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準備購進一款人像鏡頭,,看好了定焦頭,,無意中看到這篇文章,又猶豫了,。,。。,。,。
人像攝影顧名思義就是拍人,其實拍人大家都會,,拍的時間長了自然經驗多了,,拍出來的效果也會比剛開始好不少。不過拿著手中的照片和各大論壇里的攝影大蝦的作品相比,,總感覺成像效果差的挺多,。看其拍攝參數介紹,,原來他們用的都是專業(yè)人像頭,,恍惚間好像突然明白原來是手中器材不濟呀。
如果您在國內人像攝影壇子里咨詢如何選擇鏡頭,,多數大俠恐怕會想您這新推薦定焦85mm F1.4L或者85mm F1.8L,,人像頭方面港臺方面和國內基本一致,而隔海相望人像攝影較為發(fā)達的日本,,他們使用的器材卻和國內同行大相徑庭,。上述85mm兩顆定焦頭幾乎不在他們使用之列,反到是(僅以佳能為例)24(28)-70mm F2.8L使用頻率非常高,,往往達到66%,,而17(16)-35mm F2.8L這顆廣角變焦頭使用頻率也達到18%,而季軍70-200 F2.8L IS的使用頻率是8%,,定焦頭的使用頻率少的可憐,,最高的一款只有3%
使用頻率最高的三只鏡頭全部變焦頭,而非國內所傳人像定焦的說法,,為何國內國外有這么大的差別呢,?據資深攝影師介紹,日本對于人像作品的概念是35毫米,,擴展地說是24-35毫米,,為什么,?身體很重要!咱們古人云“顏色之美不及體態(tài)之美,,體態(tài)之美不及氣質之美”,,當然最終階段能表現(xiàn)出氣質之美才是人像攝影的最佳境界,但感覺目前國內普通影友的人像創(chuàng)作還停留在第一階段,,即顏色的表現(xiàn)(臉),,而日本普遍在第二階段,即體態(tài),,只有一張臉的照片那是化妝品廣告,,對于女性之美(男性更是光拍臉沒意思)表現(xiàn),體態(tài)非常地需要,!不少女性單看臉并不美,,但體態(tài)很美,在這些表現(xiàn)中,,35毫米可以說是最完美的一個焦距段,。首先,35毫米近距拍攝把剛剛好的透視變形掌握得得當的話可以把女性的誘人盡極地表現(xiàn),;第二,,35毫米可以達到廣角端最好的大光圈虛化效果,雖說35跟28,,24看起來焦距差別不大,,但同樣的光圈下35的背景虛化能力確實比28和24強得多而且35端很容易作出比28和24更大的光圈;第三,,35端優(yōu)秀的光學素質對于不論什么題材都非常地有表現(xiàn)力,。
其實什么焦距段在一個優(yōu)秀的專業(yè)人士手中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兩點:優(yōu)秀的光學表現(xiàn)力和優(yōu)秀的主體突出能力(主體突出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焦點控制,,可以理解為背景虛化),,而這里85以上拍東西太平,35可以拍得凸凹有致,。
另外變焦鏡頭有個最好的特點:在拍攝一批照片的時候視角不會顯得單調,;也就是說可以和模特始終保持在適合的距離(遠了不利于溝通,太近了容易造成雙方的不適應),,同時可以拍出視角變化比較多的照片,,那么就非標準變焦鏡頭不可了,這也就是標準變焦使用率最高的原因,。
對于人像拍攝,,鏡頭的選擇就相當于硬件的變動,變焦鏡頭靈活多變的特性使其更加適合外景拍攝,對于捕捉精彩瞬間是大有好處的,。盡管選擇鏡頭對于外拍質量有很大的影像,不過對于以棚拍為主的商業(yè)攝影而言,,鏡頭選擇相比布光方法則顯得微不足道了,。
有什么樣的布光就能拍出什么樣效果的照片,以婚紗攝影為例,,國內的婚紗攝影早已拋棄以前從蘇聯(lián)學到的真正的肖像布光,,跟著臺灣的大平光走了將近二十年,人眼睛里總有揮之不去的兩三塊方形的白內障,,讓老百姓也習慣自己越白越好,。
實際上即使是婚紗攝影,各個國家甚至各個攝影師的技術和風格都會不盡相同,。不久之前國內一家燈具公司請了一個日本頂級的肖像攝影師來為其產品做推廣技術講座,,他在上海所講述的全套日本肖像布光,雖然屬于基礎布光,,但和國內的已經有很大區(qū)別了,,單單是一點就可以看出,正面光沒有用柔光箱的,,除了一個2.5米的燈柱外,,全部是反光傘加柔光吸光板。這套布光對上海的一幫影樓肖像攝影師很有啟發(fā),。國內大多數影樓里仍然普遍使用的拍法,,幾乎全一色的柔光箱,拍出的人像幾乎全是一個樣子,,完全沒有個性可言,。
“三流談器材、二流談技術,、一流談用腦”,,希望國內從事攝影的專業(yè)攝影師能夠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拍出自己的特色,不要只看到眼前的商業(yè)利益,。
