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從語用學(xué)的角度對語言交際中的禮貌現(xiàn)象進行了研討,以旨更全面地向讀者展示語用禮貌觀,。本文共分四部分:(1)禮貌的界定,;(2)禮貌是一種語用現(xiàn)象;(3)萊可夫的禮貌規(guī)則,;(4)布朗和列文森的禮貌與面子觀,。
關(guān)鍵詞:禮貌,語用現(xiàn)象,,面子
從二十世紀(jì)七十年代開始,,語用學(xué)界很多學(xué)者似乎對禮貌現(xiàn)象情有獨鐘,為此我們甚至可將禮貌研究看作語用學(xué)的一個分支,。萊可夫(Lakoff,,1973)、布朗和列文森(Brown & Levinson,,[1978]1987)以及利奇(Leech,,1983)等人提出了與合作原則相互補益的禮貌理論,幫助了會話含意學(xué)說解答言語交際中的一些語用語言與社交語用問題,,從而豐富和發(fā)展了會話含意理論,,推動著語用學(xué)的向前發(fā)展,。
1.禮貌的界定
禮貌方面的研究可謂碩果累累,不過至今人們在使用“禮貌”這一術(shù)語時,,往往具有不完全相同的內(nèi)涵,。在眾多有關(guān)禮貌的各種文獻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在“禮貌”這一標(biāo)題下人們主要圍繞五個方面進行的研究(Thomas, 1995):(a)禮貌——交際中的一種現(xiàn)實目的(politeness as a real-world goal),;(b)敬重(deference),;(c)語體(register);(d)禮貌——一種話語表層現(xiàn)象(politeness as an utterance level phenomenon),;(e)禮貌——一種語用現(xiàn)象(a pragmatic phenomenon),。
禮貌是人們在交際中的一種現(xiàn)實目的,也就是說禮貌被視為一種取悅他人的真實目的,,或是人們言語行為的一種內(nèi)在動因,。這不是語用學(xué)要探討的范圍,因為我們根本不可能知道說話人說話時的真實動機,,一些人是否比另一些人更有禮貌,,類似的討論是徒勞無益的。從語言學(xué)的角度而言,,我們只能獲知說話人講了些什么以及聽話人是如何作出反應(yīng)的,。比如,我們可以觀察到,,中國人在談話時更強調(diào)群體需要,,而不是個人需要,但我們不能僅僅根據(jù)這樣的觀察就認(rèn)為,,中國人比其他國家的人更具有自我犧牲精神或利他精神,。
托馬斯(Thomas,1995)認(rèn)為,,敬重和語體都不是語用學(xué)中的主要概念,,而屬于社會語言學(xué)現(xiàn)象,但人們往往將它們與語用學(xué)中的禮貌攪在一起,。禮貌與敬重之間的差異其實可以很好地說明語用學(xué)與社會語言學(xué)之間的不同,。人們常常將敬重和禮貌等同起來,尤其是在談?wù)撊毡疚幕械亩Y貌問題時,。毫無疑問,敬重與禮貌有關(guān),,但它是一種不同的現(xiàn)象,。敬重是與隨意(familiarity)對立的,它表示人們對社會地位比自己高,、年齡比自己大的人的一種尊敬,,而禮貌的表現(xiàn)方式則更多,,從廣義的角度來說,它就是對他人所表示的一種關(guān)照或體貼,。當(dāng)然,,禮貌與敬重都可以通過一般的社交行為和語言手段體現(xiàn)出來,比如,,當(dāng)長輩進屋時,,晚輩起立可表示敬重,或者親手把門打開讓別人通過,,可表示禮貌,。
在有的語言中,敬重是通過語法表現(xiàn)出來的,,如日語中放在句末的敬體助動詞です,、であります、ます等,;此外,,法語、德語,、俄語中分別存在第二人稱代詞的選擇問題,,如“tu”–“vous”、“du”–“Sie”,、“тЫ”–“ВЫ”,,它們分別相當(dāng)于漢語中的“你”–“您”,說話人需要根據(jù)交際對象的社會地位,、權(quán)勢關(guān)系,、雙方的親疏關(guān)系等因素選擇其一,這就是語言形式的‘T/V系統(tǒng)’,,而英語中有類似區(qū)分的第二人稱代詞thou/you則早已消失,。不過,英語中還存在如象Doctor,,Professor等稱呼語(address form)以及敬語(honorifics),,如Sir,Madam等,,它們的使用都可以表示交際對象之間的相對關(guān)系,。相反,名(first name),,如Richard,,Catherine,Joseph以及它們的昵稱Dick,,Kate,,Jos都可以用來表示友好,、隨和的人際關(guān)系。在語言使用中說話人選擇什么樣的形式去稱呼對方,,這是一個語用問題,。在現(xiàn)代英語中,除了稱呼語以外我們很難找到表示敬重的語言標(biāo)記,。在軍營中,,如果規(guī)定士兵見到自己的長官只能使用Sir或Madam,那就是一個社會語言學(xué)問題,,而不是語用問題,,因為說話人別無選擇,他不能通過語言的使用去改變交際雙方的社交關(guān)系,。
雖然禮貌和敬重之間存在一定聯(lián)系,,但二者應(yīng)該是有區(qū)別的。對他人表示敬重,,并不一定就等于禮貌,。例如:
(1) Brian Wilson, Labour M.P. for Cunninghame North, was addressing Nicholas Soames, Conservative M.P. for Crawley, during the ‘poll tax’ debate in 1988:
BW: Does the honourable member for Crawley wish to intervene?
