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時間和空間的一些基本秩序和規(guī)律,以此來安排自己的各種活動,,這無疑是早期人類在邁向文明的過程中必須解決的一個基礎性問題,。很難想象,在年月日時不分,、東西南北不辨的情況下,,先民們會怎樣對自己的社會活動進行組織和管理,以維持文明的發(fā)展,。因此,,在文明探源的研究中,應該重視對先民時空知識的探討,。但是,,文字資料的缺乏卻成為本項研究的直接障礙。所幸的是,,凌家灘遺址出土的玉器為這一課題提供了絕佳的材料,。凌家灘遺址位于安徽省含山縣銅閘鎮(zhèn)境內(nèi),是一個新石器時代的中心聚落遺址,,距今5800-5300年,。凌家灘文化是中華文明起源早期階段的重要代表,被稱為“中華文明的先鋒”,。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后期被發(fā)現(xiàn)并開始考古發(fā)掘以來,,遺址出土了大量制作精良的玉器,其中87M4號墓出土的玉龜(圖1)和玉版(圖2)尤其引人注目,。 圖1 凌家灘遺址出土的玉龜及其背甲和腹甲 圖2 凌家灘遺址出土的玉版 玉龜由背甲和腹甲兩部分組成,。背甲87M4:35呈圓弧形,長9.4,、寬7.5,、高4.6、厚0.6~0.7厘米,,兩邊和尾部各對鉆有4對圓孔,,外側(cè)兩圓孔之間琢磨有凹槽,。腹甲87M4:29長7.9、寬7.6,、厚0.5~0.6厘米,,平底,兩邊略向上斜翹,。兩邊各對鉆2個圓孔,,與背甲外側(cè)鉆孔相對,尾部對鉆1個圓孔,。玉版87M4:30為長方形,,長11、寬8.2,、厚0.2~0.4厘米,,版面整體略成凸弧狀;有三條凹邊,,邊寬約0.4,、凹約0.2厘米。玉版兩短邊上各對鉆有5個鉆穿的大圓孔(第9-13和18-22孔),,兩長邊上分別有8個(第1-8孔)和4個(第14-17孔)鉆穿的大圓孔,,另有一個未有鉆穿的小孔(第23孔);版中部刻有一個小圓,,圓內(nèi)刻一枚方形八角星紋,;小圓外刻有一個大圓,兩圓之間以直線平分為8個區(qū)塊,,每區(qū)塊內(nèi)刻有圭形箭頭一個,,加上箭頭中線,兩圓之間實際被平分為16個區(qū)塊,;大圓對著玉版四角的方向各刻有圭形箭頭一個,。 出土時,三者位于墓主的小腹部,,形成背甲在下,、玉版在中、腹甲在上的錯位疊壓關(guān)系,,顯然屬于同一組套件,。這組套件在考古學上前所未見,引起學界的重視和研究,,并大體形成了兩大類觀點:第一類觀點主要強調(diào)這組套件的原始天文學和哲學內(nèi)涵,,甚至認為其中的玉版是原始的日晷和測向儀器;另一類觀點主要是將其看成占卜工具,,占卜時需通過兩側(cè)的四個圓孔將背甲和腹甲綁成一體,,方便放入算子,進行搖晃的占卜操作,,而玉版上的圖紋則被視作占卜中要加以膜拜的某種神靈,。 凌家灘遺址的長方形墓葬基本上都是南北走向,說明當?shù)叵让駥|,、西,、南、北四個正方向已經(jīng)有了清楚的認識,。按照天文學史家們的觀點,,除了看北極星外,在原始技術(shù)條件下,,唯一能夠準確地測定方向的方法就是立竿測影,。具體做法是:在平地上立一根直立的竿子,以它為中心畫一個圓圈,;在日出和日落時,,分別標出日影同圓圈的交點;連接兩個交點,,得到的連線就是東西軸線,;找到連線中點,連接它與圓心,,得到的就是南北軸線,。太陽東升和西落時,日影難免會模糊不清,。這個問題可以這樣解決:在太陽東升和西落時,,各拿一根竿子沿上述圓圈的東半圈移動,使動竿,、中心的定竿和地平線上的太陽形成三點一線,;連接兩個動竿所在的位置,得到的就是南北軸線,;連接圓心與南北軸線的中點,,得到的就是東西軸線。