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師:肖相如 傷寒五六日,,嘔而發(fā)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fù)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fā)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jié)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149] 嘔而發(fā)熱者,小柴胡湯主之,。[379] 柴胡證誤下的三種轉(zhuǎn)歸: 1,、蒸蒸而振,發(fā)熱汗出,,此為顫汗,;仍用柴胡湯。 2,、滿而硬痛者,,此為結(jié)胸也,大陷胸湯主之,。 3,、滿而不痛者,病在脾胃,,宜用半夏瀉心湯,。 只所以出現(xiàn)三種轉(zhuǎn)歸,與人的體質(zhì)有關(guān),。治療應(yīng)以人而異,。 半夏瀉心湯的主證是:惡心、嘔吐,、腸鳴,、下利。 半夏瀉心湯的組成: 半夏,、黃連,、黃芩、干姜,、甘草,、大棗、人參 去滓再煎,,濃縮,;一是減少藥量,二是調(diào)和,,使不同藥性更加和諧,。 半夏瀉心湯是攻補皆施,辛開苦降,,寒溫并用,。 半夏瀉心湯:是虛實互見,寒熱錯雜,。不符合辨證論治的方證,。 傷寒論核心的問題是方證。 以方測證,,半夏瀉心湯的病機是:脾胃虛弱,。 脾胃病具有復(fù)雜性,除了自身的功能以外,,還涉及氣機的升降,。 脾氣不能上升,下陷就會出現(xiàn)腸鳴,、下利,; 胃氣不能下降,反逆就會出現(xiàn)嘔吐,; 脾氣不升,,胃氣不降,,就會胃脘脹滿。 半夏瀉心湯的另一個病機:中焦?jié)駸嶙铚?/strong>,。 半夏瀉心湯是辛開(半夏,、干姜)苦降(黃連、黃芩),,寒溫并用,。 總結(jié):——特異性方證凡是嘔吐、下利,,心下痞并見的,, 半夏瀉心湯主之。 心下痞而見口苦,,口干,、口黏、舌苔厚黃膩的(中焦?jié)駸幔?/span> 半夏瀉心湯主之,。 嘔吐并有中焦?jié)駸岬模?span style="color: rgb(47, 47, 47);text-align: center;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半夏瀉心湯主之,。 胃中嘈雜(不舒服)而見口苦,口干,、口黏,、舌苔厚黃膩的,半夏瀉心湯主之,。 胃部或脹或痛或不舒服,,同時還有其他熱寒證,如牙齦腫痛,,背涼,、下利等,半夏瀉心湯主之,。 復(fù)發(fā)性口腔潰瘍特異性方證病機:中焦脾胃功能紊亂,。與半夏瀉心湯病機相似。 用李東垣的補脾胃瀉陰火升陽湯: 人參,、黃芪,,炙甘草、蒼術(shù),、(補脾胃),、黃連、黃芩,、石膏(瀉陰火),、羌活、柴胡、升麻(升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