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 故】 “囊螢映雪”這則成語的囊螢是晉代車胤家貧,沒錢買燈油,而又想晚上讀書,,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螢火蟲來當(dāng)燈讀書,;映雪是晉代孫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書,。 晉代時,,車胤從小好學(xué)不倦,,但因家境貧困,父親無法為他提供良好的學(xué)習(xí)環(huán)境,。為了維持溫飽,,沒有多余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這個時間背誦詩文,。 夏天的一個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見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一閃一閃的光點,在黑暗中顯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一起,不就成為一盞燈了嗎,;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絹口袋,隨即抓了幾十只螢火蟲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來。雖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強用來看書了,。從此,只要有螢火蟲,,他就去抓一把來當(dāng)作燈用,。由于他勤學(xué)苦練,后來終于做了職位很高的官,。 同朝代的孫康情況也是如此,。由于沒錢買燈油,晚上不能看書,,只能早早睡覺,。他覺得讓時間這樣白白跑掉,非??上?。 一天半夜,他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cè)向窗戶時,,發(fā)現(xiàn)窗縫里透進一絲光亮。原來,,那是大雪映出來的,,可以利用它來看書,。于是他倦意頓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來到屋外。寬闊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孫康不顧寒冷,立即看起書來,,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時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過這個好機會,,孜孜不倦地讀書,。這種苦學(xué)的精神,促使他的學(xué)識突飛猛進,,成為飽學(xué)之士,。后來,他當(dāng)了一個大官,。 【典故】孟母三遷 孟子小時候家離墓地很近,,就常常玩辦理喪事的游戲,他母親說:“這不是我可以用來安頓兒子的地方,。”于是搬遷到集市旁邊,,孟子又做學(xué)商人賣東西的游戲。他母親說:“這也不是我可以用來安頓兒子的地方,。”又搬家到學(xué)堂旁邊,。于是,孟子就又做些拱讓食物的禮儀的游戲,,他母親說:“這里可以用來安頓我的兒子。”他們就在那里住了下來,。等孟子長大成人后,學(xué)成六藝,獲得大儒的名望.君子以為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結(jié)果. 【典故】邯鄲學(xué)步 從前有個人認為趙國的東西好,,他認為連趙國人走路也很漂亮,便帶上盤纏去邯鄲學(xué)習(xí)怎樣走路,。學(xué)習(xí)一段時間之后,,發(fā)現(xiàn)不但沒有學(xué)會邯鄲人走路,而且忘了以前自己是怎樣走的,,于是只好爬著回家去,,看見的人哈哈大笑,。 【典故】刻舟求劍 楚國有個渡江的人,他的劍從船上掉進了水里,。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個記號,,說:"這兒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船靠岸后,,這個人順著船沿上刻的記號下水去找劍,。船已經(jīng)走(行駛)了很遠,而劍還在原來的地方不會隨船而前進,。用這樣的辦法來找劍,,不是很糊涂嗎? 【典故】守株待兔 宋國有個農(nóng)夫正在田里翻土。突然,,他看見有一只野兔從旁邊的草叢里慌慌張張地竄出來,,一頭撞在田邊的樹墩子上,便倒在那兒一動也不動了,。