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棗茶——改善血液循環(huán) (適量即可) 姜棗茶 用料:生姜200克,大棗200克,,鹽20克,,甘草30克,丁香,、沉香各30克,。 做法:將用料共搗成粗末和勻,每天晨取10--15克,,沸水泡10分鐘即可代茶飲用,。 功效:長期服用可使容顏紅潤,肌膚光滑,。 2,、一杯姜棗茶冬天手不涼 用料:5粒大紅棗、5顆桂圓,、半塊生姜,、一小撮枸杞還有適量的紅糖。 做法:把大棗洗凈,,去核以后切成小粒,,把生姜切成小細絲,桂圓也去殼留下果肉,。其次把除紅糖以外的所有材料都放在壺里,,加入多半壺的水在火上煮一刻鐘。然后把自己的杯子里加入紅糖,,再倒上姜棗茶,,就可以飲用了。頭幾口可以喝到棗子和桂圓,,枸杞本來就有淡淡的甜味,,紅糖在水的作用下慢慢化開,喝起來會越喝越甜,,感覺特別好,。 功效:大棗具有補中益氣、養(yǎng)血安神的作用,,生姜具有溫中止嘔,、散寒的作用,二者合用,,可共同促進氣血的流通,,全身的血液循環(huán)也就得到了相應的改善,手腳當然也就隨之溫暖起來,。3,、姜棗茶 用料:生姜150克(去皮洗凈),,紅棗加水500Ml,煎煮10~15min,,取汁(每劑可煎3次),,加白糖適量,一日內(nèi)服完,,當茶飲,。連服半個月為1療程。 功效及適應癥:治療老年人尿頻,,多因腎氣不固,、身體虛弱所致。一般2~3個療程癥狀可明顯改善或消失,,往往可獲得滿意效果,。 4、藿香姜棗茶 5、姜棗茶 此方長期服用可使容顏紅潤,,肌膚光滑,。 6、姜棗茶: 生姜3片,,大棗5枚(打碎),,以沸水沖泡代茶飲用。功效:散寒止痛,適用于痛經(jīng)下腹冷痛者,。 7、桂芍姜棗茶 [組方]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6克,,大棗6枚,,紅茶5克。 [功效]調(diào)和營衛(wèi)止汗,。適于營衛(wèi)不和型自汗:汗出惡風寒,,肢體酸楚,或有微熱,,或半身或面部出汗,,舌苔薄白等。 [用法]前4味加水約450毫升,,煮開15分鐘,,取沸湯沖泡紅茶,不拘時溫飲,,宜保暖避風寒,。日1劑。 8,、姜棗茶 【組成】紅棗(炒焦)10克,,生姜(炒)3O克。 9,、姜夏茶 【組成】生姜1O克,半夏7克,,紅糖適量,。 10,、荊芥姜棗茶 【組成】荊芥25克,,生姜3片,紅棗5枚,。 11,、補水姜鹽茶 12,、非常簡單的——姜棗茶 做法:生姜一般8-10片;大棗8-9個(掰開),,鍋內(nèi)煮上20分鐘,,加紅糖,再煮十分鐘,,即可,,一次不要喝太多,先把姜吃掉,,再吃紅棗,,然后把姜棗茶喝了。 功效:方中生姜辛溫散寒,,炒后增強溫胃澀腸之功。大棗甘溫,補脾益胃,,適合寒涼體質(zhì),,長年大便不成形者。紅糖大棗姜水,,既方便也很便宜,。紅糖有促進血液循環(huán)、活血舒筋,、暖脾健胃,、化瘀生新之功效。紅糖大棗姜水有驅(qū)風寒,、補氣益血的功效,,保健強身、是實用的女性保健佳品,。 