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27日,,青海日報推出長篇通訊《草原深處的呼喚》一文后,立刻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全國總工會授予田青春五一勞動獎狀,,中共青海省委作出了“向田青春學習”的決定,省衛(wèi)生廳授予他“人民好醫(yī)生”稱號,。同時,,全省各地迅速掀起了學習田青春的熱潮。配合當前開展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學習教育活動,,省委還組織田青春先進事跡報告團在全省作巡回演講,。從此,,田青春成為青海高原家喻戶曉的先進典型人物,他的動人事跡也被廣為傳頌,。在這里,,我們看到了先進典型人物報道所產生的巨大的社會影響力。這也激發(fā)起了我研究田青春新聞現象以及先進典型人物新聞寫作的濃厚興趣,。 從新聞的視角看,,一個早已退休的醫(yī)務工作者,在人生最后的歲月中,,仍然心系草原人民,,68歲還不顧個人安危踏上瑪多草原為牧民義診,尤其是在生命彌留之際,,還寫信給總工會,,請求組織派醫(yī)療隊解決果洛人民缺醫(yī)少藥的問題。這本身就是一個基礎很好的新聞事實,,而田青春這個人物的閃光點和新聞點正好匯集一處,,所以容易引起媒體關注。但有一個因素不容忽略,,田青春能否成為新聞人物,,還取決于媒體對新聞事實的選擇、對新聞人物的態(tài)度,,還有媒體本身的關注度,、影響力和認知度,另外還有媒體記者對新聞資源的挖掘,、新聞附價值的再發(fā)現以及整個采訪,、寫作過程,均起著決定性作用,。 先進典型人物的宣傳報道已成為青海日報的一大優(yōu)勢和新聞亮點,。因此,我們在研究新聞一些現象的時候,,就有必要探討其內在的必然聯系和新聞規(guī)律,。 一、先進典型人物的時代屬性 田青春報道引起的社會反響,,正好揭示了先進典型人物所具有的時代特征,。構建和諧社會、實現小康社會,,青海各族人民究竟需要什么樣的精神鼓舞,,這是青海主流媒體都要深思和研究的一個問題。省委宣傳部確定今年是典型報道年,作為新聞記者,,就要分析和思考我們這個時代的先進典型人物如何才能走出版面(或屏幕)作為旗幟真正走到群眾當中的問題,。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也是先進典型人物報道的魅力所在,。 先進典型人物是一個時代的精神產物,,它是一個時代高揚的旗幟。每個時代根據所倡導的時代精神,,都在培育和發(fā)掘不同時代的先進典型人物,。因此,每個先進典型人物的形象后面都有時代的烙印,。如我們曾在課本上認識的黃繼光,、董存瑞、邱少云,,均是戰(zhàn)爭年代的英雄人物,。這些新聞人物自從走進人們的心靈之后,就以無窮的力量鼓舞和影響了幾代人的成長,。還有雷鋒,、焦玉祿、孔繁森,,都是和平年代共產黨人的楷模和旗幟,。他們至今還鮮活地存在于人們的精神領域,并影響和規(guī)范著黨員干部的言行,。所以先進典型人物代表了一個時代的道德水準,、審美觀、價值觀和時代風尚的選擇方向,,并影響著一個時代人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的形成和建立,,有時也直接影響著人們信念的確立,、事業(yè)追求和人生選擇。再如陳景榮,,張海迪,,曾鼓舞了多少有理想的熱血青年,為祖國建設和實現“四化”發(fā)憤讀書,,倡導了一代新風,。解讀先進典型人物的產生,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大凡先進典型人物的誕生都與當時的時代背景緊密相連,。時代造就英雄人物,,時代成就先進典型人物的涌現。而媒體作為重要的載體,使先進典型人物以新聞人物的面貌出現,,走進讀者心中后轉化為一種精神力量,,并通過其潛移默化的傳播功能最終又成為精神財富。 田青春是70年代的全國勞模,,為何沉寂了20多年后再度成為先進典型人物呢,?