CANON/EF35mm F1.4L
CANON/EF50mm F1.4
CANON/EF85mm F1.2L
CANON/EF135mm F2L
CANON/EF135mm F2.8
CANON/EF200mm F1.8L
CANON/EF200mm F2.8ⅡL
CANON/EF300mm F2.8ⅡL
CANON/EF16-35mm F2.8L
CANON/EF17-35mm F2.8L
CANON/EF24-70mm F2.8L
CANON/EF70-200mm F2.8L IS
因網站內的每張照片都有拍攝說明,,如相機型號,所用鏡頭,、光圈,、速度,ISO和曝光補償等,,個人感覺該網站是學習人像攝影的不錯的地方,,且日本的攝影淵源較為深厚(與崇洋媚外,反日情結毫無關系,反日者可無須發(fā)言,,謝謝),。于是將所有的照片所用的相機機型、鏡頭規(guī)格,、光圈大小,,曝光時間、及感光度等做了個統(tǒng)計(由于時間倉促,,不敢保證結果100%準確),,卻得出了個意外的與國內完全相反的結果:
CANON/EF24(28)-70mm F2.8L----使用頻率66%
CANON/EF17(16)-35mm F2.8L----使用頻率18%
CANON/EF70-200mm F2.8L IS ------- 使用頻率8%
CANON/EF85mm F1.2L-------------------使用頻率3%
CANON/EF135mm F2.8-------------------使用頻率3%
CANON/EF35mm F1.4L-------------------使用頻率1.6%
請各位注意:
1、使用頻率最高的三只鏡頭全部為變焦頭,,而非所傳人像用定焦的說法,。
2、85mm F1.4L(或1.8 )根本沒有,,即使是CANON/EF85mm F1.2L使用頻率也僅為3%而已
3,、背景虛化被國內譽為夢幻般的效果,在此很少見到,,光圈統(tǒng)計大部分使用的是f3.5-f4.0,,f3.2 以下很少使用。
4,、ISO感光度也并非使用最低的,,還有很多是使用200和400,前提是并非光線不足的情況,。
請諸位大俠說說,,此為何因?何故,?何解,?
正好本人有一只CANON/EF24-70/2.8L這款鏡頭,由于太重,,攜帶不便,,本打算賣掉的,看到此頭的使用頻率竟然高達66%,,所出的片子讓偶汗顏...現(xiàn)在有有些猶豫了,,也煩請諸位給拿拿意見。
下圖使用Canon EF28-70mm F2.8L 鏡頭,,光圈 f3.5,,曝光補償 +2/3,ISO 320
[renhaihua 編輯于 2005-01-12 01:02]
[2005-01-13 22:04 補充如下]
所用機型粗略統(tǒng)計:
EOS D30/D60/10D------------------------使用頻率為53%
EOS-1D /1D MarkⅡ----------------------使用頻率為36%
EOS-1DS/1DS MarkⅡ---------------------使用頻率為11%
從機型上看,,所拍的照片跨度時間很長,,估計拍攝的攝影師也不會太少,!
===============================================================
光圈使用情況統(tǒng)計:
f2.8以上--------------------使用頻率為6%
f3.2------------------------使用頻率為12%
f3.5------------------------使用頻率為50%
f4.0以下--------------------使用頻率為30%
各位發(fā)燒友,從統(tǒng)計看f3.5以下使用頻率為80%,,你有f3.5嗎,?還需要燒1.8、1.4甚至1.2嗎,?嘻嘻.......
===============================================================
T*85/1.4
泡菜
帖數:279-12
圖數:0/0-0
字數:28K-0K
注冊:2002年09月 日本人像攝影多用24-50段,這俺提過好多回了,而且絕非個別現(xiàn)象也絕不是什么1.6X的原因,概念中85如果來照人的話就是證件照,藝術創(chuàng)作不是證件照. 相反日風光攝影師反而用85拍出佳作無數.
2 關于日本人像攝影鏡頭選擇的轉貼`
哈哈,,終于找到一個在日本色友,看了你的帖子,,想必你在日本已經生活多年,對日本的人像攝影感悟最深,,也最有發(fā)言權,,請你多給大家解解惑啊...拜托了......