姜棗湯詳論 姜棗湯: 大人治療量—— 生姜80克~200克 紅棗20~30枚 【大火燒開后小火再煎30分鐘,,控制約剩一碗,趁熱兌入紅糖適量服用】 大人保健量—— 生姜80~30克 紅棗30~10枚 【大火燒開后小火再煎30分鐘,,控制約剩一碗,,趁熱兌入紅糖適量服用】 小兒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一般生姜10~30克 紅棗10~20枚加減 熬水出鍋后加紅糖適量,空腹趁熱服用,。 【紅糖隨意,,依個人口味加量】 大人只要能量不足嚴重,皆以兒童量為準,。大人小兒區(qū)別之本質(zhì),,是能量多少的意思。 小兒【3歲以下慎用】止咳: 生姜10~30克,、 紅棗10枚 ,、川貝10克、 梨(1/3~一整個,,連皮帶芯),,新鮮桔子1個取皮。 【高燒則加石膏10~40克】,。 方解:病為一氣周流不暢,,生姜助左升,【石膏】川貝梨助右降,,紅棗紅糖甘緩調(diào)和,,使升降不至于太 過,兼補充津液,。梨肉甜多汁養(yǎng)陰補水,,梨芯酸,,鎖水,梨皮也有鎖水的作用,。鮮桔子皮芳香發(fā)散而柔 和,,有助于提神,使陰水變活水,。加熱加水兼宣,、降有度【可外汗可下泄】,性質(zhì)溫和,,故可普適,,但 不一定是最佳方法,僅供參考,。 姜棗湯及止咳方服法: 熬水兌紅糖,,中火燒開,小火再煎20分鐘后控制約剩1碗,,溫服小半碗,,3小時候加熱再服剩下的半碗。 急病外寒,,半小時服一次 ,,蓋被發(fā)汗 ;慢性排里寒,,2~3小時服一次,紅糖加倍,。 藥后若咳嗽增加,,是為排寒氣,具體看看別人的案例參考,。如果流汗,,及時換下濕衣服,注意避風,。汗 出,,延長服藥時間,按慢性法調(diào)養(yǎng)常服即可,。汗出,,癥狀緩解后,都改以白米粥調(diào)養(yǎng)為宜,。直到再出現(xiàn) 癥狀時再服用姜棗湯——粥才是最養(yǎng)人的,,不是藥。 平時服用可保健,,但最好在早上和中午空腹服用,,下午3點后不要喝【此方升氣,,晚上降氣,服用后會影 響睡眠】,。但若是感冒發(fā)燒時,,就不論時間,什么時候都可以服用,。比起睡不著覺,,和感冒發(fā)燒的難受, 兩者選一,。 攻邪宜用生姜,,保健宜用干姜。生姜補陽,,起發(fā)散作用,,受寒需要發(fā)散時,生姜加大量,。紅棗紅糖補陰,。 起收斂緩慢釋放生姜發(fā)散力量的作用,保健時要收藏陽氣,,或者陰虛時,,就加大糖棗的量,紅棗用雙數(shù) 屬陰,。 適應不了辛辣的,,可以小制其量:生姜30克起。但是,,急病外寒痛證時,,必須80克大劑量起步, 否則效果不佳,。最高200克,,量越大,痛楚越小 恢復越快【秋冬用量大 春夏用量小】 特別提示——有治療量和保健量的區(qū)別,,大劑量治療量的姜棗湯,,不可久用,最多3天為宜,。 陰虛服用姜棗湯,,就會上火,不是通道問題,,而是因為沒有水【陰】稀釋,,就要加大紅棗紅糖劑量。 紅棗最大劑量: 紅棗30枚【1~10為基本數(shù) 單數(shù)為陽,,雙數(shù)為陰,,雙數(shù)之和最高值就是30 ,。所以紅棗最高養(yǎng)陰效果 最好用30枚】,同時,,還可以: 加黃芩20克,,姜棗湯就具備下降的力量了,降火效果更好,,相當于 小劑量的小柴胡加姜附湯,。 生姜最大劑量: 200克 足矣 補陽的最大劑量 紅棗的極量:30枚【補陰的極量】25枚【補陽的極量】 原則:補陽時 陽加、陰減少 補陰時 陰加,、陽減少 如上比例調(diào)整就是 比如: 補陰極量:紅棗30枚 生姜【10克 20克 30克都可以】 補陽極量:生姜200克 紅棗【30枚,、20枚、10枚都可以】 還可以全陰——不放姜,。