農(nóng)民走過去一看:兔子死了,。因為它奔跑的速度太快,把脖子都撞折(shé)了,。農(nóng)民高興極了,,他一點力氣沒花,就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他心想,;要是天天都能撿到野兔,日子就好過了,。從此,,他再也不肯出力氣種地了。每天,,他把鋤頭放在身邊,,就躺在樹墩子跟前,等待著第二只,、第三只野兔自己撞到這樹墩子上來,。世上哪有那么多便宜事啊。農(nóng)民不但沒有再撿到撞死的野兔,,就連他的田地也荒蕪了,。 【典故】一竅不通 商朝的時候,有一個非常殘暴的國王叫做紂王,,紂王非常喜愛他的妃子妲己,,一天到晚跟妲己喝酒玩樂,根本不管國家的事,,也不管老百姓的生活過的好不好,!他還聽信妲己的話,,殺了很多忠臣和無辜的老百姓。 有一天,,紂王的叔父比干看不下去,,就很生氣的勸紂王說:“你呀!不可以一直沉迷在酒色里面,,不可以亂殺忠臣和無辜的老百姓,,你應(yīng)該要振作起來,替國家和老百姓做點有用的事情呀,!” 妲己知道以后,,心里很不高興:“這個比干真多管閑事呀,居然敢管起我和大王的事來,,我一定要好好教訓(xùn)他,!” 妲己就跑去對紂王說: “大王!如果比干真的是一個忠臣的話,,你為什么不叫他把自己胸膛剖開,,把他的心肝拿出來獻給您呢!” 紂王聽了妲己的話后,,說:“對喔,!我可以叫比干把心獻給我呀!妲己真是聰明呀,!”紂王立刻下令賜比干剖胸而死,。 后來,這件事被記在《呂氏春秋》這本書中,,其中有一段話:“紂心不通,,安以為惡,若其一竅通,,則比干不殺矣,!”意思是說,如果紂王的心通了一竅,,就不會做出糊涂事把比干殺了,! 從此以后,大家就把這句話引伸成“一竅不通”這句成語,,用來罵一個人非常愚蠢或是很糊涂,! 【磨杵成針】 傳說李白小時不愛學(xué)習(xí),很貪玩,。一天,他逃學(xué)到小溪邊,,看見一位老婆婆手里拿著根鐵杵(鐵棍),,在一塊大石頭上磨,。 李白問:"你磨鐵杵作干什么?" 老婆婆回答:"我給女兒磨一根繡花針,。" 李白又問:"這么粗的鐵杵,,什么時候才能磨成繡花針呢?" 老婆婆說:"只要功夫深,,鐵桿磨成針,。" 李白聽后很有感觸,回家刻苦用功,,終于成為唐代大詩人,。 "磨杵成針"比喻只要有恒心,再難的事也能做成,。 【黃粱一夢】 呂洞賓名巖,,字洞賓,自號“純陽子”,。唐京兆府(今陜西省長安縣)人,。傳說他的母親要生他的時候,屋里異香撲鼻,,空中仙樂陣陣,,一只白鶴自天而下,飛入他母親的帳中就消失,。生下的呂洞賓果然氣度不凡,,自小聰明過人,日記萬言,,過目成誦,,出口成章。后來呂洞賓游廬山,,遇火龍真人,,傳授天遁劍法。64歲時,,呂洞賓游長安,,在酒肆遇見一位羽士在墻壁上題詩,呂洞賓見他狀貌奇古,,詩意飄逸,,問他姓名。羽士說:“我是云房先生,。居于終南山鶴嶺,,你想跟我一起去嗎?”呂洞賓凡心未盡,沒有答應(yīng),。這位云房先生就是鐘離權(quán),。 到了晚上,鐘離權(quán)和呂洞賓一同留宿在酒肆中,。云房先生獨自為他做飯,,這時呂洞賓睡著了,他夢見自己狀元及第,,官場得意,,子孫滿堂,極盡榮華,;忽然獲重罪,,家產(chǎn)被沒收,妻離子散,,到老后孑然一身,,窮苦潦倒,獨自站在風(fēng)雪中發(fā)抖,,剛要嘆息,,突然夢醒,鐘離權(quán)的飯還沒熟,,于是鐘離權(quán)題詩一首“黃良猶未熟,,一夢到華肴”。呂洞賓驚道:“難道先生知道我的夢,?”鐘離權(quán)道:“你剛才的夢,,生沉萬態(tài),榮辱千端,,五十歲如一剎那呀,!得到的不值得歡喜,失去的也不值得悲,,人生就像一場夢,。”于是呂洞賓下決心遂棄家拜鐘離權(quán)為師,入終南山修道,。呂洞賓有了道術(shù)和天遁劍法,,斬妖除害為民造福。呂洞賓在八仙中最為出名,,有關(guān)他的傳說很多,。 【相煎太急】 曹植 七步詩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據(jù)《世說新語.文學(xué)》中說,,曹丕做了皇帝以后,, 對才華橫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懷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內(nèi)作詩一首,如做不到就將行以大法(處死),,而曹植不等其話音落下,,便應(yīng)聲而說出六句詩來,就是上面的這首膾炙人口的詩,。因為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后人稱之為《七步詩》。