你瞧瞧俺的注冊名,兩個都是85/1.4,俺的興趣也是人像,在國內期間用的就是105和85兩個焦距段,但到了日本,概念完全地變了,日本對于人像作品的概念是35毫米!,擴展地說是24-35毫米,為什么?,身體!,很重要!! 咱們古人云"顏色之美不及體態(tài)之美,體態(tài)之美不及氣質之美",當然最終階段的能表現(xiàn)出氣質之美那還是人像攝影的最佳境界,但感覺目前國內普通影友的人像創(chuàng)作還停留在第一階段,即顏色的表現(xiàn)(臉),而日本普遍在第二階段,即體態(tài),只有一張臉的照片那是化妝品廣告,對于女性之美(男性更是光拍臉沒意思)表現(xiàn),體態(tài)非常地需要! 不少女性單看臉并不美,但體態(tài)很美.在這些表現(xiàn)中,35毫米可以說是最完美的一個焦距段,首先,35毫米近距拍攝把剛剛好的透視變形掌握得得當的話可以把女性的誘人盡極地表現(xiàn),第二,35毫米可以達到廣角端最好的大光圈虛化效果,雖說35跟28,24看起來焦距差別不大,但同樣的光圈下35的背景虛化能力確實比28和24強得多而且35端很容易作出比28和24更大的光圈,第三,35端優(yōu)秀的光學素質對于不論什么題材都非常地有表現(xiàn)力,來日之后俺看過很多人像作品,一個感覺:什么焦距段在一個優(yōu)秀的專業(yè)人士手中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兩點:優(yōu)秀的光學表現(xiàn)力和優(yōu)秀的主體突出能力(主體突出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焦點控制,可以理解為背景虛化),而這里85以上拍東西太平,35可以拍得凸凹有致,我一直覺得你的極好的SENSE一定可以在35端人像上表現(xiàn)出來得更好!
另外想聲明一下個人觀點:35是個偉大的焦距段,但35頭卻絕不是風光頭!(不好意思俺還得提小日本),在日本35左右是人像頭(相反85以上拍風光的好片倒是無數,可能因為用長焦可以更容易地去掉影響主體表現(xiàn)的雜物吧),所以大家不要為買了這頭而去大量拍攝風景片卻又感覺視角不夠寬廣而失望.35MM究竟是什么樣的焦距段俺覺得還是要看在誰手上,不過無論如何.25的近攝2.0的光圈優(yōu)秀的光學無可感覺的畸變和一流的焦外為這個頭帶來的巨大優(yōu)勢運用得當的話會使這個頭遠近通吃,表現(xiàn)無窮盡(哈哈,有點廣告詞的意思,這主要也是俺對這頭的喜愛所致).這是個技術頭,容易用但又不容易用好(不像85以下用大光圈往人臉上一套就是一張背景虛化頗顯專業(yè)的人像作品),這些這些,希望大家真的要花錢時都要心里先清楚了比較好.
人像廣角端黃金焦距段是(24)28-35(45,50),這里兩端括號里的數字的意思,首先,24端,大約可以這樣說(日本的情況),一本比較新的人像攝影作品集(標注鏡頭使用的)中可以看到24的比率在10%左右吧,這其中佳能的那只移軸頭的使用量還要占到一半左右,其原因是一誠你所言透視"太刺激"除非特殊表現(xiàn)效果外對人像不合適,二虛化能力并不強包括佳能的那個24/1.4也一樣. 另一端的45和50呢,為什么提45?,還是因為佳能的那只45移軸頭,這只手動對焦頭在日專業(yè)135人像攝影中實際使用率是很高的,這緣于它的極好的光學素質和移軸的景深控制能力,而為什么還捎上50呢,別看是標頭,但因為它的光學優(yōu)秀和大光圈的主體突出能力,所以50的使用率也是占到15%-20%之間的,而其它,便如你之感覺,大量的新潮的富有現(xiàn)代感的人像作品來自28-35,在佳能,在28大家在用1.8那個銳度并不高的頭,因為沒辦法,28沒有大光圈L頭,1.8已經是可能的虛化最大效果了,銳度什么可以通過后期作效果改觀,而35/1.4L那個頭可以說恰如黃金般可貴地作到了1.4L,可得到廣角端人像的最好(請參考前面給你的回帖),一切都是完美的,所以佳能這只AF35/1.4L實際是現(xiàn)代佳能EOS產業(yè)的功臣之一!再之外,28-70/24-70的2.8L頭的28-35端也在日本人像中有應用.而對應咱們的尼康,AF35/2(D)就是唯一的選擇,還好,這只頭在F2.0時仍有極佳的表現(xiàn),不知你看到我前面在淺草寺拍的那些小東西沒有,拍的目的其實主要想表現(xiàn)的是F2.0時(可能是咱們最常用的光圈了)的銳度,色彩和焦外三個方面,D100你是很熟的,其100%的原RAW比網上的小片還要漂亮得多得多,我想這樣好的表現(xiàn)力的鏡頭在你手中會發(fā)揮得更淋漓!非常期待你的35片子,有了好作品來貼一張捧捧場吧!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