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 妮 編者的話:“美”是人類文明的最大公約數,,它在不同的文明語境下呈現豐富的色彩。11月5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的“美的多元——古希臘的藝術與生活”展完美詮釋了這一主題,。將持續(xù)7個月的展覽展示了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館藏的279件(套)珍貴文物,,其中大部分為首次出境展出。從充滿藝術想象的日常用具,、別致的妝容服飾,,到唯美的人體雕塑,展覽再現了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公元前1世紀近5000年的漫長歷史中,,古希臘人對“美”的執(zhí)著追求。作為東西方文明的搖籃,,中華文明和古希臘文明共同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fā)展,。正如希臘文化部部長莉娜·門佐尼所說,“此次展覽的終極目的,,是通過呈現人類對美的共同追求,,促進東西方之間的交流與對話?!?/p> 阿爾戈斯作坊的青銅鏡 金鏈網頭飾 剛開箱的文物庫羅斯 “古風的微笑”開啟一個時代 文物開箱,,充滿儀式感。幾天前,,在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南二展廳,,四五位工作人員圍著一個一人多高的集裝箱,熱烈討論工序,。不時有工作人員叮囑在現場拍攝的記者:“請保持在箱子2米以外,。”大約20多分鐘后,,一尊面帶微笑的大理石男青年雕像終于徐徐露出真容,。“它是最重磅的展品之一,,誕生在公元前約520年,學名庫羅斯,,意思是男青年。庫羅斯是古風時期藝術(公元前7世紀—前6世紀)中最重要的雕塑類型,,”此次展覽的學術顧問、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丁寧告訴記者,,“這個迷人的古風微笑另有深意,它開啟了一個時代——代表他是活著的人,?!?/p> 丁寧表示,古埃及的雕塑通常是沒有表情的,,因為它們通常是為死去的王者而雕塑,。而古希臘雕塑創(chuàng)造了一個先例,用微笑的表情代表為活著的人而雕塑,。他曾在德國慕尼黑一家博物館里看到一件面帶微笑的希臘士兵雕塑,。那個希臘士兵的心臟已被敵人的武器刺中,,但他倒下去的時候,,在痛苦掙扎之際仍面帶微笑,“也許雕塑家想告訴我們:他還沒有死,。這是一種對生命的贊美,。” 此次展覽的另一件重要展品“金鷹金項鏈”,,來自公元前16世紀下半葉,,屬于邁錫尼國王。項鏈由十顆珠子組成,,每顆都描繪了一對互為鏡像的鷹,。鷹在古希臘文明中被認為是鳥中之王,代表力量與尊貴,?!肮畔ED飾品對黃金的使用量非常大,這個項鏈中,,鷹的鏡像圖案會形成光芒四射的效果,,戴在脖子上特別引人注目,。如果它是陪葬品,說明死者的地位很高,?!倍幷f。另一件奢華的展品金鏈網頭飾,,來自公元前4世紀—前3世紀,。這件精致的頭飾鑲嵌有紅寶石和藍琺瑯,其中央的圓形裝飾上是右肩負著箭筒的女神阿爾忒彌斯像,。丁寧認為,,戴這個頭飾的或是女祭司,或是貴族,,“如果現在復制一個戴在頭上,,回頭率就不要說了?!?/p> 據中國國家博物館國際聯(lián)絡部主任,、策展人朱曉云介紹,展覽第一部分展示的是古希臘人日常使用的陶罐等器皿,。“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的專家告訴我們,,古希臘人認為器物本身就像人的身體,,會把它們當作人的身體來塑造,一些器皿上會出現類似人的頭,、肩,、腰、胸,、腿等形狀,。而對于服飾而言,一塊布也被古希臘人穿出了萬種風情,?!?/p> “這個展覽給我們呈現的一個關鍵詞就是,希臘古代社會的美在生活中無所不在”,。丁寧表示,,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有一個著名的評價:希臘的藝術是一種規(guī)范,甚至在某種意義上是不可企及的,?!斑@句話給我們帶來了關于什么是最美形象的思考?!?/p> 美,,超越文化的人類共同追求 “縱觀人類歷史,,美這一普世主題不斷影響著文明和文化的表現形式。在古希臘,,美不僅是一種審美理想,,也是日常生活、哲學和藝術的核心主題,?!毕ED文化部部長莉娜·門佐尼博士在該展覽開幕式上表示,美源于感官的愉悅,,同時反映了更深層的文化,、社會和政治觀念。古希臘人認為,,美不僅是對人類形體的反映,,也是身體與心靈之間的平衡。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等哲學家將美的本質視為一種道德和智慧的卓越形式,,與真理和美德密切相關,。“本次精心挑選的展品旨在展示這些理念,,每件展品都揭示了希臘古代社會如何從外在形態(tài)和概念深度兩方面以藝術來表現美,。” “中國和希臘作為對人類文明演進作出奠基性重大貢獻的文明古國,,都有著極其豐厚的歷史底蘊和令人無法抗拒的獨特魅力,,而這正源于中希兩種相距遙遠的文化所共有的包容性與創(chuàng)造性”。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高政表示,,與中華文明一樣,,古希臘文明在漫長的演進過程中,始終以一種開放包容的姿態(tài),,吸納并融合周邊文化精華,。