當然,,就不合適叫姜棗湯了,只是說明有這樣的變化,。姜棗湯本身就是一個 太極,,可以隨意變化劑量,可為補陰方,,也可為補陽方,,全在劑量變化。 處方藥性作用陰陽寒熱比例 1 小柴胡加姜附湯 7陽3陰 2 生脈熟地枸杞飲 3陽7陰 3 加味生脈理中湯 秋冬方 5陽5陰 4 加味生脈理中湯 春夏方 4陽6陰 5 加味肉桂理中湯 6陽4陰 姜棗湯 ——可以6陰4陽 【姜少,、紅棗紅糖多】 也可6陽4陰 【姜多,、棗糖少】 什么季節(jié)適合服用姜棗湯? 四季皆宜服用——秋冬的早上也是春夏,。春夏的晚上都是秋冬——都不宜服用,。 原則: 治療看人道,攻邪時——秋冬天冷難發(fā)表,,加姜減棗;春夏天熱易發(fā)表,,加棗減姜,; 保健看天道,保健時——秋冬要藏陽,,加棗減姜,;春夏要用陽,加姜減棗,。 夏天能量過度發(fā)散,,所以多用【王道】類處方收斂為主。生姜發(fā)散,,可以由功效“守而不走”的干姜代替,, 回陽散即是代表?,F(xiàn)代人,夏天多處空調(diào)房,,反受寒涼,,所以,這些人反而還需要姜棗湯,。最好的服藥 順序,,就是白天干姜姜棗湯,晚上王道【例如:加味生脈理中湯,、生脈熟地枸杞】收斂,。 停止服用姜棗湯標準 憑著自己服藥后的感覺調(diào)整就是。除了前幾次需要大劑量生姜打開通道,,后續(xù)的都是較小劑量保健就可以,。 服用保健量都上火了,就減少生姜,,加紅棗紅糖量,。夏天天氣熱,陽氣易散,,建議紅棗保持30枚不變,, 只是調(diào)整生姜量。保健量服用到上火,,就減少到50克,,一段時間后又上火,再減少到30克,,一段時間后 又上火了,,說明熱氣已經(jīng)足夠,就不需要服用姜棗湯了,。有的人一開始服用大劑量就上火,,說明體內(nèi)不 寒或者傷陰缺水,就不合適服用姜棗湯了,。憑著自己服藥后的感覺調(diào)整就是,。除了前幾次需要大劑量生 姜打開通道,后續(xù)的都是較小劑量保健就可以,。服用保健量都上火了,,就減少生姜,加紅棗紅糖量,。如 此如此……汗出,,癥狀緩解后,都改以白米粥調(diào)養(yǎng)為宜,。直到再出現(xiàn)癥狀時再服用姜棗湯——粥才是最 養(yǎng)人的,,不是藥,。 為何要用大劑量生姜 小劑量生姜抵不過脾胃的寒氣,打不開,,就反而被阻擋反逆上喉嚨,,就上火。大劑量的生姜就不會上火,, 因為實力對比變化了,,這個熱能夠打敗脾胃寒氣的束縛,閉塞的門被打開,,熱氣就可以直泄而下了,,就 不會上火了。 如何鑒別是生姜劑量不夠大導致的陰寒(缺火)隔熱【就需要加大生姜劑量】,,還是陰虛(缺水)導致 的上火【不可以再用或者減用生姜量】,? ——兩者都有熱像,如果只是寒隔熱之象,,不會有干燥缺水的癥狀:如皮膚(嘴唇或者臉上或者手腳) 干燥甚至起皮屑裂紋,,舌頭也是干紅。寒重之人(不缺水)不喜歡喝水,,陰虛之人(缺水)就喜歡喝水,。 這也是核心的鑒別。 