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草書的最高境界是“隨心所欲不逾矩”,,趙孟頫曾評價懷素“書所以妙者,雖率意顛逸,,千變?nèi)f化,,終不離魏晉法度故也?!彼€指出“后人作草,,皆隨俗繳繞,不合古法,。不識者以為奇,,不滿者一笑?!边@非常符合當(dāng)今書壇很多草書大師的特點(diǎn),。 如果我們想領(lǐng)略細(xì)膩精到的草法,還是應(yīng)當(dāng)從古人作品入手,,尤其是晉唐名家,,正所謂“草書不入晉人格,輒徒成下品”,。若初學(xué)便以二王,、張旭,、懷素作品為師,難度太大,,上手太難,,所以,以行草或章草入門符合循序漸進(jìn),、由易到難的規(guī)律,。 于是,很多書友便開始臨摹孫過庭的《書譜》,,這部作品雖然筆筆出自王羲之,,但存在用筆單調(diào)和氣韻浮躁的弊病,唐人竇臮《述書賦》中評價孫過庭:“虔禮凡草,,閭閻之風(fēng),。千紙一類,一字萬同,?!比绻L期練習(xí),很容易出現(xiàn)用筆雷同的情況,。 綜合而言,,有一部作品既用筆豐富細(xì)膩,又便于上手,,氣韻上也是超凡入圣,,此作便是大詩人賀知章的唯一傳世書法《草書孝經(jīng)》。此作與《書譜》并稱為“唐草姊妹篇”,,但在筆法之豐富,、韻致之超然上則過于《書譜》,這源于賀知章書藝更高,、修養(yǎng)更深厚,。 賀知章文采斐然,詩文書法冠壓初唐,,他還是浙江第一位狀元,。這部《孝經(jīng)》是他晚年奉敕書寫,全卷洋洋灑灑,、一絲不茍,、筆隨心走、酣暢盡興,。李白,、張旭、孫過庭,、懷素,、顏真卿等臨摹過這部作品,。 此帖全卷縱26厘米、橫265.1厘米,,共140行,、2000余字,字徑大小約2厘米,。原本遞藏有序,,明末清初時被倭寇掠走,后進(jìn)獻(xiàn)給皇室,,被視為“傳家寶”,,如今藏于宮內(nèi)廳三之丸尚藏館?!缎⒔?jīng)》只在2006年3月回國展出過一次,。 宋人施宿稱贊賀知章草書:“忽忘機(jī)興發(fā),落筆數(shù)行,,如蟲篆飛走,,雖古之張、索不如也,。好事者供其箋翰,,共傳寶之?!奔词故菑堉?、索靖也比不了他?!缎⒔?jīng)》融合章草、行草筆意,,以崔瑗,、索靖、皇象,、王羲之,、智永諸家筆法為基礎(chǔ),筆筆有來處,。 點(diǎn)畫遒勁秀潤,,骨肉勻稱、姿態(tài)婀娜,,行筆力道純熟,,如錐畫沙,提按有致,,絞轉(zhuǎn)靈活,。結(jié)字欹側(cè)多變,,俯仰顧盼,搖曳生姿,。章法疏密得宜,,用墨枯潤自然,整體節(jié)奏隨情感起伏而變,,瀟灑靈動,,法度與意趣兼?zhèn)洌词故?/span>“宋四家”也望塵莫及,。如果我們能將這部《孝經(jīng)》好好臨摹,,那么草書的筆法、結(jié)字,、章法,、墨法水平將大幅提高。 而今,,我們將賀知章《孝經(jīng)》進(jìn)行了超高清1:1復(fù)制,,見此作如見原作,并添加釋文一一對應(yīng),,便于您臨摹和欣賞,。如果您感興趣,,請下方鏈接一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