這除了田青春本身的因素外,與時代背景,、媒體的態(tài)度有很大的關系,。推陳出新!今年年初,,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即將展開,,作為青海日報,為配合這一活動的啟動,,早在2004年11月就策劃了典型報道的宣傳,。我們現在看到的《“五個特別精神”在青海》和《時代先鋒 青海》就體現了先進典型人物的時代特征—構建和諧社會、實現小康社會,;西部大開發(fā),、青海大發(fā)展,我們仍然要發(fā)揚“五個特別精神”,,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田青春一心為民,至死不忘奉獻的共產黨人情懷吻合了這個時代大背景的需要,。因此,,他立刻成為媒體尋找的這個時代的杰出代表。 應該說,,作為媒體在選擇報道對象,,確定先進典型人物的報道基調和在時代精神的把握上,青海日報和西海都市報均占據了制高點,,同時表現出了主流媒體應有的新聞反應,。《草原深處的呼喚》突出了“五個特別精神”,,《青春之歌》突出了黨員先進性,,從而使田青春這個新聞人物放發(fā)出耀眼的時代光芒。 二,、先進典型人物的新聞性認識 上述文字印證了這樣一個觀點:先進典型人物總是站在時代的大舞臺上才閃光生輝,。這對新聞工作者提出了要求—選擇或報道先進典型人物,就要求新聞記者必須要有時代意識,,要站在時代的前沿,,要用時代眼光,去發(fā)現和審視所采訪的對象內在所具備的與時代精神相吻合的構成典型報道的新聞要素。只有這樣,,才能使先進典型人物具有時代特征,,而新聞報道才具有時代意義。因此,,先進典型人物才能成為一個時代的偶像或標桿,。 有一個問題需要在這里進行探討:先進典型人物的再現手段必須要符合新聞規(guī)范的要求,否則將會影響整個新聞作品的質量和品位,。 本報曾有三名記者歷經艱辛,,深入果洛草原,對田青春的主要事跡進行采訪,。從記者掌握的大量新聞素材而言大同小異,,應該說,記者的采訪是非常到位的,??v向采訪、橫向采訪,、間接采訪,、直接采訪、外圍采訪等等,,應有盡有,。但從初稿的形成,三位記者各有千秋,?!肚啻褐琛返闹黝}是巧用主人公之名“青春”,以謳歌田青春一生奉獻草原的先進事跡為主線,,多方位展示先進典型人物形象,。應該說是一篇不錯的通訊。作為年輕記者首次承擔如此重大的先進典型人物報道,,無論從記者采訪的不畏風險的扎實作風,,還是帶著理性思維的寫作實踐,展示了記者鍥而不舍,、勇于向自我挑戰(zhàn)的職業(yè)精神和業(yè)務發(fā)展?jié)摿?。這是一篇受到省委宣傳部表揚的佳作,,但從重大先進典型人物的報道要求和新聞精品的標準來衡量,,仍有明顯不足。如標題的制作,、結構的設計,、細節(jié)的描寫、主體的提煉,還欠缺火候,。再如,,記者踏上果洛草原所發(fā)出的諸多感慨,似乎有些畫蛇添足或喧賓奪主的味道,。在一篇大的通訊中,,記者以什么角色出現,記者該不該出現,,業(yè)界早有爭議,。打個不恰當的比喻,在我看來,,新聞記者的角色像排球場上的“二傳手”,,絕對不會是主攻手?;蛘哒f,,記者就是一名演員,他的角色應該是原汁原味地,、傳神逼真地模擬主人公的故事,,借用文字的的手段,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鮮活生動起來,。新聞的客觀公正真實的原則,,也不允許記者站出來評議自己所要表現得新聞人物或者引導輿論情感傾向。記者的職責就是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原原本本地告訴讀者,。如果一定要說感受,,也只能是轉述被采訪人的感受。(因為是業(yè)務交流,,所以我必須還要吹毛求疵一番,。)再說通訊《良心的牧歌》,洋洋8000多字,,以一個醫(yī)生的良知為主線,,詳細敘述了田青春廣施仁術普救平民的故事。整體感覺是記者所掌握的新聞材料厚實,,尤其是一些鮮為人知的史料,、民俗風情,也很寶貴,,但作為先進典型人物的重大報道要不要如此翔實的新聞背景資料,,還要研究一下它對主題的所起到襯托、服務和表現效果如何,。