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期 新見戈載 《翠薇花館詞》三十四卷本考釋 作者: 李芳 中國社會科學院機構 文學研究所,,北京 100732 摘要 清代詞人戈載的《翠薇花館詞》有多種版本存世。新近發(fā)現(xiàn)的三十四卷本是目前所知戈載詞集中刊行最晚,、收詞最多的版本,,末四卷詞作大部分作于戈載歸里鄉(xiāng)居之后,據(jù)其內容可補充戈載晚年的生平事跡,。此書經過徐世昌,、林葆恒、黃裳等著名藏書家遞藏,,卷末有黃裳手書書跋一篇,。通過考訂、梳理現(xiàn)存《翠薇花館詞》八卷本、十卷本,、二十七卷本,、二十九卷本、三十卷本,、三十四卷本等重要版本的刊刻時間及源流關系,可以揭示戈載屢次刊刻及修訂詞集的過程,。 關鍵詞 戈載 《翠薇花館詞》 徐世昌 黃裳 作者介紹 李芳: 文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出版有《簡明中國文學史》(合著,,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2019年版),、《子弟書全集》(古籍整理,第二作者,,社科文獻出版社2012年版),、《新編子弟書總目》((古籍整理,第二作者,,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劍橋中國文學史》(譯著,合作,,三聯(lián)書店2013年6月版)等,。 目錄 一. 《翠薇花館詞》三十四卷本的發(fā)現(xiàn)與遞藏 二. 《翠薇花館詞》三十四卷本初考 三. 《翠薇花館詞》的版本及其刊刻過程 1 八卷本,嘉慶二十三年(1818)刊本 2 十卷本,,嘉慶二十四年(1819)刊本 3 十七卷本,,道光十六年(1836)前后刊本 4 十九卷本,道光十八年(1838)刊本 5 二十二卷本,,道光十九年(1839)刊本 6 二十七卷本,,道光二十年(1840)刊本 7 二十九卷本,道光二十二年(1842)刊本 8 三十卷本,,道光二十四年(1844)刊本 9 三十四卷本,,道光二十八年(1848)后刊本 全文閱讀 戈載(1786—1856)是清代中葉著名詞家,吳中詞派的代表人物,,著有《翠薇花館詞》存世,;又曾自選其詞,編為《翠薇雅詞》,,收入《吳中七家詞》,。嘉慶、道光間,,《翠薇花館詞》隨作隨刊,,故傳世版本較多,均為戈載翠薇花館家刻本,常見的有戈載早年刊刻的初刊本八卷本,,以及晚期刊行的二十七卷本和二十九卷本等,。筆者新近發(fā)現(xiàn)了一種三十四卷本,是目前所知戈載《翠薇花館詞》諸本中刊行最晚,、收詞最多的版本,。前人著錄中罕有提及,其詞作內容頗可補充戈載晚年生平事跡,,茲介紹如下,。 一. 《翠薇花館詞》三十四卷本的發(fā)現(xiàn)與遞藏 戈載,字順卿,,又字寶士,,號弢翁,江蘇吳縣人,。戈載平生性嗜作詞,,其詞集名《翠薇花館詞》,今有多種版本傳世,;又有《詞林正韻》一書,,向為填詞家所宗。關于《翠薇花館詞》的版本,,謝章鋌《賭棋山莊詞話續(xù)編》嘗記曰:“戈寶士《翠薇花館詞》最多,,余所得者二十七卷,《詞綜續(xù)編》以為三十九卷,,《萬竹樓詞注》以為三十卷,,《聽秋聲館詞話》以為十卷。殆其詞隨作隨刻,,故積久愈多耳,。”謝氏此言甚是,。