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爾 的 專家提出幼兒性教育方法(組圖)
“我是從哪來的?”很多家長都經(jīng)受過孩子這樣的“拷問”,,怎樣回答才能滿足孩子的求知欲,、好奇心呢?日前,,在北京市第二醫(yī)院,,心理咨詢師鄧軍為家長們做了一期關(guān)于嬰幼兒心理健康指導的講座。
你是媽媽身上掉下來的肉
孩子經(jīng)常問: “媽媽怎么生的寶寶,?”有些家長隨口說,你是媽媽撿來的,、是爸爸從河里撈上來的等等。這樣的回答會使孩子產(chǎn)生錯覺,。鄧軍建議,,家長可以在孩子提出問題時反問孩子,,看看他們對這些事的理解,最好直接告訴孩子“你是媽媽身上掉下來的肉”,,以此建立良好的親子關(guān)系,,讓孩子體會到與媽媽的骨肉之情和家長對他的愛。
3歲后孩子最好獨睡
孩子獨睡首先有利健康,。大人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含量較高,,不利于孩子大腦發(fā)育;成人活動范圍大,,攜帶的病菌多,,容易把病菌傳染給孩子。
鄧軍認為,,3~6歲是孩子的“俄狄浦斯期”,,孩子會對父母的關(guān)系、兩性之間的問題比較敏感,。孩子3歲之后最好與父母分床,。但何時可以分房睡,還要依孩子的實際能力而定,。家長可以為孩子布置舒適的環(huán)境,,準備一些娃娃,讓他感受到安靜和溫暖,。當然不必急于求成,,沒有過渡,反而會使寶寶對獨睡產(chǎn)生恐懼,。
別把女孩打扮成男孩
有的家長給男孩穿裙子,,把女孩打扮成男孩。殊不知,,孩子會對自己的性別認知產(chǎn)生障礙,,甚至造成“易性癖”。一對夫婦來找鄧軍做心理咨詢,,他們的女兒是同性戀,,他們很絕望。
鄧軍了解到,,這家人非常希望能生一個男孩,,所以從小就把女兒當男孩子養(yǎng)。家中也以妻子為中心,,這給了女兒一種誤解:“爸爸應該是媽媽,,媽媽應該是爸爸”。年幼時性別角色定向出現(xiàn)偏差,,父母沒有及時糾正,,才使她在青春期發(fā)展為性角色認同障礙。對此,,鄧軍建議:
1.家長應淡化對孩子性別的期待,,樹立“生男生女一樣好”的觀念。
2.要以孩子的性別,,選擇對待他的方式,,避免孩子形成錯誤的性別意識。
3.如果孩子出現(xiàn)性別意識偏差,,應在幼兒第一反抗期,,即三四歲時對其進行糾正、調(diào)整,。
鄧軍還提出了幼兒性教育的具體方法:
身體接觸的一般原則
1.家長要告訴孩子,,每個人的身體都是屬于自己的,應該被尊重,;
2.可以撫觸自己的身體,,但撫觸有些部位不宜當眾進行;
3.不能隨意接觸別人的身體,,如果在接觸時別人表示反對,,應該及時中止;
4.不可接觸別人的一些部位,;
5.除了父母,、親近的照看者和醫(yī)生以外,任何人不能接觸自己的隱私部位,;
6.如果任何人的接觸讓你感到不舒服或“不對”,,即使是親友師長,孩子都有權(quán)要求中止,。
讓孩子樹立隱私感
1.人身體上有些部位比另一些部位更特殊,,不宜暴露;
2.有些事不適合當眾做,,但可以在衛(wèi)生間或自己的臥室做,;
3.男女有別,有些事情男,、女要分開做,;
4.隱私并不等于不好。
如何回答孩子的“怪”問題
1.孩子指著父母的生殖器官問那是什么時,,該怎么說,?
答:嬰幼兒時期的孩子處于無性意識狀態(tài),你只要簡單易懂地告訴他那是什么,、有什么用就可以了,。
2.可不可以和孩子一起洗澡,?
答:當然可以。和學齡前的孩子一起洗澡,,也是一種性教育,,因為通過親子共浴,你可以教給孩子很多有關(guān)人體的知識,。孩子長大后,,當他不想和你一起洗澡,或者開始有些抵觸時,,就是停止親子共浴的時候了,。
3.孩子會掀女孩的裙子,如何處理,?
答:學齡前的孩子,,總是對遮住的東西充滿好奇,這與色情無關(guān),。這時候,,家長可以問他想知道什么,告訴他:每一個人都有一些地方不可以讓別人看,,除了爸爸媽媽幫你洗澡時可以看,,其他人誰都不可以。如果有人看了你的小雞雞,,一定要告訴爸媽,。姐姐穿著裙子就是不讓別人看的意思,你當然不能看了,。
4.為什么男孩子站著尿尿,,而女孩子蹲著尿尿?
答:直接告訴孩子,,那是因為性器官不同,。
5.為什么不可以隨便親人、抱人呢,?
答:這樣做別人可能感到不舒服,,別人不愿意就不要勉強他們。
6.為什么不能隨便亂摸女孩子,?
答:如果人家不愿意,,身體每一個地方都不能隨便摸;你的身體也一樣,,你不愿意,,別人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