據(jù)說曹丕聽了以后“深有慚色"不僅因為曹植在詠詩中體現(xiàn)了非凡的才華,, 具有出口成章的本領(lǐng),,使得文帝自覺不如,而且由于詩中以淺顯生動的比喻說明兄弟本為手足,,不應(yīng)互相猜忌與怨恨,,曉之以大義,自然令文帝羞愧萬分,,無地自容,。 【盲人摸象】 從前,有四個盲人很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樣子,,可他們看不見,,只好用手摸。胖盲人先摸到了大象的牙齒,。他就說:“我知道了,,大象就像一個又大、又粗,、有光滑的大蘿卜,。”高個子盲人摸到的是大象的耳朵。“不對,,不對,,大象明明是一把大蒲扇嘛!”他大叫起來,。“你們凈瞎說,,大象只是根大柱子。”原來矮個子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而那位年老的盲人呢,,卻嘟嚷:“唉,大象哪有那么大,它只不過是一根草繩,。”四個盲人爭吵不休,,都說自己摸到的才是真正大象的樣子。而實際上呢,?他們一個也沒說對,。后以“盲人摸象”比喻看問題以偏概全。 寓言諷刺的對象是目光短淺的人,。 “盲人摸象”的寓意是不能 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而應(yīng)看全局才能了解事物的全面和真實情況 ,。 【玩火自焚】 春秋初;衛(wèi)國的公子州吁公然刺殺自己的哥哥衛(wèi)桓公,,自己當(dāng)了國君,。他當(dāng)政后,一方面殘酷地搜括百姓錢財,,一方面拉攏 宋,、陳、蔡等諸侯國一起攻打鄭國,,借以樹立自己的威望,,轉(zhuǎn)移國內(nèi)百姓對他的反抗情緒。 魯隱公得知州吁弒兄篡位的事后,,向大夫眾仲道: “依你看,,州吁這次奪權(quán)能夠成功嗎?他的國君位置能長久保住嗎?” 眾仲搖搖頭,說:“州吁依靠武力興兵作亂,,給百姓帶來災(zāi)難,,百姓決不會支持他。他如此殘忍兇暴,,沒有親近的人愿意跟隨他,。眾人反對,親信背離,,要想取得成功是不可能的,。” 接著,眾仲又換一個角度說: “兵,,就像火一樣,。一味地用兵而不知加以收斂和節(jié)制,結(jié)果必然自己燒死自己,。依我看,等待他的將是失敗,。” 果然,不到一年,,衛(wèi)國人在陳國的幫助下,,推翻了州吁的殘酷統(tǒng) 治,,而且將他殺了。 【家徒四壁】 西漢辭賦家司馬相如在梁孝王死后回到成都老家,,他家十分貧寒,,生活十分艱難。他的朋友鄰邛縣令王吉邀請他去大財主卓王孫家去做客,。他看上了卓王孫的寡婦女兒卓文君,,兩人私訂終身,回到他那家徒四壁的家,,開始過他們清苦的生活 【目無全?!? 戰(zhàn)國時期道家代表莊周講一個故事:有個廚師替梁惠王宰牛,他的宰牛技術(shù)十分嫻熟,,刀子在牛骨縫里靈活地移動,沒有一點障礙,,而且很有節(jié)奏,。梁惠王看呆了,一個勁夸他技術(shù)高超,。廚師說他解牛已經(jīng)19年了,,對牛的結(jié)構(gòu)完全了解。 【指鹿為馬】 二世三年(前207),,章邯等率兵包圍了巨鹿,,楚國上將軍項羽率領(lǐng)楚兵前去援救巨鹿。冬天,,趙高擔(dān)任丞相,,終于判決殺了李斯。夏天,,章邯等作戰(zhàn)多次敗退,,二世派人去譴責(zé)章邯,章邯害怕了,,就派長史司馬欣回京匯報情況,,請求指示。趙高既不接見,,也不信任,。司馬欣害怕了,趕緊逃離,,趙高派人去追,,沒有追到。司馬欣見到章邯說:“趙高在朝廷中掌權(quán),,將軍您有功是被殺,,無功也是被殺,。”這時,項羽加緊進攻秦軍,,俘虜了王離,,章邯等人就率兵投降了諸侯。八月己亥日,,趙高想要謀反,,恐怕群臣不聽從他,就先設(shè)下計謀進行試驗,,帶來一只鹿獻給二世,,說:“這是一匹馬。”二世笑著說:“丞相錯了,,把鹿說成是馬,。”問左右大臣,左右大臣有的沉默,,有的故意迎合趙高說是馬,,有的說是鹿,趙高就在暗中假借法律陷害那些說是鹿的人,。以后,,大臣們都開始畏懼趙高了。 【對牛彈琴】 公明儀給牛彈奏古雅的清角調(diào)琴曲,,牛依然埋頭吃草,。牛并非沒有聽見,而是這種曲調(diào)不適合它聽,。 公明儀于是用琴模仿蚊虻的叫聲,,以及小牛犢尋找母牛哞哞的聲音。牛立刻搖著尾巴,,豎起耳朵,,走來走去地聽起來了。 譏笑聽話的人不懂對方說得是什么,。比喻對蠢人談?wù)摳呱畹牡览?,白費口舌。用以譏笑說話的人不看對象,。 對牛彈琴:比喻說話不看對象,,或?qū)τ薮赖娜酥v深奧的道理。 【兩袖清風(fēng)】 古往今來,,凡為官清廉,、不貪錢財者,常以“兩袖清風(fēng)”自譽,。