),。不過諸君或許你會懷疑“學生怎樣能成為哺育老師成長的主力軍呢,?”不錯!這是千真萬確的事,!你看下去就明白了,。 記得我剛上講臺時,每周要準備四個單元,、12個不同的教案,。上大學時所學的高等數(shù)學知識一時用不上,初等數(shù)學中的中學教材又不熟悉,,只憑讀中學時的數(shù)學基礎很難對付當前的需要,。但學生幫忙我解決了這些難題。例如高中一年級的“平面幾何”證明題就特別難對付,。學生自習時,,我下到課室輔導,學生問“李老師,,這道幾何題如何解,?”,當時我的確不懂,,我習慣于先問學生“你先講一講,,你是怎么樣想的?”他說:“我就會連這條輔助線,,下面的就不會做了,!”,說真的我就是想不出這條輔助線,,學生幫想出來了,。這時我很有把握地對學生說:“下面的部分,我們一起解答,!”于是我得到學生的贊許,。讀者:請問,學生能哺育老師嗎,!這就是“教學相長”,。在教學中,由于我受資料的束縛,,對一些題目的解答總是公式化,、刻板化,,既不靈活、又無創(chuàng)意,,但學生的思維往往就是超過老師,他們的解答,,就是出奇制勝,,這就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在十八年的教學里,,我抄錄了學生的題目妙解有十幾本,,每道解答都附有學生的班級、姓名,、按語,。可惜,,文化大革命時怕被當作“黑材料”而燒掉了,。但這些財富仍給我的教學及其后的教學研究奠定了扎實的基楚。 我就是這樣在新橋中學領導,、師生的哺育下,,經過個人的努力學習、艱苦奮斗,,在數(shù)學教學與教學研究中闖出一條路,,取得一些成績,被評聘為中學數(shù)學高級教師,、廣東省中學特級教師的,。 僅以此文慶祝新橋中學六十大慶紀念日。 附錄: 李統(tǒng)塘簡介 選自《學習科學大辭典》(p715) 李統(tǒng)塘 男,,廣東省普寧人,,1935年12月生,1959年華南師范大學數(shù)學系本科畢業(yè)后從事中學數(shù)學教學18年,,后到高要縣教育局,、肇慶市(地區(qū))教育局教研室任副主任、中數(shù)教研員共18年,,是中科院心理所自學輔導研究組成員,、中學高級教師、特級教師,。在30多年的教學,、教研實踐中,悉心研究教學法及如何發(fā)揮非智力因素在教與學中的積極作用,,堅持中學數(shù)學自學輔導教學,、從事沿海版教材及考試心理,、應考技巧試驗與研究。已發(fā)表論著有:《寓教法和學法于其中的教材,,授人以漁終生受益的教學》(收入《中國“八五”科技成果選》),、《從1985年廣東省中考數(shù)學試題特點談初中數(shù)學教學》、《注意發(fā)揮非智力因素在數(shù)學教學中的積極作用,,提高教學質量》,、《數(shù)學教學要加強溝通知識與方法的思維訓練》等70余篇,合著書籍10多種,,其范圍涉及數(shù)學教學理論,、數(shù)學教改試驗、教材分析,、教法改革,、教育測量與評估等方面,尤其是“如何發(fā)揮非智力因素在畢業(yè)復習和考試中的積極作用”,、“考試心理訓練”,、“家長如何配合,確保子女考出好成績”等專題報告,,由于能促進考生作好復習,,考出應有水平,很受市屬學校師生,、家長歡迎,,曾應聘為《人民教育》、《廣東教育》,、《中學數(shù)學研究》等多家雜志的客座編輯,、特約通訊員。其傳略已被收進《中國特級教師辭典》,、《中國學習科學人物綜覽》,、《中國當代知名學者辭典》等辭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