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市位于甘肅省最東部,,地處黃河中上游的黃土高原,是陜甘寧三省的交會處,。秦時為北地郡,,隋代改慶州,宋代定為慶陽府,。當(dāng)?shù)亓鱾鞯膽c陽香包又稱"絀絀",,是慶陽的一種民間民俗物品。按照剪紙的圖樣,,在絲綢布料上用彩色的線繡出各種各樣的圖案,,然后縫制成不同的造型,內(nèi)芯填充上絲棉,、香料,,就做成一種小巧玲瓏、精致漂亮的刺繡品,。這種刺繡品又叫荷包,,慶陽民間稱作耍活子,。吉祥如意,,祝愿祈福,禳災(zāi)避邪,,祛病保平安是慶陽香包祈祝這個大千世界的亙古主題,。 溯源 據(jù)史書記載,香包,,又稱荷包,亦稱香囊,、佩幃,、容臭,慶陽俗稱"絀絀"或"?;?,。慶陽地區(qū)有端午節(jié)制作佩帶"絀絀"("絀"原指原始骨針的一種縫制方法,后借稱用布縫制,、袋口能松能緊的包袋)的習(xí)俗,。其起始時間尚不可考,據(jù)說形成于公元前兩千三百多年,,《黃帝內(nèi)經(jīng)》的作者歧伯曾攜一藥袋防疫驅(qū)瘟,、禁蛇毒,,開創(chuàng)"薰蒸法"。因歧伯生于慶陽,,故此法在當(dāng)?shù)貪u成習(xí)俗,,流傳不斷。草藥被稱為"香草",,因而藥袋便稱為"香包"或"絀絀",。中華醫(yī)學(xué)最早的經(jīng)典之作《黃帝內(nèi)經(jīng)》中就有關(guān)于香包的記載。慶陽現(xiàn)存的最古老的香包歷史也在800年以上,。2001年,,慶陽市華池縣在對境內(nèi)宋代雙石塔進行整體搬遷挖掘時,在塔體內(nèi)發(fā)現(xiàn)了一只香包,。據(jù)考證,,這只香包距今至少有800多年,但仍色澤艷麗,,圖案如新,,被稱為“千歲香包”,這是迄今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香包,。 戰(zhàn)國時期,,屈原《離騷》中有"扈江籬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江離,、辟芷、秋蘭均為香草,。紉,,乃連綴之意。佩即佩幃,,在這里既指香包,,也含佩帶之意。全句的意思是把裝滿香草的佩幃帶在身上,。這說明香包早在屈子所處的戰(zhàn)國時代已是一種飾物了,。漢代《禮記》有云:"男女未冠笄者……衿纓皆陪容臭"。容臭即香包,,說明漢代未成年的男女都是佩戴香包的,。 到了唐宋時期,香囊逐漸成為仕女,、美人的專用品,。而男官吏們則開始佩戴荷包了。有的官吏上朝時干脆把荷包綴于朝服之上,。當(dāng)然,,那時的荷包與香包不完全一樣,,香包里主要裝的是香草,而荷包主要是"盛手巾細物"的,。這與2003年時慶陽市華池縣雙塔寺出土的手包型"千歲香包"比較吻合,。至明清兩代,慶陽香包十分興盛,,成為人們佩戴或饋贈的佳品,。至清代,香囊已成為愛情的信物了,。而歷史演化到近代,,香包則多半用于民間端午節(jié)的贈品,主要功能是求吉祈福,,驅(qū)惡避邪的,。20世紀(jì)60年代以前,慶陽香包的繡制普及到家家戶戶,,慶陽女孩兒多"七歲八歲學(xué)針線",。20世紀(jì)60年代,慶陽香包開始走向沉寂,。近二十年,,香包的制作與刺繡又開始復(fù)興,2002年慶陽市被中國民俗學(xué)會命名為"香包刺繡之鄉(xiāng)",。 