NS: No.
BW: The last time I saw a mouth like that it had a hook in it.
這里Brian Wilson故意使用了一個表示敬意的結(jié)構(gòu)the honourable member,但同時他又通過最后一句話很不禮貌地隱含了“Nicholas Soames是一個令人討厭的人”的交際信息,。
語體就是指“與社交語境有關(guān)的系統(tǒng)化變體”(Lyons,,1977:584),或者指“在一定場合下人們說話或?qū)懽鲿r的語言變化”(Halliday,,1978:32),。在一定的條件下,比如非常正式的會議,,或者由于交際中雙方的社會地位,、權(quán)勢關(guān)系等因素,就要求使用正式的語言,。在英語中,,在正式場合下人們就會選擇正式的詞匯或結(jié)構(gòu),而在日語,、朝鮮語中,,語體往往是有標(biāo)記的,比如日語中的ございます放在句末,,表示正式語體,。同敬重一樣,語體與禮貌也不存在什么聯(lián)系,,它們都不是語用學(xué)所探討的主要問題,。因為在正式的條件下,說話人就需要使用正式語體,,別無選擇,。語體往往是對特定場合下語言形式的描寫。因此,,敬重和語體都屬于社會語言學(xué)研究的問題,。使用什么樣的語體不涉及語言使用的策略問題,如果說話人故意選擇不應(yīng)該使用的形式,,以改變交際情景或社交關(guān)系,,或背離現(xiàn)狀,就成了語用問題,。
將禮貌視為一種話語表層現(xiàn)象的觀點其實就認(rèn)為,,禮貌是一種表層語法編碼,如弗雷澤(Fraser,,1978),、沃爾特斯(Walters,1979a,,1979b)等,,這些研究存在一個共同之處,就是離開語言運用的實際語境去考察禮貌問題,。比如沃爾特斯曾在實驗中引導(dǎo)受試者盡可能不考慮語境因素,,而使用規(guī)范的詞匯語境去判斷話語的禮貌程度,以建立“禮貌的等級模式”,。弗雷澤也采用同樣的實驗方法,,在不提供任何語境條件的情況下讓受試者憑直覺對“Would you X?”,“Could you …?”,,“Can you …,?”,“Do …!”等話語進行抽象的禮貌等級排序,。這樣的研究往往會讓人誤以為,,語言結(jié)構(gòu)越復(fù)雜,就越禮貌,。例如:
(2) I wonder if I might ask you to …?
(3) Please …!
(4) Do …!
在同等條件下,,(3)就不如(2)禮貌,但它又比祈使句(4)更禮貌,。這樣人們自然就會得出如下的結(jié)論:禮貌與語境無關(guān),,是話語本身具有的特征,也就是說,,類似的話語或言語行為在任何條件下的禮貌程度是相同的,。那么,它們應(yīng)該屬于社會語言學(xué)的研究問題,。而語用研究最主要的是要結(jié)合語境,。語言形式,、言語行為與它們的禮貌程度之間不存在必然聯(lián)系。在一定的語境條件中,,為了實現(xiàn)某一交際目的而使用某一特殊形式,,這就是語用問題。
如果靜態(tài)地將禮貌視為一種話語或語法編碼現(xiàn)象,,那么下面例(5)就很不禮貌,,例(6)就顯得更禮貌。一對夫妻正在商量去哪家餐廳吃飯,,丈夫?qū)ζ拮诱f:
(5) You choose.
