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多年前的一天,,
碰到一個英國朋友艾蘭,他說前些日子感冒發(fā)燒,,輾轉床榻,,覺得非常難受;病中拿起他小時候最愛讀的《小熊維尼》翻閱一過,,忽然內心覺得莫大的快慰,。
小熊維尼的英文名字是Winnie-the-Pooh,維尼譯的是Winnie,,那么Pooh的意思是什么呢,?我問艾蘭,他說那在小孩話里是“大便”的意思,。他又問我在上海話里小孩管大便叫什么,,我發(fā)了一個類似“嗯嗯”的聲音出來。他學了一遍,然后大笑起來,,笑的樣子有點像小熊維尼,。
因此,Winnie-the-Pooh的嚴格譯法,,在中文或至少在上海話里應是“維尼嗯嗯”,。國內有一個譯本將其譯為維尼?菩,顯然是不了解Pooh的深奧意義,。
由此想到了一個我在美國注意到的一個用詞上的“階級”差異:女兒生在美國,,在她出生以后的那段日子里我免不了要經常和美國的醫(yī)生、護士打交道,,并且跟她們討論一下她的排泄狀況,。我注意到,美國的護士們總是直白地用小孩話將其稱為pooh-pooh和pee-pee,,而醫(yī)生則決不肯用這樣低級的詞,,一定要將其稱為stool或甚至bowel movement。
二
有了女兒以后,,因為讀了幾本關于幼兒教育方面的書,,在她還不會說話的時候我們就買了一些有彩圖的書,,念給她聽,;她也似懂非懂,邊聽邊手舞足蹈,,咿呀作聲,;在她兩歲的時候,有一次我出去看見一大套的《小熊維尼》畫冊,,十六開的共十八冊,,就給她買了回來。
這似乎是她最喜歡的一套小人書,;到現在四歲半了,,還常常一大疊地抱過來,讓我們一本本地念給她聽,,只到口干舌燥為止,。
后來又給她買過一套《百畝林生活課堂》,也是一套十八冊,;《小熊維尼畫冊》兩套,,每套十二本,獲贈小熊維尼及其他百畝林中動物的塑料玩具兩套,;小熊維尼絨毛玩具一個,;多盤以小熊維尼及其朋友為主角的VCD、DVD;《小熊維尼電影畫刊》每月一本,。
三
我是出生在六十年代的,。在我童年的時候,當然沒有什么小熊維尼,;記憶之中我心愛的連環(huán)畫藏書計有:《雞毛信》,、《沙家浜》、《紅燈記》,,還有《智取威虎山》,、《草原英雄小姐妹》、《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最后一本據說是一批優(yōu)秀的畫家被集中在五七干校時在百無聊賴中畫出來的,,所以特別精細,即便在今天來看也是一部連環(huán)畫中的精品,。
我的連環(huán)畫“收藏”當然不知到哪里去了,,所以當我在賣舊連環(huán)畫的地攤上看見有這本《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出售時,就連忙以五元錢的價格(原價)買了一本,,拿回家給我的女兒去看,。家長希望自己童年的美好記憶在自己孩子身上重復的心,是多么癡迷啊,。
在幾個遠房叔叔處看到的一直垂涎而沒有能夠得到的連環(huán)畫(因為當時的市場上根本沒有出售,,而幾個叔叔當然也不愿割愛相讓),則有《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記憶中,,也不過是殘缺不全的幾本,,紙張已經發(fā)黃,但畫得非常精細,,估計是一九四九年以前的版本,。
所以,當我在書店里看見重印的全套《水滸傳》連環(huán)畫,,馬上也給女兒買了一套,。家長想讓孩子得到他自己小時候想望而未能得到的東西的心,也是很癡迷的,。
四
我的一個學生去美國做交換學生,,回來時說剛到美國時還是感覺到很大的文化差異。她舉的一個例子說她參加了學校的一個幫助新生適應的項目,,當時有幾個美國學生組織他們分組活動,,而分組的方法就是按照他們喜歡的不同迪斯尼卡通人物,而她對這幾個卡通人物一無所知!
她在舉這個例子的時候,,意在說明自己對美國文化的缺乏了解,;可是現在想來,這個故事多好地說明了美國人對文化差異的缺乏敏感,!他們自然而然地認為,,既然他們在看迪斯尼,那么世界上的其他人一定也在看迪斯尼,。
當然,,等到我女兒這一輩的孩子長大,就不會有這樣的文化差異問題了:現在的中國小孩,,都在看迪斯尼的卡通,,而且在時間上也是同步的。
這種同步性實在是驚人的,。今年六月我剛給女兒買了一張盜版的《英雄小豬玀》(Piglet’s Big Movie)DVD,,然后七月就去英國牛津開會,那里的電影院,,正好在放映這部電影,!