制作工藝 慶陽香包是一種立體造型和平面刺繡兼容的純手工藝制品,,構(gòu)型簡單質(zhì)樸,按制作技藝分有"絀絀"類,、線盤類,、立體刺繡類、平面刺繡類四大類型,。"絀絀"又名藏針繡,,其特點是把針線藏起來,以造型狀物,、形神兼?zhèn)涠灰娽樉€為佳境,,其工藝流程包括創(chuàng)意、選料,、剪裁,、狀物等環(huán)節(jié),。線盤類香包是用各色線條盤成五角菱形的"粽子",,其技藝包括折殼子、配色線,、盤線成型,、成果(即將線盤成品連綴,,吊上彩穗)等,如此制成的香包可以隨身佩戴,,可以掛在門庭,,也可以饋贈他人,以寓示祥和平安,。立體刺繡類香包內(nèi)容龐雜,,形式繁多,有單面掛,、佩件,,雙面掛、佩件,,立體掛件和擺件等近四百種樣式,,其制作過程分構(gòu)圖、刺繡,、彩染,、縫合、成果等環(huán)節(jié),,有過樣子,、打樣子、擴背子,、上樣子,、繡花、狀物,、成果,、打扮等工藝步驟,制品講究神似而不求形似,。平面刺繡類香包風(fēng)格敦厚凝重,,厚實中流露出雋永,其制作有破線繡,、合線繡,、掇繡及齊針、辮針,、緝針,、摻針、搶針,、挽針,、盤金、點金、圈金等方法,。 慶陽香包大體有五種類型:頭戴型,、肩臥型、胸掛型,、背負型,、腳蹬型。慶陽香包以其古拙質(zhì)樸,、富有原始文化遺存和手法奇特而區(qū)別于國內(nèi)其他香包,,其顯著特點有: 1、原始生態(tài)文化味濃 慶陽位于黃河流域,,是華夏民族最早繁衍生息的地方,,遠古文化積淀深厚,很少受外來文化的影響,。民間工藝刺繡中,,大量蘊藏著人類童年期的多神崇拜和以"龍蛇虎鹿"等為圖騰的原始文化痕跡,很多香包中滲透著巫神文化和古代陰陽平衡的哲學(xué)觀念,。如用綠布卷成盤蛇,,再扎上幾個梅花,便是龍的化身,。它是龍蛇崇拜和以龍蛇為圖騰的原生態(tài)文化在民間刺繡中的遺存,。 2、表現(xiàn)手法奇異多樣 慶陽香包刺繡手法多變,,不講透視,,不求比例;不講形象,,只求神似,;夸張變形,突出頭身,。各種動物香包,,或大頭小身、有頭無尾,,或有頭無足,、有頭有身無腿,或身長蹄短,,以爪代腿等,。如肩頭獅虎,一般頭比身大,,有爪無腿,,既不是真實形象,又不合形體比例,完全由刺繡藝人隨藝術(shù)思考刺就,。 3、比喻象征,,托物言志 祛邪祈福,,是慶陽民俗文化的永久主題。以比喻象征的手法,,托物言志則是慶陽香包的主要表現(xiàn)手法,。比如借老虎獅子的勇猛威武,祛除邪惡之氣,,保護自身安全,;借魚兒鉆蓮喻男女愛情;借葫蘆,、石榴多籽,,盼望多子多福;借大棗,、花生,、桂圓、蓮子之名,,取其諧音,,寓早(棗)生貴(桂)子之義。 4,、審美觀點獨特 它不從物質(zhì)生活著眼,,而從意念出發(fā),采用意象手法夸張造型,,幻化姿態(tài),,多變視點,隨意創(chuàng)作,,與專業(yè)美術(shù)有天壤之別,。很多專業(yè)美術(shù)家認為無法理喻的東西,在慶陽民間藝術(shù)家眼中是合情合理的,。比如香包"貓吃老鼠",,在貓肚上繡幾個小老鼠,在他們意念中,,貓吃掉老鼠后,,老鼠還活在貓肚里。香包"兩面人"頭上前后都長鼻子,、眼睛,、嘴。這是他們對人體五官功能的一種理想化的想象。 陽婦女對生活,、對環(huán)境,,觀察相當(dāng)熟稔。她們把身邊最常見的,、最豐富的素材,,比如花卉樹木、蟲魚鳥獸,、日月風(fēng)云,,比如樓臺亭榭、幾何圖案,,以及人物,,都作為自己繡制的范疇。