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改造了日本什么,?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麥克阿瑟為執(zhí)行美國政府“單獨占領日本”的政策,以駐日盟軍總司令名義,,在東京建立盟軍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為了確保日本不再成為美國的軍事威脅,美國政府開始了長達7年的重建日本計劃,,以美國政治經濟制度為模式,,對日本的政治、經濟,、軍事和社會各方面實施了大規(guī)模改革,。這種改革被很多人戲稱為美國人對日本的報復、懲罰,。其實是日本真正走向現(xiàn)代化道路的開始,,當然是美國主導的、美國政府成為日本“太上皇”為前提的改革,。改革的最基本依據(jù)和政策指導是美國政府頒布的兩個文件,,1945年8月29日批準的《美國戰(zhàn)后初期對日政策》和同年11月3日發(fā)給麥克阿瑟的《有關投降初期占領和管制日本的基本指令》。那美國究竟改造日本什么了,?我們始終認為,,美國占領日本,乃至美國作為盟軍首領之一占領戰(zhàn)敗國是世界歷史上精心計劃的,,借外來勢力指導的大規(guī)模政治改革行動,,全球推銷美國的政治制度。 1,、修改憲法,,改革日本的政治制度,實行政教分離和廢除天皇制度,。美國從1945年著手日本各項民主改革,,并通過立憲的形式徹底將美國的政治制度植根于日本。由于麥克阿瑟與日本政府在憲法中如何規(guī)定天皇的地位問題上存在嚴重的分歧,,遂拋開日本政府,,美國負責修改憲法。根據(jù)最后出爐的“和平憲法”,,(1)廢除了天皇,,但天皇還是國家名義上的主人,也只能扮演純粹儀式上的角色,;(2)廢除有強烈封建色彩的政府機構,,如樞密院、內大臣府等天皇的直屬機構,建立帶有英國議會制色彩的政治制度,;(3)放棄發(fā)動戰(zhàn)爭的權利,,但擁有自衛(wèi)權,也不能違反聯(lián)合國“集體自衛(wèi)”的禁止規(guī)定,。除了這些特別的條款外,,日本和平憲法很大程度上與美國憲法保持一致。這也容易理解,,和平憲法草案就是有麥克阿瑟的兩個負責法律事務的下屬軍官負責撰寫,。尤其要指出的是,和平憲法也將“政教分離”條款寫入其中,。戰(zhàn)后日本政府宣布政教分離,,裕仁天皇發(fā)布詔書,宣布自己是人不是神,,廢除國家神道,,政府不得資助神社。關于日本神道教,,后面將詳細闡述,。 2、社會民主方面的改革,,撤銷新聞限制,,解除黨禁和報禁,促進工會建設,。麥克阿瑟改革的最初切入點是推行民主和自由。對日本國民進行廣泛的意識形態(tài)改造是美國重建日本的重要部分,。1945年9月22日公布的《美國戰(zhàn)后初期對日政策》中就提出要鏟除日本人心目中的軍國主義和極端民族主義思想,,鼓勵日本人民培養(yǎng)起爭取個人自由,尊重基本人權,,特別是宗教,、集會、言論和出版自由的愿望,。9月10日,,麥克阿瑟對日本政府下達了關于言論和新聞自由的命令,時隔半個月的26日,,又下達了取消一切通信自由的限制,,鼓勵日本人民批評政府的政策。10月4日,,麥克阿瑟頒布了題為《撤銷對于政治自由和其他自由的限制》的命令,,廢除了日本所有限制基本人權的法律和法案,這項命令因此而成了日本人的“人權法案”。同時也發(fā)布了“廢除對政治,、民權及信仰自由的限制”法令,,并釋放了全部在押的政治犯。麥克阿瑟對日本首相幣原喜重郎的“確保人權的五大改革”是促使日本社會走向西方民主化道路的重要措施,,其中包括男女完全平等,、促進工人的團結和組織、教育的自由主義化,、廢除專制政治,、促進經濟民主化。