慎用,、禁用姜棗湯人群 以下情況的人【特別是小兒】慎用,、禁用姜棗湯: 1 能量不足嚴重【表現(xiàn)為氣喘吁吁,容易疲勞,,甚至走路都疲勞】 2 長期慢性消耗性疾病【久咳,,咳血,長期月經(jīng)過多,,淋漓不凈,,遺精,遺尿】 3 動則出汗(易于傷陰)或者很難出汗(已經(jīng)傷陰 無汗可流)【慎用】 4 呼吸喘促的同時,,手腳冷 5 唇干,、唇紅,燥熱無汗 6 幾天內(nèi)已經(jīng)發(fā)汗退燒3次以上【大量流汗傷陰】 7 長期失眠【慎用】 8 身高體重顯示體質(zhì)瘦弱者 【慎用】 9 手淫,、性生活過多傷精嚴重者【慎用】 調(diào)養(yǎng)過程中 出現(xiàn)疑是以上癥狀的 或有疑慮者 請及時和悠然生聯(lián)系咨詢 若有緊急情況 先送醫(yī)院 注意:姜棗湯不是萬靈藥 請使用時審慎考慮!詳細閱讀姜棗湯詳論,。 有問有答 問:什么季節(jié)適合服用姜棗湯,? 答:四季皆宜服用——秋冬的早上也是春夏。春夏的晚上都是秋冬——都不宜服用,。原則:治療看人道,,攻邪時——秋冬天冷難發(fā)表,,加姜減棗;春夏天熱易發(fā)表,,加棗減姜,;保健看天道,保健時——秋冬要藏陽,,加棗減姜,;春夏要用陽,加姜減棗,。夏天能量過度發(fā)散,,所以多用【王道】類處方收斂為主。生姜發(fā)散,,可以由功效“守而不走”的干姜代替,,回陽散即是代表。現(xiàn)代人,,夏天多處空調(diào)房,,反受寒涼,所以,,這些人反而還需要姜棗湯,。最好的服藥順序,就是白天干姜姜棗湯,,晚上王道【例如:加味生脈理中湯,、生脈熟地枸杞】收斂。 問:停止服用姜棗湯標準,? 答:憑著自己服藥后的感覺調(diào)整就是,。除了前幾次需要大劑量生姜打開通道,后續(xù)的都是較小劑量保健就可以,。服用保健量都上火了,,就減少生姜,加紅棗紅糖量,。夏天天氣熱,,陽氣易散,建議紅棗保持30枚不變,,只是調(diào)整生姜量,。保健量服用到上火,就減少到50克,,一段時間后又上火,,再減少到30克,一段時間后又上火了,說明熱氣已經(jīng)足夠,,就不需要服用姜棗湯了,。有的人一開始服用大劑量就上火,說明體內(nèi)不寒或者傷陰缺水,,就不合適服用姜棗湯了,。憑著自己服藥后的感覺調(diào)整就是。除了前幾次需要大劑量生姜打開通道,,后續(xù)的都是較小劑量保健就可以,。服用保健量都上火了,就減少生姜,,加紅棗紅糖量,。如此如此……汗出,癥狀緩解后,,都改以白米粥調(diào)養(yǎng)為宜,。直到再出現(xiàn)癥狀時再服用姜棗湯——粥才是最養(yǎng)人的,不是藥,。大劑量的姜附劑,,中效即可,大劑量的姜棗湯,,我再一次聲明:3劑即可,。之后必須隨個人感受減量服用。生姜減量,,紅棗可以不減,。小量中等量的姜棗湯是可以長期服用的。所生【化氣造血】大于所耗,,就是有利可圖的生意,,可以做。越喝越有精神,,就是有利可圖,;越喝越疲勞就是虧本生意。 問:為何要用大劑量生姜,? 答:小劑量生姜抵不過脾胃的寒氣,,打不開,就反而被阻擋反逆上喉嚨,,就上火,。大劑量的生姜就不會上火,因為實力對比變化了,,這個熱能夠打敗脾胃寒氣的束縛,,閉塞的門被打開,,熱氣就可以直泄而下了,就不會上火了,。 問:如何鑒別是生姜劑量不夠大導致的陰寒(缺火)隔熱【就需要加大生姜劑量】,還是陰虛(缺水)導致的上火【不可以再用或者減用生姜量】,? 答:兩者都有熱像,,如果只是寒隔熱之象,不會有干燥缺水的癥狀:如皮膚(嘴唇或者臉上或者手腳)干燥甚至起皮屑裂紋,,舌頭也是干紅,。