說起它的由來,,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 明朝正統(tǒng)年間,宦官王振以權(quán)謀私,,每逢朝會,,各地官僚為了討好他,多獻以珠寶白銀,,巡撫于謙每次進京奏事,,總是不帶任何禮品。他的同僚勸他說:“你雖然不獻金寶,、攀求權(quán)貴,,也應(yīng)該帶一些著名的土特產(chǎn)如線香、蘑菇,、手帕等物,,送點人情呀!”于謙笑著舉起兩袖風(fēng)趣地說:“帶有清風(fēng),!”以示對那些阿諛奉承之貪官的嘲弄,。兩袖清風(fēng)的成語從此便流傳下來。 他曾作過《入京詩》一首: 絹帕蘑菇與線香,, 本資民用反為殃; 清風(fēng)兩袖朝天去,, 免得閭閻話短長,。 絹帕、蘑菇,、線香都是他任職之地的特產(chǎn),。于謙在詩中說,這類東西,,本是供人民享用的,。只因官吏征調(diào)搜刮,反而成了百姓的禍殃了,。他在詩中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我晉京什么也不帶,,只有兩袖清風(fēng)朝見天了。詩中的閭閻是里弄,、胡同的意思,,引申為民間、老百姓,。 【高山流水】 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鐘子期竟能領(lǐng)會這是描繪“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驚曰:“善哉,子之心與吾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斷弦,終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春秋時代,有個叫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dāng)時著名的琴師,。伯牙年輕的時候聰穎好學(xué),,曾拜高人為師,琴技達到水平,,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xiàn)對各種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師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波濤聲。伯牙舉目眺望,,只見波浪洶涌,,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山林樹木,郁郁蔥蔥,,如入仙境一般,。一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耳邊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諧動聽的音樂,。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zhuǎn),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伯牙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師告訴他:“你已經(jīng)學(xué)會了。” 一夜伯牙乘船游覽,。面對清風(fēng)明月,,他思緒萬千,于是又彈起琴來,,琴聲悠揚,,漸入佳境。忽聽岸上有人叫絕,。伯牙聞聲走出船來,,只見一個樵夫站在岸邊,,他知道此人是知音當(dāng)即請樵夫上船,興致勃勃地為他演奏,。伯牙彈起贊美高山的曲調(diào),,樵夫說道:“真好!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云的泰山一樣,!”當(dāng)他彈奏表現(xiàn)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真好,!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興奮極了,,激動地說:“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這個樵夫就是鐘子期,。從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兩人分別約定,,明年此時此刻還在這里相會,。第二年,伯牙如期赴會,,但卻久等子期不到,。于是,伯牙就順著上次鐘子期回家的路去尋找,。半路上,他遇到一位老人打聽子期的家,。