戈載畢生嗜詞,,創(chuàng)作不輟,作品極繁,?!洞滢被^詞》的刊刻,除隨作隨刊的特點外,,還在多次刊行中進行了大量刪汰修改,。如十卷本中自序所言,八卷本是“自庚申至丁丑,,閱十有八載”,,其間共創(chuàng)作了七百多篇詞,,經“同好諸君為刪定成八卷”,其中編選收入只有二百七十篇, 故存于集中者僅“十之五六”耳,。 據(jù)諸文獻記載及筆者所見,,目前《翠薇花館詞》的版本可考者有九種之多,分別為八卷本,、十卷本,、十七卷本、十九卷本,、二十二卷本,、二十七卷本、二十九卷本,、三十卷本、三十四卷本,。此外,,據(jù)上引《賭棋山莊詞話續(xù)編》,黃燮清《國朝詞綜續(xù)編》曾記載有三十九卷本,,今未見,;又吳嘉洤《儀宋堂文集》卷九《國子監(jiān)典簿銜戈君墓表》中謂:“君生平雅好填詞,刻《翠薇花館集》至六十余卷,,海內奉為圭臬,,如宋之柳耆卿云?!眳羌螞?1790—1865),,字澄之,是戈載同鄉(xiāng)和多年好友,,著有《秋綠詞》,,亦列于“吳中七子”,曾為戈載所著《詞林正韻》和《翠薇花館詞》作序,,所言當可據(jù)信,。據(jù)其所說,若《翠薇花館集》中所收均為詞作,,則戈載詞另有六十余卷本,,今暫未見。筆者推測,,此處所謂的“六十余卷”,,在排除吳氏筆誤的前提下,可能性之一是指戈載未經篩選的詞作初稿,。戈載數(shù)次刊定詞集,,入集詞作均經嚴格擇選,,他在十一卷自序中說“十余年來積稿不下數(shù)百首”,付刊者僅為“遴選其十之五六”,,所以,,未編入集中的作品仍有十之四五,恰合吳嘉洤“刻《翠薇花館集》至六十余卷”之說,。 往者諸家目錄所記載,,學界常見的《翠薇花館詞》多為二十九卷本,《稀見清代四部輯刊(第五輯)》即據(jù)此影印收錄,。三十卷,、三十四卷本較為罕見。在筆者目驗的諸版本中,,又以新近發(fā)現(xiàn)的三十四卷本最為珍貴,。它罕見于前人著錄,是目前存世卷數(shù)最多的戈載詞集,。 《翠薇花館詞》三十四卷本,,現(xiàn)藏天津社會科學院圖書館,一函七冊,,函套題“翠薇花館詞·三十四卷本·清·道光·吳縣戈載著”,。此本目錄只刻至第三十卷,后四卷目錄“卷三十一計三十三調/卷三十二三十九調附二調/卷三十三計二十八調附五調/卷三十四計三十調附五調”,,均為墨色手寫,。前三十卷目錄系沿用三十卷本舊版刊刻,后四卷則是刊刻之后另行書寫添加的,。第一冊封面題“翠薇花館詞/賓士屬/顧廣圻篆”,,頁九行,版式與此前的初刻八卷本等諸版本均無二致,。初刻八卷本卷首有吳慈鶴,、董國華、陸損之,、朱綬,、吳嘉洤、沈傳桂,、陳裵之七人序,,三十卷本、三十四卷本中又增曹默序,,署“癸巳仲秋曹默謹撰”,。卷首題詞名家眾多,共計五十五篇,。 《翠薇花館詞》三十四卷本中藏書章較多,,依次有徐乃昌藏書?。骸胺e學齋徐乃昌藏書”朱文、“徐乃昌馬韻芬夫婦印”朱文,;又署“讱庵”者藏書?。骸白氣纸浹邸卑孜模白氣掷先肆院罅壑畷訉O保之”白文,;又黃裳藏書?。骸包S裳藏本”朱文、“來燕榭藏舊本詩馀戲曲”朱文,,“辛巳四月十七日閱”朱文,;以及上海圖書館藏書章“上海圖書館藏書”朱文和上海圖書館圖書發(fā)還章“上海圖書館發(fā)還圖書章”朱文。根據(jù)鈐印,,此書陸續(xù)經過徐世昌,、讱庵、黃裳,、上海圖書館,、天津社會科學院等私人和公立圖書館收藏。 據(jù)此可知,,此書為現(xiàn)代著名藏書家黃裳舊藏本,卷末附有黃氏題記一則,。