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刀子磨鈍 作者:蔡應律(四川) 是的,我今天做的,,是把刀子磨鈍,。 家中有兩把小刀,皆直柄,,一把,,放在客廳果盤里;另一把,,放在廚房操作臺下,。后者稍長,刀片也更薄一些,,主要功能,,就是切糕點、剝洋蔥,,切松花蛋之類,。很顯然,它不用有多鋒利,,并且,,根本就用不著有多鋒利,是刀子就成,。又據(jù)說,,切蛋糕,太鋒利的刀子反而切不利索,。怪我手癢,。 某日,早上,,早餐吃過,,收拾完餐桌,見這小刀溫順地躺在那兒,,便想要磨一磨它,。不是我本人多么地酷愛磨刀。而是因為,,自古以來,,磨刀,就是家中男人的事,,無論有沒有人提醒,,都該你做。這是一,。二,,磨刀并非一勞永逸。意思是,,磨過的刀,,用一陣子,會變鈍,,變鈍了又得磨,。有此兩點,我覺得磨一磨這把已經用了很久很久的刀,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我甚至擔心,,打個轉身就把這事忘了,還特意把它移到顯眼的位置,,以便泡好茶后,,即來磨它。 還有一點需要提及,。有哪聰明人,,發(fā)明了磨刀棍,也就是小指頭粗一根合金鋼棒,,上面布滿了細密的豎槽痕,,取20度角,將刀刃兩側按在上面來回蕩幾下,,刀就磨快了,。回想此前,,磨刀要使磨刀石,,須取騎馬蹬襠式,還要有水配合,,躬腰趴背使大勁,,呼兒嗨喲費大力,才能把刀磨快,。相比之下,,這東西,既好使,,也出活,,還優(yōu)雅,自從在省城的伊藤洋華堂買回來一根,,這磨刀吧,,差不多就變成了享受。 人不能貪圖享受,,凡享受都得付出代價,。這是我對著電腦寫這篇短文時,才想到的道理,。 此代價是:老伴的手指兩番受傷,,兩番求助創(chuàng)可貼。 第一次受傷,,是在水龍頭下洗紫薯,,一面洗一面使這把小刀削紫薯的一個尖端,。她不知道這刀磨過,不小心,,就把左手食指削著了,。怪我,我說,,我該提醒你一下,,這刀磨過,。她說也沒傷得好兇,,不過,這刀其實磨一下也好,,真是太鈍了,。老伴這樣說,我心稍安,,心想傷著這一回,,不會再傷第二回了。殊不知才過幾天,,又傷著了,。 這次是刮生姜,她也在不斷告誡自己,,刀子快,,要小心,這刀子卻如餓肉渴血一般,,一下子,,把老伴的左手大指拇弄了個口子。 這就太過分了,。歸根結底,,這刀子壓根就不該磨它。它不需要這么快,。它需要保持原先那種鈍的狀態(tài),。 認識到這一點,我走進廚房,,不顧老伴的勸阻,,拿起刀子,將刃口按在水泥臺上,,取90度角,,往復蕩了兩下,這鋒快至陰險的刃口,,立即就變鈍了,。鈍得跟先前一樣,。 所謂“一下退回解放前”。 這事兒讓我想不開——既然這樣,,何必當初,! 我何苦手癢要去磨它,這可是血的教訓呢,。想起小時候大人罵的“手爪子癢,?去洗煤炭啊,!”另一種罵法是“去爬皂角樹”,。煤炭洗不白,倒把手洗黑,,把水污染了,;爬皂角樹呢,要被皂角刺戳,。這都是費力不討好和自找倒霉的事,。青天作證,我不想自找倒霉,。問題是,,如前所述,刀用鈍了就得磨,,這是一,。其二,磨刀原本就是家中男人的事,,無論有沒有人提醒,,都該你做。那么,,我做錯了什么嗎,?沒有。沒做錯什么卻造成了流血事件,、付出了血的代價,;付出了血的代價后你還得趕緊去“糾正”你原本就沒有做錯的事情。這是哪門子道理呵,?莫非,,世間有些事情,原本就是這樣,,根本就沒有道理可講的,? 這也太令人沮喪了罷。 征 稿 啟 事 |
|
來自: 靜水深流gk3ddr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