全球化正在使這個世界在文化上變得更為同一:越來越多的中國小孩,和美國小孩,、英國小孩在看同樣的迪斯尼動畫片,,欣賞同樣的故事。
五
在牛津開會的時候,,在布萊克威爾(Blackwell)書店里找到了一本A. A. 米爾恩(A. A. Milne)的《小熊維尼》原著,,還配有它在一九二六年出版時由歐尼斯特?H. 謝潑德(Ernest H. Shepard)所作的插圖,,在一九七○年的時候又加了彩色,。謝潑德所創(chuàng)造的小熊維尼及其他百畝林中的動物形象,在當時便極受人們的歡迎,。
我買這本書,,原本是想等女兒長大一些再給她看的,可是當然,,回家后沒幾天就給她發(fā)現了,。在翻看了書里的全部插圖以后她對我說,“這個小熊維尼不像嘛,!”是的,,謝潑德的小熊維尼有一個尖出的長嘴,更像熊,;除了在冬天,,也很少穿他那件紅色汗衫,更不用提其他花樣繁多的衣、帽,、圍巾了,。
兔子瑞比也不像,我女兒說,,像個真的兔子,;他也沒有像在迪斯尼的版本里面那樣,經營一個大菜園,。
要談《小熊維尼》,,首先要區(qū)分一下“原版”的《小熊維尼》,和迪斯尼制作的動畫片和連環(huán)畫里的小熊維尼,。前者包括前述的米爾恩在一九二六年出版的《小熊維尼》,,還有他在一九二八年出版的續(xù)集《小熊維尼角落的房子》(The House at Pooh Corner)。
“原版”的《小熊維尼》只有十個故事,;加上續(xù)集里的十個,,也只有二十個故事。而迪斯尼添油加醋編出來的故事,,則不計其數,,而且數量還在不斷增加。
“原版”的《小熊維尼》說教氣息沒有那么濃,,比如原來的小豬,,就是一只膽小而自私的小豬,不像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一只膽小而又那么善良友愛的小豬,。謝潑德原畫中的小熊維尼和其他百畝林中動物的形象也別有一番稚拙的味道,也沒有現在那么濃厚的中產氣息,。由此看來,,《小熊維尼》的故事內容經過了大規(guī)模的再創(chuàng)造。便是小熊維尼的形象,,也跟最早的插圖中的不一樣了,。
在迪斯尼一九六六年出的第一部小熊維尼動畫片《小熊維尼與蜂蜜樹》里面,小熊維尼及百畝林中的其他動物的形象便發(fā)生了變化,,當時還受到許多謝潑德插圖的愛好者的批評,。但是,隨著迪斯尼產品影響的不斷擴大,,現在已不是迪斯尼的小熊維尼不像謝潑德的,,而是謝潑德的小熊維尼不像迪斯尼的了。
六
藝術家的產品如果碰巧變得非常值錢,,其受益者也很少是藝術家本人,。最突出的例子當然是梵?高的油畫,,《小熊維尼》也不例外。
一九二九年,,米爾恩把《小熊維尼》所有派生產品的權利賣給了一個名叫斯蒂芬?施萊辛格(Stephen Slesinger)的美國人,。后者在一九五三年去世,遺產由其妻謝利?施萊辛格(Shirley Slesinger)繼承,。謝利在一九六一年與迪斯尼簽約,,允許其制作小熊維尼的動畫片、連環(huán)畫和其他商品,。
于是,,迪斯尼制作的小熊維尼系列產品滾滾而來:除了那一集一集的以小熊維尼為主角的動畫片外,看看市場上那無窮無盡的小熊維尼故事書,,小熊維尼兒童練習冊,,小熊維尼玩具,小熊維尼電腦學習及游戲軟件,,帶有小熊維尼形象的兒童服裝,,等等等等。在一九九六年,,迪斯尼即承認,,小熊維尼現在是它最賺錢的卡通形象——比米老鼠還要賺錢。它一年為迪斯尼帶來的收入,,就達十億美元,!