黃裳先生藏書甚夥,,且有隨手做記的習慣。曾選書前所存題記,,別為一冊,,題為《來燕榭書跋》?!洞滢被^詞》三十四卷本中的題詞并未收入其中,,可補之缺,茲錄于下: 丙申春日,,收此戈小蓮詞集于林氏,,戈氏為清中葉填詞名家,卷帙甚富,,此集傳世僅見有三十卷本,,此獨增四卷,可珍重也,。戈氏尚有《翠薇雅詞》,,系棠刻本,,亦道光中刊。余已有之,,得此而遺詞遂全。因為題記,。黃裳小燕書。 “戈小蓮”是戈載父親戈宙襄之字,此系筆誤,。由書中藏書章和黃裳題記可知,此三十四卷本原為徐世昌舊藏本,,又經林氏之手售予藏書家黃裳,,后曾入藏上海圖書館,發(fā)還黃氏之后,,又出售給天津社會科學院圖書館收藏至今,。徐乃昌(1869—1943),晚清民國間著名藏書家,,著有《積學齋日記稿》,,記述他購書、藏書的經過,;又有《徐乃昌藏詞目錄》,,著錄其所藏詞集。20世紀50年代,,他的藏書變賣流出,,詞集大宗歸于林葆恒,也就是黃裳在札記中說的“丙申春日收此戈小蓮詞集于林氏”之“林氏”,。林葆恒生于1872年,,字子有,號讱盦,,福建閩縣人,,為晚清名臣林則徐侄孫。他以研究和收藏詞學書聞名,,著有《讱盫詞》,,另編輯有《詞綜補遺》等,為研治清詞者所重,。林葆恒藏詞集,,自編有《讱盫藏詞目錄》抄本,目錄“別集”類中著錄有“《翠薇花館詞》三十四卷,,七冊,,吳戈載寶士”,與此三十四卷本吻合,。三十四卷本中有“讱盦經眼”“讱盦老人六十以后力聚之書子孫保之”兩枚印章,,為林氏藏書印。林葆恒歿后,,子女出售其藏書,,黃裳藏本即購置于此時,。 在黃裳的書籍收藏中,明清別集是其突出的特色,。1970年代,,黃裳先生的藏書曾被悉數(shù)沒收。他自己記錄道,,“六年前的一天,,身邊的書突然一下子失了蹤,終于弄到蕩然無存的地步了” ,。經過編目之后,,這批書的大部分入藏于上海圖書館,故有“上海圖書館藏書”章,。后來,,國家發(fā)還部分藏書,發(fā)還的書籍上鈐有“上海圖書館發(fā)還印章”,。但是,,返回的書籍并非全部。他在1979年寫成的《書的故事》中又說:“最近,,這些失了蹤的書開始一本本又陸續(xù)回到我的手中,,同時還發(fā)給我一本厚厚的材料,是當年抄去的書的部分草目,,要我寫出幾份清單來,,然后才能一本本的找出、發(fā)還,?!卑l(fā)還的這部分書籍,,據(jù)他自述,,后來又曾因各種原因不得不割愛出售,流入其他藏家和機構,?!洞滢被^詞》就是經過沒收、發(fā)還后又被售出的書籍之一,。 天津社會科學院成立于1979年3月,,圖書館之藏書當為此后陸續(xù)購置收藏。早在1981年7月,,天津文人顧霽就在館中讀到《翠薇花館詞》,,嘗作題識附于書中。此書或為天津社會科學院設立圖書館之初所購入,。據(jù)介紹,,館內藏有一批黃裳先生的舊藏清人別集,,均鈐有黃裳先生藏書章,當為同一批售出者,。 二. 《翠薇花館詞》三十四卷本初考 戈載《翠薇花館詞》初刻本是八卷本,,此后陸續(xù)增補,先后刊刻了十卷本至三十四卷本等多個版本,。三十四卷本是目前所見刊行最晚的版本,,卷首有序八篇,題詞五十五篇,。戈載詞集基本以時間為序編排,,三十四卷本詞作創(chuàng)作和刊刻的時間,可根據(jù)詞作所涉及的內容加以推斷,。 三十一卷卷首《雪月交光》詞序曰:“乙巳端月初旬,,通宵大雪,試燈夕又繼之,,至上元則晝雪而晚晴,。”