通過一針一線一把剪刀,,活靈活現(xiàn)的龍,、鳳、金魚,、胖娃娃,、小老虎、獅子,、老鼠,、蛇、青蛙,、螃蟹等常見的圖案,,就飄搖在我們無比溫馨的世界里了。 在慶陽,,華池縣雙塔寺出土的"千歲香包",,選用變形的梅花、荷花及纏枝花為刺繡紋飾圖案,,是按照佛教凈土的教義設(shè)計的,,其寓意是把這件小香包看作"西方凈土",因為變形梅花從唐代起就作為佛胸前的吉祥標(biāo)志,。 傳統(tǒng)的鬼神妖魔觀念,,使人們認為要使孩子平安成長,無災(zāi)無難,,就得靠神靈或吉祥物避邪驅(qū)鬼,,消災(zāi)護身。慶陽虎,、獅圖案的單體香包和五毒簸箕,、五毒帽等群體香包,,都屬于這一類。除此而外還有雞,,雞鳴天亮,,古人因此便把雞與鬼魅的消失聯(lián)系起來,認為鬼魅是怕雞的,,雞能避邪驅(qū)鬼,。此外蒜頭香包(蒜骨朵)亦是避邪的象征。在葫蘆香包里面縫入葫蘆籽,,也被認為是法力無邊的護耳之寶。 傳承意義 綜觀慶陽香包,,傳統(tǒng)色彩濃重,,工藝精湛,立體感強,,動靜互補,,民俗意識深厚,均有其美好的象征性,,是民間藝術(shù)瑰寶,。作為端午節(jié)的民間傳統(tǒng)飾物,慶陽香包寄托著人們心靈深處的美好訴求,,滲透著"祈福避邪"的象征意義,,件件都被賦予展現(xiàn)生命、活力,,表達思想,、信仰,揭示人性,、欲望的民俗文化內(nèi)涵,,充分反映了勞動人民純樸、健康,、向上的精神風(fēng)貌,,蘊含著華夏古老文明博大、雄奇,、陽剛的民族魂魄,。 慶陽香包之所以有如此久遠的歷史,主要因為慶陽有著濃郁的農(nóng)耕文化習(xí)俗,。農(nóng)耕文化一個最顯著的特點是男耕女織,。在生產(chǎn)力較為發(fā)展的前提下,女人們除完成織布縫衣外,,還做一些工藝品,、禮品用來點綴生活,,聯(lián)絡(luò)感情,香包也就由此而生并廣為流傳,。這些香包給人以原始生命的壯美感,,包含和浸透著古代哲學(xué)的神秘色彩,內(nèi)容無所不包,,多以人類童年期的多種崇拜和原始圖騰為主題,。在慶陽,香包無處不在,,隨處可見,。它掛在農(nóng)村老漢的旱煙袋上,戴在鄉(xiāng)里孩子的頭上,,穿在農(nóng)家姑娘的身上,。端陽節(jié)這一天,大小孩子都要戴香包,,尤其是孩子,,前胸、后背,、肩上綴滿了各種各樣表示吉祥祝福,、驅(qū)邪鎮(zhèn)惡的香包。這一天的慶陽,,大街小巷和嶺上塬下,,猶如一個香包的博覽會,城鎮(zhèn)鄉(xiāng)村香氣四溢,,可謂“香飄十里,,陶醉八鄉(xiāng)”。 慶陽香包是一門傳統(tǒng)工藝,,現(xiàn)在主要的傳承人有李秀娥,、賀梅英等。目前慶陽香包繡制面臨著手工產(chǎn)品被現(xiàn)代復(fù)制品取代的局面,,刺繡工藝漸已失傳,,具備民俗文化知識的極少數(shù)工作者多半退休,研究人才奇缺,,后繼乏人,,亟待搶救、保護,。近年來,,慶陽市以香包為名片,大力開發(fā)獨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并以此作為慶陽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宣傳名片,,大踏步邁向全國,,邁出國門。