寒重之人(不缺水)不喜歡喝水,陰虛之人(缺水)就喜歡喝水,。這也是核心的鑒別,。 ————————————相關討論———————————————— 晴暖香--群助手 過敏性鼻炎發(fā)作---寒氣已經(jīng)被肺趕出來了 眼眶周圍腫大,烏黑【膀胱經(jīng)和胃經(jīng)的位置 在排寒,黑為陰嘛 里寒被趕到體表了】,鼻道幾乎全堵塞, 呼吸不暢【垃圾堆積在表層了】,眼睛老流淚 【水是最好的清潔液 眼淚是肝在排毒】 晴暖香--群助手 不喝姜棗湯 你還等什么 姜棗湯 姜100克起 白天下午7點前 當開水喝 口渴就喝 不要按時間來算 宇晨 11:14:06 香香,,我喝了姜棗茶,,7個小時后鼻子就通氣了,原來已經(jīng)腫得看不見一點縫兒了,,多謝你 真是又快又神 宇晨 11:23:47 作者: o空谷幽蘭o 你喝姜棗茶的時候放紅糖嗎,? 我兒子喝的時候總是放紅糖,,不放紅糖效果是不是更好呢? 作者: 遠方的天空*助手 --------------------------------------------------------- 作者: o空谷幽蘭 昨天,,早晨起來頭有點痛,上班之后眼睛也開始痛,然后就惡心嘔吐,這是我的頭痛三步曲,老毛病。之前,,癥狀輕時就吃安乃近和撲熱息痛片,,癥狀嚴重時,要扎兩支安痛定才能止痛,。 自從來到了一元養(yǎng)生堂之后,,就再也沒有用西藥。昨天上午在單位到十點多鐘實在堅持不住了,,同事看我頭痛嘔吐的這么厲害,,都勸我回家打吊瓶,,我就請假回家了。 回家后,,喝了姜棗湯,,泡腳出了微汗,然后就上床睡覺,,睡到下午3點多鐘醒了,,好了,這種無病一身輕感覺真的很幸福,。這一次生病,我又省了錢,,又讓身體免去西藥的毒害,,一舉兩得,這就是姜棗茶的威力,! -------------------------------------------------------------- 胃部也不適---傍晚6點后一定不要喝了 200克姜的發(fā)散作用很厲害 要是太晚喝 會導致晚上陽氣收斂不利 故晚上還繼續(xù)攻邪 自身就難受 -----可以再姜棗湯里加老師的炙甘草 緩解一下姜的快速發(fā)散 作者: K-one 標題: 現(xiàn)身說法——姜棗茶又一成功案例!,! 作者: 月盈 紅棗或者山楂酸味 酸味可以打開封閉 所以 生姜的發(fā)散力量就可以進去攻邪,! 不吃紅棗 寒氣打不開姜的熱性就只會往上走 下不去 所以咽喉疼痛 水泡·····要么加大姜的用量 暴力打開寒氣 要么 加山楂或者紅棗,誘敵變節(jié),,事半功倍 喝了三次姜棗湯,,用姜包敷痛處,現(xiàn)已基本不痛了. .太好了!謝謝水瓶娃,謝謝一元堂!謝謝有心人. --------------------------------------------------------------------------------------- 作者: 豆寶*助手 標題: 姜棗湯治痔瘡 小姑娘紛紛效仿 如何做姜包,? 媽媽頭痛的厲害,我煲了姜棗湯喝,開始我用里面的姜片用布包起來用,后來再用的時候就把姜片剁碎,再加一把生姜剁碎摳在一起,蒸熱用布包著敷痛處,效果更好,涼了再加熱,來回4~5次,媽媽的頭痛竟然 止痛. 