直到春秋戰(zhàn)國和兩漢時期,,這兩種方法仍然被建筑工匠和天文學家們所沿用,,并記載于《考工記》《淮南子·天文訓》和《周髀算經(jīng)》等著作。對于凌家灘先民來說,,掌握這樣的測量技術(shù)應該沒有任何問題,,因為他們中間已經(jīng)出現(xiàn)這樣的能工巧匠,能夠在沒有金屬工具的情況下發(fā)明出相應的鉆具和工序,,要么在玉器表面打出直徑1.5毫米的微型隧孔,,要么將一根小玉料加工成長5厘米,、孔徑2-3毫米的空心玉管,智力水平非同一般,。不過,,由于玉版尺寸太小,上面的刻畫也都屬于寫意,,無論如何都不能像此前有學者所認為的那樣,,可以作為測向儀器或者日晷來用。所以,,玉版中心的八個箭頭只能是對立竿測量所得“八方”結(jié)果的一種記錄,。 通過對每天太陽出入地平位置的持續(xù)觀測,很容易注意到它們方位的持續(xù)變化,。比如在冬天,,它們會逐日南移,最后到達一個極限點,,隨后開始逐日北移,,在夏天會到達北邊的另一個極限點,隨后再次反轉(zhuǎn),。對北半球的居民來說,,這兩對極限點就是冬至和夏至太陽出入東西方地平的方位點。已經(jīng)有學者推測,,位于凌家灘玉版四角的四個箭頭,,代表的應該就是這四個方位點,也就是后世文獻中所說的“四極”,。另有學者通過計算發(fā)現(xiàn),,它們的指向與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冬、夏至太陽的升落方位基本相符,,充分說明了上述推測的合理性,。根據(jù)對太陽出沒方位的上述觀測,凌家灘先民還應該會認識到回歸年周期的存在,,以及一年中最重要的四個時間節(jié)點,,也就是與兩對極限點對應的冬至和夏至,以及升落方位居東西正中的春分和秋分,。天文考古學研究表明,,在人類早期文明中,較為普遍地存在這種由太陽出入地平的方位確定一年重要時間節(jié)點的做法,。從玉版上指向“四極”的箭頭來看,,凌家灘先民也不例外。一年的天數(shù)終究太多,只有分成較小的時間單元才方便記憶和管理,。從玉版中心圖案來看,,凌家灘先民已經(jīng)知道對圓周進行四等分、八等分和十六等分,。為了實現(xiàn)對日期的有效記憶和管理,,他們應該也會對一年進行類似的等分,首先得到對春,、夏,、秋,、冬四季,,進而得到后世歷法中的“八節(jié)”,也就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和冬至,,并找到“八節(jié)”時的太陽出入方位,。 圖3 玉版兩短邊上五對孔的意義 由此,我們就可以對玉版兩條短邊上的5對圓孔的意義提出新的解釋(圖3):它們所代表的,,應該就是“八節(jié)”時太陽出入地平的五對方位基點,,因為按照冬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的順序沿每邊5個圓孔往返一輪,正好可以完成一年“八節(jié)”的時間巡回,。在新石器時代,,這樣的做法并非孤例。在大汶口文化遺址出土的不少尖底陶樽上,,也存在以五個山峰代表這五個方位基點的日出地平符號,。如果取《尚書·堯典》中“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的回歸年長度值(一年366日),把一年平分成四季,,則每季為91天到92天(91.5日),。再分成“八節(jié)”,則每節(jié)為45到46天(45.75日),。進一步分成16個“小節(jié)”,,則每“小節(jié)”為22到23天(22.875日)。凌家灘玉版四周正好有22個對鉆穿的圓孔和1個未鉆穿的小圓孔,,似乎就同這樣的“小節(jié)”劃分有關(guān),,代表的極有可能是一種紀日系統(tǒng)。這一推測有很大的合理性,因為利用這22個鉆穿的圓孔,,可以得到一種非常奇妙的紀日結(jié)果,。