從2002年開始,,慶陽市每年在端陽節(jié)期間都要舉辦“中國·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節(jié)”,,吸引了大批海內(nèi)外的客商云集慶陽。目前,,慶陽已被命名為“中國香包刺繡之鄉(xiāng)”,。千家萬戶的香包生產(chǎn)基地,遍布城鄉(xiāng)的香包開發(fā)公司,,使慶陽香包名片傳遍了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 慶陽香包節(jié)
慶陽香包
絲綢之路甘肅這段“西有敦煌,東有慶陽”,, 石窟與香包,,是絲綢之路的雙寶兩翼,特別是民間珍藏的早年繡品,,多為曠世奇珍,!香包是絲路文明最直接的印證,,是慶陽人把香包廣而大之的,。慶陽香包,粗獷如歌,,浪漫如詩,,深藏中國藝術(shù)之精髓,有大意境,!香包是飛天裙裾上的燦爛,,是女神撒向人間的花瓣……滄海南遷,桑田依然,,香包高懸,。范仲淹知延慶府有《勸農(nóng)》詩云:“烹葵剝棗古年豐,莫管時殊俗自同,。太守勸農(nóng)農(nóng)勉聽,,從今再愿誦豳風(fēng)。”范仲淹在慶陽緣何“再愿誦豳風(fēng)”,?原來,,慶陽人“好稼穡,勤本業(yè),,民醇不訟,。士篤愨,有文禮,。重喪祭,,尚文舉,,有古豳之遺風(fēng)。學(xué)以明性,,窮理為功,,尚博聞強記,文體有汪洋俊逸之氣,。陶復(fù)陶穴以為居,,于貉為裘以御寒?;閱史鹿哦Y,,不惑於釋道異教。”
仲淹先賢鎮(zhèn)守延慶,,身處隴上,,從生活中找到了《詩經(jīng)》“豳風(fēng)”的源頭。“慶土風(fēng)俗之美,,古之遺化存焉,。”范仲淹明白了慶陽。懂得為什么中華厚土是能養(yǎng)育出《詩經(jīng)》和《離騷》的土,。詩人的體驗與清人在《慶陽府志》中對隴東風(fēng)俗的概括,,互可證也!
佩掛香包便是北豳遺風(fēng)流韻之一種,。我用四幅裹肚拼成了一個“錦繡田園”圖,。娃娃騎驢,老婆打桑,,兔兒啃青草,,貓兒追蝴蝶……您若回故園,散步陌上桑田,、隴頭坂畝之間,。此時,日出東南,,羅敷擷桑,,我們都是脫帽著帩頭的人了??窗?,董志塬頭,青年男女投桃報李,;聽吧,,涇水洲中,關(guān)關(guān)雎鳩,,唧唧和鳴,。暖日也融融,,崖頭,母女扎花繡葉拉家常,;槐蔭也爽爽,,樹下,老人把酒話桑麻,。人不由想起兒時的歌謠,,“高高山,山高高,,高山上,,有人家,又有牛,,又有馬,,還有一樹好桃花,兩個羊羔在玩耍,。”隴上風(fēng)情如畫,,難怪“八百里秦川,頂不上一個董志塬邊,!” 舒坦喲,!這肯定是走州過縣的人,涉過涇河,,躺到我們的黃土高坡上,,最真心的感嘆,!香包是女人培植的另一類植物,,香包是女人心靈的燈盞,是人類夢里最美妙的音樂和果子,。
有了桑就有了絲,,有了麻就有了布。以針牽絲,,繡于布,,布上生出了紅花花綠葉葉,便成寄托情懷的尤物了,。男耕女織,,含辛茹苦,這才有了香包,,所以我說線有多細,,心就有多細,線有多長,,香包的歷史就有多長,。香包就是福,!兩情相悅心心相印的幸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幸福,,平安歸來合家團圓的幸福,,遠離禍端萬古長青的幸福。人以香包表達祝?!D腋?,這是多有詩情畫意的表達?生活因愛因幸福因香包而美好,!給人繡衣,,給神繡花。人生有福,,別無所求了,。香包是大地之上我們祖祖輩輩高照的福星!