關于“小兒不可用姜”的討論 廣東善待 ( 09:56:59) 這段時間女兒喝姜棗湯喝上癮了,早上起來就媽媽我要喝辣辣的甜甜水 廣東善待 ( 10:15:04) 嗯,,也是,,但她白天看到哥哥喝生脈理中湯也要喝,所以我想停了姜棗湯,,喝理中湯 廣東善待 ( 11:52:54) 突然想起前段時間在一個媽媽群里,,有個媽媽說她孩子又發(fā)燒了,39度還發(fā)冷(這個孩子經(jīng)常感冒發(fā)燒,,輸液不少),,我建議給孩子喝姜棗湯,馬上有另一個媽媽跳出來:趕緊上醫(yī)院,!你們中醫(yī)不是說小兒不用姜嗎,,不要誤了人家。 鑒于此,,也想說說自己對小兒不用姜的理解,。 小兒不用姜出自彭子益的《圓運動的古中醫(yī)學》:“治小兒病不用生姜,任何病證都能治好,。一用生姜,,無論何病,無不變生后患者,。治小兒病以全不用生姜為妥,。惟寒吐可用生姜汁少許,以降胃膽肺極佳,?!薄霸娽t(yī)家,,用生姜治小兒咳病,益治益壞,,太多太多,。因小兒臟器脆薄,受不住生姜辛散之故,?!迸砝现圆恢鲝埿河媒彩且驗樾号K器脆薄,,受不住生姜辛散,,但他也說了寒吐可用生姜汁,并不是完全不可用,。那時的孩子沒有抗生素和輸液的毒害,,孩子是稚陽之體,所以彭老不主張孩子用姜?,F(xiàn)在的孩子除了抗生素和輸液,,還打那么多的疫苗,這些都是至寒的東西啊,,現(xiàn)在的孩子甚至打從娘胎出來身體就有寒氣了,,特別是有痛經(jīng)的媽媽生出來的孩子。君不見現(xiàn)在的很多孩子鼻梁青筋,,外眼角青筋,,或是太陽穴、額頭有青筋,,眼白發(fā)藍有黑點,,厭食挑食等等,這些都是脾胃虛寒的癥狀,。再說姜棗湯是由姜,、紅棗、紅糖組成,,紅棗紅糖已經(jīng)中和了生姜的辛散,,只要對癥,有何不可用,?當然孩子太小或是未曾受抗生素輸液之害,,陽氣比較充足的孩子還是慎用少用。經(jīng)常因為勸人少輸液,,少用抗生素,,有病盡量選擇中醫(yī)而遭受別人的攻擊,每每這種時候我只能以“醫(yī)治有緣人”聊以自慰... 課程助理-廣東-汕頭-靈燕 ( 12:00:40) 彭老指的是姜,老師的是姜,、棗,、糖 廣東善待 ( 12:01:11) 是 每每建議人喝姜棗湯都要解釋 有個疑問,彭老說的用姜,,應該也是和其它藥物合用的吧 “曾見醫(yī)家,,用生姜治小兒咳病,益治益壞,,太多太多,。”這里說的用生姜,,應該也是組方里有生姜吧 山東-威海-筱竹 ( 13:47:35) 老師,,中午我和同事到海邊的石板路上赤著腳走,地面很熱,,同事的腳底起了若干水泡,,而我的卻沒事,我似乎還覺得路面不夠燙,。這是為什么呢,? 廣東善待 ( 13:53:36) 可能你寒氣太重了,呵呵 山東-威海-筱竹 ( 13:55:32) 我也想難道是我寒氣重,。每天早晨姜棗湯,、晚上泡腳??赏虏⒉桓蠋煂W習而如此生活 對半夏瀉心湯的一點心得 初學中醫(yī)時,,對陷胸湯,、瀉心湯這樣的名字總是有一點莫名的恐懼,。總是覺得不是重癥,,恐怕輪不到用這般名稱駭人的方劑的,。然而幾天前的感悟,帶給我很多新鮮的體會,,愈發(fā)的覺得中醫(yī)學的博大精深,。 處方如下: |
|
來自: 圖書 館員 > 《食品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