這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這位老人正是子期的父親,。老人告訴伯牙,,子期又要砍柴又要讀書,再加上家境貧寒,,積勞成疾,,已經(jīng)在半月前去世了。子期去世時擔(dān)心伯牙會這在里久等,,叮囑老人一定要在這一天來通知伯牙,。聽到這個消息后悲痛欲絕。他隨老人來到子期的墳前,,撫琴一曲哀悼知己,。曲畢,,就在子期的墳前將琴摔碎,并且發(fā)誓終生不再撫琴,。自此始有高山流水遇知音,伯牙摔琴謝知音的典故,后有稱頌其事,,在此筑館紀(jì)念,稱為琴臺,,現(xiàn)琴臺東對龜山,,西臨月湖,成為武漢著名古跡勝地,。 【三人成虎】 龐蔥要陪太子到趙國去做人質(zhì),,龐蔥對魏王說:“有一個人說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嗎”魏王說:“難以相信,。”龐蔥說:“有兩個人說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嗎?”魏王說:“我有些懷疑了,。”龐蔥又說:“有三個人說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嗎?”魏王說:“我相信了,。”龐蔥說:“街市上明擺著沒有老虎,,但是三個人說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如今趙國到大梁的距離,,比我們到街市遠得多,而議論我的人早就超過了三個,。希望您能明察秋毫,。”魏王說:“我自己知道的。” 于是龐蔥告辭而去,,魏王當(dāng)時說自己會辨別是非,,但后來果然相信了小人的讒言。后來太子結(jié)束了人質(zhì)的生活,,龐蔥果真不能再見魏王了,。 【退避三舍】 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異母兄長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亡十九年。 經(jīng)過千幸萬苦,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為,,就以國君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一天,,楚王設(shè)宴招待重耳,,兩人飲酒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dāng)上國君,,該怎么報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說:“美女侍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chǎn),晉國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楚王說:“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么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國當(dāng)政的話,我愿與貴國友好,。假如有一天,,晉楚國之間發(fā)生戰(zhàn)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zhàn)。”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dāng)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大,。 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作戰(zhàn)時相遇。晉文公為了實現(xiàn)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后退九十里,駐扎在城濮,。楚軍見晉軍后退,,以為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zhàn)的勝利。 故事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成語“退避三舍”比喻不與人相爭或主動讓步 【殺雞取卵】 從前有個人,家里養(yǎng)了只老母雞,,這只雞特別能下蛋,,可有一段時間這只雞老是不下蛋,而且還病歪歪的,。