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阿呆爸第976篇原創(chuàng) 綜藝《我家那閨女》播出以后,娛樂圈新晉小花盧昱曉人氣大增,,路人好感度節(jié)節(jié)攀升,。 但這并不是因為她在節(jié)目中表現(xiàn)得多么好,而是因為她和父母的相處模式,,看得全網(wǎng)直呼“眼紅”,。
節(jié)目里,,盧昱曉的父母從不吝嗇表達(dá)對女兒的愛,話語間,、行動中,,處處都有愛的痕跡。 可以說,,盧昱曉的生活讓“江浙滬獨生女”這一概念具象化了,。 女兒做飯,爸爸在旁輸出了一段天花亂墜的“彩虹屁”:
女兒弄丟鑰匙,,打電話跟媽媽求助,,媽媽一句責(zé)備都沒有,第一反應(yīng)就是溫和地引導(dǎo)女兒解決問題,。 因為盧昱曉小時候在房間的墻上寫了一句“曉曉永遠(yuǎn)的窩”,,父母二十多年沒舍得賣掉這套房子。 盧昱曉和父母的相處,,就像是電視劇中的神仙家庭照進(jìn)了現(xiàn)實,,說她是“現(xiàn)實版黃亦玫”都不為過。 和網(wǎng)友一樣羨慕盧昱曉的,,還有一起參加《我家那閨女》的柳巖,。 柳巖在接受采訪時說過,自己是在打壓教育下長大的,,非常羨慕盧昱曉的家庭氛圍,。 與盧昱曉家庭的溫馨日常相比,柳巖和媽媽之間的矛盾要明顯得多,。 無處不在的否定,,習(xí)慣性的批評,對女兒人生選擇的種種不滿……身為語文老師的柳巖媽媽,,對女兒的教育比對待學(xué)生更加苛刻,。 但一個殘忍的事實是,生活中像盧昱曉那般的幸運兒少之又少,,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活成了“柳巖”,。 01. 在愛中長大的“小迷糊” 盧昱曉的生活狀態(tài)和大家對精致女明星的想象大相徑庭,反而更接近大多數(shù)擅長“糊弄學(xué)”的年輕人,。 平日拍戲時,,盧昱曉住在橫店租的房子里,,大大小小的擺件布置得溫暖而有序。但一收拾行李,,就表現(xiàn)出了迷糊本性,。 把衣服從衣柜里拿出來堆在床上,隨便一疊就丟到行李箱,,一邊漫不經(jīng)心地收拾,,她還很有自知之明地自我吐槽了一番:“這種疊法如果在家里,肯定是要被媽媽要求重新疊的,?!?/span> 回到家以后,盧昱曉的迷糊片段持續(xù)上演,。 先是出門買菜把鑰匙落在了出租車上,,好不容易找回鑰匙打開家門,又把買的菜落在了門口,。 在鄰居的提醒下,,她把菜拎進(jìn)來了,但雨傘還是忘在了門外…… 此時坐在演播室里的盧媽媽目睹了一切,,無奈地扶額苦笑,。 她沒有責(zé)備的意思,只是溫柔地把責(zé)任攬到了自己身上:“從小可能是我們幫她保管得比較好,?!?/span> 緊接著很自然地夸起了女兒,,表示曉曉的主軸和核心都在演藝方面,,所以生活方面是要欠缺一些。 而在照顧女兒的情緒方面,,盧爸爸的耐心和體貼完全不輸媽媽,。 盧昱曉凌晨三四點殺青,爸爸在睡夢中接通了女兒的電話,,有條不紊地跟女兒溝通歸家的安排,。 清早起床,爸爸看到女兒敞著臥室的門睡覺,,就輕手輕腳地拿夾子幫她掩好窗簾的縫隙,。 盧昱曉第一次買菜給家里人做飯,老爸怕打擊女兒的自信心,,提前跟來做客的舅舅一家打好招呼:“不要太在意能不能做得好吃了,,能吃就行?!?/span> 但回家后看到女兒的勞動成果,,立刻驕傲地贊不絕口,。