此詞寫乙巳上元節(jié)事,,時為道光二十五年(1845),,三十四卷本中末四卷詞作內容即起至此年,戈載時年六十歲,。三十二卷卷首《舜韶新》序云:“丙午元旦書懷,,時予年六十有一矣?!惫蚀司碓~作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三十三卷《雙雙燕》詞小序“十二月十九日立春”,自注“至今道光丙午”,;又《漢宮春》詞小序“丁未人日”云云,,此卷詞作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末至二十七年(1847)兩年間。三十四卷卷首《賞南枝》小序“丁未孟陬下旬九日,,董琴涵觀察招同社集二十六宜亭”,,三十四卷中最后一首詞作是《燭影搖紅·除夕立春淮陰寓中與尤信甫作》,恰是丁未年最后一日,,則可知三十四卷中所收詞為道光二十七年(1847)作品,,戈載時年六十二歲。據(jù)此,,三十一卷至三十四卷的詞作,,是戈載六十歲至六十二歲的作品,其刊刻時間當在道光二十八年(1848)之后。 戈載家世生平,,散見于《蘇州府志》等方志中零星記載,,好友吳嘉洤在《國子監(jiān)典簿銜戈君墓表》中對其生平事跡概之以寥寥數(shù)語,“家世饒裕,,至君時稍衰,,猶能于楓江精舍中時時招致賓客,蓋近數(shù)十年以來不多見也,。中歲后,,境日貧乏,始出為汗漫游,,依人幕下,,佐會計事。晚乃歸里,,筑避債臺于城西,,以娛衰老。然猶時集故人會飲,,其豪興蓋不減昔年云”,。根據(jù)三十四卷本中的詞作內容,可對戈載中晚年出為幕客,、歸里養(yǎng)親等生平經歷做出補充,。 戈載家室富裕,廣事結交,,少年得名,,早年的生活是相當愜意的。謝章鋌說他“因其室有余資,,喜結納,,才名易起”。從《翠薇花館詞》早期的唱和題贈之作可以看出他交游極闊,,年輕時即與吳縣一帶名士頗常往還,。家道中落之后,營生艱難,。據(jù)其自述,,為謀生計,,“予出門十二年”,。又據(jù)離家前所作《別怨》詞序“甲午仲冬將赴袁江”,戈載在道光十四年(1834)冬天四十八歲時,,迫于生計離家遠游,,曾經依附旗人麟慶等權臣幕下,先后在淮安、揚州,、高郵等地寓居,。 如上文所言,三十一卷至三十四卷所收詞作均作于戈載六十歲之后,。年屆六旬,,他仍孤身飄零在外,尚未能回鄉(xiāng)居住,。此時,,戈載在袁浦為人幕客,詞作中彌漫著思鄉(xiāng)之情,。特別是道光二十五年(1845)十月,,他以花甲之年回鄉(xiāng)為母親慶賀八十大壽之后,思歸之意就更為濃厚,。拜別耄耋高堂,,再度離家時,路途艱辛,,倍感凄愴,。《清平樂》詞序曰:“予于十一月初旬赴淮,,天氣驟寒,,風霜雨雪,隨舟而至,。渡江后,,又值凍河。匝月始抵袁浦,。行路之難,,備嘗苦況矣?!痹~中亦言:“十年濡跡關河,,今年展轉愁多?!庇衷诼猛局信c伶人萍水相逢,,同在異鄉(xiāng)為異客,頗有知音之戚:“江口守風,,夜航枯坐,,忽有雛伶在柁樓吹笛,聲極圓美,,而有凄楚之音,。呼出詢之,知因孤苦出門,不勝勞悴,。乃與沽酒閑談,。言愁,我亦愁矣,?!?/p> 戈載的父親戈宙襄,字小蓮,,因篤于孝道而絕意仕途,,一心著述,在鄉(xiāng)里有“戈孝子”之美稱,。戈載本就深受父親影響,,這次回鄉(xiāng)慶壽之行對他的心理影響至深。次年(道光二十六年,,1846)四月,,戈載在六十一歲時,掛念萱堂老邁,,以養(yǎng)親名義準備返鄉(xiāng),,“丙午四月下旬,自淮返吳,,留別王甫亭太守”,。