那個人想,,這雞不下蛋留著也沒什么用了,就殺了這只雞,,破開雞肚子后發(fā)現(xiàn)這只雞生病的原因原來是生了膽結(jié)石,,大大小小的膽結(jié)石就像雞蛋一樣。殺雞的時候正巧鄰家的快嘴婆祥林嫂過來串門,??吹胶缶退奶巵y說,說這人殺雞取卵,,鼠目寸光,,把好好的一只能下蛋的老母雞給殺了。 【雞鳴狗盜】 戰(zhàn)國時候,,齊國的孟嘗君喜歡招納各種人做門客,,號稱賓客三千。他對賓客是來者不拒,,有才能的讓他們各盡其能,,沒有才能的也提供食宿。 有一次,,孟嘗君率領(lǐng)眾賓客出使秦國,。秦昭王將他留下,想讓他當(dāng)相國,。孟嘗君不敢得罪秦昭王,,只好留下來。不久,,大臣們勸秦王說:“留下孟嘗君對秦國是不利的,,他出身王族,在齊國有封地,,有家人,,怎么會真心為秦國辦事呢?”秦昭王覺得有理,,便改變了主意,,把孟嘗君和他的手下人軟禁起來,只等找個借口殺掉。 泰昭王有個最受寵愛的妃子,,只要妃子說一,,昭王絕不說二。孟嘗君派人去求她救助,。妃子答應(yīng)了,,條件是拿齊國那一件天下無雙的狐白裘(用白色狐腋的皮毛做成的皮衣)做報酬。這可叫孟嘗君作難了,,因為剛到秦國,,他便把這件狐白裘獻給了秦昭王。就在這時候,,有一個門客說:“我能把狐白裘找來,!”說完就走了。 原來這個門客最善于鉆狗洞偷東西,。他先摸清情況,,知道昭王特別喜愛那件狐裘,一時舍不得穿,,放在宮中的精品貯藏室里,。他便借著月光,逃過巡邏人的眼睛,,輕易地鉆進貯藏室把狐裘偷出來,。妃子見到狐白裘高興極了,想方設(shè)法說服秦昭王放棄了殺孟嘗君的念頭,,并準(zhǔn)備過兩天為他餞行,,送他回齊國。 孟嘗君可不敢再等過兩天,,立即率領(lǐng)手下人連夜偷偷騎馬向東快奔,。到了函谷關(guān)(在現(xiàn)在河南省靈寶縣,當(dāng)時是秦國的東大門)正是半夜,。按秦國法規(guī),,函谷關(guān)每天雞叫才開門,半夜時候,,雞可怎么能叫呢,?大家正犯愁時,只聽見幾聲“喔,,喔,,喔”的雄雞啼鳴,接著,,城關(guān)外的雄雞都打鳴了。原來,孟嘗君的另一個門客會學(xué)雞叫,,而雞是只要聽到第一聲啼叫就立刻會跟著叫起來的,。怎么還沒睡蹭實雞就叫了呢?守關(guān)的士兵雖然覺得奇怪,,但也只得起來打開關(guān)門,,放他們出去。 天亮了,,秦昭王得知孟嘗君一行已經(jīng)逃走,,立刻派出人馬追趕。追到函谷關(guān),,人家已經(jīng)出關(guān)多時了,。 孟嘗君靠著雞鳴狗盜之士逃回了齊國。 故事出自《史記·孟嘗君列傳》,。成語“雞嗚狗盜”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這種技能的人,。 【拔苗助長】 有一個宋國人靠種莊稼為生,天天都必須到地里去勞動,。太陽當(dāng)空的時候,,沒個遮攔,宋國人頭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掉,,渾身的衣衫被汗浸得透濕,,但他卻不得不頂著烈日躬著身子插秧。下大雨的時候,,也沒有地方可躲避,,宋國人只好冒著雨在田間犁地,雨打得他抬不起頭來,,和著汗一起往下淌,。 就這樣日復(fù)一日,每當(dāng)勞動了一天,,宋國人回到家以后,,便累得一動也不想動,連話也懶得說一句,。宋國人覺得真是辛苦極了,。更令他心煩的是,他天天扛著鋤頭去田里累死累活,,但是不解人意的莊稼,,似乎一點也沒有長高,真讓人著急,。 這一天,,宋國人耕了很久的地,,坐在田埂上休息。他望著大得好像沒有邊的莊稼地,,不禁一陣焦急又涌上心頭,。他自言自語地說:“莊稼呀,你們知道我每天種地有多辛苦嗎,?為什么你們一點都不體諒我,,快快長高呢?快長高,、快長高……”他一邊念叨,,一邊順手去拔身上衣服的一根線頭,線頭沒拔斷,,卻出來了一大截,。宋國人望著線頭出神,突然,,他的腦子里蹦出一個主意:“對呀,,我原來怎么沒想到,就這么辦,!”宋國人頓時來勁了,,一躍而起開始忙碌…… 太陽落山了,宋國人的妻子早已做好了飯菜,,坐在桌邊等他回來,。“以往這時候早該回來了,會不會出了什么事,?”她擔(dān)心地想,。忽然門“吱呀”一聲開了,宋國人滿頭大汗地回來了,。他一進門就興奮地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把每一根莊稼都拔出來了一些,它們一下子就長高了這么多……”他邊說邊比劃著,。“什么,?你……”宋國人的兒子大吃一驚,他連話也顧不上說完,,就趕緊提了盞燈籠深一腳淺一腳地跑到田里去,。可是已經(jīng)晚了,,莊稼已經(jīng)全都枯死了,。 自然界萬物的生長,都是有自己的客觀規(guī)律的,,人無力強行改變這些規(guī)律,,只有遵循規(guī)律去辦事才能取得成功,。