解除黨禁和宗教信仰壓制,,各種政黨競相成立,,其中包括共產黨、自由黨,、進步黨等,,各種宗教團體也紛紛出籠。 3,、廢除財閥和農地改革,。解散財閥,實現(xiàn)經濟生活民主化,。農地改革,,摧毀日本經濟的封建主義基礎。財閥集團是戰(zhàn)前日本最有勢力的經濟力量,,實際控制和操縱日本的政治,、經濟發(fā)展方向。正是這些財閥的存在,,日本的一切征服和侵略行為成為可能,。1945年9月21日,麥克阿瑟發(fā)布解散財閥方針的指令,,要求日本政府消除經濟生活的壟斷現(xiàn)象,,鼓勵并贊助在民主基礎上組織起來的工業(yè)、農業(yè)和勞工組織,。隨后,,凍結了46家具有軍系色彩的財閥組織的財產;解散了83家大型財閥企業(yè),。1947年,,日本政府分別頒布以限制與分割壟斷企業(yè)為目標的《禁止壟斷法》和以實現(xiàn)經濟民主化為目標的《經濟力量過度集中排除法》,先后解散了三井,、三菱,、住友等最大的財閥集團,,限令財閥家庭的領導一律辭去其擔任的經濟職務。但是由于后來爆發(fā)的冷戰(zhàn)以及日本政府的敷衍塞責,,財閥解散政策執(zhí)行并不徹底并留下禍根,。 戰(zhàn)前日本的土地制度被麥克阿瑟斥責為“實質上的奴隸制”,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的發(fā)展和造成了農村階級矛盾的升級惡化,。1946年,,在麥克阿瑟的干預下,日本國會通過了兩項土地稅改革法案,,徹底完成了清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歷史使命,,打破了使農民處于奴隸化地位的經濟桎梏,為日本經濟的重建確立了新的基礎,。后來日本農業(yè)獲得空前的高產,,麥克阿瑟主導的土地改革功不可沒。 4,、去軍事化和處決日本戰(zhàn)犯,。 麥克阿瑟解散了日本多達589萬的軍隊和不計其數(shù)的準軍事組織,實現(xiàn)了去軍事化,,這是民主化政策能夠實現(xiàn)的最大前提,。1945年9月起就開始了解散日本軍隊,實現(xiàn)非武裝化,,廢除了《兵役法》,。到10月15日,日本全國武裝力量全部得到解除,,日本軍隊不復存在,。1947年,日本在國外的300多萬的軍隊陸續(xù)被遣返回國,,作為軍事強國的日本從此消失,。對武裝力量進行解散的同時,也對一切鼓勵軍國主義,、贊成或助長日本建立亞洲霸權的政黨,、組織進行取締,、整肅,。從1946年初開始到1948年3月結束,整肅持續(xù)了整整兩年,。期間取締了黑龍會等27個極端民族主義政黨組織,,后增加到147個。 此外,,與處理納粹戰(zhàn)犯一樣,,盟軍處治了日本戰(zhàn)犯。1945年9月11日,逮捕了前首相東條英機等首批39名甲級戰(zhàn)犯,,年底又逮捕了104名甲級戰(zhàn)犯,。1946年1月,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成立并開始審判戰(zhàn)犯,,1948年11月,,法庭判決首批25名戰(zhàn)犯中7人絞刑、16人無期徒刑,;懲處其他軍國主義分子20萬人,。同時,美國對日本執(zhí)行“戰(zhàn)爭賠償計劃”和償還被占領領土,。中國出于各種原因沒有向日本索取戰(zhàn)爭賠款,。領土問題在盟軍的干預下也未能劃清,如釣魚島,、臺灣等,,為日后的沖突埋下了禍根。 失敗的政教分離,? 神道教簡稱神道,,是日本的傳統(tǒng)民族宗教。它和日本本身一樣古老,,在日本是最重要的宗教,。在日本大約有1億600萬的人信奉神道教,大約占日本人口的85%,。為了與漢傳佛教分庭抗禮,,就創(chuàng)造了“神道”一詞。