這首《下水船》詞是他前十余年游歷生涯的總結: 來往袁江路。老了關山行旅,。蕭瑟平生,,蘭成但多詞賦。文酒趣,。人海欲尋知己,,落落晨星堪數(shù)。 情深處,。十載西園住,。何忍抽帆歸去。為念親闈,,衰年病宜調護,。添別緒。試問津梁得否,,努力云程徐步,。 歷時半月,方于五月抵家,,成《家山好·五月朔日抵家作》一闋,。 到家先問老親安。門閭望,,喜開顏,。臨行衣上縫痕密,笑依然,。煮淮白,,話團圞。 卸裝只有詩囊富,,卷帙又新編,。萍蓬浪跡,何如遁俗散疎頑,。青山綠水閑,。 此詞中“臨行衣上縫痕密”一句,雖用“臨行密密縫”之熟典,,卻遙遙呼應了十二年前離家時所作《別怨》詞中的“雨別星離,。算人生、最是傷悲,。遠游非得計,,慈親親手密縫衣。歲暮天寒向路歧,?!碑斈甏饶赣H手縫制的衣裳上針腳尤密,多年之后得以歸鄉(xiāng)侍奉萱堂,,戈載心情之輕松愉快,,和之前的苦況形成鮮明對比。 歸家鄉(xiāng)居之后,,他的詞作內容都聚焦于侍奉老母,、填詞作畫的閑居生活。居家生活的情景,,在《貧也樂》四首詞中得到充分展現(xiàn),。其小序謂: 高仲常《小梅花》詞有“須信在家貧也樂”句,,遂易名《貧也樂》,。今予在家閑適,侍奉老母啜菽飲水,,以盡其歡,。知己敘闊,如尤榕疇信甫,、彭仲山枕珊,、汪賡虞,、蔣小琴、吳又濱,,迭為消暑會,,各賦《續(xù)飲中八仙歌》,以志清興,。無事則考《詞源》,,校《詞譜》,,搜討詞苑諸集,,以纂《詞律訂》《詞律補》二書。時而棹小舟,,或徐步于虎邱山下,,無利名之擾,無應酬之煩,,似可希貧而樂之一境矣,。因述其調,并用原句,,衍為四首,。 鄉(xiāng)居中最重要的工作,是集中精力編寫《詞律訂》《詞律補》兩書,。戈載很早就有意識地訂正萬樹《詞律》中的訛誤,,他在《詞林正韻·發(fā)凡》中說: “予有訂定《詞律》之舉而尚未蕆事,凡在舊編,,間多新得,,即詞之用韻亦藉此參互考訂,引伸觸類而知之耳,?!?《發(fā)凡》末署道光元年(1821),則從那時起即有此想法,。王敬之《三十六湖漁唱·霜葉飛》詞中說:“順卿精解宮調,,四聲謹嚴,將有《詞律訂》《詞律補》之刻,,掃除云霧,,久遠津梁,非好為紅友作諍友也,?!洞滢被^雅詞》,亦自加訂正之卷,?!蓖蹙粗思诘拦馐吣?1837),,則《詞律訂》《詞律補》二書的編撰,在1837年左右已經接近完成,,準備付梓,。《詞律訂》和《詞律補》在戈載生前是否成書,,一直有所爭議,;但從《翠薇花館詞》看來,,至少在道光二十八年(1848)三十四卷本刊刻時,,還沒有最后完成。除上引所說“考《詞源》,,?!对~譜》,搜討詞苑諸集,,以纂《詞律訂》《詞律補》二書”,,《黃鶴引》詞序又言:“因填是調,并補《詞律訂》一則,?!?/span> 如《貧也樂》詞序所說,歸家之后除了侍奉八旬老母,,日常就是“知己敘闊”“迭為消暑會”,,與友人相聚游樂、結社吟詩作詞,。詩社凡節(jié)慶日均有聚會,,詩詞相和:“七月十八日白露,汪雪坡招同高芾堂,、吳禮堂,、王蔗亭游虎丘。早桂已盛開矣,。譜張小山樂府中仲呂商一曲志興,。”“中秋后一日,,周馥巖邀同高芾堂,、周紫圅、王蔗亭,、顏五封,、汪雪坡、金粟龕賞桂,,金相堂亦于時日招飲,,乃偕芾堂往觀,。二十四株老桂,芳蕤齊吐,,濃香醉人,。喜晤毛叔美,茗話久之,?!奔磪羌螞г谀怪俱懼兴f“時集故人會飲,其豪興蓋不減昔年云”,。 