香包是什么,?有人用英語翻譯成了“裝有香料的包兒”,,這樣一翻譯,外國人還以為我們搞了個賣香料的節(jié)日,。還不如譯成“用彩線繡成的有香味的表達祝福的民間藝術(shù)品”,,你看,這問題還不好回答嘛,。這樣說吧,,這包一般是“紅包”,紅包里可能有錢,,有時候里面要縫上一個成色好的“麻錢”,,就是古代的銅錢,就像我們現(xiàn)在餃子里包上個“分分元”,。有錢好,,富裕好;錢是圓的,,團圓好,。只有錢還不夠,還要“香”,,這香字,,就是燒香的香,這香是用神農(nóng)百草中能驅(qū)蚊逼蠅,、潔身香體以至祛邪降福的草藥制成的,,和《離騷》一樣,民間也叫“香草”。以美人喻君子,,以香草喻品行的高潔,,我又感到這豳風(fēng)里也融合著徐徐楚風(fēng)。香包什么樣,?像心一樣的最多,,一顆香包就是一顆心。一顆心有一顆心的心思,,所以香包千姿百態(tài),。“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偷偷送你一個香包,,和公開拋你一個繡球一樣,,還用說?愛上你了,。香包是最溫馨的纏綿,,是現(xiàn)實中可以把握的神話。
香包為啥又叫荷包,?慶陽民歌《繡荷包》這樣唱:“正月里鬧元霄,,荷包繡開了……”合水民歌《走西口》里說:“哥哥你走西口,扯下二尺紅綢綢,,若有人回家走,,捎給你的巧手手。”巧手手要紅綢綢干啥,?繡荷包,,繡下荷包干啥?荷包之荷,,我猜想,,諧音“合”,,藏百年合好之意,。荷包之荷,,叫人想到王維“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女孩兒洗絲歸來,,笑語玲瓏,,并非江南獨有的風(fēng)光吧,?月光下,,玉荷臨風(fēng),,婷婷玉立的女子“想你想得見不上面,只有拿起針和線”嘛,。荷者,,荷花,并蒂相蓮(戀),,比翼欲飛,,待到那年那月那一天,你看“我”“穿哪大紅襖,,我辮子紅綢扎,。綠色褲子紅鞋紅襖襖,活活一朵牡丹花,。” 嗨,!——上轎了!藏在荷包里的粉紅心事,,就出落成了浪漫香艷,,被小伙子們抬著煽著顛到了婆家。荷者,,蓮里生子,,含嬌藏羞,寓意生命之美,,生命之源,。
會繡香包就是會“絀”。絀,,就是穿針引線在布上繡花花的動作,,動詞轉(zhuǎn)換為名詞。巧手絀出來的刺繡藝術(shù)品就親昵地叫“絀絀”了,。因己及人,,先前那一雙給自己扎“陪房”、給新郎納鞋的巧手,,給娃開始絀小衣小帽小裹肚了,,給娃開始繡玩具了,給掌柜的扎煙袋了,,給閨女精心勾畫披肩了……看啥絀啥,,想啥繡啥。絲者,,思也,,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天高日月長,,閨女等成媳婦,媳婦熬成婆,藝到老來俏,,一出手都是獨一無二,,絕難復(fù)制的精品。“五月端陽耍線哩,,八月十五耍面哩,。”仰藝術(shù)為生活,視生活為藝術(shù),,都耍成大師了,!隴東婦女一輩子就“耍”了個為生活錦上添花。這樣廣義的香包就包括所有的刺繡品,。從實用衣物的裝飾轉(zhuǎn)向純粹的藝術(shù),,從民間窯洞民居走向藝術(shù)的大雅之堂——慶陽香包成為華夏刺繡藝術(shù)品中一個獨特流派:隴繡。無論叫香包,,還是叫荷包,,叫貓叫咪咪都行,都是隴繡中有代表性的一個大類,。更隨和的叫法是“?;钭?#8221;,就是布做的娃娃玩具,。藏之于箱底的是愛的秘密,,饋之于孩童的是愛的布施。隴繡中主要是這一大類中的生肖,、五毒等等成為農(nóng)耕社會民間自創(chuàng)自做的兒童玩具,,現(xiàn)在又發(fā)展為獨具特色的居室、轎車和節(jié)日喜慶活動的裝飾品,,成為普及慶陽千家萬戶的文化產(chǎn)業(yè),。香包是高原上最鮮艷的旗幟,招展我們的崖畔,!香包是我們鴿子一樣飛翔的名片,。
