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用人體穴位表
攢竹:眉頭凹陷中,。
睛明:目內眥旁0.1寸,。
四白:目正視,瞳孔直下,,于眶下孔凹陷中,。
印堂:兩眉頭連線的中點。
百會: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
風池: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之間的凹陷中,。
安眠:翳風穴與風池穴連線的中點。翳風穴位于乳突前下方,,平耳垂后下緣的凹陷中,。
橋弓:胸鎖乳突肌表面的條狀區(qū)域。
肩井:大椎穴與肩峰連線的中點,。大椎穴位于第七頸椎棘突下,。
脾俞: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胃俞: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腰眼:第四腰椎棘突下旁開3至4寸,。
氣海:臍下1.5寸。
關元:臍下3寸,。
曲池:屈肘成直角,,當肘橫紋外端與肱骨外上髁連線的中點。
內關: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外關:腕背橫紋上2寸,,橈骨與尺骨之間。
合谷: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約平第二掌骨中點處。
足三里:犢鼻穴下3寸,,脛骨前嵴外一橫指處,。犢鼻位于髕骨下緣,髕韌帶外側的凹陷中,。
三陰交:內踝高點上3寸,,脛骨內側面的后緣。
承山:腓腸肌兩肌腹之間凹陷的頂端,。
涌泉:于足底(去趾)前三分之一處,,足趾跖屈時凹陷中。(注:本人拇指指間關節(jié)的寬度為1寸,,其余四指并攏,,以中指中節(jié)橫紋處為準,四指的寬度為3寸,。
二,、穴位按摩健身法
今天向朋友介紹的是一種穴位按摩的健身方法。穴位按摩是祖國醫(y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以祖國醫(yī)學理論為指導,,以經絡腧穴學說為基礎,以按摩為主要施治,,用來防病治病的一種手段,。
穴位按摩具有刺激人體特定的穴位,激發(fā)人的經絡之氣,,以達到通經活絡,、調整人的機能、祛邪扶正的目的,。
這里向朋友推薦三個最常用的穴位,。即:合谷、內關,、足三里。
第一個穴位是合谷穴,。
合谷穴的取穴是這樣的:
用另一指手的拇指第一個關節(jié)橫紋正對虎口邊,,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處就是合谷穴,。
按摩合谷穴有什么作用呢,?
根據經絡理論以及實踐證明,,只要按摩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屬的大腸經脈循行之處的****和器官的疾病減輕或消除,,健康可以保證,。
由于大腸經從手走頭,凡是頭面上的病,,象頭痛,、發(fā)熱、口干,、流鼻血,、脖子腫、咽喉病以及其他五官疾病都可以得到緩解和治療,。
在按摩時,,兩手可以交替按摩,用拇指屈曲垂直按在合谷穴上,,做一緊一松的按壓,,頻率為每2秒鐘一次,即每分鐘30次左右,。重要的是按壓的力量需要有一定的強度,,穴位下面要出現酸、麻,、脹的感覺,,即有“得氣”現象為好,這樣才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第二個穴位是內關,。
內關穴的取穴是這樣的:
位于腕橫紋上兩寸,在掌長肌腱和橈側屈腕肌腱之間,,就是從手腕橫紋向后量三橫指,,在兩筋之間取穴。內關穴屬心包經,,在《黃帝內經》中就有記載:“手心主之別,,名曰內關,心系實則心痛”,。
所以古典的經絡學說早就把心臟病和心包經的內關穴聯(lián)系起來,,千百年來無數的例證證明針刺和按摩心包經的內關可以治療和預防心臟病的發(fā)生。
另外,,由于心包經起于胸中,,所以針刺和按摩內關穴對呼吸系統(tǒng)的疾病,如:哮喘、肺氣腫,、肺心病等疑難病都有一定的療效,。
和按摩合谷穴一樣,建議,,按壓內關穴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垂直在內關穴上,,指甲的方向要豎向,和兩筋平行,,指甲要短,,以指尖有節(jié)奏地按壓并配合一些揉的動作,要有一定的力渡,,使按摩內關穴產生一定的得氣感覺,,最好要使酸、麻,、脹的感覺下傳到中指,,上傳到肘部,這樣才有較好的效果,。
第三個穴位是足三里,。
足三里穴的取穴是這樣的:可以在膝蓋外側的凹陷處向下四指并在脛骨外側的交點處就是此穴。
足三里屬足陽明胃經,,胃經與脾經互為表里,,凡脾胃失調等消化系統(tǒng)的疾病,通過按摩足三里都會起到十分顯著的效果,。
中醫(yī)認為脾胃為后天之本,,人出生之后,成長和健康的維持與脾胃的消化營養(yǎng)功能密切相關,,而胃經又屬于多氣多血的經脈,,這條經脈受到激發(fā),氣血旺盛,,必將影響五臟六腑與全身各器官的功能,,從而達到保健長壽的效果,因此歷來足三里穴被認為是一個醫(yī)療和保健的重要穴位,。
那么,,怎樣按摩足三里?
這里,,向大家介紹一種推拿與按摩相結合的方法,。如果按摩右側足三里,就可以用左手的拇指放在足三里穴上,,其他四指握住脛骨,,然后以拇指垂直下鞍,頻率和前面談的兩個穴位一樣,但力度要大,,由于足三里下面的肌肉較為豐富,有時按摩可能達不到一定的效果,,這時也可以運用一些輔助器械和別人的幫助,,這樣就容易達到得氣的效果。
以上介紹按摩合谷,、內關和足三里三個穴位的具體方法,,朋友們可以長期進行穴位按摩鍛煉,它對于調節(jié)全身的氣血通暢,,防病治病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從而給您的醫(yī)療保健設下了第一道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