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0月17日,,天已黃昏,,雁門關以南的黑石頭溝公路,一列汽車隊蜿蜒蛇形而來,,這是日軍的運輸車隊,,他們滿載著彈藥、物資與兵員,,目的是為前線的忻口戰(zhàn)場提供補充,。 日軍在占領大同后,把戰(zhàn)線推進到忻口,,自以為大同到忻口已成他們后方,,把這條公路作為了他們最主要的一條運輸線。 他們沒料到的是,,中國軍隊已在此設下伏兵,,為的就是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切斷這條運輸動脈,。 設伏的是八路軍第120師716團,,眼看敵人進入伏擊圈,伴隨一聲大吼“打”,,全團火力大雨一般傾瀉下來。 日軍遭受突襲,一下躺倒一片,。但畢竟也是訓練有素的部隊,,手足無措過后迅速反應過來,依托掩護負隅頑抗,。這時,,716團又收到情報,,日軍又有后續(xù)車隊200余輛向此方向駛來。 為防止兩部分日軍合兵一處,,716團在分兵阻擊的同時,,還必須盡快殲滅這部分日軍。 陣地上響起了沖鋒號,,戰(zhàn)士們端起刺刀俯沖而下,,舍死忘生與日軍展開近戰(zhàn)肉搏。 其中一條身影分外顯眼,,他只有一條獨臂,,卻揮舞著大刀沖殺在前。大刀在他單手中上下翻飛,,人未至,,刀已到,氣勢令日軍膽寒,。 他正是716團團長,,早有“孤膽英雄”之稱的賀炳炎。 “孤膽英雄”絕非浪得虛名,在1935年發(fā)生的后坪之戰(zhàn)中,,紅軍攻勢受阻,,兩次組織突擊均未能成功拿下一個關鍵制高點,眼看要影響戰(zhàn)事全局,。 其時賀炳炎已是賀龍手下有名勇將,,賀龍急令賀炳炎發(fā)起突擊。為減小目標,,賀炳炎藝高人膽大,,只身一人發(fā)起突擊,閃轉騰挪間接近目標,,并用路上找到的機槍和許多手榴彈,,在自己已中彈的情況下終于攻克了這個要地,紅軍主力得以重新組織反攻,,將敵擊潰,。 之后的芭蕉托戰(zhàn)役中,賀炳炎傷未痊愈仍身先士卒帶隊沖鋒,,“孤膽英雄”美譽由此而來,,時年他22歲。 長期沖殺在前線,,不帶傷是幾乎不可能的,。傷疤是軍人的榮耀,,賀炳炎的榮耀之多則令人咋舌,就在同一年12月,,時任紅五師師長的賀炳炎在率部阻截敵軍追擊時再次負傷,,敵人射出的機槍子彈擊中了他的右臂。 這已是他右臂第六次負傷,,由于傷勢過重,,賀炳炎當時就昏迷過去。 戰(zhàn)地醫(yī)生查看后,,發(fā)現(xiàn)骨頭已被打斷,,整條手臂像條下垂的絲瓜吊在膀子上,要保住性命只能截肢,。 醫(yī)生告訴賀炳炎這個消息,,他情緒頓時激動起來:“不行!沒有右手我怎么打仗,?” 但情況就是如此,,如果不盡快截肢,傷口一旦感染就可能危及生命,。 賀龍得知消息也趕來了,,他盡力安慰賀炳炎,并下令前方部隊盡量拖住敵人,,為手術爭取時間,。 問題是當時在行軍途中,,醫(yī)院已先行撤離,既沒有器械,,又沒有麻藥,,根本沒有做手術的條件。 找來找去,,軍醫(yī)只找到一把鋸木頭的鋸子,。 望著這家伙什,大家都倒吸一口冷氣,。都知道賀炳炎是鐵打的漢子,,可在沒有麻藥的情況下用木鋸生生鋸下一條胳膊,哪怕是鐵人,,生理和心理上的考驗怕都要超過極限。 并且,,截肢手術動輒幾個小時,,賀炳炎能不能挺過去,,大家心里都沒底。 