戈載喜結納,,廣交游,從少時起就樂于為友人校訂詞集,,為友人的詩詞集和畫作題詞,。此外,因其詞名甚著,,有不少同里后學慕名攜詩詞作品來訪,,晚年歸鄉(xiāng)后門庭若市,登門請教者眾,。如“常熟張荔門見訪,,示所著詩古文詞四卷,后附《畫譚》三十五則,。蓋精于繪事,,抒其心得,頗有合于古人之旨,。其為人亦抱沖寡營,,超然于塵俗之外者。因譜此題贈”,。 特別要指出的是,,三十四卷本并不能展現(xiàn)戈載晚年所作詞的全貌。三十四卷本所收詞,,至晚為六十二歲左右(1847)所作,,距離他七十一歲(1856)去世,尚有近十年時間,。這期間的詞作,,目前未能得見。由此,,上文吳嘉洤所說“六十余卷”的另一種可能是,,在三十四卷之后,至戈載離世,,尚創(chuàng)作有三十卷左右的詞作,??上壳拔粗媸琅c否。 三. 《翠薇花館詞》的版本及其刊刻過程 戈載少以詞名,。詞作隨作隨刊,,故傳世有多種版本。如前引謝章鋌《賭棋山莊詞話續(xù)編》嘗記錄有自藏的二十七卷本,、《詞綜續(xù)編》著錄的三十九卷本,、《萬竹樓詞注》著錄的三十卷本、《聽秋聲館詞話》著錄的十卷本等,。在目前筆者所見的八卷本,、十卷本、十七卷本,、十九卷本,、二十二卷本,、二十七卷本,、二十九卷本、三十卷本,、三十四卷本中,,各版本卷首均照初劂時署“嘉慶二十三年”,所以諸家著述時,,常誤以為諸本均為嘉慶二十三年(1818)的初刻本,。今依詞作內容、戈載自述及與朋友唱和,,考述諸本刊刻時間,,次之如下。 1 八卷本,,嘉慶二十三年(1818)刊本 八卷本為現(xiàn)今所知戈載詞集的最早刊本,,卷首有吳慈鶴、董國華,、陸損之,、朱綬、吳嘉洤,、沈傳桂,、陳裵之所作七篇序文,吳翌鳳等十四人題詞,。吳慈鶴序末署“嘉慶丁丑”,,余六人序署“嘉慶戊寅”或“嘉慶二十三年”。據(jù)十卷本戈載自識,,此八卷中所收詞作為嘉慶庚申年(嘉慶五年,,1800)至嘉慶丁丑(1817)前后共十八年間的作品,,刊刻時間為嘉慶二十三年(1818),詳見下文,。 2 十卷本,,嘉慶二十四年(1819)刊本 十卷本末有自識曰: 翠薇花館續(xù)刻二卷成,自序其首曰:予自總發(fā)即喜倚聲,,賦物酒邊,,覃思花底,或南浦綠波,,琴尊別緒,,或西園白社,風月閑情,,勺藥之懷,,不能自已。覓句投囊,,積年盈篋,。自庚申至丁丑,閱十有八載,,得七百余篇,。同好諸君,為刪定成八卷,,已付梓人,。戊、己兩歲,,身世之感,,益復無聊。秋士易悲,,冬心孤抱,,獨夜命筆,凄晨奏懷,,勞者自歌,,安望賞音。惟是律求七始,,頗具苦心,,韻究四聲,間有新得,。靳至古人趣歸大雅,,竊擬修簫,敢辭覆瓿。時嘉慶二十四年太歲在屠維單閼圉涂之月中澣雙紅詞客識,。 卷末并有“姑蘇閶門外洞涇橋西石屑/口東首吳學圃刊刻”之記,。由上引文可知,八卷本所收為庚申(1800)至丁丑(1817)十八年間(即戈載十五歲至三十二歲)的詞作刪定而成,;十卷本中的后兩卷所收為戊寅(1818),、己卯(1819)兩年間所作詞,刊刻時,,戈載時年三十四歲,。《販書偶記》據(jù)卷首序以為十卷本為嘉慶二十三年(1818)刊本,,誤,。 3 十七卷本,道光十六年(1836)前后刊本 十七卷本現(xiàn)藏南京圖書館,。十七卷本所收序文同八卷本,,題詞者在八卷本之外又增沈秉镠等十七人。此本在十一卷之前亦有自序,,其序文曰: 拙詞前刻十卷,,己卯歲止。