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內有流賊四面作亂,,外有滿清入關劫掠,,哀鴻遍野,民不聊生,。在這個人命不如狗的亂世,,涌現出了一大批的忠臣孝子,奸臣敗類,,英雄豪杰,,梟雄屠夫,盧象升,,洪承疇,,李自成,皇太極......這是一個小人得志,,君子受辱的時代,,今天我們來聊聊一位傳奇——晉王李定國。
李定國 李定國,,生于明末,,陜西延安人,幼年喪父失母,,十歲即加入流寇,,被張獻忠收入“孩兒軍”,因為作戰(zhàn)勇敢,,能力卓著,,被張獻忠收為義子,在張獻忠四大義子中排名第二,,極受重用,,不出意外的話,李定國會在流寇這個很有“前途”的職業(yè)下做到老,。結果陰差陽錯,,就是這個明朝的叛逆者,最后卻成為了南明的擎天之柱,,為南明鞠躬盡瘁,。
意外來得很快,張獻忠入四川之后,建立大西政權,,新生的大西軍很快就與滿清接觸,,并爆發(fā)了戰(zhàn)爭,結果在一次戰(zhàn)事中,,張獻忠被流矢射中,,不治而亡,年輕的大西政權失去了他們的領導者,,此時大西軍以四大義子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為首,,決定離開四川,進入云南發(fā)展,。 在大西軍進入云南之后,,迅速平定了當地的土司叛亂,恢復民生,,努力發(fā)展,,而此時的位于廣西的南明永歷政權卻面臨著危機,清軍已經進入廣東,,隨時威脅到脆弱的廣西,。南明力不能支,決定連西抗清,,而大西軍也苦于流寇的頭銜而不能名正言順的發(fā)展,,雙方一拍即合。
此時的大西軍領導層已經變了,,艾能奇在平定土司之亂時中毒箭而死,,四大義子變成了三大。劉文秀沒有明顯的政治傾向,,孫可望想憑借南明的大旗發(fā)展自己的勢力,,而李定國則覺得既然已經向朝廷效忠,就從此脫了前塵,,專心為朝廷抗清,,恢復山河,“吾輩膽義素不后人,,何惜此筋力,,不以恢廓疆宇,歸附明朝,?” 孫李二人因借明還是扶明的事情而矛盾加深,,但孫可望手握重兵,,有沒有公開反意,李定國便相忍為國,,加緊練兵,準備收復失地,。 公元1652年,,即永歷六年,清廷命三順王之一的定南王孔有德進攻貴州,,三月李定國帥大西軍出征,,先后與孔有德作戰(zhàn)三個多月,于七月擊殺孔有德,,取得了桂林大捷,,隨后進軍湖南,江西,,廣東,,收復大片失地。清政府大為震驚,,于十一月派敬謹親王尼堪率八旗精兵南下作戰(zhàn),。雙方于衡州大戰(zhàn),尼堪被李定國陣斬,,清軍大敗,。在當時還有“八旗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的說法,,但李定國出征不到一年,,接連取得桂林、衡州大捷,,擊敗幾十萬清軍,,斬殺兩位王爺,天下震動,,清廷甚至打算與李定國言和,,劃江而治。 孫可望見李定國名聲傳天下,,而雙方的政治目的又不相同,,便打算除掉他,李定國不愿大西軍內亂,,消弱抗清力量,,便帶軍離開湖南,轉入廣西作戰(zhàn),,遠離了孫可望的部隊,。 但孫可望的野心欲望越來越大,,終于不可抑制,于1657年宣布“清君側”,,率十萬大軍進軍云南,,李定國聯合劉文秀共三萬人守云南。雙方于交水河畔大戰(zhàn),,最終李定國勝利,,而孫可望慘敗。 敗后的孫可望投降清廷,,獻出了云貴的地圖,,同時指出大西軍的優(yōu)劣之處,為清軍進攻云貴提供了很大的助力,。而李定國也在處理孫可望余黨時不夠智慧,,造成了內部力量的分散。敵強而我弱,,最終清軍攻入云南,,大西軍損失慘重,此時錦衣衛(wèi)指揮使馬吉祥挾持永歷帝逃亡緬甸,,李定國仍率殘軍轉戰(zhàn)抗清,,并多次拒絕招降,“事已至此,,夫復何言,,惟本此孤忠,死而后已,?!?/span> 公元1662年,緬甸見清軍勢大,,便綁了永歷帝獻給清廷,,1663年,永歷帝被清廷平西王吳三桂絞殺,,這也是南明最后一位皇帝,。
身在病中的李定國聽到永歷帝去世的消息,披發(fā)跣足,,號誦搶地,,雙目血淚,大哭:“我對不起大明,,對不起皇帝,,怎么面對天下?(恢復事尚可為乎,,負君負國,,何以對天下萬世)”十幾日后,,李定國就去世了,年僅42歲,,臨終前他對兒子和部下說:“寧可死在荒郊野外,,也不要投降。(寧死荒外,,勿降也?。?/p> 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縱覽李定國的一生,,一員流寇,,一代戰(zhàn)神,半生叛逆,,半生忠臣,,四十二歲的李定國帶著遺憾走了,帶著無法面對后世的慚愧走了,,但他的忠義,,無愧日月。翻看史書,,每觀到此,,只有悲嘆。 我是小馬走燕山,,關注我,,為您分享更多的歷史故事! |
|