神道教與佛教的地位爭奪此起彼伏,,經過很長一段時期才達到相對的均衡,,出現(xiàn)了佛教寺院與神道的神社兩者并存的現(xiàn)象,但供奉天皇祖先的伊勢神宮則例外,,只屬于古神社,。至明治初年,神道成為國家的宗教,,日本正式走向政教合一的國家,,崇拜神道成為日本國民的義務,直至二戰(zhàn)結束日本投降后,,在盟軍的要求下,,宣布政教分離。 日語中的“神道”意思與漢語中的不同,,日本人將一切神明用日語稱為Kami,,漢字“神”就被用來表示Kami,。Kami包括皇室、氏族的祖先,、已逝的人之靈魂,。此外還將大自然中被認為值得崇拜的山岳、樹木,、狐貍等動植物的靈也稱為Kami,,還包括一些駭人聽聞的兇神惡煞也稱為Kami。由此,,可看出神道教是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天皇崇拜,,屬于泛靈多神信仰,,因此日本人認為有八百多萬神也不足為奇了。在神道教里,,神是平等的,,神沒有等級之分。將普通人的靈魂,、天皇的靈魂和花花草草的靈魂都視為神,,也代表著神沒有高低貴賤好壞之分。供奉Kami的地方被稱為神社,。神社一般不設立靈牌,,一些具有重要任務的神社被稱為神宮(通常與供奉日本天皇的祖先有關)。神社和神宮也是日本人祭祀的主要地方,。 在日本,,比較重要的幾座神社中就包括了靖國神社。靖國神社的名字取自《左傳》的“吾以靖國也”,,意為使國家安定,。靖國神社的前身是建于1869年的東京招魂社,1979年改名為靖國神社,。迄今為止它已經有140年的歷史了,。截止至2006年,靖國神社祭祀著246.65萬在戊辰戰(zhàn)爭以來歷次戰(zhàn)爭中為日本政府戰(zhàn)死的人,,包括軍人和軍屬,,其中有210萬死于二戰(zhàn),包括14名二戰(zhàn)甲級戰(zhàn)犯和約2000名的乙,、丙級戰(zhàn)犯,。根據(jù)靖國神社的官方文獻,,靖國神社的祭祀名單包括陣亡的軍人,、戰(zhàn)場救護的醫(yī)務人員和女學生,、在軍需工廠中死亡的學生、有出身臺灣的日本軍人,、有出身朝鮮的日本軍人等,,靖國神社都將他們一視同仁尊稱為“靖國大神”。 除了祭祀軍人和軍屬讓靖國神社影響力非常之外,,它在日本戰(zhàn)敗前都是由軍方管理控制的淵源也不可忽視,。而其他神社則由國家內務省管理,靖國神社因此顯得獨樹一幟,。在二戰(zhàn)盟國的強烈要求下,,日本戰(zhàn)后的和平憲法表明政教分離,國家不可以介入任何宗教事務,。因此現(xiàn)在靖國神社變成了一個非政府的宗教機構(宗教法人),,近似商業(yè)機構。不可否認的是,,軍方的長期管理和供奉軍人的靈位,,這些都很難讓人不去懷疑靖國神社的“軍國主義色彩”,也讓靖國神社超出了作為神道教的祭祀機構的宗教范圍,。 日本政府官員經常以官員身份參拜也是讓靖國神社“聞名全球”的很重要原因,。這里我們要認識到最重要的一點是,日本人若以官員身份參拜神社,,不管是靖國神社還是其他廟宇,,都是違法憲法,觸犯了日本憲法有關政教分離的條款,。 宗教向來是一個國家的內政,,不干涉宗教事務是目前世界上絕大多數(shù)政府的共識。但宗教活動必須在法律范圍內活動,,不得反人類等,。祭祀亡靈一直以來是很多宗教的最重要內容之一,如我們的佛教,、道教等,,甚至是無關宗教的日常生活的主要內容之一。后者則屬于道德行為范疇,。日本法西斯侵略了亞洲很多國家,,生靈涂炭,是嚴重的反人類罪行,。若把這些戰(zhàn)犯作為“國家的功臣”或者崇拜的偶像進行祭祀,,這肯定是受害者不能接受的事情。若把它作為一個國家的國民,、一個普通人,、一個普通家庭的祖先進行祭祀,,這又該如何呢?