但時間緊迫,,再不做手術就來不及了,。 真正令人聳然動容的是手術過程,條件實在簡陋,,醫(yī)務人員在賀炳炎口中塞上一條毛巾,,兩人一人站一頭,像鋸木頭那般“吱吱嘎嘎”地鋸起來,,在場眾人無不心驚膽戰(zhàn),。 賀炳炎閉目咬牙,汗暴如雨,,血順著他的右臂和鋸子兩端流出來,,滴滴答答,如同屋檐滴水,。 等手術完成,,時間已過去2小時16分鐘,嘴里的毛巾早已被賀炳炎咬爛,。關云長刮骨療毒是演義,,賀炳炎不打麻藥截肢是真,鋼鐵般的意志令人震撼,。 時年,,賀炳炎年僅22歲,還是如今不少家長眼中的孩子,。 事實上,,1913年出生于湖北省松滋市的賀炳炎,,早在16歲就參加了紅軍,并很快在同年入黨,。他歷任紅軍中隊長,、騎兵連連長兼政治指導員、手槍大隊大隊長,、團長,、師長等職,此時已是身經百戰(zhàn)的老戰(zhàn)士,。 截肢后稍能恢復行動,,賀炳炎就迫不及待滑下?lián)埽_始練習獨臂后必須應對的一切,。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要用一條不熟練的左臂來代替右臂,,總感覺別扭。別說用槍舞刀,,吃飯走路都得重新練起,。 戰(zhàn)爭可不是兒戲,兩強相遇勇者勝,,一瞬之間就決定你死我活,,它要求一個人的反應和感覺,必須百分之百的心到手到,。而像賀炳炎這樣徹底失去右臂,,被迫改用左手去搏殺的人,其難度可想而知,。 何況長征勝利后,,部隊馬上投入更為慘烈的抗日戰(zhàn)爭,面對的是兇惡的日軍,。但是,,賀炳炎做到了,并且做得跟有右臂時一樣的威風八面,。 1937年10月17日,,“獨臂刀王”賀炳炎揮舞大刀往鬼子頭上砍去的畫面定格為歷史瞬間,成為一個經典的剪影,。 此戰(zhàn),,賀炳炎率716團殲滅日軍500余人,,擊毀汽車30余輛,是為“雁門關大捷”,,戰(zhàn)后被海內外報紙爭相報道,。 更為重要的是雁門關伏擊戰(zhàn)的意義,它切斷了日軍往前線的主要補給線,,為忻口戰(zhàn)役守軍提供了有力支援,。為此,政府對賀炳炎和廖漢生進行了公開嘉獎,。 八路軍有個獨臂賀炳炎,,數(shù)次破壞日軍計劃,岡村寧次如鯁在喉,,開出高額賞格捉拿他,,能得到 日軍首腦如此“賞識”,賀炳炎打出了自己的威名。 此后,,賀炳炎受命開辟抗日根據(jù)地,,他率部轉戰(zhàn)冀中、冀南,、冀魯豫,打退了日軍的多次“掃蕩”,,讓岡村恨之入骨又無可奈何,。 著名影片《太行山上》,有張海報的主角正是獨臂將軍賀炳炎,。 1940年,,賀炳炎奉命率隊返回晉綏,,參加了百團大戰(zhàn),并在米峪戰(zhàn)斗中殲滅日軍一個中隊,,戰(zhàn)后任358旅副旅長,。他仍與廖漢生合作,率359旅和258旅百余名干部南下洪湖,,開辟新的根據(jù)地,。 1945年9月下旬,江漢軍區(qū)成立,,賀炳炎任司令員,。 賀炳炎戎馬一生,在軍中以堅決執(zhí)行任務,,從不打折扣而聞名,,不管在哪位指揮員統(tǒng)帥下,他都是最得力的干將之一,。 然而,,這并不代表賀炳炎沒有脾氣,,他的性格是剛烈的。 彭德懷曾評價賀炳炎: 賀炳炎是個直性子人,,執(zhí)行命令從來都是不打一點折扣的,。 彭老總沒想到,自己的命令也有過被賀炳炎頂撞的時候,。 