其次,,通訊文筆優(yōu)美,,場景敘述有意境。但缺陷也在這里,,由于詳略不當,,主次不清,致使新聞人物的形象變得模糊而朦朧,。新聞作品要借助一些文學的表現手段,,但與文學作品有著根本的區(qū)別。如果我們把這些通訊也可以看成報告文學的話,,也發(fā)現許多不當之處,。一、過多的文學渲染淹沒了主體新聞事件,;二,、不恰當的背景材料淡化了主題的表現;三,、節(jié)奏緩慢,,結構松散,影響了新聞的品質,。這里要說的是,,既然先進典型人物的報道要選擇新聞這個載體的話,就必須要堅持新聞報告的主導地位,,文學手段應該處于第二位,。也就是強調新聞性,兼顧文學性,,不能本末倒置,。否則就違背了新聞規(guī)律。最后說通訊《一個勞模的心愿》,,以田青春呼吁為果洛牧民解決缺醫(yī)少藥問題為主線,,小角度切入,單線條推進,,自圓其說,,可以算作是一篇成熟的人物通訊。如果作為先進典型人物的重大報道,,無論從內容到形式,,以及文章本身的深度力度等方面,均顯得單薄了些,。其次,,人物形象也不飽滿。因此,,作為重大典型人物報道,,還缺少諸多新聞構成要素。 以上分析,,主要想說明一點:作為新聞媒體所表現的先進典型人物,,必須要具有時代性、先進性,、思想性,、重要性和典型性。這是對先進典型人物報道所具有的新聞元素的基本要求,。 三,、先進典型人物的傳播認識 仁者見山,智者見水,。盡管文無定法,,但作為先進典型人物的重大報道也有一定的寫作技巧和表現手段。前文所講的三篇通訊還要說它的不足,,致命的一點缺陷就是平鋪直敘,,都是從1956年田青春奔赴果洛草原講到了2004年底病重期間給上級組織寫信呼吁。其次,,中間沒有過渡語言,,只是將新聞材料用最簡單的一、二,、三 四加以分隔,。而且最要緊的是看不見那根貫穿全文的表現主題的思想的紅線。這根線,,就是新聞作品的靈魂,。沒有它,再具體的物象還是物象,,不可能產生走出版面走向讀者心中的新聞人物形象,。人物通訊寫作,一定要找到記者與主人公心靈碰撞的結合點,。找不到這個“有感覺”的結合點,,你的文筆再優(yōu)美,仍然表現不出新聞人物最可愛,、最能觸動讀者心弦的一面,。也就是說,有形有肉卻沒有靈魂,。所以記者對所采訪對象的感覺,,其是就是對新聞人物的準確把握,這很非常重要,。 堆砌,、羅列新聞材料是一般新聞通訊寫作的通病,。作為一個成熟記者,這也是一件遺憾的事,。一,、二、三 四只是完成了新聞材料的梳理,,但它不是新聞通訊的最佳結構設計方案,。如果你緊扣已確立的新聞主題再進行認真設計,還會發(fā)現有一個更加完美的結構,。 結合20年的新聞實踐,,我曾總結出新聞寫作要達到的三種境界:一、慧眼識金,。說的是作為記者應有的新聞洞察力,。記者必須每時每刻保持高度的職業(yè)精神,一眼就能發(fā)現新聞的亮點在哪里,。就像警察,,一眼就能看穿小偷一樣。佛說,,在凡人肉眼中,,一只茶杯就是茶杯,但在圣人眼里它可能是佛,。如此看來,,新聞記者可能看到的是有關茶杯質量或品牌的新聞了。二,、沙里淘金,。講的是新聞采訪的深層挖掘和資料收集過程中記者所應有的扎實的采訪作風。千萬不敢忽略這個環(huán)節(jié),。也許就因為別人比你多捕捉到了一個新聞細節(jié),,他的作品因此有可能產生重大影響。三,、點石成金,。新聞主體的升華,考驗著記者對新聞事實的認識層面以及對新聞材料的駕馭能力,。先進典型人物的報道,,就要凸現人物形象,表現不被人所認識的隱藏在人物心靈深處的閃光的思想,。捕捉到了新聞人物的靈魂和思想,,才能說是記者讀懂了你采訪的對象。這個時候,,你會發(fā)現你的采訪對象離你很近,。因此才會有大手筆,。 前面曾講到的有關田青春的三篇通訊,應該說非常出色地完成了慧眼識金和沙里淘金的兩道工作程序,,遺憾就留在了第三個環(huán)節(jié)上,。點石成金是個功夫活。掌握這一招,,你的要有多元的知識結構作鋪墊,還要有豐富的生活閱歷作基礎,,同時還要有敏銳的政治眼光和深邃的新聞觀察力作后盾,。只有透過新聞現象才能看到新聞本質。 