祈使句是直接指使或請求對方做某事,,但根據(jù)利奇所提出的“受益”(benefit)與“損益”(cost)的禮貌原則,言語行為要使聽話人受益,,而讓說話人受損,。因此,該話語在夫妻對話這樣的語境條件下卻很禮貌,。然而,,如果妻子對自己的丈夫說:
(6) Will you be kind enough to tell me what time it is?
丈夫聽后可能半天沒有反應(yīng)或故意不作回答,于是妻子會生氣地說:
(7) If you’ll be kind enough to speed up a little.
從表面上看,,(6),、(7)分別比“What’s the time?”與“Hurry up!”更禮貌。但在類似夫妻這樣關(guān)系親密的交際者之間,,它們的交際效果會適得其反,,很不禮貌,這表明說話人對聽話人很生氣等,。因此,,我們不能簡單地認(rèn)為一些語言形式比另外一些語言形式的禮貌程度高,或者將語言形式與其禮貌程度等同起來,,當(dāng)然我們也不能否認(rèn)語言形式和禮貌程度之間的某些聯(lián)系,,有的語言形式在使用中的禮貌程度總是很低。例如:
(8) I’m afraid I must ask you to leave.
(9) Go away!
在同等條件下,,(8)比(9)更禮貌,,讓人更容易接受,能給對方留有一定的面子,。
總之,,語用學(xué)關(guān)心的不是說話人是否真正希望對他人友善,而是他說了些什么以及他的話語對聽話人產(chǎn)生了什么影響,。不能脫離語境去談禮貌,,語言形式不能孤立地決定言語行為是否禮貌,而是“語言形式+話語的語境+說話人與聽話人之間的關(guān)系”三者之間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因此,,將禮貌視為一種話語表層現(xiàn)象或禮貌是一種表層語法編碼的觀點是不正確的,。
2.禮貌是一種語用現(xiàn)象
禮貌是一種語用現(xiàn)象,這在語用學(xué)界已經(jīng)成為人們的一種共識(Leech,,1983,;Brown & Levinson,[1978]1987,;Thomas,1995,;Grundy,,2000)。禮貌通常被人們理解為說話人為了實現(xiàn)某一目的而采取的策略,,比如增加或維護交際雙方的和睦關(guān)系,。它們包括一些常規(guī)禮貌策略,如上面引用的部分話語,,其中包括間接性話語等,。因此,禮貌原則“是以說話人為中心的一種社會學(xué)原則,,而關(guān)聯(lián)原則(Sperber & Wilson, 1986/1995)是以聽話人為中心的一種心理學(xué)原則,,這兩種原則是否兼容以及能否用一種超級理論將兩者聯(lián)系起來,目前還不清楚”(Turner,,1999:637),。到目前為止,在語用學(xué)研究中,,人們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對禮貌進行過探討(Thomas,,1995):
A. 語用等級觀(pragmatic scale view),它主要是以斯潘塞-奧蒂(Spencer-Oatey,,1992)的研究為代表,。她指出,布朗和列文森,、利奇的禮貌理論存在文化趨向性,,這也是他們的理論受到人們批駁的重要原因。比如,,自主性(autonomy)在西方文化中就很受重視,,而在中國、日本,、韓國等東方文化中的情況就不一樣,。
B. 會話契約觀(conversational-contract view),它以弗雷澤(Fraser,1990)為代表,。他認(rèn)為,,交際中人們受到會話契約的制約,也就是說人們對交際中規(guī)則,、權(quán)勢與義務(wù)的理解,,交際中禮貌受到雙方社會地位、權(quán)勢和義務(wù)等語用因素的制約,。與布朗和列文森,、利奇等不一樣的是,從表面上看,,弗雷澤采用的是社會語言學(xué)方法,,即人們根據(jù)交際事件或情景,利用不同的禮貌等級,,有禮貌就說明遵守了會話契約,。然而,他也指出,,禮貌規(guī)則(norms)可根據(jù)交際者的直覺以及(或者)他們對地位,、權(quán)勢、說話人的角色以及環(huán)境特征等因素的確認(rèn)而重新協(xié)商,。與布朗和列文森,、利奇的研究相比,弗雷澤的禮貌模式顯得較為粗糙,,而且在實際運用中也很難操作,。這也是該禮貌觀未能產(chǎn)生廣泛影響的主要原因之一。
C. 面子維護觀(face-management view),,它主要以萊可夫(Lakoff,,1973)、布朗和列文森(Brown & Levinson,,1978)提出的面子理論為代表(參見下面第3和第4部分),。
D. 會話準(zhǔn)則禮貌觀(conversational-maxim view),它主要以利奇提出的禮貌原則為代表,。與A與B相比,,C和D這兩種禮貌觀對人際交往產(chǎn)生的影響更大,因此下面我們將分別詳細(xì)介紹面子理論和會話準(zhǔn)則禮貌觀,。
3.萊可夫的禮貌規(guī)則
在語言使用中,,禮貌原則可用于說明很多現(xiàn)象,即具有廣泛的描寫能力,;禮貌原則是語言行為的主要決定因素(Leech, 1983),,且具有普遍性(Brown & Levinson, [1978]1987)。我們首先簡單介紹萊可夫的禮貌觀。
下例中,,為什么主人對客人說(10a)顯得很禮貌的,,(10b)則表示親近或隨和,而(10c)則顯得很沒禮貌呢,?從表面上看,,(10a)讓人聽起來有些武斷,它比(10c)顯得更強加于人,,不給對方留選擇的余地,,而為何又比(10c)更有禮貌呢?