1947年的榆林戰(zhàn)役是解放戰(zhàn)爭中一場惡戰(zhàn),,此戰(zhàn)中賀炳炎與廖漢生奉彭德懷之命攻打榆林,敵軍憑險固守,要啃下一個陣地相當不容易,。 賀炳炎率部攻打的是榆林城外的耙子山,,這里地形易守難攻,部下又火力不足,,幾次突擊都沒能成功,,反而傷亡慘重。 彭德懷要顧的是戰(zhàn)略全局,,限令天黑前必須攻占陣地,,得知耙子山遲遲未能攻下,暴脾氣發(fā)作,,一個電話搖給賀炳炎:“耙子山為什么還沒能打下,?” 賀炳炎痛惜部下的犧牲,正在苦思對策,,一聽也來了氣,,硬頂彭德懷,兩人在電話里吵了起來,。 彭德懷是刀子嘴豆腐心,,放下電話他明白賀炳炎絕非故意拖延,必定有自己實際困難,。 他隨后來到前線,,為賀炳炎調集增援,研討方案,,三軍一起用命,,終于拿下耙子山。 戰(zhàn)后,,兩人想到電話中的爭吵,,相互爭著給對方道歉,一個說在電話里說的話重了,,一個說自己不對,,要寫檢討。 其實,,彼此哪有什么成見,,不過是情急之下,性格使然,。 正如老戰(zhàn)友廖漢生的評價:
此后,,賀炳炎又在沙家店戰(zhàn)役,、宜川戰(zhàn)役、荔北戰(zhàn)役中表現(xiàn)出色,,1949年出任一野第1軍軍長,,9月兼任青海軍區(qū)司令員。 到新中國成立時,,賀炳炎已打了整整20年仗,,身經何止百戰(zhàn),光負傷就達16次,,身上留下大大小小16塊傷疤,。 建國后,賀炳炎先后擔任四川省軍區(qū)司令員,、西南軍區(qū)副司令員,、成都軍區(qū)司令員。 這時的條件,,無疑比戰(zhàn)爭年代好了許多,,但賀炳炎極力反對“鬧特殊”的思想,即使子女生病發(fā)燒,,也不許用自己的車把他送去醫(yī)院,,他說:“這車是工作的,不能給我們私用,?!?/strong> 賀炳炎之子賀陵生回憶,居住在成都時,,家里每年都養(yǎng)一頭豬,,到了過年殺豬時,自己家只能吃上豬頭,、內臟等部位,,其余的都被父親分給軍區(qū)食堂、幼兒園等單位。 這就是賀炳炎一貫的作風,,紅軍過草地時,,部隊斷糧,他親自品嘗百草,,不惜以身試毒,,才挑選出其中能充饑的草根讓部隊食用。 1955年,,時任成都軍區(qū)司令員的賀炳炎被授予共和國開國上將,。賀龍在懷仁堂接受完共和國元帥軍銜,馬不停蹄地趕到成都,,親自為賀炳炎授銜授勛,。 令人扼腕的是,,長期征戰(zhàn)與多次受傷嚴重影響了賀炳炎的健康。等天下大定,,他卻已是長期傷病纏身,,在55年授銜的55位開國上將中,賀炳炎將軍是最早去世的,,他于1960年7月1日在成都病逝,,享年僅47歲。 7月5日,,成都軍區(qū)在北校場為賀炳炎將軍舉行公祭,,20萬軍民冒雨為他送行,而他去世后,,留給家人的積蓄只有20多元,。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事業(yè),每代人有每代人的歷史使命,。祖輩為了這個國家有更好的未來而流血,,賀炳炎身上的“硬骨頭”精神使他成為鋼鐵般的將領,為信仰披堅執(zhí)銳,、舍死忘生,,換來了如今的安寧。 最后,,以后輩一闕《滿江紅·紀念獨臂上將賀炳炎》結尾,,以紀念賀炳炎將軍:
|
|
來自: 白衣錢子 > 《新中國、黨史[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