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幽幽,,萬籟俱靜,窗前掛著一輪明月,,仿若靜影沉璧,,默默低垂。面朝夜空,,端詳月亮圓滿而安靜的容顏,,心間頓時海闊天空,風輕云淡,,月朗星稀,。獨自沐浴在銀色的月光下,我如同一片飽滿的楓葉,,安然飄落在澄澈的柔波里,,清風徐來,波光瀲滟,,漣漪輕蕩,。常喜歡在夜深人靜時分,獨自品味那夾雜著淡淡憂傷的文字,,享受深夜帶來的清靜,,享受文字引起的那一抹憂愁…… 或者是受到宋代王朝積貧積弱影響的緣故吧!宋詞里總有一種孤獨與憂愁之感,。所以當人們遇到各種不順心,、不如意時,宋詞也最有代入感,,它會把讀者帶入所營造的環(huán)境中,,從而讓讀者產(chǎn)生共鳴,,或者這也正是文學的魅力所在吧! 因此,,當一個人想念某個人時總會想起李清照的“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碑斎灰矔肫瘘S孝邁的這句來自《湘春夜月·近清明》的“算人間沒個并刀,,剪斷心上愁痕?!?/p> 《湘春夜月·近清明》 黃孝邁 〔宋代〕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上б黄甯?,都付與黃昏。欲共柳花低訴,,怕柳花輕薄,,不解傷春。念楚鄉(xiāng)旅宿,,柔情別緒,,誰與溫存。 空樽夜泣,,青山不語,,殘月當門。翠玉樓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搖蕩湘云,。天長夢短,,問甚時、重見桃根,。這次第,,算人間沒個并刀,剪斷心上愁痕,。 黃孝邁,,南宋詩人,字德夫,,號雪舟,。有人說他“妙才超軼,詞采溢出,,天設(shè)神授,,朋儕推獨步,耆宿避三舍,。酒酣耳熱,,倚聲而作者,殆欲摩劉改之(過),、孫季蕃(惟信)之壘”,,“其清麗,叔原(晏幾道),、方回(賀鑄)不能加其綿密,。” 黃孝邁詞作流傳至今的極少,,僅賴周密《絕妙好詞》存得二首,,劉克莊《后村先生大全集》載有兩闕殘句而已。這首《湘春夜月·近清明》是其代表作,,詞中描繪清明時節(jié)湘水之濱的春夜景色,,抒寫“楚鄉(xiāng)旅宿”時的傷春恨別之情,是一首羈旅途中傷春懷人之作,。 詞的上闋寫旅思,。開篇詞人“由聞人情”(唐圭璋《唐宋詞選釋》),點出“近清明”的節(jié)令之后,,聞“翠禽”清麗的歌聲就足以讓人消魂,,人不解鳥語,獨有黃昏來獨自承受,。消魂,,即情為之所動,神為之所傷的意思,?!扒甯琛痹臼橇钊擞鋹偟模包S昏”卻使人憂傷,,二者所含情緒相反相成,,其結(jié)果是愈使人傷感?!跋辍敝饩掣油怀?。 詞人借“人不解鳥語”,實則是來鋪墊或者說暗喻接下來的一句“柳花不解(詞人)傷春”之情,?!皞骸倍贮c出了上闋的主旨所在,。而詞人之所以“傷春”,正是因為自己獨自一人旅寄在外,,心情寥落孤寂,。上闋由景及事,情緒上環(huán)環(huán)相扣,,結(jié)構(gòu)安排上巧妙而頗具匠心,。 翠禽消魂,柳花低訴,、輕薄,,都是詞人主觀內(nèi)在情感在物上的投射,使物具有了感知的品格,;但是“不解”表征了感知的否定性,,更加婉曲地突出了詞人的孤寂。而“誰與溫存”的詰問,,同樣是從反面表現(xiàn)了詞人對“溫存”的熾烈追求,。 詞的下闋著意寫傷別。入夜,,連鳥聲也消歇了,,只剩下“空樽夜泣,青山不語,,殘月當門,。”借酒澆愁,,然而酒盡樽空,,愁終難消!樽中余瀝殘存,,象人對人飲泣,。窗外的青山,默默地站立著,,仿佛也在助人悲哀,。一鉤殘月,正照在門前,,似乎也在暗示不能團圓的哀怨,!自己是如此孤苦伶仃,而對方呢,? “翠玉樓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搖蕩湘云,?!薄按溆駱恰保菢堑拿婪Q,,應(yīng)指女子所居處,。她獨居高樓,同樣地寂寞孤單,,日日盼望著他的歸來,所見者只有湘江中的春水碧波,,搖蕩白云的倒影而已,。“惟是有”,,從虛處著力,,強調(diào)除此而外,一無所有了,。此句類似南朝樂府《西洲曲》“卷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綠”的意境,也使人想起李清照所寫的“惟有樓前綠水,,應(yīng)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保ā而P凰臺上憶吹簫》)而“湘水”“湘云”的特定景色,,又帶上《楚辭·湘君》、《湘夫人》中特有的纏綿思念的情味,。 寫到這里,,詞人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含蓄曲折的低訴一變而為大聲疾呼的直抒胸臆:“天長夢短,,問甚時,,重見桃根?”(桃根:王獻之妾桃葉的妹妹,。這里指作者的戀人,。)天地悠悠無窮,人生卻象夢一樣短暫,!那位心心相印的人,,何時能夠重見呢?相思難斷,欲見不能,,這感情上的折磨,,真叫人受不了啊:“者次第,、算人間沒有并刀,,難剪心上愁痕?!保ㄕ叽蔚冢阂鉃檫@許多情況,。)浮生若夢,青春難再,,一別經(jīng)年,,后會難期,這一切的一切,,真是“遍人間煩惱填胸臆”,,只怕世上找不到那樣鋒利的并州剪刀,能剪斷我心中的愁悶??! 此詞所寫無非傷春懷人情緒,但透過那份濃烈深摯的傷感情緒,,似乎也隱約寄寓了詞人對國事時局的感愴與無奈,。前人以“感喟遙深”論之,可謂切中肯綮,。以藝術(shù)表現(xiàn)而言,,托梅花以寄寓一片傷春懷人感時之情,借暮春晚景以象喻國勢江山人情的飄搖欲墜與不可收拾,,將艷情與家國身世之感融為一體,,將主觀感情外射于物,又用客觀外物以反觀內(nèi)心,,是花,、是人,即景,、即情,,傷春、感時,,懷人,、眷國,渾然莫辨,。全詞于清麗婉秀的風度中又透露出凄惻哀艷的情調(dià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