(10) a. You must have some of this fruitcake.
b. You should have some of this fruitcake.
c. You may have some of this fruitcake.
禮貌行為與非禮貌行為之間的一個顯著區(qū)別在于,,禮貌行為使對方感到心理舒服,,相反非禮貌行為讓人感到難受。如果禮貌行為就是讓人感到舒服,,或盡量避免讓對方感到難受的話,那么禮貌就是一種人際行為特征,,包括非語言行為(如給對方開門,、打掃清潔等)、語言行為(如通過語言行為向?qū)Ψ教峁┦称坊蝻嬃?、表示道歉等),,以及特殊的禮貌表達式。
萊可夫(Lakoff,,1973)描述了三種不同的,、說話人可以遵守的禮貌規(guī)則(politeness rules):
規(guī)則1:不要強求于人,。
它適合于交際雙方權(quán)勢和地位不均等的場合,,比如學(xué)生和領(lǐng)導(dǎo)之間、工人和主任之間,、雇員和雇主之間等,。強求于人就意味著違背對方行事的意愿,反之就尊重了對方的意愿,。遵守這一規(guī)則的說話人會避免使聽話人去做不情愿做的事情,,要么改變自己的談話方式,要么采用征求對方意見或表示道歉的形式等,,以免強人所難,。例如:
(11) Come to post the letters on my desk this afternoon.
(12) You see, I have so many letters to post, and I have to deal with the fax first.
(13) Could you post the letters on my desk?
(14) Sorry, I have to ask you to help me post the letters on my desk.
以上例子中,(11)是一個祈使句,,在很多時候是很不禮貌的,,為此說話人便使用了(12),間接地請求聽話人幫助說話人把桌子上的信件寄出去;(13)采用的疑問句式,,以征詢意見的方式向?qū)Ψ桨l(fā)出請求,;(14)首先采用道歉的形式,,再發(fā)出請求,。這樣例(12—14)就比(11)要禮貌、恰當(dāng)?shù)枚唷?br>規(guī)則2:給對方留有余地,。
它適合于交際雙方權(quán)力和地位平等,,但社交關(guān)系不很密切的場合,,比如商人和顧客、醫(yī)院中住同一病房的兩個陌生人之間,。給對方留有余地意味著說話人所提出的意見或請求,可能會被對方拒絕,。例如:
(15) I wonder if it would help to get haircut.
(16) Maybe you should get a haircut.
而往往不說:
(17) You should get a haircut.
(18) You must get a haircut.
一般而言,如果說話人希望勸說聽話人做某事,,他就會采用某種說話方式,,以便讓聽話人有一定的選擇余地,決定做還是不做,,他的選擇不一定滿足說話人的愿望,。下例(19—20)和(21—22)中的陳述和請求具有一定的含糊性,隱含了字面意義以外的信息:
(19) It looks like you and I got into the wrong line.
(20) This style comes in a size 14 also. [隱含:The size you're trying on is too small (or too large) for you]
(21) Could you perhaps let me see that newspaper for a few seconds?