一提絲綢之路,人們就想到敦煌,,想到古代的絲綢貿(mào)易,,細一想,人們用絲綢干什么,?荊釵布衣要刺繡,,綾羅綢緞要刺繡。收藏家的珍品似可分兩類,,一類是民間自用自賞的粗布繡品,另一類呢,綢緞之中繡花,,摻以金絲銀線,,鑲金簪銀,多為官員,、書生房中的掛件,,猶如書法、字畫懸而賞之,,這一類里更具豪華富貴氣派的如刺繡中堂,,我姑妄猜之,由先周而大唐,,由遠古而現(xiàn)今,,慶陽,近距長安,,千針萬線,,大約繡了不少錦衣繡袍,給朝廷如武則天們吧,?物以稀為貴,,藝以精為上乘。有一點是最要肯定的,,絲綢之路上有絲綢,,怎么能沒刺繡?有人來過慶陽后說甘肅“西有敦煌,,東有慶陽”,,石窟與香包,確是絲綢之路的雙寶兩翼,,特別是民間珍藏的早年繡品,,多為曠世奇珍啊,!香包是絲路文明最直接的印證,,是慶陽人把香包廣而大之的。慶陽香包,,粗獷如歌,,浪漫如詩,深藏中國藝術(shù)之精髓,,有大意境,!香包是飛天神女裙裾上的燦爛,是天女撒向人間的花瓣瓣……
慶陽人倡導(dǎo)了個香包節(jié),,意義非凡,!“中國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節(jié)”就是慶陽人大紅大綠的浪漫想象,。民間節(jié)日本身就是活的動態(tài)的人間瑰寶,如果一個民族連自己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都不會過,,沒興趣過了,,悲莫大焉。過端午節(jié),,興香包節(jié),,弘揚民族節(jié)日的價值,其功不可沒,!賽香包,,贈荷包,送粽子,,賽龍舟,,祭屈子,弘揚愛國精神,,華夏同識,,南北一俗,美莫大焉,。香包節(jié),,既有傳統(tǒng)承繼,又有現(xiàn)代蘊含,,它是端陽節(jié),,是情人節(jié),又是詩人節(jié),,還是華夏民族傳統(tǒng)的敬師節(jié),,每逢此日,學(xué)生給老師送香包,、家長給老師送粽子以謝師恩,,意堪重也!一節(jié)多能,,滿足了不同年齡的人情感交流的需求,,而其聚萬眾于一節(jié)的媒體便是“香包”!糯米包紅棗,,粽子蘸蜂蜜,。一年中,我們共同擁有香包的這一天,,是最有詩情畫意的一天,,最甜蜜的一天。這一天是千千萬萬的母親帶著她的閨女繡出的,,這一天是全中國婦女的節(jié),、母親的節(jié),!
詩騷傳國,香包傳情,,滄海桑田,,生命長青,!吸引天下巧手手都來慶陽賽千姿香包,,展生花妙藝,何等壯麗動人,?慶陽香包香天下,,天下香包匯慶陽。我看香包節(jié)咱們就搞個全國的甚至全世界的“巧手手”刺繡香包大比賽,,來個別一種“選美”吧,!香包節(jié),母親笑得最甜,,父親笑得最憨,。女兒笑得最美,男兒找到初戀,。人類漫步自己的童年,,仰攬高山流水,找到情感的噴泉……
感謝每一位父親,,從大地上捧出那一叢艾蒿,,插在門楣,用一生的愛迎接游子的歸還,。感謝每一位母親,,從大海里撈出那一苗針來,用一生的心血,,刺繡我們靈魂的家園,。香包是什么?香包是最嘹亮的燈盞,,香包節(jié)是人類用億萬年時間,,淘洗出的我們感情的金子打制的燈盞!今夜,,月光里,,香包女神,美目流盼,,高擎著一盞盞香包神燈,,躡足人類靈魂的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