十余年來,,積稿不下數(shù)百首,,遷徙多故,,閉置破簏中久矣,。近又作客淮揚間,蓬飄萍泊,,旅抱郁伊,,孤酌不歡,么弦誰和,,更有何心題紅歌翠耶,。乃以謬竊虛聲,諈諉相屬,,閑來幽討,,償以朗吟。既為授簡之馬卿,,復類登樓之王粲,。凡在中心藏寫,悉歸小手篇章,。西抹東涂,,晨鈔夜諷,隨身卷軸,弗忍棄捐,。因并舊箸,,選其十之五六,確守樂笑翁之論,,旬鍜月煉,,改之又改,冀成無瑕之玉,。然終未敢謂厭心愜志也,。零落雪文字,分明鏡精神,,東野所言,,借以自證,還以自哂云爾,。弢翁戈載書于高沙寓館,。 根據(jù)序言,此本所收,,為庚辰年(1820)戈載三十五歲之后十余年間的詞作,。具體的刊刻時間,十七卷中有詞《鷓鴣天·丙申元旦和姜白石丁巳元日韻》,,丙申年是道光十六年(1836),。又,十八卷中第一首詞《菊花新》為道光十六年重陽節(jié)后所作,,可知十七卷收詞至道光十六年重陽節(jié)為止,。十七卷本刊刻時間當在1836年9月中秋之后。 4 十九卷本,,道光十八年(1838)刊本 十九卷本,,現(xiàn)藏南京圖書館。十九卷本所收序文同八卷本,、十七卷本,,題詞者在十七卷本之外,又增王直瀾等七人,。十八,、十九兩卷詞,創(chuàng)作時間從道光十六年(1836)重陽節(jié)始,,至道光十八年戊戌(1838)春夏間,,十九卷中有《戊戌人日登禹王臺用白石丙午人日登定王臺韻》《四月十二日同人醵錢賞牡丹有感》等詞作,刊刻時間當在此年夏季之后,。 5 二十二卷本,,道光十九年(1839)刊本 二十二卷本,,現(xiàn)藏首都圖書館。二十卷本最后一首詞《凄涼犯·九寒詞》,,篇末有自注題為“戊戌除夕弢翁自記”,,道光戊戌年即道光十八年(1838),可知二十卷詞為此年秋,、冬所作,。二十一、二十二兩卷,,則是戈載為旗人麟慶《鴻雪因緣圖記》第一冊所題的八十首詞,。麟慶(1791—1846),字見亭,,姓完顏氏,,鑲黃旗滿洲人。自道光初年外任安徽寧國府知府,,歷任貴州布政使,、湖北巡撫、江南河道總督,、兩江總督等職,。《鴻雪因緣圖記》是麟慶自述其生平,、仕宦經歷之散文作品,,每篇后附戈載詞作一首。戈載家道中落之后,,嘗依附麟慶幕下,,先后稱其為“麟見亭制軍”“麟見亭河帥”,時間當是麟慶任職江南河道總督之后,。二十二卷卷末有朱綬題詞,,署“己亥立秋日朱綬”。知此二卷完成于道光十九年秋,,二十二卷本的刊刻時間在此之后。 6 二十七卷本,,道光二十年(1840)刊本 第二十三卷卷首《東風齊著力》詞,,序題“戊戌除夜雷電驟雨,元旦亦然,。小年朝大雪至人日方止”,,此卷詞上接第二十卷,起于己亥年(1839)初,。第二十五卷最末一首詞《恨春遲》序曰“春候已深,,絕無春意”,作于辛丑年(1840)春。則二十三卷至二十五卷收入己亥至辛丑兩年間的詞作,。 第二十六卷和第二十七卷系戈載為《鴻雪因緣圖記》第二冊所題的八十首詞,。這八十首詞的創(chuàng)作時間,戈載自題為“辛丑閏月立夏”,,即道光二十年(1840),,則二十七卷本的刊刻時間當在此年之后。 7 二十九卷本,,道光二十二年(1842)刊本 二十八卷所收第一首詞小序提及“辛丑春日,,尤信甫見予《鴻雪因緣》第二冊題詞八十首,又觀拙詞全槀,,過蒙獎借,,制曲見褒”,創(chuàng)作時間上接二十五卷,,起自辛丑年春夏,。二十九卷卷首《揚州慢》小序題“壬寅三月”,又有詞作題《安平樂慢·癸卯元日》,,可知此二卷所收詞為辛丑,、壬寅、癸卯三年之間所作,,刊刻時間在癸卯年(1842)之后,。 