從愛琴文明的萌芽,直至城邦時代的輝煌,,“美”在這一過程中扮演著獨特且無法替代的角色,,它不僅催生了眾多藝術杰作的誕生,也滋養(yǎng)了無數偉大哲學思想的發(fā)展,?!爱斀袷澜纾邢N拿魉N含的智慧對于人類破解時代難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有著獨特的價值,。希望本次展覽成為促進中希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典范,讓文明之光在交相輝映中照亮歷史,、照鑒未來,?!备哒f。 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館長安娜-瓦西莉基·卡拉帕納約杜認為,,作為兩大代表性的古老文明,,希臘與中國各自擁有豐富而獨特的文化遺產,且對彼此懷有同樣的尊重,。本次展覽是對“美”這一人類進化重要驅動力(7.120, 0.05, 0.71%)的一首贊歌,。從史前開始至整個人類歷史時期,人類對美的孜孜以求從未停歇,。創(chuàng)造出實用又滿足精神與感官雙重需求的物品是人類文明不斷進步的源泉,。該博物館副館長德斯波伊娜·伊納蒂亞杜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她非常期待中國觀眾對本次展覽的反饋,,“沒什么共同的主題比'美’更可以引起大家的共鳴,。中國人非常懂得欣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我在中國看到了非常多美的造詣”,。 “希臘與中國都致力于文化遺產的保存,、保護和弘揚,視其為未來繁榮與發(fā)展的寶貴資源,。近年來,,希臘與中國的合作持續(xù)加強,文化交流與合作尤為突出,?!痹诶蚰取らT佐尼部長看來,此次展覽的終極目的,,不僅是展示古希臘的輝煌成就,更是通過呈現超越文化和時代界限的人類對美的共同追求,,為不同民族和傳統(tǒng)文化之間搭建起溝通的橋梁,。 “青銅鏡”折射東西方文化特色 展覽中,“阿爾戈斯作坊的青銅鏡”將人們帶回約公元前460年,。該青銅鏡的鏡柄為一個女性形象,,下方連接在一個圓形底座上。鏡柄上方,,兩個張開翅膀的愛神環(huán)繞著下方中央的女子,,呼應著使用銅鏡的女性的美貌。而一面約公元前260年的青銅折疊鏡更為“先進”,,表面拋光的鏡蓋上是一位發(fā)型精致,、佩戴珠寶的女性頭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陳列工作部副主任,、青銅器研究專家翟勝利看來,,小小的青銅鏡折射了東西方青銅文明的不同特色,。 “青銅時代是研究古代歷史經常用到的一個概念,在這一歷史時期,,青銅器扮演著不可替代的核心角色,。而這種角色和作用在東西方社會有著不同的表達方式?!钡詣倮麑τ浾弑硎?,此次展覽中能看到一些古希臘的青銅器,包括青銅人像,、青銅鏡以及青銅小構件等,。古希臘青銅人像非常重視人物形象本身的描繪,通常很寫實,。中國古代一些青銅器上也有人物形象,,但與希臘人像不同,中國青銅時代的很多人像更注重身份表達而不重細節(jié)描述,。很多中國青銅人像出現在禮器上,,這些器物主要在重大莊重的朝聘、會盟,、祭祀等禮儀場合使用,。“比如,,三星堆發(fā)現的大量'縱目人’青銅人像就不那么寫實,,眼睛高高凸起,耳朵非常大,,從其外貌特征以及服飾就能確定這個人是什么身份,,他可能象征著某種神。因此,,與西方相比,,中國青銅時代的人像更注重表現人物的社會性”。 “再舉一個例子,,就是青銅鏡,。在大致相當于中國商代前后,西方就有了青銅鏡,?!睋詣倮榻B,這些青銅鏡通常有手柄,,可用手來把持,,很明顯是用來照面容的。后來西方出現了有底座的青銅鏡,可以放在桌子上,。古希臘還有可折疊的青銅鏡,。而在中國,直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銅鏡發(fā)現的數量仍比較少,。中國的早期銅鏡通常只有一個圓盤,背后一般有紐,,紐的旁邊會有多角形或斜線等簡單紋飾圖案,。據考證,中國古代早期銅鏡主要用作特殊祭祀活動的道具,。到了戰(zhàn)國中期以后,,銅鏡才開始在中國大規(guī)模使用,并出現龍等典型圖案,?!耙虼耍@標志著在戰(zhàn)國時期青銅鏡開始以一種日用品的形式在中國興盛起來,,像西方使用青銅鏡一樣照映自己的面容,。因此,從文物和藝術的角度看,,古代東西方文化確實存在不同特色,。” 中國國家博物館陳列工作部副研究館員,、先秦文化研究專家張運表示,,盡管存在一定差異,但東西方文明的起源具有相似性,。古希臘文明起源于愛琴文明,,愛琴文明大約始于公元前3300年,和中華良渚文明開始的時間差不多,。古希臘地處埃及和兩河流域兩大文明之間,,使得希臘人得以借鑒其他兩大文明的成果。之后,,希臘文明和羅馬文明共同構成了西方文明的搖籃,。這與中華早期文明起源的特點很相似,。中國新石器時代的文明起源呈現多元并存的局面,,有仰韶文化遺址、良渚文化遺址等多個代表性的考古遺址,,后來不同區(qū)域的文化交融匯集,,并最終向中原地區(qū)匯聚?!斑@說明,,東西方文明的起源過程和文化發(fā)展脈絡都具有多元一體的相似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