(22) Are you done reading that newspaper? [隱含:Please let me have that newspaper, if you're finished with it]
對一些帶有說話人的意愿或看法,、可能強加于對方的話語,,在語用中說話人會使其模棱兩可,,以便聽話人在不同意,、不遵守或不回答對方所提要求時,給自己留有體面的脫身之計,。比如以下各例中說話人都采用了一種間接的說話方式:
(23) Some people think buying a Japanese car is an insult to all the unemployed American autoworkers. [indirect assertion about buying Japanese cars]
(24) I was wondering if it would inconvenience you if I asked to use your telephone. [indirect request to use a telephone]
(25) I don't suppose the number 2 bus stops here. [indirect question about the bus]
規(guī)則3:增進相互間的友情,。
該規(guī)則是為了增進交際雙方的友情或友誼。它適用于好友之間,、親密的朋友之間,,甚至戀人之間。
以上是適用于三種情況下的禮貌規(guī)則,,但它們沒有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主要原因在于萊可夫沒有具體闡述違背該規(guī)則可能產(chǎn)生什么樣的結(jié)果,,比如是否威脅聽話人、第三者或說話人本身的面子,,而交際中采用的言語形式往往涉及到如何維護雙方的社交距離與面子,。同樣,萊可夫沒有解釋為什么說話人會故意違背某一規(guī)則等,。
4.布朗和列文森的禮貌與面子觀
布朗和列文森(Brown & Levinson,,1987:49)注意到了“社交關(guān)系的語言表達形式”,也即如何運用語言形式表示不同的社交關(guān)系,。他們于1978年推出了專著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Politeness Phenomena,;經(jīng)過修訂以后1987年又出版了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of Language Usage。其中布朗和列文森系統(tǒng)地闡述了他們的禮貌理論,。該理論實際上包括三個基本概念:面子(face),、威脅面子的行為(face threatening acts,簡稱FTA)以及禮貌策略,。禮貌理論對言語行為的研究產(chǎn)生了主導(dǎo)作用,。然而,自該理論面世以后,,不少學(xué)者(如Chen,,1993;Fraser,,1990;Gu,,1990,;Mao,1994,;Wierzbicka,,1985a等)卻紛紛發(fā)現(xiàn)了它的不足之處。因為他們一開始就認(rèn)為禮貌理論具有普遍性,,不過他們后來也意識到禮貌應(yīng)該與特定的社會文化結(jié)合起來,,因而他們后來將書中的“普遍性”改為了“一些普遍性”,這說明他們注意到了禮貌的文化差異,,并指出禮貌是語言使用中體現(xiàn)出來的局部特征,,而不是所有語言使用中出現(xiàn)的共同現(xiàn)象。布朗和列文森提出的禮貌普遍性指以下三方面的內(nèi)容:
A. 面子可分為正面面子(positive face)和負(fù)面面子(negative face)兩種,,這一點具有普遍性,;
B. 為了滿足對方的面子需求而采取理性行為,這一點具有潛在的普遍性,;
C. 具有面子需求,、采用理性行為的交際雙方之間需要一定的相互知識,,這一點也具有普遍性。
禮貌是與面子聯(lián)系在一起的,。那么,,什么是面子呢?面子就是有選擇行為的自主權(quán)以及自己的觀點能得到對方的認(rèn)可,,具體地說面子就是每個人意欲為自己爭取的公共的自我形象,。
每個人的面子可能會受到某些行為的威脅,如命令,、建議或提議等,,這樣的行為就是“威脅面子的行為”。他們進一步將面子分成了正面面子和負(fù)面面子兩種,。前者指希望獲得他人的肯定,、喜愛或贊許,以及被視為同一群體的成員,,如果這些得到滿足,,正面面子就得以維護與保留;后者指有自主的權(quán)利,、有行動的自由,,行為不受他人的強制或干預(yù)。“負(fù)面”不是‘壞’的意思,,而是與“正面”相對而言,。因此,言語交際中說話人會采取一些措施去維護說話人,、聽話人或第三者的面子,,比如,如果說話人遷就或服從聽話人,,從聽話人的角度著想,,不強求或打擾對方,這就是維護聽話人的負(fù)面面子的行為,,這也稱為“負(fù)面禮貌”,。維護聽話人正面面子的行為就是向?qū)Ψ奖硎倦p方的一致性,強調(diào)雙方的共同性,,這也稱為“正面禮貌”(Goody, 1978; Yule, 1996),。
