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過:“濟世之道,莫大于醫(yī),;療病之功,莫行于藥”,,也就是說,,大千世界里,有什么東西是比生命健康重要的呢,? 那在中醫(yī)的世界里,,有什么東西比中藥更重要呢?然在使用中藥的過程中,,難免會用一些所謂的“虎狼之藥”,,比如細辛。 細辛宛如一顆蒙塵的明珠,,其用量之謎始終困擾著無數(shù)醫(yī)家,。張仲景時代,使用細辛也從不考慮劑量限制的問題,,后隨著醫(yī)家的一句“細辛不過錢,,過錢命相連”,打破了細辛使用的場景,,很多醫(yī)家都畏細辛如虎,。 但我在臨床中覺得細辛一藥尚不能局限于此,,于是以身試藥,單用了100克細辛,,喝下時心中充滿了恐懼與期待,,然而結果卻出乎我的意料,除了口中微微發(fā)干,,身體并沒有出現(xiàn)其他任何不適,。 更驚喜的是,我發(fā)現(xiàn)煎后的細辛竟然是酸的,,后來我恍然大悟,,原來細辛不過錢的說法,是針對散劑而言,,是發(fā)散的,,而當細辛煎煮后,味酸,,反而具有收斂作用,。 所以后來我在臨床治療前列腺炎時,煎服劑量常用至20-30g,,甚至60-160g,。 黃先生,45歲,,主訴慢性前列腺炎,。 刻診如下: 夜尿頻多,尿線分岔,; 排尿無力,,余瀝不盡; 腰骶,、會陰隱痛,,小腹發(fā)冷; 舌質淡胖,、苔薄白,,脈沉細。 患者腰腹冷痛,,會陰隱痛,,功能也有減退,再結合舌脈,,究其本質乃是腎陽虧損,,所以我采取扶陽溫化之法,以麻黃附子細辛湯合薏苡附子敗醬散加味治療,。 擬方: 麻黃,,細辛,,炮附子,補骨脂,,巴戟天,,敗醬草,小茴香,,炒意苡仁,,王不留行,吳茱萸,。 方中麻黃辛溫透表,,開竅散寒,促使臟腑,、經(jīng)脈邪毒濁氣從表而出,;附子大辛大熱,為純陽之性,,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經(jīng)脈,能溫腎祛寒,,猶陽光普照,,陰霾自散。 細辛辛溫走竄,,啟閉散寒,,可通達內(nèi)外,內(nèi)可助附子以溫陽,,外可助麻黃解表,,這里我用煎過的細辛,減少毒性,,用至80g,還可以縮小便,。 薏苡仁,、敗醬草在這里歷利濕排膿,逐淤消腫,,巴戟天,、補骨脂補腎助陽,祛濕散寒,,小茴香,、吳茱萸健脾開胃,散寒止痛,,王不留行消除瘀血,。 患者服藥14劑后,,夜尿明顯減少,尿時有力,,余瀝減輕,,上方加蜈蚣,白蒺藜再進14劑,,癥狀基本消失,,小便順暢,隨訪1年未復發(fā),。 通過我對眾多醫(yī)家臨床經(jīng)驗的研究,,以及自己的嘗試,我深刻地認識到了不能讓傳統(tǒng)的偏見掩蓋了細辛真正的藥用價值,。在中醫(yī)的發(fā)展道路上,,更需要的是打破常規(guī),讓古老的中藥在新時代煥發(fā)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