愚蠢的宋國人不懂得這個道理,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一心只想讓莊稼按自己的意愿快長高,結(jié)果落得一個相反的下場,。 【樂不思蜀】 司馬文王與禪宴,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為之感愴,,而禪喜笑自若。王謂賈充曰:“人之無情,,乃可至于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矣,而況姜維邪,?” 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 他日,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郤正聞之,,求見禪,,曰:“王若后問,宜泣而答曰:先父墳?zāi)惯h在隴蜀,,乃心西悲,,無日不思。”會王復(fù)問,,對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邪!”禪驚視曰:“誠如尊命。”左右皆笑,。(選自《三國志》) 蜀后主劉禪投降后,,司馬昭設(shè)宴款待,先以魏樂舞戲于前,,蜀官傷感,,獨有后主有喜色。司馬昭令蜀人扮蜀樂于前,,蜀官盡皆墮淚,,后主嬉笑自若。酒至半酣,,司馬昭謂賈充曰:“人之常情,,乃至于此,!雖諸葛孔明在,亦不能輔之久全,,何況姜維乎,?”乃問后主曰:“頗思蜀否?”后主曰:“此間樂,,不思蜀也,。” 人們常把樂以忘返或樂而忘本,無故國故土之思,,稱作“樂不思蜀”,。這個典故就產(chǎn)生于三國時的洛陽。 當(dāng)時魏軍入川,,蜀后主劉禪投降,,被送到洛陽。司馬昭封他為安樂公,,賜住宅,,月給用度,僮婢百人,。劉禪為表感謝,,特意登門致謝,司馬昭于是設(shè)宴款待,,并以歌舞助興,。當(dāng)演奏到蜀地樂曲時,蜀舊臣們油然誦起國破家亡的傷懷之情,,個個淚流滿面,。而劉禪卻麻木不仁嬉笑自若。司馬昭見狀,,便問劉禪,;“你思念蜀嗎?”劉禪答道:“這個地方很快樂,我不思念蜀,。”他的舊臣郤正聞聽此言,,連忙找個機會悄悄對他說:“陛下,等會兒若司馬昭再問您,,您就哭著回答:‘先人墳?zāi)?,遠在蜀地,我沒有一天不想念啊!’這樣,,司馬昭就能讓陛下回蜀了,。”劉禪聽后,牢記在心,。酒至半酣,,司馬昭果然又發(fā)問,,劉禪趕忙把郤正教他的話學(xué)了一遍,只是欲哭無淚,。司馬昭聽了,,說“咦,這話怎么像是郤正說的?”劉禪驚奇道:“你說的一點不錯呀!”司馬昭及左右大臣全笑開了,。司馬昭見劉禪如此老實,,從此就再也不懷疑他。劉禪就這樣在洛陽安樂地度過了余生,,傳下了這令人捧腹的“樂不思蜀”典故,。 【沉魚落雁】 春秋戰(zhàn)國時期,越國有一個叫西施的,,是個浣紗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在附近流傳開來,。 漢代王昭君是個才貌雙全的美人,。 漢元帝為了安撫北匈奴,就選她與單于結(jié)為姻緣。 在離家的途中,她看到遠飛的大雁,不由得引起無盡的鄉(xiāng)思,觸景生情她彈起琴弦,。 一群飛雁聽到琴聲竟忘記了抖動翅膀而跌落在地上,。 昭君便得了“落雁”的美稱。 但是,,其實“沉魚落雁”根本就不是指女子的漂亮,。 魚見了她就潛入水底、雁跌落至地,,這二者,,誰知道天下真正的美色是什么?它們都是因為害怕,。換句話說,,任何一個丑八怪都可以導(dǎo)致“沉魚落雁”的結(jié)果,。因為鳥魚根本不懂得毛嬙、麗姬是否美麗,,只是因為高度的警覺,,在求生本能下,聽見,、看見一點異常的動靜就趕緊躲藏起來,,保護自己。所以莊子才會說,,誰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美麗呢,? 因此,莊子當(dāng)初講這個故事,,其實不是稱贊女性的美貌,,而是說美貌沒什么意義。 但后來,,大家在稱贊一個女人長得很漂亮,,就說她有“沉魚落雁”的容貌! 【相濡以沫】 戰(zhàn)國時期,,莊子家貧經(jīng)常吃了上頓沒下頓,,妻子叫他外出借糧食,他去找監(jiān)河侯借糧,。監(jiān)河侯許諾秋后再借,,莊子說這是遠水不解近渴就回家了。妻子讓他再去別的地方借,,他說要像車轍里的鯽魚一樣相濡以沫過日子,,不如“兩忘而化其道”。 妻子只好偷偷地流淚,,領(lǐng)取休書后,,不久,就嫁給闊佬,,然后過上了幸??鞓返纳睢? 6
回答者: 達蒂達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