在正常的交際中,如果某人被迫改變自己的觀點或被迫做某事,,他就會丟面子(losing face),。在實施目的的過程中,當(dāng)必須執(zhí)行威脅面子的行為時,,就必須考慮對方的面子,。根據(jù)布朗和列文森的觀點,,當(dāng)說話人注意到自認(rèn)為會威脅聽話人的面子的行為時,他就需分析在多大程度上去執(zhí)行威脅對方面子的行為,;說話人必須考慮雙方的親密程度,、權(quán)勢關(guān)系以及考慮該行為在多大程度上會強求對方。在此基礎(chǔ)上,,說話人才能決定采用何種禮貌策略或手段,。
布朗和列文森提出的禮貌策略包括:
A. 直接性策略(bald on record strategy)。即說話人不采用補救措施,、赤裸裸地公開威脅對方面子的行為,;說話人不需道歉或采用調(diào)節(jié)措施就可以實現(xiàn)某一行為。說話人與聽話人之間有很多共同之處,,所以威脅他人面子的行為不會威脅他們的面子,。該策略與萊可夫的第三條禮貌規(guī)則大體上是一致的。
B. 正面禮貌策略(positive politeness strategy),。它會使聽話人產(chǎn)生好的感覺或使對方感覺到自己的價值觀得到了對方的認(rèn)同等,。該策略與萊可夫的第三條禮貌規(guī)則大體上是一致的。
C. 負(fù)面禮貌策略(negative politeness strategy),。比如說話含糊其詞,、道歉、給聽話人留有選擇余地或明確表示不希望影響對方行動的自由等,。該策略與萊可夫的第二條禮貌規(guī)則大體上是一致的,。
D. 間接性策略(implicating/off record strategy)。在嚴(yán)重威脅對方面子的情況下,,說話人會采取暗含的手段,,給對方留有余地,使其從中意識到說話人的威脅面子的行為不是故意的,,從而實施了該行為,。該策略也與萊可夫的第二條禮貌規(guī)則大體上是一致的,。
E. 放棄實施威脅面子的行為(refraining from the act),。如果FTA足以威脅對方的面子,說話人可能會放棄執(zhí)行該行為,。該策略與萊可夫的第一條禮貌規(guī)則基本一致,。
以上布朗和列文森的目的在于:(1)試圖分析決定某一種禮貌策略比另一種策略更恰當(dāng)?shù)囊蛩兀鐧?quán)勢和距離等,;(2)根據(jù)他們的分析可以預(yù)測,,如果說話人和聽話人之間存在較大的權(quán)勢差異,交際中說話人就會使用不同的禮貌策略,。
不同的文化價值觀會影響某一行為在某一特定文化中的禮貌程度,。但是,,我們也應(yīng)注意到,在一定的文化中,,不同的說話人會使用不同的會話技巧去實施一定的禮貌策略,。交際雙方對他們之間的社交距離會有不同的認(rèn)識,此外說話人會以不同方式去實施各種禮貌策略和技巧,,以改變雙方的社交距離,。對什么樣的行為是威脅對方面子的行為也存在不同的意見。有人認(rèn)為,,詢問如下之類的私人問題是一種很好的交談方式,,表達了對對方的興趣,這與正面的,、友善的禮貌策略是一致的,,不過對方可能會認(rèn)為自己的面子受到了威脅:
(26) What were you in the hospital for?
(27) How much did your TV cost?
不過,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rèn)為,,語言中有些是‘說不出口’的話題,,如sex, death, money, body function, coitus, expired, poverty, disadvantaged, defecation等專門術(shù)語,它們會威脅人們的面子,。但在正式的場合討論以上話題時,,人們不會將它們視為與某人有關(guān)的隱私,而會將其作為客觀調(diào)查或研究等,。
在不同的文化中,,存在不同的禮貌表達方式。很多語言都有特殊的敬體形式(deferential forms),,如歐洲語言中的德語,、西班牙語就存在指稱聽話人的特殊代詞,日語中也有表示說話人的特殊代詞,,此外,,日語的動詞、名詞還存在敬體詞綴,。使用聽話人敬語(addressee honorifics)暗示聽話人的地位比說話人的地位要高,、威信比說話人要大,因此,,會最大程度地減少對聽話人面子的威脅,。例如,日語和朝鮮語中,,特殊詞綴粘附于動詞或名詞后面,,表示說話人對聽話人的尊敬。
在缺少特殊敬體詞綴(honorific affixes)的語言中,,如英語,,說話人經(jīng)常會使用一些現(xiàn)有的形式來表示對聽話人的尊重,,比如情態(tài)動詞may, should, must用在向客人提供食品等時所表示的禮貌程度是不一樣的:
(28) a. You must have some of this fruitcake.
b. You should have some of this fruitcake.
c. You may have some of this fruitcake.