一將功成萬骨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只要是觸犯人類罪行的人,,都不能作為崇拜的偶像進行祭祀,,正如希特勒。同時,,那些很多勝利者的典型,,是不是也該那樣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仿佛陷入了康德的二律背反悖論里面。 和很多一神論宗教不同的是,,神道教并沒有絕對的理念,,沒有絕對正確和錯誤,也沒有完人,。神道它是一種樂觀的信仰,,人被認為本質上是好的,邪惡被認為是由于邪惡的精神而引起,。所以,,大多數(shù)神道教儀式的目的就是通過凈身(祭祀前的洗手、漱口儀式),、對神的禱告和獻祭而驅除邪惡的精神,。 后記:日本停滯發(fā)展10年?笑話,! 據(jù)媒體報道,,2007年底,日本財閥三井公司在巴西購買了10萬公頃農田,,這一耕地面積相當于日本本土的耕地面積的2%之多,。根據(jù)非政府組織GRAIN在2008年公布的一份報告,日本的食品企業(yè)于2006年到2008年間在巴西,、非洲和中亞等地租用和購買了大量農田以種植有機作物,,日本目前已擁有超過國內農田3倍的海外農田。 現(xiàn)在我們只要在google中搜索“日本經濟”關鍵字,,看到的信息都是有關日本經濟崩潰,、停滯、黑暗、深度衰退等等的報道,??赡芪覀儚谋砻鏀?shù)據(jù)看到了日本經濟正在走下坡路,更準確地說應該是調整期,。可事實上是怎樣呢,?經歷了戰(zhàn)后50年代二位數(shù)的飛速發(fā)展,,在世界經濟體排行榜中占據(jù)第二把交椅近半個世紀的日本,目前的經濟發(fā)展數(shù)據(jù)雖然不太快速,,但也不至于衰退,。正如一個人在青春期是瘋了一樣長個子,到了成年就不是再長個子,,該變成熟,、變穩(wěn)重。換而言之,,是長智慧的時期,。目前的日本就是如此。我們從前面的媒體報道可以讀到這點,,這是日本人在長期的危機意識中迸發(fā)出的智慧,,是自我拯救。 日本以前是以貿易立國,,主要靠商品原料的進口和成品的輸出為發(fā)展模式,。在20世紀大部分時間里,全世界的人們都希望能買到日本產的產品,,尤其是電器產品,。由于成本等條件的限制,日本就開始直接在海外設廠,。如果說20世紀的日本是在全球設立工廠進行“播種”的話,,那么現(xiàn)在是“收獲期”。日本企業(yè)全面走出去投資全球,,或設廠,、或控股、或金融市場,、或貸款給其他國家等方式,,是以投資為導向的發(fā)展模式,即是“投資立國”,。如今的日本,,不光在耕地方面在海外重新“構建”了一個日本,更是在資產方面在海外重新“建立”起一個日本,。 日本的成熟方面,,表現(xiàn)在科技研發(fā)能力的全球領先地位,、環(huán)境保護能力卓越、國民素質全球數(shù)一數(shù)二等幾方面,。日本非常成熟的經濟發(fā)展模式,,又怎么會走向衰絕呢?只能說中國有些人被假象蒙蔽了,,非常簡單愚昧地認為日本停止了發(fā)展,,這對我們確定對日本的政策有非常大的影響。2003年的統(tǒng)計,,一個東京的GDP,,相當于20個上海,10個漢城,,7個香港,,5個巴黎,3.5個倫敦,;中國的GDP是1.4萬億美元,,日本是4.3萬億美金,日本是中國的三倍,。目前我國的經濟形勢好了不少,,2007年超過了德國成為全球第四,而2008年的數(shù)據(jù)顯示出中國與日本的差距縮小了很多,,于是就有些學者和機構在叫喧:2009年中國GDP趕上日本,。但現(xiàn)在日本領先我們的方面實在太多,光一個GDP的超越又能說明多少問題呢,?只能說一些中國的學者實在是夜郎自大的要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