由此而來的迪斯尼的大筆版稅,也就進了謝利的腰包,,米爾恩(死于一九五六年)及其后代分文未得,。一九九一年,謝利還對迪斯尼提起訴訟,,稱其多方面違反合同,,而且隱瞞了數千萬美元的收入。到了二○○一年,,迪斯尼與米爾恩的孫女克萊爾(Claire Milne)一起,,試圖利用美國《版權法》在一九九八年所作的修改,,把《小熊維尼》的派生產品的版權從謝利手中奪過來,。但是,今年五月,,美國洛杉磯的一個聯邦法庭的法官判決克萊爾不能獲得這一版權?,F在,謝利的律師們要求迪斯尼支付七億美元的賠償,。
七
迪斯尼的小熊維尼是一只相當“中產階級”的小熊,。他有著獨立的樹屋,,相當于英、美中產階級的城郊住宅,;百畝林中的其他動物也有,,除了驢子咿喲的比較簡陋以外。
他還相當講究生活的品味與舒適,,有柔軟合適的床,,花卉圖案的漂亮窗簾,適合不同季節(jié)的衣服(冬季他總是圍一條厚厚的羊毛圍巾,,還有御寒的帽子),,睡覺穿睡衣、戴睡帽,,還有源源不斷的蜂蜜供應來滿足他那永無饜足的胃口,。
他還有非常中產階級的娛樂,如野餐,、遠足,、生日聚會等等。
在迪斯尼的《小熊維尼》當中,,除了驢子咿喲住得比較簡陋以外,,看不到貧窮與凍餓的身影。這也是生活在單一階層的中產階級居住區(qū)的人們的世界觀,。
中產階級一定要有一個顯示其人道和慈善的對象,,不然就顯示不出他們的“善良”,不然也就看不出他們的優(yōu)越,。如果沒有他們的憐憫對象,,那就不好玩了;他們的施舍物(其實是廢棄物),,如小熊維尼的空蜂蜜罐和小豬皮杰的破氣球,,也就沒有去處了。而驢子咿喲正好提供了這樣一個對象,。當然,,他們的施舍對象生活狀況也不能太糟糕,引起他們的痛苦,;或需依賴他們生活,,給他們添太多的麻煩。驢子咿喲在這些方面真是十分理想,。
迪斯尼的《小熊維尼》其實含有非常鮮明的道德說教,,比如努力工作,誠實坦白,,朋友之間的相互分享,、相互幫助,,等等。有意思的是,,維尼不愛念書——學習讓他感到困倦,,而其實盎格魯?撒克遜的中產階級也是如此。
作為兒童讀物,,《小熊維尼》十分安全:它的世界十分“干凈”,,沒有邪惡、血腥,、暴力,,只有無憂無慮的游戲、快樂,、歡笑,,與人為善的團結、互助,、友愛,。以這樣的世界觀與道德標準來教育孩子,即使有問題,,也不會有什么大問題,。
八
至于傳統的經典童話,就不同了,。就拿《安徒生童話》來說吧,,里面其實有許多的邪惡、恐怖,、暴力,、血腥,從現在的角度看,,似乎是“兒童不宜”的,。
曾給女兒也買過一套兩本的《安徒生童話》畫冊,里面有一個名叫《玫瑰花精》的故事:有一位惡兄長不喜歡妹妹的男友,,就藏身在樹林里用刀刺死了他,;這事被玫瑰花精看到了,他就飛到妹妹的耳邊告訴了她,??蓱z的姑娘趕往林中,找到了愛人的尸體,。悲痛之余,,她割下了情人的頭,還在林中折了一根素馨花的枝條,,一起帶回家中,。她找了一個大花盆,把頭顱放在里面蓋上泥,,然后種上素馨花,。她每日瞧著這盆素馨花流淚不止,最后那盆花日漸茂盛起來,,姑娘卻憔悴而死,。在她死后,全無心肝的兄長又把這盆花兒搬到自己的房內獨自欣賞,。夜晚,,玫瑰花精帶領一群蜜蜂,趁他在睡夢中螫死了他,,替姑娘和她的情人報了仇,。
在翻到這個故事時我試圖跳過去,不給只有一歲多話還說不太清楚的女兒講這個故事,;沒想到她對這個故事特別感興趣,,堅持要我們講,還要反復地講,,結果學會了一句對她來說特別長又特別拗口的句子:“壞蛋哥哥把他妹妹的男朋友殺死了”,,出去玩的時候也對外面碰到的人說這句話,把人家弄得莫名其妙,。
這一時期的她還常常纏著我們,,要我們照這本畫冊上的樣子,畫一只手握著一把鮮血淋漓的尖刀,。
還有《賣火柴的小女孩》,,其實也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故事,!一個貧苦的小女孩,,在除夕夜因為沒有賣掉一根火柴,怕回去挨父親的打,,竟然在風雪中凍餓而死,!
這樣的事在現實社會中當然時有發(fā)生,可是應當讓孩子知道這些嗎,?他們多大才該知道這些呢,?
要說小熊維尼的世界和安徒生的世界哪一個更接近現實呢?那自然是安徒生的世界了,。但是,,是保護孩子們,不讓他們過早地被這個世界里的丑惡現實傷害,;還是讓他們盡早地習慣這個世界里的艱難困苦,,越早越好,,讓他們對真實的人生作好準備,不至于抱任何不切實際的幻想呢,?這真是每一個家長都要面臨的痛苦抉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