(28c)是最不禮貌的,它不僅暗指說話人的社會地位比聽話人要高,,他有資格作出允諾,,而且還暗示聽話人想擁有或占有說話人的東西的企圖,因此,,它威脅了對方的面子,。如果主人對客人說(28a),是很禮貌的,,must一詞所起的作用如同日語,、朝鮮語中謙卑詞綴(humiliative affixes)的作用,但如果餐館里的服務(wù)員對客人說這句話,,就是一種失禮行為,,顯得很不禮貌,因為它隱含了說話人在向?qū)Ψ教峁┦称坊虬凳菊f話人有權(quán)命令對方完成該行為,。在這種情況下,,說話人就應(yīng)該使用負(fù)面禮貌策略,即給對方留有余地的策略,,利用如下這樣的語句:
(29) Would you care for some fruitcake?
注意其中的care for不同于下面例(30)中l(wèi)ike的作用,,因為例(30)的說話人要求聽話人作出正面回答的愿望比對(29)的正面回答要求更強烈,因此,,(30)比(29)更加威脅對方的自主權(quán),,所以顯得不如例(29)禮貌。
(30) Would you like some fruitcake?
布朗和列文森的禮貌理論存在以下兩個主要問題(Mao,,1994),。首先,將面子視為一種自我形象(self-image),,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面子觀在西方文化中是可行的,,然而在中國文化中情況卻不同。在中國文化中,,面子這一概念強調(diào)的不是個人愿望的滿足,,漢語中面子往往表示公共形象(public image),而非自我形象,。其次,,漢語中的面子不存在負(fù)面面子,。與西方文化相比,,漢語中的面子具有不同的內(nèi)涵,它指人們希望自己的地位,、聲譽等得到他人的認(rèn)可,。同時,,漢語中的“臉”與正面面子存在一定的相似之處,二者都表示希望得到他人的喜愛,、認(rèn)同這樣的愿望,。因此,布朗和列文森的禮貌理論的普遍性受到質(zhì)疑,。但是,,也有學(xué)者(如Ji,2000)不同意僅僅根據(jù)邀請性話語(invitational discourse)為語料的分析結(jié)果,,認(rèn)為漢語中存在正面面子與負(fù)面面子的劃分(Mao,,1994)。當(dāng)人們請求他人為自己做事,,或?qū)δ呈虏惶宄儐枌Ψ綍r,,說話人往往會使用“勞駕”(excuse me)、“請問”(excuse me)等禮貌標(biāo)記性詞語或結(jié)構(gòu),,可用來緩和后面即將發(fā)出的邀請,,因為邀請可能對聽話人的負(fù)面面子產(chǎn)生潛在的威脅。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說明負(fù)面面子的存在是必要的,。為此,,雖然在特定文化背景下正面面子與負(fù)面面子不是對稱的,但布朗和列文森對面子的二分法是合理的,。面子理論的問題不是對正面面子與負(fù)面面子的劃分,,而在于其他方面。有的禮貌現(xiàn)象可能是布朗和列文森的理論框架無力描寫與解釋的,。
其實,,禮貌是不同社會條件下的一種規(guī)范性行為。布朗和列文森的分析模式不能完全解釋有關(guān)禮貌的一切現(xiàn)象,,同其他的理論模式一樣存在解釋的不完備性,,比如陳融(Chen,1993)通過對比研究發(fā)現(xiàn),,美國人和中國人在回答贊譽性話語時所采用的策略存在差異,,布朗和列文森的分析不能對此進行很好的解釋,尤其是中國人所采用的策略,。此外,,不能利用相同的標(biāo)準(zhǔn)去區(qū)分威脅面子的行為和禮貌策略。根據(jù)布朗和列文森的理論框架,,道歉(apologies)屬于消極禮貌策略,,但利奇則把它當(dāng)成積極禮貌策略;霍爾姆斯(Holmes,1990)則指出,,在新西蘭文化中,,道歉既可以是積極禮貌策略,又是消極禮貌策略,。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邀請、允諾,、提議等言語行為不一定就是威脅對方面子的行為,。總的來說,,對什么是禮貌,、什么是禮貌策略、什么是威脅對方面子的行為等問題存在不完全一致的看法,。
不過多年來很多學(xué)者仍然認(rèn)為,,利奇(Leech,1983)提出的禮貌模式更符合實際情況,、更有道理,,因而影響更廣泛。
像格賴斯劃分合作原則范疇那樣,,英國著名學(xué)者利奇對禮貌原則(politeness principle)也劃分為六類:得體準(zhǔn)則,、慷慨準(zhǔn)則、贊譽準(zhǔn)則,、謙遜準(zhǔn)則,、一致準(zhǔn)則、同情準(zhǔn)則*,。每類包括一條準(zhǔn)則和兩條次則,。以上準(zhǔn)則是人們在交際中一般都遵守的禮貌原則。但各準(zhǔn)則和次則并不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其中得體準(zhǔn)則更重要,,對會話行為具有更強的制約作用。在每一個準(zhǔn)則中,,第一條次則比第二條次則更重要,。再結(jié)合前面講到的正面面子和負(fù)面面子來說,負(fù)面面子是交際中說話人通常需要考慮的更重要的方面,。根據(jù)各條準(zhǔn)則及次則,,我們還可以得出這樣的規(guī)律:禮貌強調(diào)的是交際對方(other),即聽話人和第三者,,而非說話人自己(self),,說話人講話時往往都盡量多給別人一點方便,,盡量讓自己多吃一點虧,從而在交際中使雙方感到受尊重,,同時反過來獲得對方對自己的好感。當(dāng)然,,人們并非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同任何人交際時都要恪守禮貌原則,,例如在緊急或意外事件中,,在激烈的爭辯或緊張工作的場合,或者在十分親熱友好的朋友之間不拘禮節(jié)的談話中,,禮貌原則可能會讓位于話語的內(nèi)容或交際信息,,屈居次要地位。此外,,禮貌作為一種社會現(xiàn)象,,無論在哪一個語言集團中都存在,這是一種普遍現(xiàn)象,。當(dāng)然,,以上禮貌原則并非交際中的絕對規(guī)則。語用學(xué)探討的禮貌問題是研究各個語言集團的成員在什么場合遵守什么樣的禮貌原則,,并運用什么樣的言語手段顯示自己的文明禮貌,其中還有很多問題值得進一步探索,。
參考書目