例如,采用后世歷法中通行的做法,,以冬至作為一歷法年的起點,,在對應冬至的18號孔里插上一個小棒,冬至之后每天按逆時針方向?qū)⑿“粝蚝笠苿右豢?;?jīng)過45天,,小棒移滿兩周,最后到達應于立春的19號孔,;再過45天,,經(jīng)過另外兩周,小棒會移到對應春分的20號孔,。如此繼續(xù),,小棒會依次移到代表立夏和夏至的21和22號孔。夏至后調(diào)轉(zhuǎn)方向,,每天按逆時針方向移動小棒,,則小棒會依次回到對應立秋、秋分,、立冬和冬至的21,、20、19和18號孔,,共計360天,。冬至后每天依次將小棒移到17、16,、15,、14號孔,第五天到達對面短邊上對應冬至的13號孔,,共經(jīng)歷一年365天(這也解釋了為什么這條邊上只鉆了4個孔),。此后仍按上述同樣的規(guī)則,按照順時針方向移動小棒,,到對應夏至的9號孔后調(diào)轉(zhuǎn)方向,,經(jīng)過365天后,小棒會重新回到18號孔,。連續(xù)重復上述兩種循環(huán),,就可以實現(xiàn)以“八節(jié)”和“小節(jié)”為周期節(jié)點的連續(xù)紀日。 這種紀日方式相當于原始刻痕計數(shù)方法的升級版,,是凌家灘先民有能力發(fā)明并加以使用的一種方法,,但卻是一套實實在在的太陽歷,能有效地為他們解決周年紀日這一基本問題。這套太陽歷具有明確的天文測量基礎(周年日出日落方位的持續(xù)測量),、清晰的編排原則(小孔同“八節(jié)”“小節(jié)”等紀日周期之間的對應關(guān)系)和簡單易行的使用方法(插孔紀日),,不僅在中國最為古老,在世界上也罕有先例,。從最初開始,,中華文明就具有多元一體、連續(xù)不斷的特色,,許多起源很早的文化現(xiàn)象在后世文獻中都有跡可循,,成為中華文明起源探究中的一大優(yōu)勢。最早出現(xiàn)于新時期時代的龍文化就是最好的例證,,龜文化也不例外,。在西漢劉向采集眾書、相互參校而編纂的《說苑》中,,就可以找到對 “靈龜”與天文關(guān)系的一條關(guān)鍵性描述:“靈龜文五色,,似玉似金,,背陰向陽,,上隆象天,下平法地,,盤衍象山,,四趾轉(zhuǎn)運應四時,文著象二十八宿,。蛇頭龍翅,,左精[睛]象日,右精[睛]象月,。千歲之化,,下氣上通,能知吉兇存亡之變,。寧則信信如也,,動則著矣?!?nbsp; 圖4 玉龜和玉版組合的斜俯視圖 由此可見,,凌家灘遺址出土的玉龜玉版套件應該反映了當?shù)叵让耜P(guān)于世界的意象:玉龜?shù)谋臣资恰吧下∠筇臁保辜资恰跋缕较蟮亍?;中間的玉版則承載了天地之間同他們生活息息相關(guān)的最重要元素,,包括作為周圍空間重要方位基點的“八方”,作為一年關(guān)鍵時間節(jié)點的“四極”,,以及代表全年節(jié)序和日序變化的周邊圓孔,。而從構(gòu)圖上來看,三者疊放起來后,玉版上代表八方的紋飾居于龜腹正中,,代表冬至和夏至太陽出沒方位的四個箭頭則正好位于四個龜趾的位置(圖4),,同玉版周邊代表八節(jié)日序流轉(zhuǎn)的圓孔一起,正好形成所謂“四趾轉(zhuǎn)運應四時”的意象,,說明我們關(guān)于凌家灘玉版歷法功能和意義的推想完全合理,。由此,我們還可以得出以下結(jié)論:玉龜玉版套件其實是凌家灘先民對世界結(jié)構(gòu)認識的一種物化,,融合了明確的空間和時間觀念,,是世界上目前所見最古老的一個實物宇宙模型。這一模型的意象是以方位測量和由此衍生出的時間測量為基礎,,再加上對天地和靈龜?shù)脑枷胂蠖a(chǎn)生的,,是凌家灘龜占器“靈性”的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