不但要夸,還要夸得言之有物,、有理有據(jù),,配色、營養(yǎng),、美觀……主打一個情緒價值拉滿,。 夸完了才走到廚房問女兒:“有什么要幫忙的嗎?” 如今盧昱曉已經(jīng)二十多歲了,,但父母一直喊她“寶寶”,。在他們心中,女兒始終是需要呵護(hù)的小姑娘,,父母還細(xì)心地收好了曉曉從小到大所有的“作品”,,滿滿當(dāng)當(dāng)一大箱。 有女兒送給爸爸的畫,,作文里寫的媽媽,,甚至小到一個造句都能喚醒童年記憶:“晚上爸爸凝神地聽著新聞,原來爸爸的股票又跌了,?!?/span> 一家三口吃完晚飯后默契談心的這一段,看得人心里涌起一陣暖流,。 就像吳昕說的,,盧昱曉身上有種讓人安心的氣質(zhì)。這正是原生家庭給予她最寶貴的財富,,足以受用一生,。 02. 打壓教育之下,她永遠(yuǎn)不夠好 與盧昱曉這邊溫暖治愈的畫風(fēng)相比,,柳巖和媽媽這一段看得人幾乎要窒息,。 一看到柳巖家里的布置,媽媽就皺眉開麥:“這么亂嘞,?像眼睛鼻子長在一起,,一坨的樣子?!?/span> 柳巖貼面膜,、點香薰,本是熱愛生活的精致細(xì)節(jié),,卻被媽媽說成“懶懶散散”,、“瞎搞”。 柳巖開始切水果,、做飯,,演播室里的觀察員都在夸她能干,,柳媽媽卻自顧自挑刺:“刀工不咋地?!?/span> 鏡頭一轉(zhuǎn),,看到柳巖把大堆衣服疊在了地上,媽媽生氣指責(zé)道“邋遢”,、“亂七八糟”,。 盧昱曉媽媽聽到這里,下意識幫柳巖說話:“她是亂中有序的,?!?/span> 可節(jié)目看了一大半,柳媽媽對女兒的形容詞卻全都是負(fù)面的,。綜藝中尚且如此,,不敢想象平日里柳巖被否定過多少次。 最讓網(wǎng)友們感到不可理喻的還是催婚問題,。提到女兒44歲還不結(jié)婚,,柳媽媽直呼“老大難”,還說:“她年紀(jì)這么大了,,要找只能找老頭子,。” 44歲依然瀟灑的精致女明星,,有錢有閑有能力,,落到母親嘴里就是一個“剩女”,是沒人要的,、嫁不出去的,。 記得柳巖曾在采訪中說過,自己從來都不玻璃心,。原以為她是習(xí)慣了娛樂圈的明刀暗箭,,沒想到這種“鈍感力”居然是從小被家人磨練出來的,。 從經(jīng)濟(jì)條件上來看,,柳巖的原生家庭的確困難。她當(dāng)年之所以步入演藝圈,,就是為了給媽媽賺錢治病,。 柳巖17歲時媽媽患上直腸癌,為了高額醫(yī)療費用,,柳巖厚著臉皮跟所有人借遍了錢,,還是不夠。 那時她偶然看到一個選秀招募,,為了一萬塊的獎金報了名,,就這樣陰差陽錯地成了湖南衛(wèi)視的簽約主持人,。 后來媽媽病情好轉(zhuǎn),柳巖的事業(yè)也步入正軌,,但她還是時時刻刻活在恐慌中,,總覺得不幸的事情還會發(fā)生。 細(xì)究這種悲觀心態(tài)的成因,,除了媽媽生病的意外,,也和她從小接受的教育有關(guān)系。 柳巖初中時參加合唱團(tuán),,需要交50元的制服費用,。媽媽早早就準(zhǔn)備好了錢,卻硬生生拖了好幾天才給她,。 理由是:“要讓你知道,,錢是辛辛苦苦賺來的,不是可以隨便輕易得到的,?!?/span> 在娛樂圈單打獨斗的日子里,,柳巖遭遇過職場霸凌,,忍受了無數(shù)不公,又因為各種標(biāo)簽被罵到難以翻身,。 但她沒想過要放棄,,因為家里人需要她,而她在這種“被需要”的心態(tài)中,,獲得了拼搏的動力,。 時至今日,習(xí)慣了吃苦的柳巖終于后知后覺了自己的辛苦,,在采訪中流露出對盧昱曉家庭的向往,。