Brown, Penelope & Stephen Levinson. 1978.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Politeness Phenomena”. In Esther N. Goody (ed.) Questions and Politeness: Strategies in Social Interaction[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rown, Penelope & Stephen Levinson. 1987.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hen, Rong. 1993. “Responding to compliments: A contrastive study of politeness strategies between American English and Chinese speakers”[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 49-75.
Fraser, B. 1978. “Acquiring social competence in a second language”[J]. RELC Journal 9 (2): 1-21.
Fraser, B. 1990. “Perspectives on politeness”[J]. Journal of Pragmatics 14: 219-36.
Goody, Esther N. 1978. Questions and Politeness: Strategies in Social Interaction[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rundy, P. 2000. Doing Pragmatics (2nd edition)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u, Yueguo. 1990. “Politeness phenomena in modern Chinese”[J]. Journal of Pragmatics 14: 237-257.
Halliday, M. A. K. 1978.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M]. London: Edward Arnold.
Holmes, Janet. 1990. “Apologies in New Zealand English”[J]. Language in Society 19: 155-199.
Ji Shaojun. 2000. “‘Face’ and polite verbal behaviors in Chinese culture”[J]. Journal of Pragmatics 32 (7): 1059-1062.
Lakoff, Robin. 1973. “The logic of politeness”. In claudia Corum, T.C. Smith-Stark, & A. Weiser (eds.) Papers form the Ninth Regional Meeting of the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C]. Chicago: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Leech, Geoffrey. 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 London: Longman.
Lyons, J. 1977: Semantics Vols. 1 & 2[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o, Luming. 1994. “Beyond politeness theory: ‘Face’ revisited ad renewed”[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1: 451-486.
Spencer-Oatey, H. D. M. 1992. Cross-cultural politeness: British and Chinese conceptions of the tutor-student relationship[D]. Ph.D thesis, Lancaster University.
Sperber, D. & D. Wilson. 1986/1995.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Thomas, Jenny. 1995. Meaning in Intera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M]. New York: Longman Group Limited.
Turner, Ken. 1999. “A review of Concise encyclopaedia of pragmatics”[J]. Journal of Linguistics 35: 634-639.
Walters, J. 1979a. “The perception of politeness in English and Spanish”[J]. On TESOL ’79: 289-96.
Walters, J. 1979b. “Strategies for requesting in Spanish and English — structural similarities and pragmatic differences”[J]. Language Learning 9 (2): 277-94..
Wierzbicka, Anna. 1985. “Different cultures, different languages, different speech acts”[J]. Journal of Pragmatics 9: 145-178.
Yule, George. 1996. Pragmatic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來源:中國語用學(xué)會 http://www./Html/Article/38120050915235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