重大典型報道,,之所以會產生重大的社會反響,,就在于它不僅有深刻的細想內容,而且有完美的表現形式,。如高起點的新聞選題,,感人細膩的情節(jié),嚴謹完美的結構,,還有引人入勝的新聞表述方式,,都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如長篇通訊《草原深處的呼喚》就是在力避三篇通訊不足的基礎上進行改造的點石成金之作,。 四,、先進典型人物的寫作要求 先進典型人物的新聞寫作,首選的體裁一般都是通訊體,,當然也有人采取系列報道,、特寫、新聞故事,、報告文學等形式,。不管是什么體裁,都要完成以下幾個命題:敘述典型故事,、交代時代背景,、揭示先進人物的典型意義、再現先進典型人物形象,。 我們在中學上語文課時,,經常見老師這樣講析一篇文章:先講標題大意,再去劃分段落并歸納段落大意,,繼而總結中心思想,,最后分析寫作特點。后來我才知道,,如果你省略課文內容,,其實老師給你列出的是文章的結構圖和作文的基本技巧,。如果此法反用于作文的話,我們先列出寫作提綱,,就完成了一篇文章的結構設計,;再按提綱擴充內容,就完成了整個寫作過程,。所以說,先進典型人物報道的寫作也沒有奧秘,。一般程序都是這樣: 1、 梳理細分新聞材料,,合并歸類新聞故事,。精選最有代表性的材料,,為表現新聞服務,。 2,、 設定先進典型人物報道的標題,,即提煉出體現中心思想的關鍵語句。使其成為新聞寫作的核心。 3、 圍繞主題進行結構設計,。立意和謀篇布局,,是決定新聞作品成敗的關鍵,。一般來說,,它是對大主題的擴展和分解,。目的就是更有力度地全方位表現主題,。如同太陽灶的設計,,如果記者占有的新聞材料都是一塊塊閃光的玻璃平面的話,,都應該圍繞焦點(主題)輻射光芒,。 4,、 巧妙處理段落之間的起、轉、承,、合,。力求文章前后環(huán)環(huán)相扣,,段與段過渡自然和諧。切忌游離主題,。這也是重大典型報道產生影響力的關鍵因素之一。 5、 選擇最佳的文字表述手段和講述新聞故事的切入點,。要達到引人入勝或發(fā)人深思的傳播效果,。 需要說明的是,,先進典型人物因時代的不同,,因而在寫作上要求有所不同。戰(zhàn)爭年代的先進典型人物一般都是愛憎分明,,不怕犧牲,,有著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色彩,。其寫法單一,,人物形象的展現主要靠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故事來支撐。(穆青《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玉祿》是新中國先進人物典型報道的典范之作,。)“文革”期間的先進典型人物則充滿了濃郁的政治色彩,,“高,、大、全”的典型像圣人一樣,,不食人間煙火,,讓人敬而遠之。中國先進典型人物報道進入上世紀80年代后,,才實現了新聞回歸,。因而一大批先進典型人物曾鼓舞了幾代人,推動了中國社會和經濟建設的發(fā)展。直到今天,,先進典型人物的寫作因時代的發(fā)展,,越來越趨向人性化、真實化,、審美化,。這對今天的記者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 當今新聞媒體競爭激烈,,大眾傳播平臺異彩紛呈,,而且讀者對新聞信息的取舍選擇自由度越來越強,。所以今天的先進典型人物的新聞寫作,,只有樹立讀者意識、精品意識,、新聞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堅持“三貼近”原則,,才會被廣大讀者所認同。也只有如此,,才使我們的先進典型人物,真正走進讀者心中,,發(fā)揮典型引路的教育示范作用,。才能使我們的先進典型人物報道成為新聞的一種拳頭產品,永葆新聞魅力被廣大讀者所青睞,。(2006) |
|
來自: 大飚 > 《新聞業(yè)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