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zhàn)爭年代,,人民軍隊通常采用“三三制”的編制,即一個師轄3個團,,一個團轄3個營,,一個營轄3個連等等。 而在談及抗美援朝時期參與東線作戰(zhàn)的第9兵團各部時,,網(wǎng)上一直有該兵團屬“加強”編制,,所以施行“四四制”的說法,即一個軍轄4個師,、一個師轄4個團等等,。 實際上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因為第9兵團的部分編制確實有些特殊性,,但在此之外它的編制也有相當(dāng)共性,,并不算是特殊到底。 首先,,就第9兵團的總體實力來說,,是下轄有第20軍、第26軍和第27軍,,三個軍各加強有一個炮兵團,,此外在定編的3個步兵師之外,又分別加強了1個師,。 所以在軍一級所屬部隊層面,,它的確是“四四制”,即一個軍轄有4個步兵師,,這一點的確是跟西線各軍所不同的,。 但是由于西線部隊多為原四野主力,它的軍師編制要更大,,所以第9兵團的平均各軍兵力雖有約5萬人,,卻并沒有第39軍、第42軍兵力多,,只多于第38軍和第40軍,;若以單個師的兵力計,,則連后兩個軍也不及,平均只有萬余人而已,。 那么只有萬余人兵力的師,,還可以談得上是“四四制”嗎? 以第27軍來說,,還真行,。 因為第27軍在參戰(zhàn)前,率先將原師屬山炮營和步兵團屬重迫擊炮,、九二式步兵炮等較“大”口徑的炮,,合編在了一起,稱為炮兵團,。 那么一個師下轄3個步兵團,,再加上這1個炮團,也算是轄有4個團級單位了——雖然說從實力數(shù)上講,,還是原來的那些炮而已,。 這些炮總計能有多少呢? 按照第27軍當(dāng)時的統(tǒng)計,,總計有38門75毫米山炮,、19門九二式步兵炮、16門100毫米迫擊炮,、8門106.7毫米迫擊炮,、 如果以標(biāo)準(zhǔn)的炮兵團實力數(shù)計算,大約山炮可以編成一個團,、重迫擊炮和步兵炮可以編成一個混合團,。 既然原屬于步兵團一級的重迫擊炮和步兵炮被抽走,,那么第27軍當(dāng)時的步兵團就只剩下正常的警衛(wèi),、通信分隊了,更不存在什么營級建制,,團一級就談不上“四四制”,,主要的戰(zhàn)斗力量便剩下3個步兵營。 在步兵營一級,,轄有3個步兵連和1個機炮連,,總計是4個連級單位。 其中所謂的機炮連裝備的不是機關(guān)炮,,而是重機槍和81/82毫米口徑迫擊炮,,可能還會有兩三具巴祖卡火箭筒。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因為受限于裝備水平,,很難將重機槍和迫擊炮裝備到營一級,所以步兵營級往往就只有三四個步兵連。 但在1950年出國參戰(zhàn)前,,我軍繳獲的重機槍,、迫擊炮類裝備還是相當(dāng)充裕的,所以在這一級的裝備并不缺乏,。 值得注意的是,,第9兵團的步兵營機炮連配備跟西線各部其實沒有什么區(qū)別,它不屬于特別加強之列,,而就是常態(tài)化配置,。 因為無論是第13兵團所屬各部還是第9兵團所屬各部,都分別是我軍第四野戰(zhàn)軍和第三野戰(zhàn)軍的精華,,在步兵營連級的配備上,,不會有太大的差別。 只不過是四野部隊更為充實,,它的營連兵力數(shù)量會更多,,而三野部隊則是正常水準(zhǔn),談不上少,,也不至于太多而已,。 既然如此,那么在步兵連一級的配置上,,便也不會差太多,。 現(xiàn)在一般提到戰(zhàn)爭年代的步兵連,大家應(yīng)該都會想到這肯定會是標(biāo)準(zhǔn)的“三三制”,,總計轄有3個步兵排,、9個步兵班,再加上連部帶著的通信,、炊事分隊就完了,,還能有啥? 但實際上早在解放戰(zhàn)爭進行中時,,隨著60炮繳獲的逐漸增多,,其編制級別便已經(jīng)開始下放。 到抗美援朝戰(zhàn)爭開始前的戰(zhàn)備時,,便要求將步兵連一級的60炮編組成排,一般每個連是3門炮,。 所以第9兵團當(dāng)時的步兵連是有60炮排的,而同樣在西線部隊中,,步兵連一級也有這個炮排。因此,,當(dāng)時的步兵連也有迫擊炮用,,不是夸張的說法,。 比如在近年來比較火的電影《長津湖》中,第7連的雷公便是炮排排長,,這是符合歷史的,。 不過在真實的戰(zhàn)爭中,,一個連所配的迫擊炮不會有電影中展示的那么多,;后者畢竟是藝術(shù)化的作品,,需要考慮到場面效果因素。 如果真是聯(lián)系歷史的話,,像第7連那樣擔(dān)負(fù)穿插重任的連隊,,實際是會加強營一級的81/82毫米迫擊炮,、重機槍,、火箭筒的。而在電影中,,提到了連里有重機槍,,便也是這種情況的反映,。 至于說步兵排到班一級的話,,其實就沒什么可說的了,一個排轄3個班,,這個沒變;而在一個班里會有1挺輕機槍,,2支以上沖鋒槍,,其余戰(zhàn)士用步槍,。 所以從軍一級梳理下來,,我們便會發(fā)現(xiàn),第9兵團比較特殊的“四四制”編制,,主要在于它的步兵軍轄4個步兵師,,還有如第27軍那樣將師,、團屬火炮編成了炮兵團,,而從團級以下到營連的編制雖然也能找出4個單位,,但其實是沒有什么特殊性的。 而且由于本身編制兵力不如原四野部隊的緣故,,即便是一個軍轄4個師也與西線主力軍相當(dāng),,至于步兵是所轄的4個團,,因為本身只是建制內(nèi)調(diào)整,所以也沒有實力數(shù)上的特別變化,。 以上關(guān)于編制及武器配備上的具體情況,,希望對當(dāng)時戰(zhàn)史感興趣的網(wǎng)友可以稍加注意,以加深了解,。 |
|
來自: 冬不拉拉 > 《中國革命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