8 三十卷本,道光二十四年(1844)刊本 《萬竹樓詞》中著錄戈載詞三十卷,,所見應即此本,。《販書偶記》載為道光癸巳年(1833)刊本,,應是據(jù)此,。本卷首有曹默的序言,署“癸巳仲秋曹默謹撰”,。此卷中《二色宮桃》詞序曰:“甲辰二月中旬,,暖如初夏。西園桃花盛開,,不數(shù)日而雷雨驟寒,,竟夜大雪,積素凝華,,紅白璀璨,。天然脂粉,畫筆所不能描也,。因歌梅苑中調一曲,,置酒賞之,。”甲辰年為道光二十四年(1844),。 筆者按:此處曹默序所署“癸巳仲秋”,,紀年有誤。二十九卷本詞作的創(chuàng)作時間為道光壬寅,、癸卯年,,則此處上接二十九卷,應為癸卯年(1843),,非癸巳年,。此卷所收為癸卯(1843)、甲辰(1844)兩年所作詞,??虝r間在1844年之后。 9 三十四卷本,,道光二十八年(1848)后刊本 如前文所述,,據(jù)三十一卷卷首《雪月交光》詞序“乙巳端月初旬”云云,乙巳年為道光二十五年(1845),,即末四卷所收詞起自此年,。三十四卷中最后一首詞作是《燭影搖紅·除夕立春淮陰寓中與尤信甫作》,恰是丁未年最后一日,,則可知三十四卷所收詞至晚為道光二十七年(1847)作品,,戈載時年六十二歲。據(jù)此,,三十一卷至三十四卷的詞作,,是戈載六十歲至六十二歲的作品,其刊刻時間當在道光二十八年(1848)之后,。 以上所述,,為現(xiàn)存戈載《翠薇花館詞》各版本及其刊刻時間。此外,,《詞綜續(xù)編》中載戈載詞另有三十九卷本和吳嘉洤所記的六十卷本,,今尚未得見,未知是否付梓以及存世與否,。如上文所言,,三十四卷本中所收為戈載六十二歲左右的詞作,距離他七十一歲去世尚有十年左右,,這期間的詞作存于此五卷中,是很有可能的,?!洞滢被^詞》中刊刻的詞作,,并非戈載所作詞的全貌,在歷次刊刻時都曾有過擇選,。戈載在第十卷前自識說道,,在此前十八年間的七百多篇詞作,在八卷本中收入的只有二百七十篇,。十一卷前題識中也說從所著詞中“選其十之五六”,。此外,刊刻于道光二年(1822)的《翠薇雅詞》中也有未見于《翠薇花館詞》者,,文字上亦頗有修飾,,如其序言所說:“乃就十卷中遴其稍可者重加訂正”。所以,,吳嘉洤所記的六十卷云云,,相對于戈載一生不輟的熱情和創(chuàng)作來看,恐怕并非虛言,。 從戈載刊刻《翠薇花館詞》的頻率來看,,在他五十歲刊刻十七卷本之后,一直是很密集的,。前期的少作經過他的反復刪定,,后期則每隔一兩年即將新創(chuàng)作的詞作付梓。吳梅在《詞學通論》中對此評價說:“清代詞集之富,,莫如迦陵,。順卿《翠薇詞》,乃更過之,,而泥沙不除,,亦與迦陵相等?!?nbsp; 戈載一生精研詞律,、詞韻,自述在編訂詞集時“旬鍜月煉,,改之又改,,冀成無瑕之玉”。從《翠薇花館詞》的八卷本到三十四卷本,,不同時期刊定的版本中保留了他不斷刪改詞作,、追求備調守律的痕跡。他對詞的聲韻等問題的看法,,是伴隨著他的詞學創(chuàng)作共同發(fā)展起來的,。通過對《翠薇花館詞》刊刻及修改過程的細致審視,可以窺見他詞學觀念的建立及其變遷過程,。 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 來源期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