可以想象,,這樣的柳巖在看到盧昱曉可以被那么多夸贊圍繞的時候,,她怎么可能不羨慕呢? 03. 不必羨慕,我自芬芳 柳巖和媽媽的相處模式,,讓人不禁想起陶昕然母女,。 在另一檔節(jié)目中,陶昕然也分享過在“打壓式教育”下長大的經(jīng)歷,。她的媽媽也是一名教師,,從小對她要求嚴(yán)格。 考了第四名,,會被指責(zé)為什么沒考前三,;考試拿到98分,會被質(zhì)問:“那兩分怎么丟的,?” 其實我們很能理解,,兩位媽媽對女兒的高標(biāo)準(zhǔn)、嚴(yán)要求,,都是為了能讓她們成才,,本心當(dāng)然是愛孩子的。 就像柳巖在節(jié)目播出后維護(hù)媽媽說:
細(xì)想一下,,其實很多家長都會有這種心理:自己的孩子自己先批評,別等他以后闖了禍才被社會教育,。 但很多父母都忽略了,,在我們批評孩子的過程中,傷害已經(jīng)造成了,。 看《我家那閨女》有個很直觀的感受是,,盧昱曉一家遇到任何情況都會往好的方向想。 比如柳巖愛吃冰,,演播室的人都在討論這樣會不會對身體不好,,柳媽媽還批評柳巖從菜板上拿冰塊吃不衛(wèi)生。 但盧媽媽的反應(yīng)是:“說明她牙非常好,?!?/span> 在這種積極教育下長大的盧昱曉,弄丟了鑰匙之后半秒慌亂都沒有,。一邊不好意思地笑,,一邊想著解決問題。 一旁的表弟一臉灰心喪氣,,盧昱曉卻開始夸自己“靠譜”。這么容易丟三落四的性格,只是弄丟了鑰匙,,能把表弟好好帶回家來,,已經(jīng)很了不起了。 事實證明,,越是不缺愛的人,,越是容易吸引到愛。越是安全感充足的人,,越能給周圍的人帶來安全感,。 正輸出帶來正反饋,鼓勵式教育下長大的孩子不但不會“飄”,,往往還有更強的抗打擊能力,。 盧昱曉出道以后一直被罵長相普通、體態(tài)差,,但她沒有回避問題,,而是積極調(diào)整、改變,,并且從不放棄向外界展示自我,。 看了這么多教育案例,我們至少應(yīng)該達(dá)成這樣的共識:打壓式教育并非是個例上的錯誤,,而是吃過苦的老一輩普遍的習(xí)慣,,擰巴又矛盾。 看到這一癥結(jié)后,,我們不僅要反思父母教育的問題,,更需要幫助“柳巖們”找到一條自救之路。 在羨慕之外,,我們還有很多可以做的事,。 其實,早在《夢華錄》時期,,大家就對比過劉亦菲和柳巖的差異人生,。 比起劉亦菲在家庭中得到的愛與勇氣,柳巖的事業(yè)路走得實在艱辛,,但那時大家普遍稱贊柳巖不服輸?shù)膭蓬^,。 恰恰是遭遇過不幸、經(jīng)歷過打壓,,才讓柳巖擁有了巖石一般絕不垮塌的韌勁和生命力,。 誠然,孩子的優(yōu)秀并不能掩蓋父母的失職,。但柳巖的確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范本,。 沒從原生家庭得到足夠而穩(wěn)定的愛又如何,?這并不妨礙她活出獨立又漂亮的人生。 40+的年齡,,她依然保持對愛情與婚姻的期待,,但并不執(zhí)著于此,因為她有事業(yè)可以充實自我,、支撐自我,。 就像《我家那閨女》中的另外兩位女兒于文文和朱旺旺一樣,她們都來自并不圓滿的原生家庭,,但她們也一樣勇敢地走在了自洽,、自立的路上。 如果不能改變父母,,那就改變自己,,為自己的人生掌舵,去海闊天空中任意馳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